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大一國文-瓷碗 洪素麗 楊淑雯老師
4
大意 此文收於洪素麗散文集《昔人的臉》。從日常生活的小物件取材,看似瑣碎,卻又獨具情味,尤能表現出作者細膩敏銳的美學素養。
5
課文內容
6
有風的暮秋週末,出去滿街走了一下午,累了,要去搭車,不期然撞進一家日本瓷器店。
胖胖的老板娘,有點像糯米糰,有溫和的微笑 靠牆的兩面牆架,一層層整齊擺著盤碗杯盅(ㄓㄨㄥ小杯 ),走道中間的架子是海苔、魚罐頭、玻璃紙袋裝的即溶作料、乾壓食品,天花板垂掛著大小不一的紙燈籠。是一家空間緊湊、井然有序的日本商店。
7
我喜歡看瓷器,各式各樣花色不一的瓷器,手敲起來鏗(ㄎㄥ)然有聲,是我喜歡把玩的。
店裡的杯盤比較普通,瓷碗卻很美麗,我看中了一個又一個,全是青花瓷器(白底藍花 ),胎骨(器物的粗胚 )薄、碗身輕,是上好的瓷器。
8
明代記載青瓷上品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碧青如洗,明亮如鏡,晴空萬里的天青色,是唐以來越窯講究的青瓷顏色。
用胎泥摻鐵質,高燒至千度,鐵質還原為青色。鐵質的比例,泥質的粗細,窯燒的火候,決定了青色瓷底澄明勻淨。
9
越窯至唐未五代時,已可將青釉色澤控制自如,從天青色到千峰翠色,從影青(釉色白中泛青 )到一泓清漪(ㄧ)如春水的碧藍色。工匠的技藝一再改進,推陳出新。
到五代末期時,周世宗指定的青瓷顏色是「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雨過天青」色的青瓷便是周世宗時御製的柴窯出品的最高藝術了。
10
瓷器與絲、紙一齊沿絲路傳至西方,是中國珍貴的發明。
清末以後,中國瓷業漸式微,雖然製瓷之業從未中斷,但是比起唐、宋、元、明的邢窯、越窯、汝窯、鈞窯、定窯、哥窯、弟窯、建窯……等等名窯出產的名瓷,可以說光輝不再了。
11
補充
12
越窯:據傳該地自東漢至宋,燒製瓷器達一千年之久。窯在隋唐五代時期,聲譽最著,所產青瓷,胎質堅硬,釉色瑩潤,有類玉、似冰之譽。越故址在今浙江餘杭縣。
柴窯:相傳為五代後周世宗柴榮令造之窯,故名。在今河南省鄭縣一帶。 邢窯:唐代設於邢州的瓷窯,以燒製白釉瓷著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內丘縣。
13
汝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臨汝縣。
鈞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禹縣在宋代屬鈞州,故名鈞窯。 定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北省曲陽縣,曲陽宋時屬定州,故名定窯。
14
哥窯弟窯: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浙江省龍泉縣。據傳南宋時浙江龍泉有章氏兄弟,均擅長製作陶瓷,哥哥名生一,所主之窯名哥窯,弟叫章生二,所主之窯名弟窯,又稱龍泉窯。
建窯:宋代設於建州的瓷窯,以燒製黑瓷著名。故址在今福建省建陽 縣。
15
我找尋的是美麗的、家常的用品,可是近十年來,在國內總找不到美麗的瓷碗可賞玩。
市場上堆的白底閃金字,寫福祿壽喜字樣的瓷碗,總覺趣味全無。用那樣的碗來裝飯,那飯恐怕也不香罷?
16
早期臺灣碗,繪有公雞、魚、蝦、蘭草的粗碗,素樸可愛,是工匠們隨意的創造,那樣的碗裝了飯,配幾道小菜,令人舉箸前想誠心合十膜拜一下。樸素大方的瓷碗,即使空空地擺在揩(ㄎㄞ,擦拭 )淨的桌案上,也使人有焚香靜坐、豐裕生活的平安歲月底遐想。
17
我於是在店裡挑了兩隻比平常飯碗稍大的青花瓷碗。怎麼描述它們呢?兩隻都是青花色,一隻是手繪的,筆致落拓(放任不羈
),草花離離(歷歷分明的樣子);另隻是印花的,像印花布,碗內折曲斜線劃出兩種不同的花樣,像花青色日本和服腰下綁一條靛藍紋帶。碗背又是另一種更細碎的草花均勻灑開。三種花並繪於一隻碗上,並不覺得錯綜繁複,仍是簡單、明快而淨美。
18
晚上我一邊做菜,一邊頻頻轉過頭來欣賞洗淨擱在飯桌上的兩隻新碗,溫潤的青花碗,像水裡長出的兩朵青蓮,自己散著若有似無的幽香。那頓飯,我做得比往常興會淋漓。
19
飯後把碗筷洗淨了,我又把玩那兩隻新碗。 「山齋飯罷渾無事,滿缽擎來盡落花(21)」,曼殊大師(22)的缽不知是什麼樣子的?大概也是既家常又美麗罷?
20
碗可以承落花,也可以沖茶,做酒盃也無妨,如果有海量的話。
陸羽(23)的《茶經》推崇越州青瓷:「瓷青而茶綠,青則益茶,邢窯白瓷下之」 陸龜蒙(24)亦有詩云:「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一碗淡青茶水,也承了九秋風露,茶碗本身已具備了色香味的底子,只待好茶好水沖來,芳香撲鼻,千金不易也。
21
茶碗做酒盃,「紋如亂絲,其薄如紙,以酒注之,溫溫然有氣相吹如沸湯,名白暖盃」(《開元天寶遺事》(25),王仁裕著)。
22
好瓷碗亦可調音,段安節《樂府雜錄》(26)上記錄,調音律官郭道源『善擊甌,率以邢甌(ㄡ,底淺寬口的瓦器,可盛飲食 )、越甌共十二隻,旋加減水於其中,以筯擊之,其音妙於方響(28)」;
瓷碗本身胎骨極堅且薄,拿筷子敲,聲音清妙如擊磐,古人飲酒即興作樂時,大概常常敲碗助興,今人亦然,只是現代的碗恐怕禁不起敲哩!
23
川端康成(1899-1972 )有一極短篇小說,大學時讀過,至今不能忘記。全文大概只有五百字,
寫一個即將離開港都遠去他鄉求職養家的男子,離家之日,沈靜的妻子默默在廚房裡做飯送行,不小心打破了一只碗,男子獨坐另室,聽到碗落地的清脆撞擊聲。離鄉之後,謀生不易,東飄西蕩,賺到一點錢又去買醉,每回醉醺醺回到客居小室時,拉開紙門,耳旁便響起瓷碗落地的聲音哐--啷!
24
瓷碗落地的聲音,我設想是,象徵著一種鄉愁的牽引,妻兒的呼喚,一個落魄男子徬徨的心悸,一個生活的嚴厲警告。
這隻摔破的瓷碗,多年來一直在我心頭供著。 而此刻手中的兩隻新瓷碗,亦讓我對之如對神明之感;提醒我對生活的虔誠與勤謹。
25
賞析
26
首句「有風的暮秋週末」為此文開啟序幕,「暮秋」的清寂與曠爽恰足以和青瓷的色澤相互呼應;而也就因為有了「週末」的悠閒,才促成這一次遊逛日本瓷器店的機緣。
27
兩隻瓷碗購自日本商店,但是,卻不是日式的「清水燒」、「酒谷燒」,而是中國的「青花瓷」。作者以簡淨的文字為讀者做了有關中國瓷器的知識性介紹,而後落實到自己的生活美學來談:「我找尋的是美麗的、家常的用品」。
28
美,不需遠求;它往往可以在簡單的事物裡,日常的生活中尋得。不只可目視、手觸--像作者飯前「一邊做菜,一邊頻頻轉過頭來欣賞洗淨擱在飯桌上的兩隻新碗」;「飯後把碗筷洗淨了,我又把玩那兩隻新碗」,更可以依此為憑藉,展開豐富的想像世界。
29
曼殊大師的滿缽落花,陸龜蒙的奪翠越窯,《天寶遺事》所載的盛酒茶碗「溫溫然有氣相吹如沸湯」,《樂府雜錄》記錄的「以筯擊之,其音妙於方響」,都足以讓我們在歷史的長廊裡想見瓷器聲音、色澤之美。
30
文末引用最足以呈現日本文學纖麗與哀愁特質的作家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說做為結束,是作者的神來之筆,同時也和開頭的日本瓷器店相呼應。瓷碗落地,薄脆而清亮的聲音,開啟了作者與讀者飽滿的想像,全文遂在沉靜、從容的筆觸下,緩緩地收尾
31
問題討論與習作 洪素麗的散文兼具知性的明淨與感性的婉柔,請以〈瓷碗〉為例,分析此特色。
生活中的美感處處可見,洪素麗的〈瓷碗〉即然。請以你日常生活中體會到的難忘經驗為例,寫一篇抒情散文。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