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北京 2008年4月9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北京 2008年4月9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北京 2008年4月9日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媒体报道研讨会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北京 2008年4月9日

2 1.儿童青少年的脆弱性 ——生理脆弱性 ——心理脆弱性 ——经济脆弱性 ——权力脆弱性 2. 边缘儿童青少年的脆弱性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1.儿童青少年的脆弱性 ——生理脆弱性 ——心理脆弱性 ——经济脆弱性 ——权力脆弱性 2. 边缘儿童青少年的脆弱性

3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脆弱性指“一些长期因素消弱人们应付突发灾难或持续的紧急情况的能力。这使人们更容易受到灾难的影响。人们的脆弱性在灾难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脆弱群体不能作出有效的反映来保护自己。在灾难过后,这种脆弱性依然存在”(Candida March, Ines Smyth and Maitrayee Mukhopadhyay, 1999, p.79)。

4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就艾滋病感染而言,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脆弱性,青少年还有生理上的脆弱性。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正成长在性活跃期,实际上,已经有一定的数量的青少年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但是,生活在以性为敏感话题的文化环境中青少年,很难得到有关性健康和自我保护的信息和技能,这增加了青少年在艾滋病感染方面的脆弱性。此外,由于生理、经济等方面的弱势,青少年有可能遭到来自成年人的性攻击,包括强暴、猥亵以及性剥削等,使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暴露在危险之中。

5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校外青少年比校内青少年具有更多的脆弱性。校内青少年一般处于当地社会主流文化当中,在校获得其应有的知识、信息和技能,以增加其行动的控制能力。学校也可作为一种青少年的支持或服务系统,使青少年有可能在遇到困难时候得到及时帮助。校外青少年则游离于当地主流文化之外,缺少获得应有的知识、信息和技能,同时缺少相应机构的支持和服务。 校外青少年多是弱势群体

6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这个报告将根据形成校外青少年脆弱性的原因对六项研究中显示出来的各种脆弱性进行归纳,分为生理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家庭脆弱性、社会脆弱性、文化脆弱性、心理脆弱性和地理脆弱性。生理脆弱性主要指由于年龄、生理性别等所造成的脆弱性;经济脆弱性指由于经济贫困造成的脆弱性;家庭脆弱性指由于家庭由于缺少资源而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其子女所造成的脆弱性;社会脆弱性指由于社会流动、资源和发展机会匮乏和社会排斥造成的脆弱性;文化脆弱性则指由于在社会转型期校外青少年所处的文化被边缘化,不适应主流文化以及某些文化习俗所造成的脆弱性;心理脆弱性指校外青少年由于遭受过多的社会打击导致的自卑、沮丧或焦虑的心理状态;地理脆弱性指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不利造成的脆弱性。

7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每一种脆弱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但对某些青少年群体来说,可能比较突出地显示出一种或更多的脆弱性。这些脆弱性与校外青少年群体的一定的高危行为密切相关。AIDS正是“一种由于贫困、失业,以及穷人通常采用的生存策略带来的疾病”(Schoepf, 2001, p.342)。

8 七份研究报告(2005年) 未流动青少年 ——农村辍学青少年(13-24岁) ——AIDS高发地区青少年 (11-25岁) 流动青少年
——西部五省少数民族青少年(10-24岁) ——低龄女性性工作者(18岁以下;24岁以上) ——北京随父母流动青少年(14-20岁) 社区为基础的校外青少年(15-24岁) 技能培训中心为基础的校外青少年(15-24岁)

9 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项目 定量 (问卷) 定性(访谈、观察) 青少年 参与 少数民族青少年 √ 低龄女性性工作者 北京流动青少年
AIDS高发地区青少年 社区为基础的青少年 技能培训中心为基础的青少年 农村校外辍学青少年

10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环境因素(原因)
——新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20个调查社区为境外毒品贩运网络所覆盖,且种毒吸毒有历史渊源 ——经济贫困。AIDS 是“一种由于贫困、失业,以及穷人通常采用以生存的策略带来的疾病”。 ——民族习惯:婚前性行为普遍且多性伴;共享习俗等 ——社会转型对传统社会的冲击 ——传统文化价值和乡土教育资源被排除在国家教育体制之外。现代教育的城市本位化忽略了少数民族的青少年的需求。“教育赔本论”。

11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环境因素(原因)
卫生防疫部门的监测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新疆、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已经成为艾滋病最流行的区域。艾滋病流行有如下特点: ——少数民族受害最深。除河南省外,全国艾滋病最严重的地区几乎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和多民族杂居的社区。新疆阿克苏地区至2004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40例,98%为维吾尔族感染者;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5%,但已监测出来的艾滋病感染者占全省50%以上,大多数是彝族。 ——毒品泛滥与艾滋病传播呈正相关 ——性行为已经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外流人员感染率高

12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 ——个人特征:挫败感强;吸毒“有本事”
——社会交往特点:同龄、同业、地方化和民族化、帮派和崇尚江湖义气 ——婚恋与性行为特点:早婚早恋普遍;婚前性行为普遍;初次性行为年龄早(集中在15-20岁)且多性伴(2个以上性伴占60%,性伴平均数为4.19,N=614)。 ——休闲娱乐方式:方式单一,以和朋友聊天、喝酒、唱歌、听音乐较为常见,还时常出没聚众喝酒、赌博的场合

13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 ——由于接受学校教育较少,较难适应社会,容易产生吸毒等高危行为。
——由于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吸毒人员共用针具比较普遍 ——由于缺乏生殖健康、艾滋病预防知识等,安全套使用率低(从不使用为46.7%,较少使用27.2%,坚持使用者占12.4%,N=784) ——外出谋生的漂泊和边缘化易导致其高危行为,回流后造成传播(性传播) ——由于共享的民族习惯、群体生活方式,容易受同伴的“不良”影响。

14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共用对策: —— 发挥共青团、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同伴教育
——通过生活技能教育提高校外青少年的适合社会的能力。 ——发挥校外青少年的主体作用 特殊对策 ——开发适合各民族地区的宣传教育手段,如传统歌舞等 ——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宗教领袖等)、社会组织(家支)、民间权威人士(长老)等 ——家庭教育 ——加大投入以促进防控毒品,同时考虑出台《禁毒法》

15 低龄女性性工作者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行业进入的脆弱性: ——经济困难 低教育程度和低职业能力 ——问题家庭或早婚 ——暴力:拐骗、强奸受害
——进入擦边职业 ——流动性强 职业的脆弱性 ——在安全套使用上处于被动状态 ——性活动频率较高,使感染机会增大 ——性器发育不成熟,技能脆弱,感染机率增加 ——普遍缺乏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知识

16 低龄女性性工作者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针对一般人群的对策: ——农村青少年:利用传统媒介进行宣传;利用学校教育;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重点宣传。
——城市青少年:利用大众或新媒介进行宣传;在学校开设性健康课程;组织学生参加艾滋病防治的社会调查和关怀的公益活动等。 针对低龄性工作者的对策 ——扶贫 ——发挥妇联作用 ——同伴教育 ——针对性工作者的爱好兴趣开展宣传工作 ——普及性病防治知识等

17 AIDS高发地区校外青少年服务脆弱性研究
脆弱性: ——缺乏直接针对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服务的明确政策和要求,现有的防治措施与成年人混同,没有考虑青少年的特殊需要; ——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确应答率较低,其获取知识主要靠大众媒介,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 ——缺乏对艾滋病防治服务的认知,实际利用服务的只有11.8%。 ——现有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无法满足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预防及其他青春期指导的综合服务需求

18 AIDS高发地区校外青少年服务脆弱性研究
共用对策: ——了解校外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发展综合的青少年友好服务 ——发展有关宣传教育、信息咨询、自愿监测、转诊等一整套综合服务措施 ——通过教育消除歧视 ——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以促进青少年对服务的可接受性 ——改善校外青少年的生产技能 ——建立校外青少年学习中心 ——开展相关研究

19 北京随父母流动的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脆弱性: ——缺乏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96.2%的被调查校外青少年没有想过“我处在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知识量表全部答对率为6.9%。 ——家庭贫困使之辍学,妨碍他们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缺乏合理作出决定或付诸于行动的能力 10%的被调查者有过性行为,首次性行为中,66.7%的人没有使用安全套 ——健康机构和服务设施利用情况较差 ——维护自身权利意识薄弱 共用对策: ——同伴教育 ——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20 社区为基础的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脆弱性: 以场所(酒吧、发廊、参观、洗浴中心、宾馆)和社区(农村、城市)为单位,随机抽取校外青少年
——对艾滋病危险认识不足,缺乏预防艾滋病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 ——缺乏保护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发生率为42.6%,28.2%有过商业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为21.0%,15.5%从未用过安全套。3.8%的人使用过毒品。存在这经性、吸毒感染艾滋病的易感性。 ——校外青少年有较强的群体内聚力,是导致盲从行为的重要因素。 ——2/3的校外校读书的从未得到任何形式的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

21 社区为基础的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共用对策: ——使针对青少年的艾滋病预防教育在法律上得到保障。 ——发挥大众媒介以及互联网的作用。
——教育内容: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 ——教育形式:充分考虑亚文化群体对校读书的的影响,采用同伴教育、小团体学习等方式,帮助青少年避免危险行为 ——建立青少年生殖健康/艾滋病咨询服务中心

22 技能培训中心为基础的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脆弱性: ——高危行为:26.6%有过性行为,15.6%曾经嫖娼,13.1%曾经卖淫,30.2%的人有3个以上性伴;14.5%的人曾经使用过毒品。在最近一次性活动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3.8%。 ——同伴影响是高危行为的危险因素 ——经常去网吧是高危行为的危险因素 对策: ——同伴教育 ——避孕教育是重要的保护性因素

23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3 预防母婴传播的挑战 2.4 在儿童权利框架内认识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2.5 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2.6减少艾滋病对儿童影响的关键方法和策略 针对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活动正在增加,但活动影响力还不够。而且其中一些活动在本质上是被动的,将儿童看作“孤立无助的牺牲品”,只为他们提供急需的有限的救助,比如发放食物和衣物,这种活动有可能进一步强化其依赖性。我们必须发展新的项目,从长远的目标出发,将儿童及其家庭看作抗击艾滋病、改变自身命运的积极参与者。

24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6减少艾滋病对儿童影响的关键方法和策略 2004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及伙伴联合开发了《受艾滋病打击儿童关怀框架》。这一框架的开发基于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教训。框架将家庭和社会作为有效的、可推广的措施的基础。儿童也同样是这场战斗的主力军。儿童通过与成年人一起战斗,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此外,框架建议由它产生的干预措施应针对所有儿童和他们居住的社区,而且要纳入其他谋求儿童福利、减低贫困的项目当中。单纯对艾滋病致孤儿童或受艾滋病打击的儿童开展的行动当作框架的结果,只会加重对他们的歧视。

25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6减少艾滋病对儿童影响的关键方法和策略 1、通过提供经济上、心理上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延长儿童父母生命,加强家庭保护和关爱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能力。 家庭的能力建设: 改善家庭的经济能力; 为受影响的儿童及看护人提供心理支持; 加强和支持护理儿童的能力; 支持遗产继承; 延长儿童父母的生命; 加强青少年的生活技能。

26 2、调动和支持以社区为基础的行动。当家庭不能够满足儿童基本需求的时候,社区就成为提供基本支持的安全网。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6减少艾滋病对儿童影响的关键方法和策略 2、调动和支持以社区为基础的行动。当家庭不能够满足儿童基本需求的时候,社区就成为提供基本支持的安全网。 动员和支持以社区为基础的行动; 调动地方领袖对处于脆弱地位的社区成员做出反应; 组织和支持各种活动,鼓励社区成员公开谈论艾滋病问题; 组织合作性的支持活动; 促进和支持社区对没有家庭支持的儿童提供关爱。

27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6减少艾滋病对儿童影响的关键方法和策略 3、保证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获得教育、卫生保健、出生登记等基本服务。 保证基本服务的可及性; 提高入学率和就学率; 保证所有儿童的出生登记; 提供基本的健康和营养服务; 提高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普及率; 保证司法系统保护脆弱儿童; 保证没有家庭照顾的儿童有安置服务; 加强当地社区的计划和行动。

28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6减少艾滋病对儿童影响的关键方法和策略 4、保证政府改善政策和立法,并向家庭和社区汇集资源,以保护最脆弱儿童。 保证政府保护那些最脆弱的儿童; 实施国家政策、策略和行动方案; 提高政府能力; 保证资源到达社区; 开发执行一个支持性的法律框架; 建立一个保证信息交流和多方协作的运行机制。

29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6减少艾滋病对儿童影响的关键方法和策略 5、通过宣传和社会动员提高各阶层的认识,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家庭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提高认识,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进行合作性的形势分析; 动员有影响的领导者,减少社会耻辱、沉默和歧视; 加强和支持社区级社会动员活动。

30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7 预防艾滋病、减少歧视的项目或活动 2.8 有关艾滋病的偏见与歧视 2.9 社会性别与艾滋病 2004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的英文主题是“Women, Girls, HIV and AIDS (妇女,女童与艾滋病)”,英文口号是“Have you heard me today?(今天你听到我的声音了吗?)”,中文口号是:“关注女性,抗击艾滋”。

31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社会性别分析框架
包括社会性别不平等在内的种种不平等加速了性病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在其《扭转艾滋病流行态势——艾滋病流行与消歧公约和社会性别》一书中提出,社会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对艾滋病蔓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贯彻执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挑战社会性别不平等有助于扭转艾滋病流行态势。国际经验表明,只有强调社会性别问题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

32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社会性别分析框架 青少年项目中,大多数项目是将男童、女童、男青少年和女青少年等同对待的。从大多数项目实施报告和介绍中,看不出为青少年提供了哪些具有性别敏感的活动或服务。而生活技能教育、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都与社会性别紧密相连。

33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社会性别分析框架 青少年项目中,大多数项目是将男童、女童、男青少年和女青少年等同对待的。从大多数项目实施报告和介绍中,看不出为青少年提供了哪些具有性别敏感的活动或服务。而生活技能教育、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都与社会性别紧密相连。

34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研究中的一些有关性别的结论: 农村校外辍学青少年:性别歧视 技能培训中心为基础的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 ——安全套使用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女性更多在性生活中谈论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问题,更多谈论使用安全套问题,但是,在性生活中,能够控制安全套使用的人是男性。即在性生活中,主要是男性在控制安全套使用,女性控制能力较弱。

35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10 儿童青少年是控制艾滋病的主力军 在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中,儿童青少年不仅仅是需要帮助的被动的目标群体。事实上,他们有能力消除艾滋病的影响。国际上有证据表明,青少年可以为预防工作打开机遇之门,并且在与歧视和羞辱做斗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具备了相关知识的青少年就可以自觉地做到: 关心艾滋病的问题; 关心被感染者和受影响者; 自我保护。

36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10 儿童青少年是控制艾滋病的主力军 例如:青少年能帮助社区识别和理解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其他脆弱儿童面临的关键问题。他们能访问儿童,将儿童纳入自己的娱乐和其他社会活动之中,推动儿童和社会结合并加强对社区的认同感。他们还能帮助艾滋病家庭从事一些基本的劳动。此外,儿童青少年能使用戏剧、游戏等多种传播方式向社区讲述如何防止感染,如何作出人道的、有知识的反应。让青少年参与处理全社区范围的问题,在参与这项富裕责任感和同情心的行动的同时,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尊和对待自己生命的主人翁的感觉。

37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10 儿童青少年是控制艾滋病的主力军 2005年10月,在联合国总部纽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共同发起了名为“携手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的全球儿童与艾滋病运动。 这场运动旨在告诉公众:“艾滋病现在是儿童的疾病,毁灭了数千万儿童的未来”。儿童、青少年和青年人处在艾滋病流行的危险中,需要得到保护。发起这场运动是为了让儿童成为艾滋病防止的重点,为他们提供治疗、保护、预防和孕期支持的服务。将工作重点集中于儿童青少年将有助于扭转艾滋病的蔓延,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加入这场运动。

38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10 儿童青少年是控制艾滋病的主力军 中国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已于2006年正式启动,将一直延续至2010年,并以过去成功经验(如“青春红丝带”、“面对面”等)为基础,支持现有国家重点工作如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教工程等。 中国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的目标定在减少对艾滋病影响人群的偏见与歧视,并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防止青少年的新发感染。这将通过青少年参与进行,让青少年与成年人结成伙伴,保证运动所确立各项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运动将动员青少年和其他人:

39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10 儿童青少年是控制艾滋病的主力军 了解艾滋病10条核心信息(参见附录2);所有的青少年都需要充分了解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如何自我保护。 与同伴、父母、老师和其他人分享相关知识和经验。实际上,每个人都会遇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但具有一定知识就可以预防。艾滋病不可治愈,艾滋病最好疫苗就是预防。而这种预防就是一场青少年告诉青少年的运动。

40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2.10 儿童青少年是控制艾滋病的主力军 关爱受到艾滋病影响儿童、家庭和社区,反对针对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社会歧视。在中国,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歧视和羞辱是预防、关怀和治疗工作的最大障碍。在它的影响下,人们不愿意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因为他们害怕如果被发现是感染者,就会失去一切(朋友、家庭、工作、住所等);他们会认为“只有行为不检点的人才会得艾滋病,我不会得”,因此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这将威胁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无论是被感染者还是目前未被感染的人。歧视别人也是歧视自己。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个公民,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应有的人权准则。

41 与NGO对话:如何与大众媒介合作 媒体的力量来自建构社会议程(议程设置) 比如:家庭暴力,从私人领域的“打老婆”到公共领域的“家庭暴力”。 与大众媒介合作是NGO传播倡导的一部分 分享:NGO与媒体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42 现状分析 监测 研究 传播问题分析 评估 受众分析 行动 传播目标 传播战略 新项目 执行计划 信息来源战略 ——同伴、权威、专家等
信息战略 ——内容 ——组织 ——诉求 ——风格 ——选择时间 渠道战略 传播战略 其他战略:网络;能力建设等 准备材料 前测和修改 培训传播骨干 传播 传播战略

43 发展传播战略规划策划 策划什么? 1.信息来源策略(谁提供信息更能使受众接受?谁是受众最信服的人或媒介?专家、权威或受众可亲近的人;信息来源多元化) 2.信息策略(说什么?用什么语言说?信息如何组织:因果、问题解决等模式;内容:事实、数据、个人经历、事例等) 3.渠道策略(选择何种途径进行传播和倡导?) 4. 散发信息策略(散发信息的方法、时间和地点)

44 小讲座:媒介与传播渠道(活动)的选择 媒介概念: 大众媒介通常被定义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其必备的要素是: (1)职业传播者(组织)制作信息;
(2)采用某种机器复制信息; (3)拥有广大的接受者。 举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录像带、录音带、CD等 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称为大众传播。

45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 传统媒介(廉价的、本土的,参与性的、充满争辩的):黑板报、展板、传统歌舞、地方戏剧、儿童戏剧等。
新媒介(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90年代以后新出现的媒介):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手机短信(手机报)、VCD、DVD等

46 渠道策略 大众传媒中的印刷,广播,电视采用了多种形式例如: 印刷(报刊上的评论/新闻的发布,特写,社论/专栏,写给编辑的信等)
广播(实时新闻更新,广告插播,广播剧,评论和访谈) 电视(电视新闻,脱口秀,记录片,广告插播,系列短剧,竞猜,专题报道,深度调查报告,各种其他综艺节目) 电影 (广告插播,记录片,特别报道,整部主题电影)

47 渠道策略 一些重要的访问例如: 访问项目实施点 安排媒体访问 重要官员的讲话 召开大会 正式会议/培训班 碰头会/工作会议

48 渠道策略 传统的或民间的传播渠道比如: 街头表演 社戏 民歌 讲故事 木偶剧

49 传播渠道 新的大众传播手段比如: 因特网 网页 电子邮件 短信 视觉媒体 大型户外布告板 电子布告板 公告板 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广告 图片展
立体模型 防水帆布

50 其他的传播手段 徽章、伞、扑克牌、包、扇子、圆珠笔、水杯、记事本、帽子 值得重视的新的传播手段: 参与式培训 论坛 专题采访与调查报告
圆桌会议

51 媒体选择的标准 覆盖率 频率 拥有率 享用权 是否方便携带 经济承受力 成本 当地文化是否接受 所涉及到的技术普及情况 对信息内容是否适宜
对特定受众是否适宜

52 与大众媒介合作 传播的基本流程 版面或栏目; 传播方式; 近期热点; 群体或个体资源 组织资源 大众媒介 受众参与 确定目标人群 活动
与大众媒介合作 传播的基本流程 版面或栏目; 传播方式; 近期热点; 确定目标人群 活动 实施 根据实地情况确定目标 传播活动策划 选择资源 评价 研究目标人群需求 群体或个体资源 组织资源 大众媒介 受众参与

53 与大众媒介合作:传播策划 ——确定你的目标 ——了解你可利用的资源(组织资源、媒介资源、爱心大使资源、专家资源等)
列出所有可使用的资源进行评估 ——研究媒介资源(如何要利用媒介) 1. 何种版面或频道可以播出有关艾滋病预防的信息 2.你选中的版面或频道是否刊登过类似的内容。如果刊登过,说明他们关注这个问题,但近期刊登则表示他们不会再发表类似内容,除非有新的新闻价值 3. 这些版面或频道的传播方式是什么?(如访谈式、长篇通讯等) 4.媒体目前报道的热点和重点。 上述研究内容应该不断记载下来,并随时补充。

54 传播策划 ——研究记者。谁采访类似主题的新闻,他们对有关主题的报道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平等的还是歧视的。认识这些记者,并通过邀请他们参加你的活动或经常为他们提供有关信息,尝试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研究目标受众的需求。谁是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社会背景和特征是什么样的?他们对这类主题了解多少?是否感兴趣?如果参加这样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的何种需求? ——策划传播活动。有多种传播活动可供选择。但要分析哪种活动对达到目标是最有效的和最可行的。 ——通过制定行动计划表来确认你的行动计划

55 与大众媒介合作:新闻发布会 组织一次新闻发布会,肯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除非确定你或你的组织真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发布,否则不易开新闻发布会。 如果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先需要确定地点(便利)、日期和时间(解决热点冲突)以及会场(必要的设备和茶点)。

56 一封简短的欢迎信,信中应该提供联系人的姓名、通讯处、电话号码,以便记者有问题时可以随时联系。
与大众媒介合作:新闻发布会 供记者用的参考资料: 一份新闻稿 一封简短的欢迎信,信中应该提供联系人的姓名、通讯处、电话号码,以便记者有问题时可以随时联系。 有关事件的背景资料。 有关你组织或会议主题的新闻剪报等。 视觉资料,包括照片、图标、地图等,以有助于说明问题。 演讲词、发言稿、报告提纲或摘要等。 介绍你们活动或组织的小册子。

57 与大众媒介合作:接受媒体采访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你自己亲自录制电视节目或写作新闻稿,而是接受媒体采访。这对宣传预防艾滋病议题是个极好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个媒体或记者都能像你那样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此,你的原则应该是:始终控制采访场面。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对你要谈论的议题的理解力,也需要一些接受采访的技巧。

58 练习。根据上述准备,将要在采访中提出的三个要点(或更多更少)写出来。
与大众媒介合作:接受媒体采访 接受采访的准备 确定你要达到的目标。 根据目标准备你的材料:三个要点。 了解媒体和记者的风格。 了解你的听众、观众或读者。 练习。根据上述准备,将要在采访中提出的三个要点(或更多更少)写出来。

59 与大众媒介合作:接受媒体采访 — 说大实话。这是接受采访的“黄金律”。 — 设定“安全岛”。安全岛就是你事先准备好的采访谈话稿或三个要点。真正的采访可能几秒钟,也可能五分钟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应该被要说的话集中于最重要的三点。无论采访过程多长,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在采访过程中要一再地回到这个安全岛。不要企图谈比这三点更多的东西。

60 与大众媒介合作:接受媒体采访 回答问题从“安全岛”开始
如果采访者总把话题从你要谈的题目引开,要有礼貌地过渡到你已经准备好的“要点”。下面这些话在这种时候是非常有用的: “不过,看来真正的问题在于·······” “让我补充一点······” “人们常常问及·····” “这不是我的专业领域,但我确实知道与它相关的·······” “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 “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

61 与大众媒介合作: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提出对你不利的问题
不要重复记者提出的问题。要保持你的正面立场。可以说:“我很高兴你问到我这一点,许多人对此可能有些误解,但事实是······”然后回到安全岛。 记者如果不断提出问题打断你 “你已经问了我好几个问题,刚才我其实已经提到······”,然后以三个要点之一作回答。 如果记者要求再补充或请你再多谈一些,你不愿再谈 直接回到安全岛,重申你的观点(三个要点或三个要点之一)。

62 与大众媒介合作:写作新闻稿 新闻稿五要素 何人?——事件的主人翁是谁? 何事?——发生了什么事件? 何地?——发生在什么地方?
何时?——什么时候发生的? 为何?——这件事情为什么这么重要?发新闻稿的理由必须充分 新闻稿吸引公众的两个因素: 写好导语;使用引语

63 与大众媒介合作:新闻稿使用 ——寄送新闻稿。了解负责这类报道的记者的名字和头衔;这家媒体的截稿时间等。 ——电话追踪。了解如何处理,以及询问是否需要更多的背景资料、照片、录像带或录音带等。 ——分类保存新闻稿。

64 使用电子媒体的要点是: 与大众媒介合作:利用电子媒介 熟悉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参与策划广播、电视节目 鼓励媒体邀请受众来参加节目
通过必要的培训,鼓励项目受众自己制作有关主题的录像带、VCD等,在社区内或媒体上播放。

65 与大众媒介合作:媒体伦理 重要原则: ——受众采访的知情同意 ——保护受众的隐私权 ——受众利益最高原则以及特殊人群的保护
——与媒体一起协商处理新闻价值议题 一些用于记者自律的伦理原则介绍


Download ppt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北京 2008年4月9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