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诚实守信 ——人生处世的“帝王法则” “诚信”的内涵 关于诚信的故事 背信弃义的行为始终为人们所唾弃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诚实守信 ——人生处世的“帝王法则” “诚信”的内涵 关于诚信的故事 背信弃义的行为始终为人们所唾弃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诚实守信 ——人生处世的“帝王法则” “诚信”的内涵 关于诚信的故事 背信弃义的行为始终为人们所唾弃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诚实守信 ——人生处世的“帝王法则” “诚信”的内涵 关于诚信的故事 背信弃义的行为始终为人们所唾弃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诚实守信是当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 一、“诚信”的内涵 “诚信”这一规范由“诚”和“信”两个规范组成
一、“诚信”的内涵 “诚信”这一规范由“诚”和“信”两个规范组成 1、“诚”的内涵 “诚” 涉及人类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像人际交往,个人修养,道德理想等方面都有先哲对“诚”的深刻理解。 “诚”还是个哲学和伦理学范畴,体现了先哲对世界本原的思考。 “神无常享,享于克诚。” ——《尚书·太甲下》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周易·乾》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也。” ——《孟子·离娄上》

3 2、“信”的内涵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 ——《春秋彀梁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道干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 孟子 董仲舒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春秋繁露》

4 “诚”与“信”相互贯通,互为表里,“诚”是“信”的依据和根基,“信”是“诚”的外在体现。 “诚,信也”,“信,诚也”。(《说文解字》)
3、诚与信的区别与联系 “诚”更多指“内诚于心”,“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 “诚”更多是对道德个体的单向要求,“信”更多指针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双向或多向要求; “诚”多指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信”多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 “诚”与“信”相互贯通,互为表里,“诚”是“信”的依据和根基,“信”是“诚”的外在体现。 “诚,信也”,“信,诚也”。(《说文解字》) “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程 颐

5 二、关于诚信的故事 1、晏殊应试不欺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秘阁读书。命直史馆陈彭年察其所与游处者,每称许之。 ——《宋史·晏殊传》

6 2、尾生抱柱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庄子·盗趾》

7 3、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
刘 邦 项 羽 3、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 季 布 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 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上拜为郎中。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8 4、商鞅“立木赏金” “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祸莫大于无信。 ——商鞅 商 鞅

9 三、“背信弃义”始终为人们所唾弃 1、九色鹿的故事
古代,波斯商人的骆驼队在戈壁滩上遇风沙袭击迷路,一头九色神鹿给他们指点方向。一个弄蛇人在采药时不慎落水,九色鹿忙将他驮上石岸。弄蛇人感恩不尽,九色鹿只求他别将遇见它的事告诉别人,弄蛇人连连答应,还对天起誓。波斯商人到了古国皇宫,与国王谈起沙漠中的奇遇。王后听了,执意要取九色鹿皮做衣裳。国王张贴布告:捕到九色鹿者给予重赏。弄蛇人见利忘义,向国王告密,并设计将九色鹿引入包围圈。守侯的武士们万箭齐发。九色鹿发出神光,利箭都被化为灰烬。九色鹿向国王揭露弄蛇人忘恩负义的丑恶行为,国王深为不安。弄蛇人吓得胆颤心惊,连连后退,跌进深潭淹死,恶人终究得到应有的惩罚。

10 2、周幽王烽火戏诸候 周幽王纳褒姒后时常与之寻欢作乐,但褒姒从来不笑。周幽王于是下令谁能博得美人一笑者,赏之以千金。有奸臣建议,说先王时期建立的防外侵用的烽火台,一处点燃四处均响应,诸候各国都将搬兵来救。周幽王采纳后与褒姒高坐观看,见诸候各军忙忙碌碌赶到发现受骗,褒姒果然淡然一笑。但是,此后真有外侵时,周王点烽火求救,结果没人来帮忙了。

11 良夜颐宫奏管簧, 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 止博褒妃笑一场! ——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骊山高不极,上有百尺台。 妖姬博一笑,举火诸侯来。 但谓当时戏,讵尔成祸胎。 无何构戎难,辇遒蒙尘埃。 火即再三举,四国兵互猜。 宗周遂扑灭,黍离良不哀。 千古存炯戒,兹台犹崔嵬。 ——[明]万历本《临潼县志·王时济·望骊山烽火台》

12 3、“狼来了”的教训 有个小孩儿在山上放羊。他大概出于一种好奇心理,有一天突然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大人闻声赶来,才知道是个开玩笑,后来他又如此再三,人们就有点生气了,有一天狼果真来了,孩子又拼命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这一次谁也没有来……

13 四、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早在1762年曾说过,在市场经济的初期,因为法律的不完备,商品交易只得依靠道德良心来维系。 亚当·斯密 “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 ——马克思也在《资本论》 “最为商业化的社会也是最讲究道德的社会。” ——亚当·斯密 马克思

14 诚信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1998年“朔州假酒案”使山西酒业遭受重创; ——河南毒大米使河南食品行业元气大伤; ——南京冠生园因一时作弊而申请破产; ——牟其中从中国首富到中国首骗; ——银广厦、郑百文事件,使人们对投资失去了信心;厦门远华案、广东增值税案给共和国经济蒙羞; ……………………………………

15 讲诚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竞争中胜出 三九集团中的深圳三九贸易公司与法国塞利保集团公司的诚信交往 ——向“三九”提供的一切产品不收一分定金。
——向本国政府申请2.3亿法郎买方信贷供给“三九”共建中国分厂 这“是付给三九人诚信的报酬”。 ——塞利保集团总经理希尔

16 朱镕基为国家会计学院 题写校训 ——“不做假账”
“我亲自为这三个国家会计学院制定了校训。我很少题词,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好,但是我为三个国家会计学院亲自写下四个大字--‘不做假帐’。” ——朱镕基(2002年11月19日在香港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

17 调查结果显示: 企业的信用等级与盈利状况有相当关系
A级以上信用企业中,盈利率占69.3%; 关于企业经营者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中,居首位的选择是“诚实守信”,比重为63.6%,比第二位“爱岗敬业”多10个百分点。

18 五、诚实守信是当代 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我们有一个很容易观测的简单测量指针,什么时候学生普遍以作弊为耻了,那个时候我国的市场经济就成熟了。” ——复旦大学某教授

19 学生中存在的不讲诚信的现象 有的同学考试作弊,跑分要分; 有的同学擅自更改学习成绩,在毕业推荐表上作假;
有的同学无故拖欠学费,把父母给的学费任意挥霍; 有的同学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 有的同学在网上随意侮辱欺诈他人,或散布流言蜚语,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20 用人单位更欢迎诚实的求职者 台湾“半导体之父”——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曾说过,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如果让他选择求职者,他一定选择有诚信的人。因为个性诚实、耿直且积极努力的人,工作绩效自然出色。 著名的英特尔公司更是明确地把“掺水”简历看成招聘中的大忌。

21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诚信守则 (九要九不要) 1、要尊重事实,不要文过饰非。 2、要慎思笃行,不要知行分离; 3、要科学求真,不要弄虚作假。
4、要恪守诺言,不要背信弃义; 5、要公平竞争,不要徇私舞弊; 6、要勇担重任,不要推诿逃避; 7、要坦诚相待,不要假仁假义; 8、要借贷守信,不要非法侵占; 9、要拾金不昧,不要惟利是图。


Download ppt "诚实守信 ——人生处世的“帝王法则” “诚信”的内涵 关于诚信的故事 背信弃义的行为始终为人们所唾弃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