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 细胞和效应分子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 细胞和效应分子 组织屏障: 皮肤粘膜 血脑屏障 血胎屏障 吞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γδT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 B1细胞 NKT细胞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 防御素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 溶菌酶 乙型溶素
2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一)皮肤粘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1.物理屏障: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粘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 2.化学屏障: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汗液中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唾液、泪液、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液中的溶菌酶及抗菌肽和乳铁蛋白等。 3.微生物屏障:皮肤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竞争结合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分泌杀、抑菌物质。正常菌群失调可致细菌感染。
5
(二)血-脑屏障: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织结构致密,能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和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婴幼儿不完整。
(三)血-胎屏障: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脱膜和胎儿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正常不影响营养物质交换,但阻止母体内病原体及有害物质进入。<3个月不完整。
6
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1.吞噬细胞(Phagocytes)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 包括:
巨噬细胞 (Macrophage)
7
Blood film showing a monocyte (left) and two neutrophils
8
中性粒细胞 参与吞噬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分泌功能: neutrophils in blood film
9
Alveolar (Lung) Macrophage Attacking E. coli (SEM x10,000)
10
Monocyte with ingested malaria parasite
11
吞噬并杀伤 病原微生物 抗原 呈递作用 杀伤 肿瘤细胞 伤口修复 分泌 细胞因子 酶 其它因子 IL-1 IL-6 IL-12 TNF-α
GM-CSF 前列腺素 白三烯 补体成分 纤维蛋白 结合蛋白 凝血因子 溶菌酶 酸性水解酶 赖氨酸酶 酯酶 胶原蛋白酶 弹性纤维蛋白酶
12
(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
2. 自然杀伤性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 NK细胞的一般特征 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细胞体积大、胞浆中含有大的颗粒(大颗粒淋巴细胞)。 无需抗原预先作用、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活化后可分泌细胞因子( INF-γ、TNF-α)
14
NK细胞介导的ADCC
15
3.γδT细胞: 4.B1细胞: 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组织。表面受体缺乏多样性,主要识别病原微生物或感染/突变细胞表达共同抗原。
功能:a皮肤粘膜局部抗病毒感染的重要效应细胞;b抗肿瘤作用;c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4.B1细胞: CD5+mIgM+细胞,来源于胚肝,主要存在于腹腔、胸腔和肠壁固有层。主要识别细菌表面共有多糖类抗原。 通过产生IgM为主抗体粘膜表面抗感染。
16
5.NKT细胞 表面具有NK1.1和TCR-CD3复合体分子的T细胞,主要分布于肝、骨髓和胸腺。识别不同靶细胞CD1分子提呈脂类或糖脂类抗原。 功能:a 非特异杀伤肿瘤、病毒或胞内菌感染靶细胞;b 分泌IL-4、IFN-γ、MCP -1α等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介导炎症反应。
17
三、固有免疫效应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一)补体系统:MBL、替代途径
(二)细胞因子:a抗病毒作用(干扰素);b诱导促进炎症;c诱导和增强抗肿瘤作用。 (三)防御素(defensin):为一组耐受蛋白酶的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真菌和某些有包膜病毒具有直接杀伤作用。如α-防御素通过改变膜通透性、诱导产生自溶酶、致炎和趋化作用。 (四)溶菌酶:一种不耐热的碱性蛋白,可裂解G+菌 细胞壁。 (五)乙型溶素:存在于血清中,为对热较稳定的碱性多肽。作用于 G+菌细胞膜。
20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0-4小时)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4-96小时)
体表屏障:阻止病原微生物的粘附。 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4-96小时) 吞噬细胞活化 吞噬功能增强。 分泌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 ①免疫效应分子进入感染部位 ②吸引招募吞噬细胞 ③激活NK细胞、TCRγδT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96小时之后 吞噬细胞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诱导产生特 异性免疫应答。
21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 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 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一)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 1.模式识别受体(PRR)和病原相关分子 模式(PAMP) 2.模式识别受体(Toll受体)介导的信号 转到途径
22
固有免疫的PRR及其相应配体PAMP 模式识别受体(PRR)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 膜型PRR TLR2与TLR6/TLR1
CD14与TLR4(MD-2辅助) TLR3 TLR5 TLR9 甘露糖受体(MR) 清道夫受体(SR) G+肽聚糖、磷壁酸(LAT),细菌和支原体的脂蛋白、脂肽,酵母菌的酵母多糖 G-脂多糖(LPS)、热休克蛋白(HSP) 病毒双股RNA(dsRNA) 鞭毛素 细菌非甲基化DNA CpG序列 细菌甘露糖、岩藻糖 G+磷壁酸(LAT)、 G-脂多糖(LPS) 分泌型PRR 甘露聚糖凝集素(MBL) C反应蛋白(CRP) 脂多糖结合蛋白(LBP) 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残基 细菌细胞壁磷酰胆碱 G-脂多糖(LPS)
25
TIR, toll interleukin-1region
MYD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 88 IRAK, IL-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TRAF6, 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 MAP, mitogen actibated protein AP-1, activator protein 1 NF-κB, nuclear factor-κB
26
(二)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 PRR识别PAMP 无clone性扩增 迅速产生效应 无免疫耐受、无免疫记忆
27
二、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关系 (一)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加工、提呈抗原 *双信号
28
M:IL-12、IFN- →TH1→细胞免疫 NKT、肥大细胞:IL-4 → TH2→体液免疫
(二)固有免疫应答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 类型: *诱导细胞免疫 M:IL-12、IFN- →TH1→细胞免疫 *诱导体液免疫 NKT、肥大细胞:IL-4 → TH2→体液免疫
29
* Th1产生IL-2、IFN-介导细胞免疫,
(三)固有免疫应答协助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免疫效应 * Ab产生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参与下,发挥: 免疫调理 ADCC * Th1产生IL-2、IFN-介导细胞免疫, 通过活化M和NK细胞等发挥作用。
30
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特点 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主要参与的细胞
黏膜上皮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 γδ T细胞,B1细胞 αβ T细胞,B2细胞,抗原提呈细胞 主要参与的分子 补体,细胞因子,抗菌蛋白,酶类物质 特异性抗体 作用时相 即刻—96小时 96小时后启动 识别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胚系基因直接编码,较少多样性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胚系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具有高度多样性 识别特点 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具有识别“非己”的能力 T细胞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B细胞直接识别抗原表位具有高度特异性 作用特点 不经克隆扩增和分化,迅速产生免疫作用,没有免疫记忆功能 经克隆扩增和分化,成为效应细胞后发挥免疫作用,具有免疫记忆功能 维持时间 维持时间较短 维持时间较长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