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四章 新中国就业的发展历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四章 新中国就业的发展历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章 新中国就业的发展历史

2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和“一五”时期的就业
一、第一次就业问题: 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失业问题,据统计,1949年末全国城镇失业的人数为472.2万人,城镇失业率高达23.6%。 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旧中国遗留 (2)战争的影响 (3)社会制度变更

3 二、 年的就业政策 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的就业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1)采取行政手段维持就业,防止新的失业出现 (2)帮助失业人员解决就业出路 (3)建立“统一就业”的制度

4 第二节 “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的就业 一、第二次就业问题:1958---1966年 二、1958---1966年的就业政策
1、大量动员劳动力就业的政策 2、控制城市就业的政策

5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就业 一、第三次就业问题:1966---1976年 二、1966---1976年的就业政策
1、制止已上山下乡青年返城的政策 2、大规模上山下乡的政策 3、扩大固定工制度的政策 4、强化劳动力计划控制的政策

6 第四节 改革前期的就业 一、第四次就业问题:1977---1988年
第四次就业问题发生的时间,包括“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过渡时期和经济改革前期的时期。该时期就业的基本格局是,大规模上山下乡青年返城形成待业即公开失业,而后很快得到解决,较长时期维持低失业状态。

7 二、 年的就业政策 “文化大革命”结束至改革前期的就业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1、调整和结束上山下乡的政策 2、多方面解决城镇待业问题的政策 3、开展就业服务的政策 4、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政策

8 第五节 深化改革时期的就业 一、第五次就业问题:1988---2002年
第五次就业问题发生的时间,包括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两个时期。本次就业问题的基本格局,是在推进市场经济进程中我国劳动要素过剩问题逐步暴露、公开失业和下岗增加的过程,该时期的两大焦点是城镇企业职工大规模下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

9 二、1988---2002年的就业政策 治理整顿时期与深化改革时期的就业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整顿控制劳动力的政策
2、广开门路、拓宽就业渠道的政策 3、强化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的政策 4、调整结构、合理配置劳动力的政策 5、发展教育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的政策 6、大力促进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 7、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政策 8、解决就业难点的政策 9、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政策 10、市场就业的政策

10 第六节 进入新时期的就业 一、第六次就业问题:2003年至今
2003年以来,我们进入了市场就业体制已经全面建立、经济走向全面与国际接轨和大毕业生——知识性人力资源供给迅速增加的时期。 1、我国人力资源总量持续供大于求 2、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3、近年的三个群体就业问题

11 二、2003年以来的就业政策 1、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目标 2、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3、推进就业工作的依法行政 4、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5、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


Download ppt "第十四章 新中国就业的发展历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