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学院概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994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正式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3.7亿元(不含土地),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1.9亿元。现有教职工456人,专任教师291人。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6800余人,设有五系二部,开设33个专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学院概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994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正式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3.7亿元(不含土地),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1.9亿元。现有教职工456人,专任教师291人。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6800余人,设有五系二部,开设33个专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一、学院概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994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正式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3.7亿元(不含土地),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1.9亿元。现有教职工456人,专任教师291人。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6800余人,设有五系二部,开设33个专业。

3 一、学院概况 2003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2007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成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百所重点高职院校之一。 201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验收。

4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7年入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 年春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的验收。几年来,我院以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为契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5 二、搭建产学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
学院已形成“学院+科技园区”、“专业+大型企业”、“专业+龙头企业+企业联盟”、“专业+校办企业”和“专业+行业协会”五种典型产学合作模式,产学合作成效突出,目前,学院已与220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模式 专业 + 校办企业 龙头企业 企业联盟 行业协会 学院 科技园区 大型企业

6 二、搭建产学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案例 1:通信专业携手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企业联盟,搭建专业共建平台
通信专业与中兴通讯合作,以中兴设备为纽带,围绕中兴品牌组建了包括北京移动、北京联通、天网在线等26家企业在内的北京地区通信企业联盟,签署了联盟章程,构筑了专业共建平台,畅通了学生顶岗、就业渠道,实现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7 二、搭建产学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建了程控交换、传输、TD-SCDMA 3个实训室;把中兴B级培训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共同组建团队开发课程并实施教学;专业教师由中兴负责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引入中兴“S.M.A.R.T职业生涯设计培养体系”,以项目化及解决问题式的培训方式重点煅炼学生综合素质,保证了毕业生符合通信行业的要求。

8 二、搭建产学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案例 2:与门头沟区石龙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头企业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 司合作共建专业,冠名 “精雕数控”班
企业捐 赠 238 万元设备建立“精雕实训室”、“精雕技术服务中心”,并设立“精雕”奖学金。北京精雕设备卖到哪里,我院“精雕数控班”的毕业生就跟到哪里,促进了企业产品的销售,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维护、维修等售后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推进了校企深度融合。

9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
我院积极探索 “工程实践不断线”、“3C+D双证融通”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大力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我院与蒂森克虏伯电梯有限公司、首创轮胎、北京飞机维修公司、海南航空、神华集团、北汽福田等 15家知名大企业建立订单合作关系,2010年订单人数达到当年招生计划的 1/3。

10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
案例3:与世界500强企业蒂森克虏伯电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学院根据企业提出的生源要求组织招生,把订单前置到招生环节,学生一入学即具备了“准企业人”和“在校学生”双重身份,被中国青年报誉为“中国式双元制”。目前,蒂森电梯公司已提前预定了三年 200人的订单。

11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
2010年1月19日教育部陈希副部长来我院调研时,对从招生开始,企业就为学生留下了工作岗位的蒂森克虏伯电梯班的订单培养方式非常认可,认为这个做法非常好,值得推广。 2010年5月26日美国教育部助理部长Brenda Dann-Messier来我院考察时,非常认可我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经验。

12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
建立专业对接产业机制。学院积极响应石景山区打造“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的发展定位,与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共建了NICC国际动画(北京)学院暨全国动漫人才实训基地,与威运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开设了计算机动漫专业订单班,同时学院将根据石景山区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专业布局动态调整的机制,形成专业支撑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13 四、实施项目化教学,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学院出台《项目化教学管理办法》,实行双倍课时津贴,推动和激励“学做合一”的项目化教学课程实施。三年来,已有106门次课实施项目化教学。项目情境教学,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构知识与能力,提高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教学模式改革 学训一体

14 五、培训+测评,提升教师职教能力 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职业教育理论培训,采取激励措施实施教师企业锻炼计划,3年内安排出国出境培训133人次、国内培训890人次。共有163人次参加了企业锻炼,增强了专业实践能力。

15 五、培训+测评,提升教师职教能力 建立教师高职教育综合能力测评体系,开展了以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学能力、专业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测评工作,教师高职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以上措施,打造了一支既会教书又会育人,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有专家教授又有能工巧匠的“双师”教学团队。

16 六、“三真一多”,建设“学训一体”实教室和实训基地
学院按照“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三真”要求建设校内学训一体实训室,并形成校企共建型、教学工厂型和校办企业型等多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既抓住了市场需求,又强化了学生的技能,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提供了范式。

17 六、“三真一多”,建设“学训一体”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案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机电产品组装与调试生产性实训车间 真设备操作——主要设备是由京门电气公司捐赠,完全是企业生产的主流设备,生产线的工作流程和工艺技术与企业同步。 真项目实训——可承担企业的来料加工任务,能完成变频器、软启动器等4种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学生可以在组装调试、产品检测、设备维修生产管理、销售、采购等一系列的岗位上进行轮岗实训,学生完成的实训作业就是加工生产的产品。 真环境育人——生产线的布置上完全是企业化的,工位安排与企业一致,实训过程中工具的使用、摆放和着装要求全部执行企业的标准。

18 七、创立就业工作“六抓”模式,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就业就业工作创立了抓机制、抓市场、抓教育、抓回炉、抓调整、抓保障的“六抓”模式,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立足工业园区,形成行业背景、企业支撑的就业新格局,打造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的就业新模式,在2009年全国高职就业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学院被评为北京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近三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 以上。毕业生起薪水平不断提高,顶岗实习期间平均为1500元/月左右,正式上岗后达3000元/月以上。

19 七、创立就业工作“六抓”模式,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案例1:法律专业持续进行专业改革,经历了法律事务——法律文秘——法律文秘(速录)的专业方向调整过程,实现了“从走投无路,到找对出路、闯出新路”,毕业生从“不受欢迎”到成为人才市场“香饽饽” (摘自《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2009年,学院速录专业有2名学生进入中央部委就业,90%的毕业生进入法院和检察院担任书记员,国内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20 八、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各类培训 1. 积极开展安全培训,为北京市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作出了贡献
1. 积极开展安全培训,为北京市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作出了贡献 为北京市煤炭企业开展主要负责人培训、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煤矿班组长培训、安全评价员培训和煤矿安全督导员培训等各类安全培训2357人次。2009年6月,学院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矿山安全生产培训基地”。 副市长苟仲文同志亲自授牌,成为北京市唯一 一家矿山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安全培训范围由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扩展到矿山安全生产培训,为北京市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发挥了积极作用。

21 八、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各类培训 2. 实施了强军育才培训工程。石景山区是北京军区总部驻地,在北京军区的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学院承担了针对现役士兵的技术培 养与技能培训的“强军育才培训工程”,为驻石景山区的部队官兵开设5大类12项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第一期500人的培训工作进展顺利。这一工程的实施,必将推进军地融合发展。

22 八、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各类培训 3. 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北京西部地区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作出了贡献
3. 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北京西部地区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作出了贡献 学院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积极为北京西部地区开展技能培训,三年来共完成 51个项目、17200 余人次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北京西部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北京西部地区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作出了贡献。

23 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我院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10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特别是在三年示范建设过程中课程开发的成果在2010年得到了集中体现,有7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单年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数量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

24 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院参加的两个赛项,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赛项全国一等奖,发动机修复运行与检验分析单项获第一名,电子设计嵌入式产品开发赛项获全国二等奖; 在2010年北京市高校测绘专业技能大赛中,我院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等多种好成绩。 2010年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中被评为优秀。

25 十、经验与体会 1、对如何办好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认识越来越到位
我院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来自不易,我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1、对如何办好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认识越来越到位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社会服务功能。

26 十、经验与体会 2、破解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题,探索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形成了一些高职教育办学的基本经验。
形成了“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 构建了“学院+科技园区” 、“专业+企业联盟”等五种典型产学合作模式; 探索建立“市场导向、企业参与、自我调整”的专业设置与布局调整机制。 形成了“订单培养”、“工程实践不断线”、“实训中心+生产企业”、“3C+D双证 融通”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以生产任务和典型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形成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做中学,学中做,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 形成了“培训+测评”的教师培养模式; 形成了“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校企共建型、教学工厂型 和校办企业型”的“三真一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27 十、经验与体会 3、深化了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了一直过硬的教 师队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形成了就业工作“六抓”模式; 形成了“发挥优势,服务区域”的社会服务模式。 3、深化了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了一直过硬的教 师队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4、以多种方式服务于国家、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增, 对社会的贡献度越来越大; 5、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社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28 “十二五”发展思考 “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是:坚持“立足工业,面向北京,辐射首都经济圈,为北京现代制造、城市建设、电子信息、安全生产及现代服务等领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和“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着力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把学院发展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做好“新、精、强、特”这四篇文章。

29 1. 新---就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学院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二五”发展思考 1. 新---就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学院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是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学院将以“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石景山区出台支持职业院校发展的有关法规政策,力争形成推动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合力;由石景山区政府主导成立有市教委、相关行业及合作企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完善校企合作内部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的制度框架下,各系部成立专业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并建立系(部)主任与合作企业厂长(经理)联席会议制度、专业负责人与车间主任(部门经理)联系制度、专业教师与企业员工岗位互换制度,推进学院教师和企业员工互动交流、交叉兼职,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30 “十二五”发展思考 二是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教育部正式公布,北京市成为“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而职业教育等级制改革将成为北京市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突破口。“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抓住改革试点的难得机遇,积极探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成长规律,并由此带动学院的办学体制、教育模式改革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为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人、面向终身的教育做出贡献。目前,我院的通信技术和建筑与装饰两个专业正在开展试点。 三是要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及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要处理好基础和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既要突出高职的应用性,又要使学生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 2. 精---就是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发展道路
“十二五”发展思考 2. 精---就是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发展道路 一是稳定规模。面对巨大的生源压力,不可能追求规模的扩张,只能寻求内涵的突破和提升,“十二五”期间学院的在校生规模稳定在6500人左右,每年的招生专业数控制在20个左右。 二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坚定地以工科专业为主,探索建立“市场导向、企业参与、自我调整”的专业设置与布局调整机制;根据北京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院的传统优势和发展现状,重点发展制造、电子信息、土建、资源开发与测绘、安全等大类专业,逐步形成“重点专业引领、主体专业支撑、短线专业补充”的专业布局。

32 “十二五”发展思考 三是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巩固示范院校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打造一批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实施校园制度文化、形象文化、精品活动文化等系列建设计划,进一步凝练和弘扬学院精神,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整合,培育具有北工职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33 “十二五”发展思考 3. 强---就是着力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增强服务社会 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强---就是着力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增强服务社会 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工程。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撑。通过“教师素质教育能力提升计划”,在增强教师职业教育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对口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应用技术研发、生产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活动,建立“访问工程师”制度,推进企业技术骨干和校内专业教师的交叉任职,提升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通过“名师培养计划”,造就一批名师,使其成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领军人物。

34 “十二五”发展思考 二是大力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的能力。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赢得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强力支持。通过在合作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在校内实训基地成立“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技术开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工艺革新等服务;发挥传统优势,做好面向北京市矿山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面向合作企业员工的岗前技能培训和新技术培训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石景山区复转军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驻区部队现役军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从而实现校企互动共赢,学院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35 “十二五”发展思考 4. 特---就是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突出北工职院的特色,追求 特色发展。
4. 特---就是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突出北工职院的特色,追求 特色发展。 一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围绕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等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的主体专业要找准独特的定位,逐步实现人无人有、人有我强,力争在某些领域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如我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就是瞄准北京市高端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同时融入了IHK证书内容,专门培养面向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提前半年被“抢购一空”,起薪均在3000元以上。

36 “十二五”发展思考 二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步推进多样化订单人才培养,特别是要扩大“入学即就业,招生即招工”的长期订单规模,丰富订单合作的内容,使被媒体宣传的“中国式双元制”名符其实。 三是在“学训一体实训室”建设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结合方面,进一步丰富“三真一多”的内涵,挖掘“学训一体”的精髓,扩大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力度,强化“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能在做中掌握知识,在动手中学会动脑。 四是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全面实施职业发展教育,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做精做细就业教育的“六抓”,使我们的毕业生真正成为广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7 “十二五”发展思考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都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谋划,才能在“十二五”实现新的跨越。

38 谢谢!


Download ppt "一、学院概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994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正式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3.7亿元(不含土地),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1.9亿元。现有教职工456人,专任教师291人。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6800余人,设有五系二部,开设33个专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