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石伟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石伟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石伟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我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 若干问题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石伟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 一、职教专业课程开发的程序(“十步法”)

3 1. 职教课程开发决策(确定专业) --确定某个专业的课程是否需要开发? 2. 职教课程目标开发(明确培养目标) --开发这个专业的整个课程目标 3. 职教课程门类开发(确定主要课程) --要达成整个课程目标需要开设哪些课程? 4. 职教课程结构开发(形成课程计划) --这些课程按什么顺序排列?如何进行课时分配?

4 5. 职教课程内容开发(“课标”开发) --开发出每门具体课程应包含的工作任务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形成“课程标准” 6. 职教课程内容组织(教材开发) --这些课程内容按什么模式来组织?形成教材与教学辅导用书

5 7. 职教教学模式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教这些内容? 8. 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设计教学环境) --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实训室的设计 9. 课程评价方法选择(确定评价方法) --确定如何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10. 课堂层面职教课程改造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课程前与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二度开发,优化已有课程方案。属于校本课程开发范畴。

6 二、目前高职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1. 专业建设的策略问题 (1)专业建设的意义 专业状况是一个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专业与就业 专业与质量 专业与学校声望 专业与学校未来

8 (2)专业应如何建设? 高职谋求“量”的发展,扩展规模时,确实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开“超市”,因为学校的专业数量决定著学校的规模。
但是,在高职谋求“质量提高”、“特色发展”的今天,在专业建设上要开“专卖店”,因为只要“专卖店”的商品才有“质量”,才有“品质”,才有“特色”。

9 (3)如何建“专卖店”? 高职院校当前应该抓住机遇按“扶强”、“扶特”、“扶需”的原则进行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开出有特色、有品牌的“专卖店”! 可根据高校“质量工程”的建设思路:“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

10 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 (1)与“中职”层次上的区别在哪? 中职培养目标:技能型人才 高职培养目标:高技能人才
高职的高技能“高”在什么地方? 是“操作技能”还是“心智技能”? 什么是“心智技能”( mental skill)? --人们顺利认识特定事物、解决具体问题所运用的智力活动方式。 如果是“操作技能”,高职生比中职生“高”吗?

11 高职培养什么人才?高职与中职之间层次上是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
“高职”目前有许多专业与“中职”相似(如数控、财会、国际商务、物流),在培养目标上它们与“中职”的区别到底在哪? 目前的定位十分不清! 中、高职的定位不清,直接影响到高职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是课程最重要的出发点。 因此目前高职定位不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前的这场课程改革。

12 (2)培养目标重在 “首岗适应”还是以后的多岗迁移?
开发过程中向谁调查?行业专家 一线操作人员 一线管理人员 人力资源部经理 企业老总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

13 3. 高职生的“多元化” 出路问题 原来,高职生的出路比较单一,毕业后主要就业。但在“高职”蓬勃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希望毕业后继续学习,选择“专升本”,升入 “技术应用型本科”,或者毕业后选择创业或到海外留学。 高职生出路多元化的趋势直接影响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也势必会影响到高职的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方式等。 因此,当前的课改在考虑高职生“就业目标”的同时,还必须把学生的“升学目标”、“留学目标”、“创业目标”也考虑进去。当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目标”仍将是高职的主要目标。

14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 学生毕业后 --想就业的,都能能“高质量就业” --想升学的,都能“专升本” 升成 --想留学的,都能留成
--想创业的,都能创业成功! 这样的学校一定能成为学生、家长首选的 “名校”,一定是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 因此,在高职院校的高年级,需要有多种不同的课程组合来满足学生的这种多元的发展需求。

15 4. 教材开发中问题 课程标准开发的重要性 “证出多门”背景下的“双证教材”的开发 专业教材的“结构”问题 --教材与 “学习包”
“教材”是一套“学习材料”,即“学习包” 包括教科书、学习辅导材料、参考资料、习题册、答案、音像资料等,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 教材的开发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习包”的开发为目标。

16 专业教材开发的队伍的组成 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多方面军 课程专家 行业专家 劳动部门(颁证部门) 高校专家 文字编辑 学校专业教师

17 5. 教师的课改准备问题 (1)教师的首要任务转变观念: 人才观——高职生也有“才”,也能“成才” 学生观——高职生也“可爱”、“可教”
教师观——具“双师素质”的“教练”才是合格教师 教学观——“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 课程观——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实践导向 质量观——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就业,而且可使其职业生涯持续发展

18 (2)要明白为什么要改? 为什么要改? 为什么要“项目教学”? 为什么要“理实一体”?
多年的“课改”、“教改”多动症已经引发了教师的课改“疲劳症”。

19 (3)要会使用新教材!转变教学行为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材”开发出来后,这样的教材如何正确地使用? “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项目课程开发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深入到教材,但是有关项目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得不够,许多示范性高职院校老师还不知道“项目课程”怎么教?

20 6. 实训配套问题 在高职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虽然各高职院校建成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或实训室,但是这些实训场所的建设并没有很好“关照” “项目课程”的教学需求,与之相配套,所以到使用时“很不顺手”。 校内实训场所应该服务于学校教学,服务于校外培训,服务于社会考证。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不及时调整,将来势必造成重大的资源浪费。 教学环境也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

21 7. 课改的激励机制问题 虽然当前这场与“项目课程”为中心的职教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草根性”,但是在高职院校目前一线教师的“参与度”并不高。
除了观念、方法问题之外,没有一套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教师是否参与课改,与其薪酬、收入没有关系;课改成果,也与教师职称评定关系不大。

22 8. 课改的支持体系问题 教师培训 环境配套 激励机制 教研援助(开展教研活动,注意归纳总结,加强经验交流)
技术支持(建立课改数据库,积累成功案例,搭建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机制作保障

23 课程改革离不开科研与教研专业人员的支持与援助!
专业认证 课程开发 教材开发 实训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优秀教学案例的选评

24 此外,专业课改中还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 做事与做人 理论与实践 硬技能与软技能 今天与明天 就业与升学 文化课与专业课 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

25 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难点:是“开发”还是“实施”?
难点是:课改的校本实施! 1.教师的素质(观念、方法、技术) 2.教学环境 3.制度(校企合作机制、课改激励机制、课改支持体系) 如果说“课程开发”涉及的只是个别教师,那么“实施”涉及本专业的所有教师,涉及需学校配套的各个方面!

26 目前的课改,虽然基本解决了“学的东西要有用”的问题,但是“让学生学起来”的问题远没有很好解决。
课程开发前6个环节,虽然解决了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问题, 但是,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地参与,无动于衷,他们中大多数仍是课程改革的“旁观者”, 那么,这一场课改只是政府官员、课程专家、高职院校长之间的自娱自乐、卡拉OK! 任何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没有教师的参与,是不可以成功的!

27 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行为不改变,
那么,再“精品”的课程、再“优秀”的教材,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用“老”的方法来教“新”教材,其教学效果可能比原来的还要“糟糕”! 因此,当前专业课程改革校本实施中的最大问题是师资问题!

28 那么,眼下我们该怎么办? 课改成果不仅仅是教材,它必须进课堂! 要将课改进行到底,当前的重点是课改的校本实施!

29 三、对策思考

30 1. 加强职教“专业教学论”与“专业教学法”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项目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与方法。
1. 加强职教“专业教学论”与“专业教学法”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项目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与方法。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呢? 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必须符合以下特点: 符合专业的特点 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 符合职校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特点(文化基础差,形象思维活跃,不善抽象思维)

31 谁来研究开发? 职教专家 教学论与教学法专家 行业培训专家 学校专业教师 --谁来研究开发? --共同开发!但是教师是主体!

32 2. 加强高职专业教师培训,使其在“观念上”与“技术上”为当前这场课改作好准备。
(1)加强理念学习,为课改实施作好”观念上”的准备 为什么要进行这场课改? 为什么要引进“项目课程”? 什么是这场职教课改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

33 如何看实践导向的“项目课程”? 其基本理念主要包括: 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终身职业发展做准备。
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意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 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知识记忆。 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我为“项目课程”所作的“辩解” 所谓项目课程,即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 受质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知识的“系统性”遭破坏,担心学生学到的是“支离破碎”的知识。 反质疑:在 “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下,这种“系统性”的知识学生到底学到了没有? 没有!连“学”都没有学起来!

35 “项目课程”至少它可以解决目前我国职教课程中的两大难题:
解决了“学用一致”的问题。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上岗能力,进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这符合“就业导向”的高职办学方向。 解决 了“普遍厌学”的问题。通过“真实”环境下的“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让学生学起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增强学习成效,这符合职业教育的特性与高职生的认知特点。

36 (2)技术培训,为课改实施作好“技术上” 的准备
(2)技术培训,为课改实施作好“技术上” 的准备 通过培训,让教师了解: 什么是“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如何开发?如何实施? 新教材如何使用? 通过培训,让教师改变: 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教学模式 最终实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7 3.全面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把校本课 程开发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起来
3.全面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把校本课 程开发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 是开展课堂层面的职教课程改造 是对现有“教材”的“二度开发” 是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创造能力展示的最佳“舞台” 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的整合起来,是高职院校校本教师培训的最佳策略。

38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校外进修 校本培训 行动研究 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 ----日常工作 问题 思考 学习
----日常工作 问题 思考 学习 试验 总结 新问题(日常工作)

39 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问题 研究 方案 实施 总结 专家

40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教师教学主要研究什么? 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纲要) 研究自己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文化程度)
研究生产服务一线的要求 研究教材,发现不足之处(与现实不配之处:难易程度上对自己学生的“适切性”;内容上的“先进性”) (根据自己学生的程度、生产服务一线的要求)修改现有的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教学内容)考虑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评估手段

41 这个过程就是: 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结论: --校本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的整合起来,是高职院校校本教师培训的最佳策略。

42 4. 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减少其工作量,建立激 励机制,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参与 课程改革。
4. 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减少其工作量,建立激 励机制,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参与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专家的作用只能是引领,提供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与开发技术指导,改革的任务最终必须由教师自己去完成。 单由大学教师来开发职教课程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难以理解职教课程理论,也难以把握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准备程度,对工艺层面的知识也知之甚少。 行业专家除提供一些协助外,要他们承担课程开发主体任务也是不现实的,并且他们也缺乏足够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43 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要开发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就必须培训自己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

44 目前职教课程改革最大的动力来自教师,但最大的阻力也来自教师。
教师的阻力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观念,二是技术,三是工作量。 多年受学科教育的经历,使得许多教师仍然面临转变课程观念的艰巨任务。他们担心打破学科体系后,职业教育会变成职业培训,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会过于零散。 如果说通过专家学术报告、教学现场观摩、与行业企业专家深度交流、参与课程改革等途径,可以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那么目前教师工作量过于繁重,的确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阻力。

45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可能涉及到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课程标准的重新编制,教材的重新编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劳动。
即便教师观念上没问题,认可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但是对一个周课时超过20、工作量非常繁重的高职院校教师来说,他/她也没有时间与精力“陪你校长玩课改”! 简单地通过行政命令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这只会让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得整个课改工作流于表面。

46 解决上述矛盾的途径: 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如寒暑假、周末)的同时,对于承担课程开发主体任务的教师,高职院校有必要适当考虑降低其课时数,但不要减少其收入。 要注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课改应该纳入其工作量核算、课改的成果用于评职称。 强调教师奉献是必要的,但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忽视了相应机制的建立。

47 5. 建立“以教材为核心”的资料库,汇集 优秀项目教材与经典教学案例,供广大 教师选用。
5. 建立“以教材为核心”的资料库,汇集 优秀项目教材与经典教学案例,供广大 教师选用。 加强项目教材系列开发,可以考虑在全校建立一个成系列、成规模的“以教材为核心的资料库”。 这个“资料库”应该还提供一批被实践证明成功的“项目课程”经典教学案例,供广大专业教师在推行“项目课程” 中学习与选用。 这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应该来自一线的课改实验院校。因此,学校的教研机构、学系、专业分院应该加强“项目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帮助参与课改专业教师总结经验,形成经典的教学案例。

48 职教课改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 让学生“学起来”! --学生普遍的“厌学”变成普遍的“乐学” --教师普遍的“厌教” 变成普遍“乐教”
让学生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对学生就业有用 --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用 “有用的东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真正“学起来”了,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课改目标!否则,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 因此就当前而言,“让学生学起来”是第一位的!

49 谢谢大家Thank you! 联系方式:


Download ppt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石伟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