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保安工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郭太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保安工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郭太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保安工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郭太生

2 一、认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3 维护社会治安的主体:警察、志愿者、社会组织、单位、
市场力量、武装力量等; 维护社会治安的手段、措施:打击、预防、管理、控制; 需要维护的空间领域: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私域, 现实社会、虚拟社会; 时间因素:全天候、全时空。 将具有预防与控制功能的各种主体和各种手段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形成有序的体系网络,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实现无缝隙,就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4 1.发展过程 社会治安防控的理念最早体现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之中。1991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工作措施以及建立地方各级综治机构予以明确,中央逐渐对违法犯罪对策从打击转移到治理上, 开始注重对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001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针对违法犯罪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防控体系。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其成为国家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战略。

5 发展过程(续) 2003 年,全国公安第二十次会议提出要在今后五年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同时要建立以派出所民警和巡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以社会面、社区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以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的特殊人群、危险物品管理为重点,人、物、时、空控制相结合,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警民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05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6 发展过程(续) 2009 年,公安部提出强化“六张网” (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努力实现对动态社会的全天候、全方位、无缝隙、立体化覆盖。 2012年,十八大提出:“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5年4月,两办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2015年9月23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会议在大连召开。

7 2015年大连会议中与保安有关的观点 社会成员共同防控风险的理念; 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的力量; 努力实现公共安全事务公共治理;
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多方参与合作; 完善重点行业、单位内部等治安防 控网络; 人防、物防、技防结合; 依托物联网、智能安防系统,探索传统+现代,人力+科技风险预警模式; 关注、掌握新业态发展中出现的公共安全风险点(电子商务、物流等)。

8 2.如何理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其理念源于对犯罪原因与预防犯罪的深刻认识;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措施(地位);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使社会治安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群众的安全感;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体现了多方参与、合作共享、风险共担,对公共安全共同治理的理念;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也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现代社会不能孤立地看任何一件事情或某一个方面的安全,政府也不是治理国家的唯一主体; 市场机制或市场化力量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打击之外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保安业参与。

9 3.保安工作在防控体系中功能 预防功能(预防犯罪、预防损失,预防突发事件);
保护功能(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资产安全,保护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单位与社区人员的安全,保护重要人物安全); 预警功能(风险管理与评估、报警运营、安全监测与信息收集); 先期处置功能(各种人为事故、自然灾害、社会冲突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等,在第一时间作出第一反应); 管理功能(单位公共活动、群众性公共活动、公共场所、停车场、特定区域等公共安全与秩序管理); 控制功能(安全检查、视频监控、制止违法犯罪等); 教育培训功能(对特定对象、社会公众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咨询业务)。

10 二、保安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理论基础

11 1.警务社会化理论 警务社会化源于西方的policing privatization理论。指将不涉及到警察权的警务活动,即非执法性警务(如预防犯罪、日常服务、辅助性工作),以一定的方式由社会力量来完成。 警务的概念---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对社会安全的管理(公共安全与个体安全)行为就是警务; 在社会治理多元化的形势下,警察不是唯一的警务主体,即不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唯一主体。 保安工作是一种警务方式。

12 1.社会化警务理论 认为只有警察的工作才是警务的观念是片面的。
警务概念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警务的功能,特别是预防犯罪的功能,而并不仅仅在于特定的主体。 保安业的发展对政府对警务工作的垄断形成竞争、补充和挑战,同时改变了世界警务的结构。 警务社会化是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社会治安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3 2.社会控制理论 罗斯:“社会控制是社会对个人或集团的行为所做的约束”。 郑杭生:“社会控制是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
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进社会个体和群体有效地遵守社会 规范,从而使社会呈现有序化的过程”。 通过社会权威的力量,根据社会规范并采取相应的方式和 手段的,约束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而维护社会秩 序的活动。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质是提高社会控制的能力。

14 2.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需要特定组织和职业的人去完成:警察、保安人员、城管、法官、教师、媒体人员等都是社会控制的组织和人员;
社会控制包括思想控制与行为控制两个方面; 社会控制:舆论、宗教、信仰、法律、社会暗示、教育、习惯、理想、礼仪、价值观、伦理等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 社会控制需要特定组织和职业的人去完成:警察、保安人员、城管、法官、教师、媒体人员等都是社会控制的组织和人员; 对社会秩序的控制是分层次的,警察和保安人员属于不同的控制层次。

15 3.警察真空理论(公共资源或警察人力资源的不足,或受到程序限制)
当你需要警察帮助的时候,身边总是没有一个警察。 警察人力资源不足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人力资源不足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财政预算、人事编制、法律程序的规定、观念文化等。

16 Number and % change Australia
13/03/2017 Number and % change Australia Total Australia – numbers and % change from 1996 – 2006 by census % change (fr ‘96) Police , , , % Security , , , % Pop m m m % 16 16

17 Growth and Dimensions (census)
13/03/2017 Growth and Dimensions (census) 17 17

18 Rates: Australia Australia – Rate per 100,000 population
police per 100,000 population 210 security per 100,000 population police per 100,000 population 259 security per 100,000 population police per 100,000 population 266 security per 100,000 population 18

19 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生活发生在私人所有权控制下的场所内部。
4.大众化私人财产理论 社会发展导致了私人财产的大量积累; 拥有私人财产的人数量在增加; 对私人财产保护的需求在增长; 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生活发生在私人所有权控制下的场所内部。

20 大众化私人财产理论 警察难以满足对私人财产保护的需求; 有人不愿意让警察干预发生在私人所有权控制的公共场所内发生的矛盾与纠纷;
社会化警务不像公共警务一样受司法制度的程序控制。

21 大众化私人财产理论 实证研究表明,三种情况倾向于用非制度化 的方法保护自己(借助专业化的保安力量): (1)财富较多的人; (2)越大的单位或财产价值越高的公司; (3)预期财富较多者。

22 5. 公共治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认为治理是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
无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强调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 私人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公共管理公共事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 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 治良性互动。” 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出了方向。 社会治安本身属于社会公共事务,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事业 单位,志愿者组织、市场力量共同作为参与才是唯一出路。

23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推动下,警务社会化成为警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公共部门与社会力量互为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支撑维护公共安全的体系。 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道德方面都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24 三、保安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 社会背景和现实因素

25 犯罪总量增加与暴恐活动的扩散,导致整个社会、个体与组织对犯罪的恐惧。
1.公众不安全感的普遍上升 犯罪总量增加与暴恐活动的扩散,导致整个社会、个体与组织对犯罪的恐惧。 现代社会发展伴随产生的安全风险及其不确定性。 安全措施与安全产品产生的消极影响。 “我们获得的安全产品越多,我们就会觉得越不安全;我们对安全产品的依赖越多(而不是依赖相互之间的关系产生安全感与自信),我们的安全感和自信越少 。”

26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对犯罪的侵害
2.普遍存在的财政紧缩政策 在政策上鼓励社会组织与个人雇请保安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对犯罪的侵害 问题提供全部的保护,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讲,政府明确 地希望采取理智的措施来预防犯罪,其合理的途径就是 通过付钱给别人而得到安全服务。” (政府不做维护社会治安的承诺) ---英国内政部

27 2.普遍存在的财政紧缩政策 转让警察附带任务。即把一些次要的、非核心的警务工作分离出去。 在警察机构内部设置文职人员、辅警队伍。
与保安企业广泛地寻求合作(情报、反恐、社区警务、重要目标保护等领域),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

28 3.个体化与个体安全成为普世价值 把社会成员塑造成个体,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贝克) 在失控的世界中为自己而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
普世价值 。 个体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基础,如果没有个体安全,就 不会有公共安全 。 任何社会个体在安全方面受到侵害,都是对公共安全 的侵害;任何对个体安全的侵害因素也都可能成为对 公共安全的侵害因素。 个体没有安全感,社会的整体安全感就会散失。 个体的安全状态和安全感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个体的安全需求也就有了不同。

29 4.对安全需求问题的基本假设 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会做一些不适当的选择;
由于社会控制犯罪能力的不足,会为犯罪分子提供一些适当的机会; 犯罪的机会可以通过环境的设计而减少; 如果适当的预防与干预战略不落实,犯罪行为、无数的人类行为和自然现象对安全的威胁就可能会发生。

30 5. 城乡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我国内地城市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3个增加到661个,其中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5个(2015),500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88个。 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大约为1500万。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2014年城镇人口54.77%,中国从农民大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阶段。

31 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13.26%; 1982年,城镇人口21.1%; 2007年,城镇人口49.9%;
2012年,城镇人口52.57%; 2014年,城镇人口54.77%; 61年间相对变化313%.

32 城市化来带的安全问题 由流动人口增加带来的犯罪问题; 陌生人(risky others & stranger) 的出现导致人们的安全感下降。
人员聚集场所增加,增加了恐怖袭击的风险; 城市建设的扩展使城市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和风险增加; 社会底层人员的生活状况带来新的社会矛盾; 城市新增加人员形成的复杂社区对社区安全形成新的压力; 其他社会问题(如幼儿园安全问题)。

33 6.世界警务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影响 决定警务方式的三种因素: 经济剩余的规模 个人财产的范围 社会(社区)结构的复杂程度

34 安全需求与个人财富积累成正比 安全需求 个人财富

35 警务模式与社会发展 农业社会: 以自治为主,维持会形式; 穷人—维持会 工业时代: 中产阶级—公共警察 社会名流—保安人员
农业社会: 以自治为主,维持会形式; 穷人—维持会 工业时代: 中产阶级—公共警察 社会名流—保安人员 信息时代:多种警务形式并存。

36 经济资源、安全需求与警务模式 社会化警务 社会资源 公共警察 维持会形式 物质资源

37 四、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建设中发展保安业

38 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安全形势,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话语是目前全国的主流与焦点,在顶层设计方面已经为保安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
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体系结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要在建设中关注和跟踪热点问题,找到自己的位置。特别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保安工作的作用既是多方面、多 层次的,也是基础性、立体化的。在打造防控体系“升级版”的过程中,要抓住机遇,多维度发展保安业。

39 保安企业需要继续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理论建设与专家队伍的建设(专家队伍的状况决定了保安业可以干什么)。
进一步拓宽经营范围,完善经营结构,用高端业务带动传统业务的发展。 风险评估、危机管理、紧急救援、民事与商务调查、安全规划与设计(包括应急预案的制订)、安全检查、人身安全服务等应该进一步发展。 开拓海外保安服务市场。 保安人员的教育培训。培育企业与教育市场的合作机制,提高保安业的职业化程度(华信中安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的合作) 。 公共关系与职业伦理道德建设。 重视开拓特定领域的安全管理服务。 理论建设与专家队伍的建设(专家队伍的状况决定了保安业可以干什么)。

40 当前要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国家应急体系建设。 在国家“13.5”的突发事件应急规划制订中,向基层倾斜,加强社区、单位、家庭等基层应急管理、第一响应者制度建设、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形成共识. 国家应急队伍:专业型(地震、矿山救护、卫生、核生化等)、突击型(警察、武警、军队等)、综合型(包括预备役、保安员等)、专家型。 应急服务将来要成为社会的基本服务类型之一; 制订预案、组织应急演练、作出第一反应、紧急救援、特殊应急需求、维护突发事件现场秩序、心理干预服务等应纳入保安服务领域。

41 2.全方位的公共安全风险管理。 当今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国内风险因素日益突出,公共安全问题复杂性加剧; 创新风险预警机制,根据风险形成规律建立研判、预警、防范风险苗头、隐患先兆机制,防止其累积扩散,突破临界状态; 提高对风险动态监测、适时预警能力,及时切断风险链; 社会流动性带来的风险。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域,风险的使用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42 2.全方位的公共安全风险管理。 风险社会各方面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大,各类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面临极大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依靠政府必然收效甚微。 据统计10年来全国共发生86起Ⅰ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其中除了7起属于自然灾害外,77起事故灾难和2起公共卫生事件的肇事者和责任人主要都是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这说明引发重大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突发事件绝大部分是因为私人领域的风险治理出了问题,以及政府规制出现疏漏。 结论:要将私人领域的风险治理纳入公共政策的框架,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管理必须让位于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即各种公的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的协同治理。

43 面对风险,保安能够做什么? 对风险管理有研究的保安公司有多少?真正懂风险的人有多少?
不仅是大型活动的风险管理,单位、社区、重要目标安全的风险管理都应成为保安的市场; 实践证明,一些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本原因是对风险的认知、识别严重不足; 切实掌握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程序; 培育一批风险管理的专家,可以进行系统风险管理,也能够对复杂风险、模糊风险进行管理,进行典型案例的研究与积累。

44 3.中国企业海外安保体系建设。 截至2011年底,中国135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国(境)外设立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247.8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境外企业就业人数达122万人,其中雇佣中方员工33.2万人,雇佣外方员工88.8万人。 企业国际化处于初级水平,缺乏专业机构支持,专业安保资源不足,单打独斗,经验不足,侥幸心理严重,安全培训教育薄弱。 面临风险:地缘政治、恐怖袭击、犯罪、社会动乱,内战。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中国企业机构人员与安全,要能够在安全培训、信息提供、安全制度建设、安全设计等方面发挥作用。

45 4. 发展好“互联网+保安”的技术应用。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
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 应用过程。 “互联网+”一个传统行业,代表一种能力,是一种外部资源 和环境对这个行业能力的提升(不是取代); 互联网+通信=即时通信;互联网+零售=电子商务。 互联网在民生、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对行业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智慧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互联网+”技术应用。


Download ppt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保安工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郭太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