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课前几点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类型: 思政专业主干专业课,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课前几点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类型: 思政专业主干专业课,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前几点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类型: 思政专业主干专业课,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课”。
1.思政专业旨在培养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包括“政治老师”)。 2.中国共产党是根据马列主义建立起来的。马列主义是中共的基本信仰。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列主义、毛邓三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共执政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2 1、尽可能保持客观理性,不预设教科书观点和结论为真理。 2、通过钻研文本,疏其理路、考其真伪、窥其意指。
二、学习马哲的方法论立场 1、伪真理的立场(阶级的辩护的立场) 2、真理的立场(批判的立场,无立场) 我们将采取第二种立场 1、尽可能保持客观理性,不预设教科书观点和结论为真理。 2、通过钻研文本,疏其理路、考其真伪、窥其意指。

3 三、学马哲必备的背景知识 1、西哲(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 2、马恩列生平事业以及国际共运史

4 四、几点课堂要求与建议: 1、课前预习。 2、认真听课,不玩手机发信息等 3、做笔记,可做在教科书上,或先写在纸条上,再贴在相关书页。
4、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发言。 5、预习或听课过程中有所感悟或启发到新思想,及时记录,课中跟老师、同学分享。

5 切磋学问 合作愉快

6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原理 (批判性考察)

7 导论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P.1 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是我们时代的真理与良知? 1.马哲“活”在哪些方面?
2.西方的马克思与东方的马克思 3.马哲是“真理”吗? (这种真理是自觉的“无产阶级”实践的产物) 4.马哲作为“良知”,何以成立? 代表人类智慧?代表社会公平与正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8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性质与特点 二、哲学基本问题 三、哲学基本派别

9 一、哲学的性质与特点 (一)哲学本义:爱智慧 P2 智慧的特性: 超越性 秋日偶成(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0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马克思)

11 (二)马哲给哲学的定义 P2 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关于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的观点) 2.世界观与日常生活经验(理与事、茎与根的关系) 3.世界观与哲学(自发与自觉、朴素与规范)

12 (三)哲学与意识形态 P3 1.意识形态: 特定社群利益、愿望和要求的理论形态(话语)。 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实用性 意识形态的作用方式: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或活动,激发人们某种欲望或情绪。在观念(行动目标与信念)与被激发起来的群体力量的互动中达到某种预定的效果。 比如:毛泽东“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文革运动

13 批评与阐释 2.哲学何以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1)哲学家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不能不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属于一定阶级(集团)。
(2)哲学家不能不在特定社会中提出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 (3)这就注定哲学不过是以抽象观念(理论体系)的形式表现人们利益、愿望和要求的社会意识形态。

14 批评与阐释 3.哲学能否超脱其意识形态身份? (1)超脱的可能性(根据):思想对现实具有超越性;逻辑对经验具有超越性。
(2)超脱的路向:哲学回归本体论(元立场 超越有无、善恶);哲学走向单纯的分析(无立场 超越是非、好恶) (3)超脱的实例:大乘中观哲学 当代分析哲学

15 大乘中观哲学: 一切现象,缘起性空。 心物不二,真空妙有。 不动真际,游戏人间。

16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 “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 “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 “一切哲学问题都是语言问题” ——否定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认识论的意义 (哲学的混乱产生于滥用或误用语言,许多哲学争端都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的争端。哲学家的任务不是发现和提出新的命题,而是阐释思想,使已有的命题变得清晰。)

17 依教材 (四)哲学与科学 P3-4 1.科学脱胎于哲学(古代 ) 2.哲学建基于科学(近代) 3.哲学是对科学知识的总括与抽象
4.哲学能够为科学提供“宇观”指导 科学与哲学,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18 批评与阐释 哲学能通于科学,但哲学不同于科学。 哲学的非科学特征: 1、主体性 2、非实证性
哲学是人类的“心智之源”,可以“流光溢彩”为人类精神文化无限丰富的式样——宗教,艺术,道德,科学,技术,乃至于政治、军事、经济和日常生活。

19 *进一步阅读与思考 阅读: 1.罗素:《哲学与科学》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3.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深入考察: 1.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2.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20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P5
1.“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问题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问题B)——“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问题C),三者是何种关系? (1)问题B是问题A的抽象化(“最根本方面”)。 (2)问题C是问题B的抽象化。

21 批评与阐释 2.对“三个问题”的进一步一思考: (1)问题A是生存哲学问题,问题B是元科学问题,问题C是意识形态问题。

22 依教材 (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何是哲学基本问题? 1. (1)人生在世,需开发思维以把握对象(“存在”)
(2)观察与行动的出发点,或主观或客观,主客观的关系问题,根据在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3)过渡到意识与物质关系问题——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以此构造哲学斗争史。

23 批评与阐释 2.确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深层意义: (1)消解了本体论。(本体是绝对的,对立-关系不能成立本体)
(2)消解了生存论。(以知识为目的,认“识论”问题取代了“存在”问题)

24 批评与阐释 3.恩格斯在其《费尔巴哈论》中那段论述,恐被后人误解了!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恩格斯只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说他们(马恩)自己的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5 批评与阐释 (2)恩格斯是马克思哲学的鼓吹者,他同样也是“全部哲学”的颠覆者,不可能充当全部哲学-近代哲学忠实的传承者。他的“哲学”是“无产阶级”,是总体性革命的实践。马恩“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可能承继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所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可能是马恩哲学的基本问题。

26 批评与阐释 (3)马恩哲学的核心是实践(劳动-改造-革命-解放-实现),实践是基于主客对立又超越(扬弃)主客对立的总体性行动。马恩的世界观不是关于世界的一套观念体系,而是积极的行动(破坏和创造),在行动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所以,马恩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是实践问题,从关系上说,应该是实践中“思想与行动”的关系。

27 依教材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本内容 P5 依教材 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依此划分: 一元论——二元论 唯物论——唯心论
依教材 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依此划分: 一元论——二元论 唯物论——唯心论 2.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可知论——不可知论

28 依教材 (四)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 P6 依教材 1.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一定的认识论。
2.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本体论总是渗透着一定的认识论。

29 批评与阐释 问题1 :本体论与认识论根本对立在哪里?本体论指涉信仰;认识论指涉解构。 问题2:本体论与认识论孰先孰后?
哲学是对“世界”的总体性认识活动,这意味着认识论先行。 问题3:唯物论-唯心论的划分是否属于认识论? 问题4:物质-精神的划分,是否已经背离了本体论?

30 依教材 (五)唯心主义的根源 P5 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唯心主义主导哲学史的原因: 1.由于思维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使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以为本质高于现象,本质决定现象,并以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去说明纷繁复杂的现象(“所知障”)

31 依教材 2.人的行动离不开一定的意图、激情和意志,人们容易把主体的意识、激情、意志当作本原,反而把行动及其结果(人类世界)被看做是主观精神的显现或产物。

32 依教材 (六)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误解 p7-8 1.误解:唯物主义=物质主义(崇尚物质利益)
2.误解:唯心主义=理想主义(崇尚精神情操) 辩护:1.唯物-唯心的话语只就世界本原问题有意义,不涉及价值观和人生理想问题。 2.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有崇尚人的价值理想的,如文艺复兴、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如狄德罗,伏尔泰等。

33 批判与阐释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1.“统世界万有,唯一物尔”。 2.世界上不存在神灵。神灵是人妄想的产物。

34 批判与阐释 唯物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人也是一物。人是动物。是追求物质利益的动物。是能创造的动物。人的生-死是物质的转变。
2.人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必须正视客观存在的现实(而非虚化现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没有所谓的“精神世界”。人的感觉、观念与知识,只是物界的反映,精神-知识源自物质世界,是人应付和改造环境的工具。 3.人的活动以创造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为最高价值目标。

35 批判与阐释 讨论:唯物主义会否导致物质主义(追求物质利益,放纵物质欲望,贪图物质享受)?

36 批判与阐释 在应用层面,唯物主义有三种取向: 1.唯实主义(精明) 2.现世主义(务实) 3.物质主义(物欲)
“2”“3”容易导向物质主义。

37 批判与阐释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1.世界万象是绝对精神的自我显现。 2.世界不过是我的心灵感知到的“世界”,心灵之外,不能断定其有无。
3.心灵世界观:“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 4.宗教世界观:绝对精神或可称之为“神”。神显现为万物(泛神论);神的人格化即“上帝”,上帝万能,创世造物。

38 批判与阐释 唯心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1.客观唯心主义:(1)理念至上,重视真善美的理想,以理想提升人格。(2)崇尚秩序,为社会生活的稳定规范提供根据。(3)消解心-物、人-世界的对立性,提供精神生命的终极安立。 2.主观唯心主义:(1)高扬主体精神。 (2)开豁心灵境界。

39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经验论与唯理论(略)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略)

40 依教材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P.8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
缺陷:直观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霍布斯、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 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3.辨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既唯物又辩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41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P.9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心外无物” 佛经:“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思想是人心所固有,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第一性。 王阳明:“心外无物” 佛经:“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 “理”本原,理显现为物。 柏拉图: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本原。 朱熹:天理昭昭 黑格尔:美是真理的感性显现。

42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 原义:辩证法是谈话的艺术,在辩论中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 。 智者派后期:玩弄概念、混淆是非、抹煞真理和谬误之界限。 柏拉图:辩证法是认识“理念”过程中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是形成概念、下定义和检查定义是否正确的方法。 P.阿伯拉尔:辩证法是区别真理和谎言的艺术。

43 康德:当人们运用有限的范畴去把握“世界”时便会陷入矛盾,即“二律背反”。这种矛盾,不是可以纠正的逻辑错误,也不是来自感觉经验的假象,而是理性在进行认识活动时必然产生的假象,是不可避免的矛盾。研究和论证这种假象的客观性和矛盾的必然性,揭示先验假象的逻辑,就是辩证法。 黑格尔: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视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宇宙发展的普遍法则。

44 唯物辩证法的另一来源: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万物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神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的永恒的活火。 中国古代的辩证法:《道德经》《周易》。 马哲“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含义: ①世界是联系、发展和矛盾的世界。 ②用联系发展矛盾的眼光看待事物。

45 2.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概念的出现是个巧合。亚里士多德去世后200多年, 他的后继者着手编他的手稿,在编完了物理学《phusika》之后,开始编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手稿,然而这个人却想不出合适的名称,于是干脆就叫《物理学之后诸卷》希腊文也就是〈ta meta ta phusika>然后人们去掉冠词,就成了〈metaphusika〉而正好meta这个前缀在希腊语中不仅“有……之后”的意思,也有超越,基础的意思。这正好和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概念相符合。

46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人(明治时期)井上哲次郎在翻译西方哲学metaphysic一词而来。
形而上学是研究“终极实在”的学问。“实在”指的是事物被现象掩盖了的本质。 一个事物存不存在终极的实在。有认为存在终极实在的,即世界的原理事先已有定论的;也有认为认识是不断发展,不存在终极实在的。 此外,如果存在终极实在,人类能不能掌握这个终极实在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掌握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根本规律,算命等就具有了科学性。

47 “知性思维”(是即是,非即非,非此即彼),被恩格斯叫做“形而上学”。列宁、毛泽东等沿用了这个用法。所以,中国的政治课本上,对“形而上学”的解释。
总之,关于形而上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 马哲“形而上学”一词的基本含义 ①世界是孤立、静止的世界。 ②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48 批判与阐释 1、中国传统哲学主脉是不是唯物-唯心的对立与斗争? 2、结合共运史,“唯物-唯心”之斗争哲学的实际意义与后果是什么?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本义(关于存在或“终极实在”的学问)是怎样被转换和掩盖的?其意图是什么?后果又是什么?

49 第二节 马哲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总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十九世纪中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旧哲学的全面清算和批判继承,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达到高度统一,使科学性和革命性达到高度统一。 P.13

50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依教材) 1.产业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的理论反映:
(1)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近代工厂制,现代商业,产业结构变革。 (2)城市化,商品化,经济危机,无产阶级及其贫困化。 (3)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1 2.近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支撑 社会科学: (1)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2)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米涅、梯叶尔) (3)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的政治社会学说(卢梭、狄德罗等)

52 3.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支撑: (1)细胞学说(由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万提出的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由一个被称为“疯子迈尔” 的德国医生和一个名叫焦耳的英国啤酒匠发现。认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53 (3)进化论 ①法.拉马克《动物哲学》: 1)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2)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由低的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 3)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4)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

54 ②达尔文《物种起源》: a.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 b.同一种群中,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 c.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55 3.扬弃德国古典哲学 (1)黑格尔的辩证法 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把事物描述为不断运动的过程,深刻地说明了运动发展的动力或源泉在于过程内部的矛盾性。 第一个以概念论的形式系统阐发了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同一与差别、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必然与自由等诸多辩证法范畴。 第一次把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认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过程,并且正是矛盾引起了运动、变化和发展。“认识矛盾并且认识对象的这种矛盾特性就是哲学思考的本质”。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生命力。 黑格尔所说的自然界或历史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56 (2)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学) △“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哲学的最高对象。 △人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就是人所吃的东西”。 △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 △“人的本质是感性,而不是虚幻的抽象、精神”,感性主要是指人的感官的欲望,特别是性欲。 △人的本质表现在追求幸福的种种情感和欲望之中。 △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 就是人的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

57 批判与阐释 A.早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时代造成人和人的世界的异化现象进行过深刻的批判,这跟马哲的创立有何内在关联?P.15
B.19世纪上叶西方世界周期性经济危机( )对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影响。P.15 C.无产阶级的斗争已经具有理论性和自觉性”作何理解? P.15

58 D.“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将是社会革命”作何理解?P.17
E.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如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哲学,是世界历史的产物?

59 二、马哲的本质特征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1)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仅固执于“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而且造成了思维方式上的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P.19 (2)实践贯通了主体-客体、主观-客观、自然-社会、人-世界。通过实践这种总体性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实现客观性与能动性的结合,实现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扬弃和超越。P.20-21

60 2.马哲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现实世界的物质性与辩证性,正是在实践活动中被揭示出来并加以确证。P.21 人总是在不断创造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去获得与自然的统一关系的,对自然客体的否定正是对主体自身的肯定。P.21 人与环境的关系:实践关系——现实物质关系(唯物)+矛盾否定关系(辨证)

61 3.马哲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在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和全部社会关系的本质。P.22 马克思从物质实践出发去理解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去揭示观念以及历史过程,创立了唯物史观。

62 4.实践观在马哲中的意义和作用P.23 (1)在自然观中,实践是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扬弃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2)在历史观中,构成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的本质;沟通“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消除了“物质的自然”与“精神的历史”对立的传统观念。 (3)在辩证法中,实践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其本身就是一种否定的辩证法。 (4)在认识论中,作为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效验;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63 三、马哲的理论品质 ——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性: 以人与世界关系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革命性 (1)无产阶级性: 民众的抗争哲学,解放哲学,创造哲学 (2)实践性: 强调哲学的改造世界功能。

64 3.彻底的批判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集中体现)
(1)实践的批判意义; (2)唯物辩证法的批判精神; (3)辨证唯物论的批判性内涵; (4)马哲认识论的批判性; (5)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

65 4.与时俱进 (1)列宁主义 (2)毛泽东主义 (3)邓小平主义 (4)后邓小平主义

66 第三节 学习马哲的意义和方法 一、意义 1.培养和增进辨证思维方式。 2.启发和培育正确的人生观。
3.增进对党国统治的理解与认同,形成举国上下思维和观念的同质同构,守望共产主义宏伟愿景。

67 2.方法 (1)联系现实钻研理论 (2)学以致用,在用中学。 确立以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研读马克思哲学文著 结合共运史
联系当今中国现实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 (2)学以致用,在用中学。

68 批判与阐释

69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本章提要: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运动、时空) 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社会、人类都是物质这一客观实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作为精神现象的意识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发展的物质的属性。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运动、时空) 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70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运动、时空) 一、物质范畴的含义及其意义 物质的基本含义是客观实在 1. 物质范畴的历史考察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的基石 物质的基本含义是客观实在 1. 物质范畴的历史考察 (1)古代:原初物质(基质、原子、元气、火等) (2)近代:原子 (3)现代:客观实在

71 依教材 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P.39 (1)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去规定物质,指明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
(2)指明物质的可知性,坚持可知论原则。 (3)体现物质的个性(具体事物、现象、过程)与物质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的辩证结合,坚持了辩证法原则。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72 二、物质的属性和形式 1.运动 (1)运动作为哲学范畴的含义: ①运动是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一般含义) ②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本质含义)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现实世界中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73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没有位移/没有质变),事物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③任何事物的过程都是动静的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④离开运动谈静止,是形而上学;离开静止谈运动,导向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74 2.时间和空间 P.41 (1)时间 时间的含义: 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事物存在或过程的久暂;事物或过程之间依此出现的先后顺序、间隔长短) 时间的特点: 一维性(不可逆性)

75 (2)空间 空间的含义: 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排序等;物体之间的并存关系或分离关系) 空间的特点: 三维性(长、宽、高)

76 (3)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①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 ②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③脱离物质运动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抽象的形而上学假设。

77 时空绝对性: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其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
(4)时空的辩证法 ①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对与绝对) 时空绝对性: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其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 时空相对性:时空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特性是可变的、相对的。物质运动的制约着时空的特性和变化形式。 ②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有限与无限) 无限性:基于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有限性:具体事物时空的有限性。

78 批判与阐释 1.元气论和原子论的现代意蕴。 2.列宁物质定义的缺陷 3.关于静与动的进一步思考

79 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P.43 1.自然前提:古猿的体质形态及其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林栖→地栖→热带草原 体质形态:爬行→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的作用:视野开阔;使用工具的可能;取食和自卫能力增强;脑组织重组

80 群体结构: 古猿的协同行动是依靠面对首领的定向方式实现的。 这种定向方式主要是借助于群体内原先已有的协作互助关系来实施的。

81 2.现实基础:劳动 P45 (1)劳动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根本标志在制造工具。 (2)劳动使古猿的前肢变成了手 (3)劳动促使古猿心理中产生意识 (4)劳动促使语言的产生

82 人猿的本质区别: 制造工具的活动成为一种必然的普遍的现象。 3.劳动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意义:P.46 (1)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2)劳动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83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46-49 1.自然环境的物质性 (1)自然环境的含义:自然-环-境 (2)自然环境的地位:是人和社会存在发展必要条件;受制于人类实践和技术。 (3)自然环境的作用:作为人类(社会)的资源,关系到人的生存和生活;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的发展。

84 2.人自身的生产的物质性 (1)人自身的生产的含义:人的肉体组织及其生长、人种的繁衍以及劳动力生产。 (2)人自身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①“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②人口诸状况(数量、质量、增长率、分布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③人自身的生产受制于社会物质生产状况和社会进步程度。

85 3.生产方式的物质性(根本体现)P.48 (1)生产方式的含义: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组合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方式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使自然界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生物的人上升为社会的人。 (3)生产方式的物质性体现在生产活动中的物质变换和物质关系中,最终体现在作为物质力量的生产力上。

86 三、生产方式何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P.48
1.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整个社会机体的物质承担者。 2.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和性质。 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87 批判与阐释 1.古猿的协同行动是依靠面对“首领”的定向方式实现的→古猿的群体结构是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借以发生的生物学前提。P.44
文本的这段论述隐含什么意义? 2.从人类起源看,“劳动-意识-人”这三者是怎样的现实关系?P.45

88 3.文本P.46论述劳动对于人的意义: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怎样的劳动才是人的本质活动?

89 4.“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人”与“人口”有何区别?
5.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制约﹦决定?这里的决定论能否成立?

90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1.自然前提:
从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2.社会基础:劳动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需要与可能 (2)协作劳动的需要促使语言产生和发展 (3)劳动和语言推动猿脑变成人脑(意识的物质基础)

91 意识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
二、意识的本质: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P.51 意识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 第一信号系统:大脑接受外部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为人与动物共有。所作出的反映是具体形象的感性反映。 第二信号系统:大脑接受语言和文字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所作出的反映是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

92 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证明: 人脑是通过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来进行意识活动的,意识活动就是神经细胞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

93 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物质世界。 (1)意识的主观性: ①意识形式主观性。(感性、理性、受情绪等影响) ②意识的个体差别性。(反映速度、程度等差别) ③意识的创造性。(揭示本质规律、设想、想象等)

94 (2)意识的客观性(源泉和内容) ①感性和理性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 ②意识的个体差异的原因是先天素质和后天实践的差异造成的。 ③意识的创造性反映即使虚假的反映,归根到底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原型”) 结论:任何意识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95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P.53 1.意识的结构 (1)意识内容基本结构:知-情-意 认知:真理性追求 情感: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 意志:为达目的和理想而坚持。(自制、毅力、信心等)

96 (2)意识自觉程度结构:显意识-潜意识(觉与不觉) (3)意识发展程度结构:传统(传承和渗透)-现实(实践的反映)-未来(设想与展望)
(4)意识活动指向性(意向)结构:对象意识-自我意识 对象意识:对客体的认识,形成“物的尺度” 自我意识:自我审查自我评价及内心体验 如“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

97 2.意识的作用 P.54 (1)定义: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表现: ①目的性(主动性、计划性、选择性) ②透视性(把握本质和规律) ③创造性(建构性、预设性、范导性)

98 四、意识和人工智能 P.54 1.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 人工智能研究对象和目的: 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99 2.人工智能的实质和评价: 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是“机器思维” 作为人脑思维和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活动的有效工具,不可能超越和控制人类思维。

100 3.人工智能与人脑思维的主要区别: (1)人工智能系统是电脑装置,没有心理-精神活动。 (2)人工智能系统没有社会性,不会考虑社会后果。 (3)人工智能系统没有真正的创造性 (4)毕竟是人脑思维在先,是人脑思维的产物。

101 批判与阐释 1.意识仅仅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吗?能否“归根结底”?P.51-52
意识与“心”可以等同吗?(能不把“心”化约为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心和物的关系”能否等视?

102 2.应否承认潜意识后面还有个“无意识”?P.53

103 3.如何诠释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P.54

104 4.人工智能永远也不可能超越人脑吗?P.54-55

105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1.多样性(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 2.同源性(物质性,客观实在性)

106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1.层次性(非生物界-生物界-人类社会) 2.同构性(任何结构都具有的共同特征) (1) “核心-非核心”。 (2)旋转。 (3)有序态的维持都具有某种“力”(结构力)。

107 三、物质形态双重特征的理论意义P.59 表明: 1.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2.统一性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的物质性。 3.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只是世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表现形态。 4.物质世界本身具有内在的冲动力合活力,是自因的。

108 四、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 1.证明 (1)科学证明 (2)哲学证明 2.实践意义P.60-62 实事求是 (1)认清“实事” (2)努力“求是” (3)知行合一 (4)有错必纠

109 批判与阐释 当人在某种信念和利益的支配下,“实事求是”是否可能?

110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111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一、实践的含义 1.马克思之前的实践概念 (1)启智活动(苏格拉底)
(2)伦理、政治活动(亚里士多德 康德 儒家) (3)精神、观念活动(黑格尔) (4)日常营生(费尔巴哈)

112 2.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含义P.65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概念诠释: (1)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①以人为主体,以物为对象。 ②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世界。

113 (2)实践是人的主体性活动 ①自主性(透过现象、掌握规律;利用知识,达到目的) ②创造性(无→有) (3)实践是物质的、感性的活动。(直接现实性) 直接现实性: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通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

114 二、实践的本质 1.实践的人类学意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66-67 (1)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 (2)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3)实践创造社会关系使人成为社会的人。 (4)总之,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115 2.实践的基本特征P.67-68 (1)客观现实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116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生产、分配、交换) (2)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政治活动、交往活动) (3)科学实践(科学观察和实验)

117 三、实践的结构 1.理性结构P.70-71 (1)理论理性: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表象目标,分析可能,批判现实) (2)实践理性:反映主体的需要和意向。(确立目标,选择方案,提供信念) (3)评价理性:平衡主客体的关系。(判断成败,反思目的和手段)

118 2.社会结构 (1)定义: 即社会关系,包括: ①经济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②政治关系(权力与服从,权力的分享与争夺等) ③文化关系(观念的生产与传播,古玉今,中与西等)

119 (2)社会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①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理性化,规范和调节社会关系。 ②社会关系的变化是变革社会制度的根据和动力。 ③社会关系有简单-复杂,社会制度有合理-不合理。

120 (3)实践之社会结构的内在主体性与外在强制性 ①基于个人(集团)-社会的区分。
②实践的社会结构既是人获得主体性的依据,又是控制主体活动的一种力量。 ③为提升人的主体性,应不断改善实践的社会结构。 几个关键词:社会交换 社会分工 角色 组织 利益链 合作与竞争 规则-制度-法。

121 批判与阐释 1.马克思诠释实践概念的创新在哪里?

122 2.实践概念中的社会主体性和个人主体性是否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强调实践的社会性或“社会实践”会不会造成对个人的实践主体性的虚化?

123 3. 社会的“整体实践”与政治化群众运动有何关系?
谁是 “整体实践”操控者? “人民群众”吗?会不会走向权力意志或专制独裁? 在规划并实现社会“整体实践”中,普通个体会否被“洗脑”(取消个人思想和个性)而被当做工具和材料加以使用?

124 4.在具有社会目的性取向的理性化实践中,个人的精神生活(“心灵生活”)是否存在被消解的危险?个人自由和幸福赖以维系的社会交往会否被“社会实践”的目的性功利化为单纯的手段?

125 5.“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吗?P.69

126 6.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评价依据与标准的相对性。

127 第二节 实践的主、客体及相互关系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P.73 1.实践的主体 (1)含义: 即活动中的人(人们)。
(2)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 ①人本身的自然力。(物质基础) ②人的经验和知识。(智力因素) ③人的情感和意志。(精神因素)

128 (3)实践的社会结构 ①个人主体(独一无二,独立性,基础性) ②团体主体(如阶级、党派、社团、部门、家庭等) ③社会主体(如国家、民族) ④人类主体(共产主义) 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29 2.实践的客体 (1)含义:主体活动的对象。 (2)实践客体的类型 ①自然客体(自然物,人工自然物) ②社会客体(社会组织、制度、关系、活动等) ③精神客体(有物质载体的精神产品)

130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P.76 1.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1)身体放大系统 (2)智能放大系统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实践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是实践活动在人的头脑中的内化)
2.实践对于主客观世界关系的意义 一句话:人的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1)实践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是实践活动在人的头脑中的内化) (2)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3)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和途径。

151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关系的考察P.86 (1)自在世界的概念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世界,包括史前世界和人迹未至的自然界。 特点:其运动变化完全自发。 (2)人类世界的概念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包括人工自然和人类社会。

152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之“同” 客观实在性 (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之“异” 自在世界:完全自发性,。 人类世界:主体性以及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贯注了人的目的、意志和审美等精神因素)

153 (1)分化:实践不断使自然“人化”,派生人类世界。 (2)统一: ①相互制约。 ②相互渗透与互动。(大自然的馈赠与“报复”)
2.实践在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关系中的意义P87 一句话: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1)分化:实践不断使自然“人化”,派生人类世界。 (2)统一: ①相互制约。 ②相互渗透与互动。(大自然的馈赠与“报复”)

154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创造了人类世界(不是上帝,是人类自己) 2.促进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

155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及其整体性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156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及其整体性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157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社会历史本质观P.93 (1)神学历史观(社会历史的本质是神秩、神意的体现)
(2)英雄历史观(英雄的意志和伟力主宰社会历史) (3)唯心历史观(社会历史种种现象无不是绝对精神显现) (4)自然主义历史观(人类社会无异于动物社会,个人和社会命运由环境决定)

158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社会的本质)P.95
(1)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生产、生活→社会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159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精神文化生产的实践 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

160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要素: ①物质生产(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②科技、文化创新和传播(科技研究开发推广教育) ③社会交往(自由、知识信息思想等的传播激活创新,社会团结和合作,趋向良性的流动和变迁) ④社会运动(包括政治革新和群体性事件)

161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根本点 ①根本点:从生产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生产方式出发来理解和剖析社会结构。 ②理由:社会的有机性、整体性是通过生产方式对社会内部结构的规范来实现的。 ③进一步解释: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

162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思想来源考察P.97 圣西门→奥古斯塔.孔德、斯宾塞
“社会一个有机的整体”---《圣西门学说释义》

163 孔德把社会与生物个体作比较,认为: (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2)种族或阶级是社会的组织 (3)社区或城市是社会的器官。

164 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体,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1.有别于无机界,都在生长、发展着的; 2. 规模的增长都意味著复杂性的增长; 3. 结构的分化,伴随着功能的分化; 4.整体内的各部分相互依存,一部分的变化影响到其他部分; 5.整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自成一个小组织; 6.整体的生命被毁灭后,其中部分还会维持生存一段时间。

165 2.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概念 (1)社会有机体的定义P.97 对人类社会的描述性概念。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

166 (2)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意义P.98 确认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就是要求把对个别社会现象的研究上升到对社会总体的研究。从总体出发理解部分。

167 3.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三个基本特征 (1)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之中。 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 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力传动-社会联系 社会有机体直接形成于人们的交往活动。 交往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社会机体。

168 (2)社会有机体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各种意识形态的性质、目的和功能 是社会的自我意识,社会的自组织自调节。 调控各社会力量,形成自觉的社会行为。 自觉建立各种社会规范,约束和调节个体的活动,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运行。

169 (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①三种生产的必要性和意义 ②三种生产的关系: 人自身生产是前提 物质生产是基础 精神生产是枢纽

170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P.100 (自学、讨论)

171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生产力 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生产关系 三、社会经济结构的人群共同体:阶级

172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P.101 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
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 体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

173 2.构成生产力要素 实体性 (1)劳动对象 (2)劳动资料 (3)劳动者(主体)

174 智能性要素 (1)科学知识 (2)科学管理 (3)科学教育 科学知识与生产力的关系

175 3.生产力的本质 人实现自己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能力。 变换过程:人力的对象化(物化)---自然力的人化(人的体力和智力)

176 4.生产力的特征 (1)属人性:人造的,人控的,为人的。 (2)客观性:既成结果;人不能自由选择。 (3)社会性:通过社会结合(分工-合作)而成。 (4)历史性:具体的,处在历史发展中的。

177 二、社会经济结构内容: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概念 (1)定义: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178 (2)分析 静态分析,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人们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 其中,所有制是基础的和决定性的。 动态分析,生产关系包括4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179 2.生产关系的特点P.105 (1)客观性 根源于物质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相伴生。 人们不能任意选择和改变。

180 (2)历史性 与生产力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历史地变革和发展着的。

181 3.社会经济结构与生产关系 (1)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2)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182 4.经济结构的功能 (1)经济结构以一定的形式把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2)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

183 三、社会经济结构的人群共同体:阶级 1.阶级的定义
与特定的经济结构相联系的特殊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现象普遍存在于除原始社会之外的历史和现实中。

184 2.阶级的性质 (1)阶级是利益共同体,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发展不足,存在社会财富相对匮乏和资源稀缺的情形。

185 (3)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 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 即,他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

186 (4)阶级和等级、阶层的区别 等级:个政治范畴,指由制度和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地位身份和特权的社会集团。 阶层:阶级内部的分层;按特定标准(如谋生方式)划分的社会集团。

187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二、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188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1.社会政治结构的含义 (1)定义:也称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及其关联方式。
包括:①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实体形式) ②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机构和规程。(规章准则)

189 2.政治的本质 (1)权力(统治社会) (2)行政(治理社会) 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190 3.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政权 “如果说政治结构是整个国家结构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那么,国家政权就是它的控制中心。” 国家政权如何达到对社会的控制?P.110 (提问)

191 4. 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关系: 决定-反作用 讨论:经济结构决定政治结构吗?文本的这一观点是用意何在?

192 5.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问题: 独裁与自由、专制与民主。 讨论: 马克思在其《巴黎手稿》中把“政治文明”与“集权制”相对立,有何启发? 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高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吗?

193 二、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1.国家的概念 国家是从人群共同体中分化出来的政治共同体。
国家是阶级斗争和社会职能分化的结果,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或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关。(专制国家) 国家是社会的权威管理机构。(民主国家)

194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无国家的原始社会 →异化(极权-独裁国家) →互动(民主国家) →同一(国家消亡,“自由人联合体”)

195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意识、意识形态、文化结构 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196 文化的原意P.114 广义:人化(器物-制度-观念) 狭义:思想(观念)文化

197 一、意识-社会意识-意识形态 -文化结构 1.文化结构的含义:P.114-116 诸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
又称思想的思想(观念)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而言) 又称社会意识形态。(阶级性)

198 2.讨论: *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辨析 *在阅读与思考基础上,谈谈思想政治工作与意识形态生产

199 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 (1)政治法律思想 (2)道德 (3)艺术 (4)宗教 (5)哲学

200 2.文化结构诸要素的共同性 (1)共同的基础和来源:社会的经济结构 (2)内容上相互关联、渗透、互补。 (3)从不同侧面反映和作用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

201 3.文化结构诸要素的不同点 (1)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 (2)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形式不同 (3)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 (4)同经济基础的密切程度不同

202 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1.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1)不完全同步性 (2)历史继承性 (3)能动反作用

203 2.文化结构的主要功能 (1)对政权及其附属物的维护与批判 (正面维护与批评性维护) (2)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引导与调控 直接要求与潜移默化

204 3.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1)训导功能。(正统主流文化通过提供和刺激社会文化消费,调控人心,有利于维护巩固发展社会制度。) (2)传承知识功能。(教育) (3)教化功能。(家庭、社会、学校) (4)塑造民族精神功能。

205 4.文化与文明 文明是“人化”事物中的积极成果,是文化的升华,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状况。 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化。

206 5.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1)“传统”的含义 在历史中形成,并在人们生活中长期连续起作用的那些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古老而现存的文化)

207 评议: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卡尔.马克思

208 (2)传统的特点: ①历久性 ②现存性 ③群体性(群属认同性) ④隐潜性

209 (3)传统文化 ①定义: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也称母文化,本土文化。 ②传统文化的特点: a民族性 b稳定性 c积淀性 d传承性

210 ③传统文化作用的特点 二重性:积极/消极 a积极方面:维护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国人精神文化生活。 b消极方面:文化惰性;国民陋习。

211 (4)现代化 ①现代化的定义 相对于农业文明,以工业化为根本内容,由城市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自由化、价值多元化等构成的文明类型和发展取向。 现代化发源于欧洲社会,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过程。

212 讨论 ②“中国式现代化”——党国威权主义治理下的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与走向。

213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第二节 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第三节 社会创造人和人创造社会

214 第一节 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人的发生) 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人的存在)
三、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人的发展)

215 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1.个体的自然遗传 (1)个体生命的诞生是个纯粹的自然现象。 (2)个体出生的家庭关系是自然关系。
(3)个体生物特征、气质禀赋与自然遗传。

216 2.个体的社会遗传 P (1)社会遗传与个体社会化 (2)个体生物遗传性与社会遗传性的关系

217 讨论: 社会发展:个体的社会成熟期拉长,生物成熟期缩短?

218 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1.何谓个人?P.128-131 (1)个人的定义 (2)个人的属性 (3)个人现实性的表现
(4)个人现实性的内容

219 2.现实的社会及其与个人的现实性的关系P

220 三、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1.个人的社会化就是合群取向?P.132下

221 2. 确立“个体的唯一性”观念有何意义?P.133

222 3.个性的构成要素是什么?P

223 4.人的个性化和人的社会化的关系怎样?

224 第二节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一、人的社会价值 为何先讲人的社会价值? 1.社会价值的定义: 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贡献。

225 2.人的社会价值的表现 (1)生存性价值(出生价值) (2)生产性价值(创造价值) ①物质创造的价值 ②精神创造的价值

226 3.社会价值的正与负问题P.138 谁来衡量?如何衡量?

227 4.人的社会价值的评价 (1)通过实现自己的工具性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奉献) (2)社会的(他者);历史地(身后)

228 思考与批判 *人的社会价值最重要的表现:劳动能力? *人的道德价值怎么衡量?

229 二、人的个人价值 1.定义 个人的存在和行为对自身的意义 个人通过自身活动满足自身的需要。

230 2.个人价值的表现 (1)生命价值(生命权) (2)劳动价值(劳动权) (3)个人尊严(人权) (4)自我实现(自由发展权)

231 思考与讨论 人权、人的尊严与其现实条件 P.140

232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1.两者互为前提,辨证统一 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142 2.社会价值是根本,个人价值依从于社会价值 (1)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归根到底是在自身和社会的关系中体现的,不存在孤立的个人价值。 (2)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须在社会关系中进行。

233 第三节 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一、四重生产和再生产 1.物质生产和再生产(吃饭和劳作) 2.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和国家)
3.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性欲和生育) 4.精神(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知识和文化)

234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性 (1)自然性 (2)社会性 (3)精神性

235 2.人的本质 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具体 (1)社会关系 (2)实践

236 第五章 联系与发展 什么是辩证法 第一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第二节 发展和联系的规律性

237 第一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1.联系的含义和特点 (1)联系的定义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38 (2)联系的特点 ①客观性:固有 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如何理解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客观性?P.152

239 ②普遍性:普遍相关,无物独存 普遍联系与中介 如何理解“普遍联系只有经过互为中介才能实现”?P.153

240 3.普遍联系与系统思想 (1)系统的概念 相互作用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 系统产生于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系统思想的实质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中加以把握。

241 (2)系统观察和分析的特点 ①相关性 ②整体性 ③有序性 ④模型化

242 (3)科学系统观和方法论的主要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②综合性原则 ③协调性原则 ④最优化原则 ⑤开放性原则 ⑥定量化原则

243 二、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1.区别 物与物的关系:“自在事物”之间的关系。 “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也是物与物的关系。

244 2.“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的基本特征: (1)客体是客观事物。 (2)这种关系是历史性的、变化发展的。 (3)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客体也以主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 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身体的我与精神的我。 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感性的现存世界与理想世界。

245 三 运动、变化及其方向性 1.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逻辑关系 运动: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变化: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和趋势等。
发展: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是事物前进的变化或进化。 发展概念包含变化的多样性、多样性与总体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46 思考与讨论 为何世界是发展的?

247 人本的根基(“人的世界是发展的”) 人的地位和优越性:进化论 近代文明的“进步” 人的愿望:“明天会更好”

248 2.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 (2)两者的区分的标志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理由 ①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②新事物扬弃了旧事物。

249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同一: 互为因果

250 一、决定论 1.决定论及其与目的论、非决定论的对立P.159

251 2.因果关系 (1)因果关系的含义和特点 ①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②客观-普遍性 (2)因果关系剖析 ①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②互为因果 ③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多因多果)

252 思考与讨论 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这是一个什么命题? 2.这种观念意义何在?

253 3.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偶然性的定义 (2)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①同存于事物发展过程。 ②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 ③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

254 4.辨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非决定论的区别。P.163

255 二、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1.规律的定义和特点 (1)规律的定义 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56 (2)规律的特点 ①本质性 ②必然性 ③稳定性

257 2.规律的实现过程:从可能到现实 (1)可能性、现实性的定义P.164 可能性: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当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

258 思考与讨论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黑格尔)

259 (2)可能性分析 ①区分可能与不可能 ②区分现实可能与抽象可能 ③区分好的可能与坏的可能 ④分析可能的概率

260 (3)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辨证关系 ①对立:未与现 ②相互包含 ③相互转化(条件)

261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1.辩证法体系 (1)基本观点:联系和发展 (2)基本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发展的基本形式 对立统一规律——发展的内在根据 辨证否定规律——发展的道路方向

262 (3)基本范畴: 因与果 必然与偶然 可能与现实 形式与内容 现象与本质

263 (4)规律与范畴的关系 规律包含范畴 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构成规律

264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核心 (1)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2)贯穿整个体系的中心。 (3)根本的认识方法。

265 四、客观辨证法、主观辨证法和实践辨证法 客观辨证法:物质世界的联系发展和规律。 主观辨证法:辨证逻辑法则,是以概念形式对客观辨证法的反映。 实践辨证法:人有目的的运动过程。是前两者的统一。 三者共同的主要内容是矛盾和辨证的否定。

266 第六章 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267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1.质的概念 (1)质的定义:是其所是 (2)质与事物:直接同一 (3)质与属性:根本属性
(4)认识质的意义:识别、分类和划界,定性分析。

268 2.量的概念 (1)量的定义:事物诸可量的规定性。 (2)量与事物:固有但非直接同一。 (3)量的分类: ①内涵的量——表范围和广度。 ②外延的量——表等级程度、结构方式、功能。 (4)意义:定量分析。

269 3.度 (1)度的定义 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相互结合,又是质和量的相互规定。 (2)把握度的意义 ①适度 ②超越

270 二、量变和质变 (1)量变 事物数量的变化。 (2)质变 事物性质的变化。

271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巩固量变结果,并引起新的质变。 ③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272 3.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量变引起质变和质变引起量变。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意义: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

273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P.178 1、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
(1)逻辑矛盾:思维和叙述中的自相矛盾;应力求避免。 (2)辨证矛盾:事物和生活中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承认辨证矛盾是辨证法的前提。

274 2.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75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 (1)相互联结,相互依赖。 (2)意义: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276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源泉和动力 同一性的作用:提供平台;相互促进;转化趋向。 斗争性的作用:量变中,彼此消长;质变中,破旧立新。

277 思考与讨论 关于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与斗争性的绝对性。P.182

278 5.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关系 (1)内因是根据。 (2)外因是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79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1.普遍性的定义: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特殊性的定义:矛盾各有特点。 3.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共性包含在个性中;个性有共性不能包含的内容;共性和个性相互转化。

280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与否定 1.肯定、否定的含义 肯定:事物中维护其存在的方面。 否定:事物中促使其转化和灭亡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81 2.辨证的否定观 (1)事物的自我否定。 (2)事物发展的环节。 (3)事物联系的环节。 (4)其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有保留。

282 二、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1.三阶段 2.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推进。 (1)前进性 (2)曲折性 3.意义 道路的曲折与前途的光明

283 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一节 历史运动虑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第二节 历史规律的实践途径 第三节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284 第一节 历史运动虑的规律及其特殊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P.194 1.起源不同。自发性/自为性 2.形成机制不同。自然力/实践
3.作用方式不同。盲目/自觉 4.表现形式不同。动力学定律/统计学定律

285 思考与讨论 人类社会果真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吗?

286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这条“规律”的方法论 列宁的“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P.197 2.这条规律的表述和内容 3.这条规律的逻辑结论: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P.201

287 4.对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辩护 (1)不是唯一标准 (2)包含人的发展 (3)重在发展速度

288 思考与讨论 1.从列宁的“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中反映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方法论上存在什么问题?

289 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吗?

290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历代大哲学家的见解 哲学作为一种理论思维形式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Philosophia”,表示:“追求”(philem)“智慧”(sophia),即爱智慧。

376 一、古代哲学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本体论) 泰利斯(约公元前627—前547年) 水是万物的始基。

377 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0—470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378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世界的本原是“数”,从数中产生出点,点产生出线、线产生出面,面产生出立体,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事物,产生出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四种元素产生万物。

379 柏拉图:理念论 感觉到的事物是理念的影子。哲学是研究理念这样的真理的科学。 认识是人的灵魂对理念的回忆。

380 亚里士多德: 科学研究事物的原因。 第一哲学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之存在的学问; 物理学是第二哲学;第三哲学是数学。

381 (二)中国古代哲学 西周和春秋时期 《易经》:起源于殷周之际(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左右)。 认为世界由八种性质的东西构成,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称为八卦。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以象万物,故“易与天地准”。

382

383

384 《尚书• 洪范》:(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左右)。
记载箕子答武王问天道的言论。洪范即天地间最大的法则。提出“五行”的法则,认为水、火、木、金、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五种基本物质形态。把“金”作为基本物质,在古代只有中国才这样认为。

385 史伯认为土、金、木、水、火五种物质相杂而构成百物,史伯的“五行”说与古希腊的“元素论”已十分相近。
史伯(西周末期人、周幽王的太史。): 史伯认为土、金、木、水、火五种物质相杂而构成百物,史伯的“五行”说与古希腊的“元素论”已十分相近。 提出“和”与“同”的区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386

387 伯阳父(西周末期人、周幽王的太史。): 提出地震原因在于阴阳失调。“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国语•周语)这是我国今日见之于文献的最早的关于阴阳学说的记载。此乃关于阴阳学说的运用,至于阴阳学说和阴阳概念的形成,当更早于伯阳父。 注:史伯和伯阳父很可能是同一个人,如是,则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唯物论的哲学家

388 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发自然。”(第25章)

38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建立 “仁”学体系,核心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基本原则是“立人”“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之方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 罕言天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390 《管子•水地》(任继愈说为公元前476年,张岱年说为公元前376年):
水是万物的根源。“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391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是故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
孟子(公元前372年—约前289年): 天人合一观:“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莫之为而为者,天也。”(《万章上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离娄下》)“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告子下》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是故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

392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老子之言”(《史记•老子申韩列传》)。 “天人观”:“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篇》)

393 “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骈姆篇》)“天在内;人在外。” (《秋水篇》)
“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末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大宗师篇》)

394 荀子(约公元前298年—前238年):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生”。(《礼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列星随旋,日月递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天论》) “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也。”(《天论》)

395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zhan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王制》)

396 张载(公元1020—1077年,陕西眉县横渠人):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篇》)

397 程颢、程颐(公元1032—1085年,公元1033—1107年,河南人,亲兄弟):
程 颐 程 颢 程颢、程颐(公元1032—1085年,公元1033—1107年,河南人,亲兄弟):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万物皆备于我,不独人尔,万物皆然,都自这里出去。”(《二程遗书》卷十八)

398 朱熹(公元1130—1200年,江西婺源人):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文集•答黄道夫书》)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语类》卷一)“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文集• 答王子合》)。

399 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江西抚州金溪人):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全集》卷十一《与李宰书》)。 “塞宇宙,一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全集》卷十二《与赵咏道书》 ) “道,未有外乎其心者”(同上卷十九《敬斋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同上,卷三十五)

400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阳明,浙江余姚人):
“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者也”(《紫阳书院集序》)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上》)

401 王夫之(王船山,公元1619—1692年,明万历至清康熙,湖南衡阳人):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正蒙注•太和篇》) “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同上)

402 “气者,理之依也。气盛则理达。”(《思文录内篇》)
“天下岂别有所谓理?气得其理之谓理也。气原是有理底,尽天下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孟子》) “天地者,实也。虚不可分,而实可分也。”“先儒以月落万川为拟者误矣。川月非真,离月之影,而川固无月也。”(《尚书引义•泰誓上》)


Download ppt "课前几点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类型: 思政专业主干专业课,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