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2 下背痛患者的      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2 下背痛患者的      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2 下背痛患者的      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2 約2/3的人曾罹患下背痛,一年內下背痛的發生率約為15~35%。
下背痛是造成45歲以下者失能最普遍的原因。 了解下背痛形成原因、分類、處理原則,以及下背痛和身體功能的評量。 提供下背痛患者運動與身體活動的指導原則與建議。

3 一 下背痛相關名詞定義 失能模式 第一節 下背痛相關定義與危險因子 1. 障礙:心理、生理或解剖結構或功能的喪失或不正常。
第一節 下背痛相關定義與危險因子 一 下背痛相關名詞定義 失能模式 1. 障礙:心理、生理或解剖結構或功能的喪失或不正常。 2. 功能限制:執行日常活動的能力受到限制。 3. 失能:由於障礙或功能衰退與限制,導致無法從事或限制正常活動的能力。

4 4. 失能模式:疾病→障礙→功能限制→失能。 5. 修正的失能模式:    疾病            障礙  功能限制  失能 運動不足生活方式

5 非特殊性下背痛:將明顯或確定的脊柱受傷或重大疾病排除後,其他一般性的下背疼痛稱為非特殊性下背痛,八成以上的下背痛屬於此類,如肌肉或肌腱拉傷或發炎。
下背痛依疼痛持續時間分為三類: 1. 急性:短於6週。 2. 亞急性:介於6~12週。 3. 慢性:大於12週。

6 二 下背痛的危險因子 1. 個人因素:健康狀況不佳是下背痛最主要原因。 2. 工作因素:如費體力、舉重物和會造成姿勢不良的工作等。
二 下背痛的危險因子 1. 個人因素:健康狀況不佳是下背痛最主要原因。 2. 工作因素:如費體力、舉重物和會造成姿勢不良的工作等。 3. 心理因素:影響下背痛的後續治療的反應。 4. 社會因素。 過於重視生理上的問題,而忽視工作、心理與社會層面的問題,會導致治療的失敗,而造成患者與治療者的挫折感。

7 一 下背痛的分類 (一)美國臨床指引 第二節 下背痛的分類與成因 1. 潛在嚴重的脊椎問題。 2. 坐骨神經痛。
第二節 下背痛的分類與成因 一 下背痛的分類 (一)美國臨床指引 1. 潛在嚴重的脊椎問題。 2. 坐骨神經痛。 3. 非特殊性下背痛:肌肉或韌帶的受傷。

8 (二)疼痛持續時間 (三)疼痛部位 1. 只有下背痛。 2. 下背痛與膝蓋上部疼痛。 3. 下背痛與整個下肢疼痛。
1. 只有下背痛。 2. 下背痛與膝蓋上部疼痛。 3. 下背痛與整個下肢疼痛。 急性下背痛的組織受傷可能會導致鄰近組織疼痛敏感度增加,造成診斷的困難度。

9 二 下背痛的成因 大多與背部肌肉的扭拉傷、肌肉疲勞無力有關。 原因可能是姿勢不良、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過度或重複使用腰椎、負重等。

10 (一)背部的解剖結構 以腰椎與頸椎最容易發生問題。

11 圖12-1 脊髓和脊髓神經(續)

12 腰椎承受身體重量,需要靠椎間盤的緩衝,吸收加諸於脊椎骨上的負荷,一旦椎間盤磨損或突出,就會引起各種障礙與疼痛。
如腰部脊椎、肌肉與韌帶受傷,使得神經構造也受到傷害或壓迫,讓病痛或症狀不再只是停留於腰部,而是往下傳到大腿與小腿。

13 (二)下背痛的形成原因 疼痛感覺開始是由於實際的組織受傷(拉傷或扭傷)所引起,急性的組織受傷會導致發炎反應,造成痛覺的敏感。
慢性下背痛,有些情況是組織已經痊癒,但疼痛感覺還是持續存在:受傷後,較小的刺激也會產生疼痛感覺。疼痛感覺敏感化,因此不易確定確實的受傷部位。

14 一 下背疼痛的評量 第三節 下背痛的評量 下背痛評量分為疼痛評量與功能性評量。
第三節 下背痛的評量 下背痛評量分為疼痛評量與功能性評量。 一 下背疼痛的評量 疼痛感覺和強度可以採用疼痛數字量表(NRS)和視覺類比量表(VAS)加以評量。

15 (一)疼痛數字量表

16 (二)視覺類比量表

17 二 身體功能評估 (一)自我陳述問卷 身心健康狀態評估:SF-36健康調查量表。
二 身體功能評估 (一)自我陳述問卷 身心健康狀態評估:SF-36健康調查量表。 下背痛問卷:歐氏下背痛失能量表、羅蘭-摩理斯下背痛生活障礙問卷。

18 (二)功能性評量方法 包括關節柔軟度、心肺耐力、肌肉適能、速度和反應等項目。 功能性評估:整體的活動能力。
障礙評估:部分能力(如關節活動範圍或肌力)。

19 一 嚴重或有潛在危險的下背痛須請醫師診斷與治療
第四節 下背痛患者的指導原則與概念 一 嚴重或有潛在危險的下背痛須請醫師診斷與治療 二 鼓勵和期望患者早日恢復正常活動

20 三 必要時冷熱敷以減輕疼痛 肌肉拉傷或痙攣的下背痛患者,可先用冰敷減輕疼痛,每天3~4次,每次約15分鐘。
三 必要時冷熱敷以減輕疼痛 肌肉拉傷或痙攣的下背痛患者,可先用冰敷減輕疼痛,每天3~4次,每次約15分鐘。 下背痛經過48小時,受傷部位不再出血或腫脹時,可以用電毯、熱水袋、泡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和放鬆肌肉;如果仍覺得冰敷比較舒服,可以繼續用,或者冷熱敷交替。

21 四 積極復健增強身體功能 五 需要時要定期回診與評估 改善核心肌群(尤其是腹肌與背肌)的肌力、肌耐力和柔軟度。
四 積極復健增強身體功能 改善核心肌群(尤其是腹肌與背肌)的肌力、肌耐力和柔軟度。 要規律從事有氧運動(如快走)、阻力訓練和伸展操,逐漸全面性改善體適能。 五 需要時要定期回診與評估

22 六 急性與慢性下背痛患者的處理方式不同 急性下背痛患者:期間避免搬抬重物、猛烈彎曲或震動身體,但一兩天後,要恢復日常活動。
六 急性與慢性下背痛患者的處理方式不同 急性下背痛患者:期間避免搬抬重物、猛烈彎曲或震動身體,但一兩天後,要恢復日常活動。 慢性下背痛患者或復發型患者:藉由背部運動、牽引、按摩、物理治療等方法,改善與預防下背痛的復發。

23 急性下背痛患者約在2週後,有一半病人會自己好轉。
慢性疼痛並不一定是組織受傷的指標,而且常持續很久。 勿用疼痛作為身體活動量的依據,適度休息一段時間後就要活動。

24 七 重視整體的治療模式 指導者應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並考量生理、心理、社會與工作因素對慢性下背痛的影響。下背痛患者常見的潛在危險因素,整理如表12-1。

25 表12-1下背痛患者常見的潛在危險因素

26 表12-1下背痛患者常見的潛在危險因素(續)

27 表12-1下背痛患者常見的潛在危險因素(續)

28 第五節 下背痛患者的運動處方 一 下背痛患者的運動建議 於疼痛急性期過後可實施。

29 (一)加拿大魁北克脊柱失能工作小組 1. 阻力訓練或重量訓練。 2. 伸展操。 3. 有氧運動。
1. 阻力訓練或重量訓練。 2. 伸展操。 3. 有氧運動。 4. 其他:運動訓練視為整體介入計畫的一部分。

30 (二)美國健康照顧政策與研究機構 1. 有氧運動:低撞擊性對下背壓力較少的有氧運動。
1. 有氧運動:低撞擊性對下背壓力較少的有氧運動。 2. 阻力訓練:改善軀幹的肌力訓練(特別是背部伸展運動)。

31 (三)國際巴黎背痛工作小組 1. 於急性下背痛期不建議從事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 2. 運動計畫要包括有氧運動、阻力訓練與伸展操等運動。
1. 於急性下背痛期不建議從事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 2. 運動計畫要包括有氧運動、阻力訓練與伸展操等運動。 3. 建議慢性非特殊性下背痛患者從事身體活動、治療運動與休閒運動。 4. 鼓勵建立信心和建議維持動態生活方式。

32 二 下背痛患者的運動處方 (一)增加身體活動量 治療的基本目標:維持正常身體活動量或及早恢復正常身體活動。

33 (二)從事有氧運動 對下背影響較少的有氧運動,避免高撞擊有氧運動(如跑步)。 運動時以不造成下背疼痛或尚可忍受為原則。

34 (三)從事阻力訓練 下背痛逐漸穩定恢復2週後,則要開始從事阻力訓練以增加肌肉適能,尤其是腹背肌群。
從事阻力訓練時,也要減少腰部的負荷,避免造成疼痛或不適。 增加下背痛患者的腹背肌群肌力訓練,重視反覆次數而不強調要舉多重。

35 下背痛患者阻力訓練指引,見表12-2:

36 (四)從事伸展操 (五)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改善腹背與下腿肌群柔軟度,可抒解下背痛。 避免急性期從事伸展操。
伸展到關節肌肉、肌腱與韌帶感到有點張力,不要疼痛不適。 動作維持15~30秒,反覆2~4次。每天做或每2天做一次。 以靜態伸展操實施較為安全。 (五)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37 處理下背痛的方法通常包括減低疼痛、改善身體功能與宣導正確的觀念。
運動介入計畫對於慢性下背痛患者有所助益。 急性期盡量避免激烈活動,以免造成背部壓力與不適。 鼓勵患者養成動態生活方式與規律運動習慣,進而預防與改善下背痛。


Download ppt "12 下背痛患者的      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