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節 被壓迫者的反殖民運動 學習重點 反殖民運動出現。 中國的抗日與建國。 日治下的臺灣與朝鮮。 土耳其的改革運動。 印度的反殖民運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節 被壓迫者的反殖民運動 學習重點 反殖民運動出現。 中國的抗日與建國。 日治下的臺灣與朝鮮。 土耳其的改革運動。 印度的反殖民運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節 被壓迫者的反殖民運動 學習重點 反殖民運動出現。 中國的抗日與建國。 日治下的臺灣與朝鮮。 土耳其的改革運動。 印度的反殖民運動。
第三章 歷史的轉折 第四節 被壓迫者的反殖民運動 壹、教學目標 1.認識反殖民運動的出現。 2.認識中國的抗日與建國。 3.認識日治下的臺灣與朝鮮。 4.知道土耳其的改革運動。 5.知道印度的反殖民運動。 貳、教學資源 參考書目 1.Edward W. Said,《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2001年。 2.Eric J. Hobsbawn,《資本的年代1875~1914》,臺北:麥田,1997年。 3.Eric R. Wolf,《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臺北:麥田,2003年。 4.L. S. Stavrianos,《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5.Orhan Pamuk,《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臺北:馬可波羅,2006年。 6.Philp Glazebrook,《奧圖曼大地巡禮》,臺北:馬可波羅,2001年。 7.V. S.奈波爾,《印度:受傷的文明》,臺北:馬可波羅,2001年。 8.V. S.奈波爾,《幽暗國度:記憶與現實交錯的印度之旅》,臺北:馬可波羅,2000年。 9.Victor G. Kiernan,《人類的主人:歐洲帝國時期對其他文化的態度》,臺北:麥田,2001年。 10.佛斯特,《印度之旅》,臺北:桂冠圖書,1994年。 11.佐藤春夫,《佐藤春夫:殖民地之旅》,臺北:草根,2002年。 12.周策縱,《五四運動史(上)》,臺北:桂冠圖書,1993年。 13.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年。 14.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1995年。

2 反殖民運動的出現 十九世紀的亞洲國家,除日本之外,幾乎全遭歐 美列強宰割而淪為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給被壓迫的國家帶來喘息的機會;四年歐戰帶給歐洲極大的破壞,使歐洲列強實力削弱。 1917年,蘇聯聲稱要「解放」被殖民的國家 1919年,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巴黎和會,提出民族自決原則。這些主張激發了被殖民國家或地區的民族意識,使他們紛紛展開反殖民地運動。

3 中國的抗日與救國 (一)日本的入侵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中國便成為挑戰與侵略的目標。 甲午戰爭中打敗中國,奪取了臺灣;
1906年,即日俄戰爭後不久,成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殖民東北的基地。

4 大連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總部。

5 中國的抗日與救國 日占山東與五四運動 日本堅持無條件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因而爆發「五四運動」。(民國8年)
五四運動期間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展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是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表徵。 北伐統一與日本加緊侵略。

6 圖3-4-4 1919年5月4日,中國學生舉行五四愛國運動,以集會示威遊行抗議列強在《凡爾賽和約》中,決議將德國在山東的利權無條件轉讓給日本。圖為國立北京大學的遊行隊伍。

7 《二十一條》漢譯原件第一號條文局部。

8 《二十一條》(又稱《民四條約》),共五號,二十一款。
第一號,關於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共四款: 1.日本政府擬向德國政府協定之所有德國關於山東省依據條約或其他關係對中國政府享有一切權力利益讓與等項處分,中國政府概行承認。 2.凡山東省內並沿海一帶土地及各島嶼,無論以何項名目,概不讓與或租借與他國。 3.日本建造由煙臺或龍口接連膠濟路線之鐵路。 4.中國政府從速自開山東省內各主要城市作為商埠。

9 1.兩訂約國互相約定,將旅順、大連租借期限並南滿洲及安奉兩鐵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為期。
第二號,關於「日本國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享有優越地位」,共七款: 1.兩訂約國互相約定,將旅順、大連租借期限並南滿洲及安奉兩鐵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為期。 2.日本臣民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營造商工業應用房廠,或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權和所有權。 3.日本臣民得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任便居住往來,並經營商工業各項生意。 4.中國政府允將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各礦開採權,許與日本臣民。 5.中國政府如准許他國在南滿洲及東部蒙古建造鐵路或以該地區課稅作抵押他國借款時,應先經日本政府同意而後辦理。 6.如中國政府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聘用政治、財政、軍事各顧問教習,必須先向日本商議。 7.中國政府允將吉長鐵路管理經營事宜委任日本政府,其年限自本約畫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為限。

10 《二十一條》(又稱《民四條約》),共五號,二十一款。
第三號,關於漢冶萍公司,共二款: 1.俟將來機會相當,將漢冶萍公司作為兩國合辦事業,未經日本政府之同意,所有該公司一切權力產業,中國政府不得自行處分,亦不得使該公司任意處分。 2.所有屬於漢冶萍公司各礦之附近礦山,如未經該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該公司以外之人開採。

11 《二十一條》(又稱《民四條約》),共五號,二十一款。
第四號,關於「切實保全中國領土」,共一款: 中國政府允准,所有中國沿岸港灣及島嶼,概不讓與或租與他國。

12 第五號,共七款: 1.在中國中央政府,須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當政治、財政、軍事等項顧問。 2.所有在中國內地所設日本醫院、寺院、學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權。 3.須將必要地方之警察作為中日合辦,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內須聘用多數日本人,以資全面籌劃改良中國警察機關。 4.由日本採辦一定數量之軍械(譬如在中國政府所需軍械之半數以上),或在中國設立日中合辦之軍械廠,聘用日本技師,並採買日本材料。 5.允將接連武昌與九江、南昌之鐵路,及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各鐵路之建築權,許與日本國。 6.福建省內籌辦鐵路、開礦及整頓海口(船廠在內),如需外國資本時,先向日本協商。 7.允認日本人在中國有布教之權。

13 北伐統一 北伐 統一 1926年 蔣中正領導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 1927年 3月23日國民革命軍攻克南京。 1928年
12月29日東北易幟,全國統一。

14  日本帝國主義的擴張。

15 日本侵略 日本侵略 1895年 甲午戰敗後,4 月7日中日簽定《馬關條約》,清廷將臺灣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日本。
1904~1905年 日俄戰爭。 1910年 8月22日,朝鮮、日本簽定《日韓合併條約》,將朝鮮的主權永久讓與日本。 1931年 9 月18日「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被占領。 1932年 1月2日日軍攻入錦州,整個東北地方百日內淪陷。 1月28日上海爆發「一二八之役」。 在東北扶植成立「滿洲國」。 1933年 日軍進占熱河;此後再為積極進圖華北,先後製造了河北、察哈爾事件,河北自治運動。 1937年 中日全面戰爭爆發

16 1931年9月19日,日本報紙刊載有關的滿州事件新聞。

17 中國的抗日與救國 (二)救國 新文化運動(民國4年) 提倡白話文運動。 毀棄傳統儒家思想。 引進西方文化。
新文化運動鼓吹反傳統,學習西方「民主」「科學」。 提倡白話文運動。 毀棄傳統儒家思想。 引進西方文化。

18 《青年》雜誌第一卷封面 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在上海創刊,第一卷名為《青年》雜誌,第二卷改名《新青年》。《新青年》的創刊,標幟了新文化運動的開始。

19 中國的抗日與救國 (二)救國 十年建設 1931年:國民政府開始實行《建國大綱》的訓政時期計畫。
1933年:實施「廢兩改元」,統一以銀元作為通用貨幣。 1935年:推動「法定貨幣」,由政府指定銀行發行貨幣,只有中央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農民銀行,才能發行貨幣。 建立新的賦稅制度,廢除釐金、收回關稅自主權,提高關稅,徵收所得稅,廢除苛捐雜稅等。

20 日治下的臺灣與朝鮮 (一)總督獨裁統治 無論在臺灣或朝鮮,日本均設立總督府,實施高壓統治。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大權,進行獨裁的專制統治,引起兩地人民的反抗。 1913年,羅福星領導的「苗栗事件」。 1915年,余清芳在臺南舉事的「西來庵事件」可為代表。

21  西來庵事件 余清芳等人被逮捕,從噍吧哖支廳(今臺南縣玉井鄉)押送到臺南監獄的情景。 余清芳

22 日治下的臺灣與朝鮮 (二)爭取自治的兩條不同道路 臺灣:理性和平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在爭取自治的過程中,除了發生一些抗日事件
外,臺灣菁英分子也展開一連串的自治運動。 1921年10月,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發起成立「臺灣 文化協會」,以提高臺人文化、啟發民智、改革社 會為宗旨。 蔣渭水倡建「臺灣民眾黨」,以確立民本政治,進 行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23 臺灣文化協會第一屆理事會。 林獻堂 蔣渭水 林獻堂

24 日治下的臺灣與朝鮮 (二)爭取自治的兩條不同道路 朝鮮:激烈的抗日事件 朝鮮人民對於日本的抗爭十分激烈,在日本併吞朝鮮前後,
已不斷發生反抗行動。 (如:安重根、李始榮、曹成煥、李承晚) 巴黎和會中民族自決的主張,也鼓舞著朝鮮的愛國志士, 1919年3月1日,趁高宗出殯,發動「三一運動」,朝鮮總督 府採取鎮壓的政策。軍事鎮壓平息了各地的示威活動,然而 朝鮮人民的反抗意識,卻不曾稍減。 日本改採『懷柔政策』,籠絡親日派。

25 三一運動紀念浮雕 位於漢城巿塔洞公園內,描繪1919年3月1日,日本軍隊和警察以武力鎮壓示威遊行的朝鮮人民。圖中舉旗者為參與獨立運動的梨花學堂女學生柳寬順,之後被捕,死於獄中時,僅十七歲。

26 鄂圖曼帝國的沒落與改革 年俄國入侵   1877年,俄國向鄂圖曼帝國宣戰。1878年,俄國戰勝,逼迫鄂圖曼帝國簽定停戰條約,幾乎等於併吞鄂圖曼帝國。此舉引來英國與奧匈帝國的反對,以武力威脅,大戰一觸即發。

27 鄂圖曼帝國的沒落與改革 獨立 俄國獲得比薩拉比亞 奧匈獲得 英國獲得賽普勒斯島 2. 1878年召開柏林會議
  1878年6月,德國宰相俾斯麥出面調停邀請英、法、奧、義、俄、土代表,召開柏林會議。會中決定: 1.保加利亞、塞爾維亞、蒙地內哥羅與羅馬尼亞的獨立。 2.奧匈帝國獲得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3.俄國得到比薩拉比亞。 4.英國獲得賽普勒斯島。 英國獲得賽普勒斯島

28 1878年,歐洲各國在俾斯麥邀請下召開柏林會議,此為歐洲列強坐地分贓的會議,鄂圖曼帝國成為唯一的犧牲者。

29 (三)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瓦解與民族復興運動
1.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A.建立:奧斯曼(Osman)-1299年 B.滅東羅馬帝國: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 C.國勢鼎盛:十六世紀-跨亞.歐.非三洲 D.由盛轉衰:十七~十八世紀之間 E.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30 2. 十九世紀成歐洲列強的侵略之地 A. 俄國不斷發動戰爭侵奪 a. 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 b. 俄 土戰爭(1877) B
2.十九世紀成歐洲列強的侵略之地 A.俄國不斷發動戰爭侵奪 a.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 b.俄 土戰爭(1877) B.第一次大戰後成戰敗國 a.因加入德、奧陣營 b.簽割地賠款之和約

31 3. 凱末爾的救亡圖存運動 A. 抵制外侮-希臘的入侵 B. 迫使列強重訂《洛桑條約》- 使土耳其在國際上獲平等地位 (1923) C
3.凱末爾的救亡圖存運動 A.抵制外侮-希臘的入侵 B.迫使列強重訂《洛桑條約》- 使土耳其在國際上獲平等地位 (1923) C.改建共和-1922年 a.廢黜親英的蘇丹穆罕默德六世 b.選凱末爾為第一任總統 D.推行近代化改革

32 凱末爾 凱末爾辦事果斷,積極領導土耳其推動現代化改革,為土耳其現代化的推手。凱末爾四次連任總統,成為一名獨裁者。但是,他致力於土耳其的革新運動,使原本被稱之為「近東病夫」的土耳其,逐漸轉變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33 凱末爾的近代化改革 重要措施: A.推動政教分離 B.參考西方法典,編訂新的法律 C.提倡教育,提升全國識字率;並以羅馬 拼音文字取代阿拉伯文字 D.興建大型公共工程、提倡農工生產事業 被尊稱為「土耳其之父」

34 2. 印度獨立之路 A. 反英運動高漲:第一次大戰後 B. 甘地領導印度 國大黨抵制英國統治 C. 印度獨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D
2.印度獨立之路 A. 反英運動高漲:第一次大戰後 B.甘地領導印度 國大黨抵制英國統治 C.印度獨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D.印度分裂: a.伊斯蘭教徒脫離印度建立巴基斯坦 b.東巴基斯坦再獨立為「孟加拉共和國」

35 甘地領導印度獨立運動 手段:A.不合作運動 B.絕食 說服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合作抗英
迫使英國讓步: A.頒新憲法 B.讓印度逐步發展自治體制 C.讓印度獨立-1947年 遭印度教徒刺殺身亡

36 印度不合作運動 甘 地 示威群眾為阻止英人所經營的大印度半島鐵路公司職員進入,橫躺於地上,職員只得跳過人群。

37 甘地絕食抗議的報導 甘地曾多次進行絕食抗議,迫使 英國讓步,最後成功帶領印度走 向獨立。

38  甘地倡導不合作運動。

39 問題與討論 說明臺灣與朝鮮反抗日本的統治的方式,有何差異之處。 說明凱末爾、甘地如何挽救自己的國家?

40 問題與討論1 參考解答 (1)臺灣:理性和平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問題與討論1 參考解答 (1)臺灣:理性和平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在爭取自治的過程中,臺灣除了發生一些抗日事件外,最引人注意的是臺灣的社會菁英展開一連串的自治運動。1920年,林獻堂在東京組織「新民會」,訴求廢除《六三法》,後來發展成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21年10月,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發起成立「臺灣文化協會」,以提高臺人文化、啟發民智、改革社會為宗旨。1927年6月,蔣渭水倡建「臺灣民眾黨」,以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經濟組織、改除社會制度缺陷為黨綱,要求地方自治,並持續進行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41 問題與討論1 參考解答 (2)朝鮮:激烈的抗日事件 朝鮮人民對於日本的抗爭十分激烈,在日本併吞朝鮮前後,已不斷發生反抗行動。
問題與討論1 參考解答 (2)朝鮮:激烈的抗日事件 朝鮮人民對於日本的抗爭十分激烈,在日本併吞朝鮮前後,已不斷發生反抗行動。 1909年10月,愛國志士安重根(1879~1910)在哈爾濱,刺殺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時任日本樞密院議長),震驚全世界。

42 問題與討論1 參考解答 巴黎和會中民族自決的主張,也鼓舞著朝鮮的愛國志士。是時正值朝鮮高宗(純宗父)遭到日本毒殺的傳聞,甚囂塵上,故而凝聚了反日的情結。1919年3月1日,高宗出殯,漢城(今首爾)市中心的公園內聚集數十萬送葬群眾。獨立運動參與者趁機發表了「獨立宣言」,群眾高呼「獨立萬歲」並示威遊行。這就是朝鮮歷史上的「三一運動」。面對這樣的情勢,朝鮮總督府採取鎮壓的政策,七千人遭到殺害,另有六萬人遭到逮捕與囚禁。

43 問題與討論1 參考解答 流亡國外的李始榮等人組成「獨立軍」,不斷從中國東北進入朝鮮半島進行遊擊戰。1932年,獨立運動者金九先命其部屬李奉昌刺殺日本天皇未遂,又指揮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園投擲炸彈,當場炸死日軍司令官白川義則。上述事件,在在顯示朝鮮人民反殖民運動的決心。

44 問題與討論2 參考解答 (1)凱末爾: 凱末爾為土耳其戰時重要將領,1919年組織土耳其國民黨,反對已成為英國傀儡的蘇丹穆罕默德六世。1920年,鄂圖曼被迫簽訂《色佛爾條約》,幾乎將土耳其領土被瓜分殆盡,凱末爾堅決反對,要求修約。此時,希臘在英國暗中協助下,進軍小亞細亞,土耳其軍隊在凱末爾率領下,擊退希臘,穩住國勢。 1922年,凱末爾進軍伊斯坦堡,罷黜蘇丹。次年,國民大會宣布建立共和,凱末爾當選選舉為土耳其第一任總統。

45 問題與討論2 參考解答 1923年7月,凱末爾與各國在瑞士洛桑簽訂新約;收回不少土地,取消戰爭賠款,並修改列強在土耳其的特權,使走向共和的土耳其重新在國際上獲得平等地位。 從1922年起,凱末爾四次連任總統,掌政期間長達十五年,不但禁止反對黨存在,且兼任國民大會主席,實為一名獨裁者。

46 問題與討論2 參考解答 但是,他致力土耳其的革新運動:廢除伊斯蘭教會的各種特權、廢除阿拉伯字母改採拉丁字母、獎勵工商業、禁止一夫多妻制度、改革伊斯蘭司法體制、提倡新式教育。 原本被稱之為「近東病夫」的土耳其,逐漸轉變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而凱末爾的貢獻,也讓他被人民尊稱為「土耳其之父」。

47 問題與討論2 參考解答 (2)甘地: 國大黨領袖甘地認為,暴力手段徒然犧牲性命,不足以撼動英國的統治,沒有武裝的印度人必須以不同的手段,爭取獨立,乃倡導所謂「不合作運動」。政治上,印度人不參加英國領導的印度政府;法律上,不透過英國人的法院訴訟,印度人自行解決糾紛;教育上,不接受英國人教育,印度人民自己辦學校;經濟上,抵制英國貨物,不在英國銀行存款,改用印度人自製的物品。

48 問題與討論2 參考解答 這是一項長期的柔性抗爭,使英國幾乎失去印度的市場,蒙受極大損失。1935年,英國政府終於妥協,由國會通過印度政府法,先給予省級自治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印度才獲得完全的獨立。

49 課後活動 http://art.network.com.tw/ollearn/ArtAppreciatel。
請分組蒐集現代主義繪畫各流派的代表作,並分析繪畫所表達的內涵。 現代主義各畫派的特色,可詳參教師冊內容;代表畫作則可參考:

50 課後活動 參考解答 (1)塞尚《聖維多利亞山》,1882年,畫布油彩,58 × 72公分,俄羅斯莫斯科普希金美術館(Pushkin Museum of Fine Arts, Moscow)藏。 法國畫家塞尚,是後期印象派藝術家之一。他創作風格與理論成為後來的立體主義重要的基本架構,被美術史家稱為「現代主義之父」。 通常研究現代繪畫都是從塞尚開始的,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塞尚對印象派的手法感到不耐,認為他們並沒把握到自然的實體,而只是在畫布塗上一層悅目的顏色罷了。在他的繪畫裡,試圖表現自然物的結構與量感,而不是氣氛。

51 課後活動 參考解答 1882年,塞尚創作的《聖維多利亞山》,可看出他眼中的大自然景色,在畫中成了一個個色塊,樹、房子都成了三角錐、正方體及幾何圖形的組合。因為他將色彩當成表現的工具,並作為事物基本形象的最終呈現,其在大自然中尋找一種秩序感的組合。

52 課後活動 參考解答 (2)畢卡索《亞威農的姑娘》,1907年,畫布油彩,244×234公分,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藏。 《亞威農的姑娘》原來稱作「亞威農的妓院」,因所描寫的人都是亞威農的妓女。這幅畫成為立體主義代表的原因是:畢卡索著重點不是像野獸派那樣放在色彩上,也不像印象派那樣放到肉感型態上,他把形體變成幾何學,層層分解成渾厚有力的造型平面,這些平面延伸開來,超出每個人物外面,包涵了周圍的整個空間,確立出建築空間的一體性。


Download ppt "第四節 被壓迫者的反殖民運動 學習重點 反殖民運動出現。 中國的抗日與建國。 日治下的臺灣與朝鮮。 土耳其的改革運動。 印度的反殖民運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