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2-2 社會文化的變遷 教學活動 範圍:95課綱 第一冊(台灣史) 第二單元(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二主題(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2-2 社會文化的變遷 教學活動 範圍:95課綱 第一冊(台灣史) 第二單元(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二主題(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2-2 社會文化的變遷 教學活動 範圍:95課綱 第一冊(台灣史) 第二單元(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二主題(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範圍:95課綱 第一冊(台灣史) 第二單元(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二主題(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作者:戴麗桑 老師 高雄中學歷史教師; 與同事吳榮發老師共同指導雄中學生連得賴和文教基 金會第二屆、第三屆「全國高中台灣人文獎」台灣史地組第一名; 95/98歷史課綱專案小組委員; 編撰88課綱輔助教材; 歷史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

2 清領前期的台灣社會現象與文化形塑 時 段: 西元1683 ~約1860年代 收入版圖到台灣開港

3 我們要談的有…… 社會現象 社會結構、特質 社會意識、組織 社會衝突與民變 文化與生活 科舉與教育 精緻文化與常民生活

4 社會結構 地主、郊商、士紳(頂層) 小租戶、現耕佃農、長短工(捕魚製糖守隘) 羅漢腳(最底層)

5 多元族群的社會誰來領導與主持公道? 台灣早期是移墾社會,地方為豪強(土豪)所控制,大多是以土地或商業起家,或兩者兼而有之。

6 來台移民機會的變遷 康雍乾時期(17~19世紀初) 「台灣錢淹腳目」 道光以後(1820年代) 「勸君切莫過台灣」

7 羅漢腳怎麼產生的? 名稱的由來? 產生因素~ 來台較晚土地利用已飽和? 渡臺禁令不准攜眷?不准娶番婦? 個人怠惰?時運不濟?……
災變?動亂?人口增加? ANS:ALL YES

8 兵備道姚瑩說…… 「台灣大患有三,一曰盜賊,二曰械鬥,三曰謀逆,三者其事不同,而為亂之人則皆無業之遊民也。」

9 羅漢腳的社會角色 是社會亂源……他們 加入幫派 參加械鬥 參與民亂 可憐的是……「死無人哭」 俗諺:「紅柿上樹頭,羅漢腳仔目屎流,
破病無藥,死無草蓆」

10 1721年諸羅縣大埔地區人口比例表 A.看看它有何特徵? B.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C.反映了當時哪些問題?
戶數 人口總數 60歲以上 16~60歲 16歲以下 79 256 1 6 250

11 你想到了嗎?這國中就該會了喔 A.台灣是個移墾社會 B.「渡臺禁令」造成的 C.影響: 番漢通婚 「螟蛉子」盛行 異姓結拜 秘密結社

12 以下這些台灣俗諺的歷史由來你知道嗎?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有番仔媽,無番仔公」 「娶一個某,介贏三個天公祖」
「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 不知道? …^^…很遜喔!

13 社會意識與認同 地緣(原鄉)意識的認同層次 方言群(如福建人或客家人) 府(泉州人、漳州人、安溪人) 縣(如三邑與非三邑人)

14 社會扶助與組織 結拜(即「換帖」) 是「擬血緣」的關係 有互相照顧託付的作用 秘密結社 擴大個人人際關係的方式之一 容易發展成動亂來源
如:「天地會」「小刀會」「父母會」等

15 社會衝突與變亂 有兩類:抗官事件(民變)、 分類械鬥

16 變亂次數統計表 年 代 年數 動 亂 次 數 平均每幾年發生一次 民 變 械 鬥 合 計 1683-1781年 99 6 2 8 12.38
年 代 年數 動 亂 次 數 平均每幾年發生一次 民 變 械 鬥 合 計 99 6 2 8 12.38 86 33 26 59 1.46 27 3 9 總 計 212 42 28 70 3.03

17 抗官民變的因素 請你想想什麼會使人們鋌而走險? 豎「反清復明」旗幟 番漢衝突引發 閩粵械鬥演變而來 有心人唆使群眾 抗議租稅不公
行政失當引爆

18 三大民變之~ 朱一貴事件

19 三大民變之~ 林 爽 文 事 件

20 三大民變之~ 戴 潮 春 事 件

21 分類械鬥 對立的因素: 利益衝突(多半是經濟利益) 械鬥的兩造: 祖籍(漳泉械鬥、閩粵械鬥) 村落(庄對庄) 職業團體(郊拼)
姓氏(台北北門外蘇、黃械鬥)

22 械鬥的影響 A.台灣出現大眾廟、有應公廟 B.街庄出現「九曲巷」的防禦設計 C.一般廟宇也常見石門、石牆等防守設施

23 「番變」是什麼? 是原住民變臉?^^ 時順時叛? 番害、番亂、番變是一樣的意思嗎?

24 「番變」之因素 漢民的侵耕 通事的剝削 官府的陋規 兵丁的需索 游民的騷擾

25 統治者眼中的台灣人 「亂民」、「順民」、「義民」? 羅漢腳,賊招之則為亂民, 官用之則為義勇 制臺人之策……. 分化利用族群
「以臺制臺」「用盜攻盜,以民防民」

26 文化與生活 我們要認識的有 清廷如何選拔台灣人才、教化人民? 精緻(菁英)文化的內涵 常民的生活趣味 原住民被同化

27 台灣也行科舉制度 內地培養子弟成為士紳的方法 台灣初不盛行,內地舉子來台佔方便名額 因科舉,儒家文化逐漸造就台灣文化氣息

28 教育機構 官設有兩類:學校、書院 學校有府學、縣學、社學 公立書院(聘知名學者擔任山長或院長)

29 書院教育 有公、私立書院 教學目標:不完全以科舉為目的 有名書院:台南文開書院、 鳳山鳳儀書院等

30 上學是義務?還是權利?還是福氣?還是……
ㄟ同學你認為呢? 他們沒機會喔…..

31 一般平民教育 最好的…去上「社學」或「義學」 也不錯的…在家隨處學 看表演或聽故事 另一種學習…去當學徒 學習讀、寫、算術,
甚至可以讀《千金譜》

32 原住民的學習呢? 由父兄、長老來教導 在番社設置「教冊番」

33 社 師 教 讀 番 童

34 精緻文化的進展與表現 人物:主要為 仕宦、流寓(19thc.中葉前) 士紳(19thc.中葉後)

35 文學表現: 早期~ 郁永河 《裨海紀遊》 姚瑩 《東槎紀略》 晚期~ 吳子光 《一肚皮集》 施士洁《喆園吟草》《後蘇龕草》 《後蘇龕合集》

36 書畫藝術名家: 畫:大多師法明、清前輩 謝琯樵 林朝英 書法 林朝英(善於行書多作竹葉形、草書則作鵝群體) 呂世宜(善於隸書)也精於金石之學

37 林 朝 英 書法人稱 : 竹葉書 林朝英書法人稱「竹葉書」

38 林 朝 英 自 畫 像 林朝英自畫像,其畫以書法筆意入畫,急促勁梃縱逸之風含有「一股勇邁直前拓荒精神」

39 自畫像局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明其用意何在?

40 林朝英蕉石白鷺

41 謝琯蕉的墨竹畫冊 謝琯蕉的墨竹畫冊 期墨竹、墨蘭接近四君子的穩健與老練,有傳統文人畫筆調

42 謝琯樵:秋景山水圖 謝琯樵之「秋景山水圖」

43 常民生活的趣味 特色: A.生活禮儀與歲時儀節承自大陸閩粵亦有 受原 住民影響的部分 B.不同族群有相似文化 節慶儀式:
一年三節、廟會、神明慶生、婚喪喜慶 戲劇與音樂: 大戲、小戲、偶戲 分為南管、北管 其他:唱山歌、聽說書、聽故事

44 建築藝術 型式 清初民家「以土角搭蓋,覆以茅草」 十八世紀以後「易茅為瓦」 (先是廟宇 → 店舖 → 民家)
十九世紀時大戶人家始建園林如「北郭園」 裝飾 裝飾品:書畫、剪黏、交阯陶 裝飾建築:廟宇、衙門、大宅第

45 原住民(平埔族)哪裡去了? 漢化了! 方 式: 社學教導三字經四書 官賜漢姓 穿漢人服裝與漢人交流 漢族吸取原住民文化精華
方 式: 社學教導三字經四書 官賜漢姓 穿漢人服裝與漢人交流 漢族吸取原住民文化精華 如「牽手」、「母舅公坐大椅」等

46 以下看看六十七為我們留下的平埔族的番社采風圖
找一找他們漢化的痕跡……

47 瞭望

48 布床

49 遊車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看看你有沒有「番仔媽」的血統? 檢查你的手臂…..有沒有一條凹溝??? 哇!這麼多人都是遠房親戚彼此握握手 恭喜!


Download ppt "1-2-2 社會文化的變遷 教學活動 範圍:95課綱 第一冊(台灣史) 第二單元(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二主題(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