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策略与技术 白云阁 呼和浩特
2
白云阁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特聘心理辅导教师 教育部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培学员
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抚顺市第四届自然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 抚顺市基础教育领域首届研究型名教师 抚顺市首届十佳最美教师 青爱工程空中联盟首席专家兼项目总执行人
3
灯塔
4
请您思考: 在人生旅程中,谁曾经是您的灯塔? 在您的教育生涯中,您曾是谁的灯塔?
5
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生活各方面都无法获得归属和安全感时,那种无根而漂浮的感觉,很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静思之中,我只觉得内心的绞痛,又有那深沉的惋惜和遗憾!
——林孟平
6
对生命的培育,需要的是像园丁那样的耐心和包容,而不是像机械师那样的刻板和速度。尽管高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正在冲击着我们,但作为生命培育者的园丁,我们必须保持一贯的耐心和包容。
——J.J.麦克沃特
7
讲课提纲 01 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特点 02 青少年两类不适应行为心理分析 03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8
案例故事: 案例1:校长面前,六年级女孩遭爸爸耳光… 案例2:用锥子刺伤同桌大腿的初二男生 案例3:吃零食怕挨老师批跳楼自杀的小学生 思考:
孩子们轻生、攻击、厌学等问题行为背后 有着怎样的心理诱因?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能为孩子们提供 怎样的帮助?
9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课题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深入学习、思考及实践!
10
第一部分: 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特点
11
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特点 认知独立性 情感波动性 自我专注性 交往差异性 “叛逆” “冲动” “自我” “封闭”
12
认知独立性——叛逆 随着性激素的分泌,青少年生理发育渐趋成熟,尤其是男孩子出现遗精、女孩子初潮之后,他们认为自己从生理上已经是成人,便常常以小大人自居。对社会、对人、对事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很希望老师、家长等能把他们当成人看待。于是,他们开始反抗成人的约束,渴望自由等。 表现: 因为叛逆,而离家出走、过早的性行为、师生及亲子冲突、行为不合常理等等
13
小学生卧室门、玻璃窗、书桌上的 安民告示
14
逆反不是问题 压制逆反才是大问题 埃里克森指出:
青年强烈地反对对自己的自我意象施加一切 “腐儒般”的限制,如果年轻人觉得环境设法对他剥夺得太多,不许他有任何表达形式,从而不能使他发展到下 一阶段并加以整合,他就会像困兽般地被迫奋力反抗。
15
情感波动性——冲动 大脑发育有自己的“时间表”。主管理智的额叶要到20岁才可能真正做到“用理智控制情绪情感”,对于年轻人而言,往往是“情绪情感战胜理智”。 表现:校园暴力、自杀自残行为、情绪波动、 人际冲突等
16
自我专注性——自我 “假想的观众“使他们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关注和批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他们过于在意自己的形象。 “独特的自我“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别人不能理解他们独特的情绪情感,于是他们表现为盲目冲动、孤独善感、渴望独立、渴望被群体和他人接纳。
17
山东14岁初中女生不愿按学校要求剪短发跳楼身亡 2012年4月 17日 中国青年网
山东14岁初中女生不愿按学校要求剪短发跳楼身亡 年4月 17日 中国青年网 4月13日晚,山东一位14岁女生李欣玥从自家五楼跳下,经抢救无效后身亡。据女生妈妈说,当晚她收到老师发来短信,要求还没理发女生这周末必须理发。这是老师当周第三条短信来催了。孩子听后坚决说不剪,后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拉开窗户很快就跳了下去。在那一瞬间,女生妈妈根本没反应过来,当时就傻眼了……(据4月17日《中国青年报》) 女儿李欣玥在7年级时写的一篇《渴望得到尊重》的作文,记者看到文中有一段写道:“就在前不久,妈妈就因为我的头发和我大吵了一架。事情是这样的,因为一中校规,学生必须运动头,但我却不想服从这条校规,因为头发是我最重要的东西。不夸张地说,头发就是我的一切,它胜过一切的人、物,但是老师非让我理发,在我的奋力抵抗下还是不能如愿。就这样我被老师押送去理发,带我去理发的是爸爸,不是妈妈,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停跳了两下,怎么办?”
18
美国心理学家希瑞尔指出:“在人类个体发展的阶段中,再没有比自我功能脆弱的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因公共羞辱和同伴诋毁而疯狂的了。”
自我功能脆弱: 难以承受他人公开场合的批评、侮辱。 自我控制能力差。 案例:遭遇匿名举报意欲轻生的初二女孩
19
安徽两小学生喝敌敌畏自杀 都市快报 2011年11月20日 安徽两女生教室服毒 自杀,两人在黑板上写下遗
言,周周写:“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 叔叔将她抓走。”小梦写:“我好累,她们都不理解 我,不想活了。” 周周和小梦说,当天喝药是因为心里堵得慌,太 压抑,成绩下降遭遇老师奚落,“不想活了”。小梦 说,最近一段时间姜老师一直对她们不好,动不动就找茬子,还经常以作业没做好为由批评两人,有时甚至是挖苦。最让她们不能容忍的是,两人座位一直被安排在很后面,“连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楚”。 根据两个孩子的描述,她们喝药的直接导火线是姜老师催要补课费。两个好朋友早在一个星期前,就有了轻生的念头,只是因为害怕没有实施。 10月24日下午,数学课上,姜老师又当全班同学的面,问周周600元补课费什么时候交。“老师的话语和眼神让我感觉到难堪。”周周说。在新学期开学后,周周参加了姜老师在外面开办的补习班。快期中考试了,老师开始收补课费。“本来是不想参加(补课)的,但新学期报名时,姜老师多次以孩子暑假作业没有完成为由拒绝让孩子报名,这才参加了她的补习班。”周周的母亲说,参加补课也是希望老师对孩子好点,缓解关系。 周周说,24日这天是姜老师第三次讨要补课费了,她觉得很没面子。她说不想活了,小梦也说跟着她“走”。
20
渴求与家长、老师如好朋友一样交流,但交流过程中又常常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内心很孤独。
交往差异性——封闭 渴求与家长、老师如好朋友一样交流,但交流过程中又常常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内心很孤独。 向成人封闭,向同龄人开放 写日记成了青少年诉说表达自己的一条重要通道。
21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8名学生被劝退后 相约集体自杀(2011-07-11)
学期结束,8名高一声乐班的家长接到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劝退函,称孩子有数门学科不达标,要求劝退。家长透露,被劝退后,8名孩子曾相约一起服药自杀。昨天上午,其中一名被劝退女孩自杀,正在医院抢救。另外7名学生中,3人已回家,4人失踪。
22
第二部分: 青少年两类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23
“心态性不适应行为” 由中小学生遭遇生活挫折与压力时产生的不良心态而引发的不适应行为:学习障碍、人际困难等 “青春期不适应行为” 由青少年发展阶段特定心理特点而产生的不适应行为:青春期性困惑、“叛逆”行为等
24
“心态性不适应行为”分析 正常状态 (常态) 一般生活事件 严重生活事件 自我疏导 不平衡状态 他人疏导 累积转化
一般生活事件 严重生活事件 自我疏导 不平衡状态 他人疏导 累积转化 心理咨询 一般的不平衡 心理危机状态 直接 压抑 心理咨询 不健康状态 心理治疗 显性表现期 转化 隐性潜伏期 (变态) (潜意识潜伏) 个体不同心理状态及关系 (莫雷) 预防 预警 干预 三预机制
25
生活事件: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结婚,升学,亲人亡故等。 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往往与丧失有关。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即当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26
不平衡心态行为特点的启示 4、作为老师,应该对不平衡状态有明确的认识,一旦自己进入不平衡状态,应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并注意根据情况寻求帮助
1、对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关键性的工作,要设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如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使处于不平衡状态而又无法自我疏导得到解脱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2、帮助心理不平衡学生回复到正常状态,工作技术难度不大,需要的比较少的时间、精力与资源,就可能有重大收益。因此, 抓好这个环节,是学校心理健康补救性工作的中心。 3、应该使学生形成心理安全意识,一旦自己感觉心态不良又无法解脱的情况下,要懂得寻求帮助。 4、作为老师,应该对不平衡状态有明确的认识,一旦自己进入不平衡状态,应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并注意根据情况寻求帮助
27
青少年“青春期不适应行为”分析 两个需要: 性成熟引发的性需要 两大矛盾: 四种倾向: 反传统,倾向不遵守常规,因此易出轨
身体发育带来的独立性需要 两大矛盾: 性需要与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的矛盾 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社会管束的矛盾 四种倾向: 反传统,倾向不遵守常规,因此易出轨 对成人封锁与对同伴开放,力求与同辈团体一致 关注自我形象,力求自我表现 精力过剩,寻求刺激与新异
28
青春期不适应行为表现 早恋与性行为蔓延 网络成瘾严重 校园暴力普遍 赌博吸毒频现 犯罪尤其是群体犯罪剧增
29
教育启示 心态性不适应行为问题:加强心理弹性建设 青春期发展性行为问题:加强自我同一性建设
30
妈妈的脸
31
第三部分: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32
心理危机的概念界定 心理危机: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三个因素:创伤性事件 强烈的情绪情感或行为反应 自身能力和经验难以应对
33
青少年常见心理危机的类型 1、学业困难、考试失利导致的心理危机 2、人际、情感、性问题导致的心理危机 3、校园暴力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
4、家庭问题引发的心理危机:家庭暴力、父母离异、性侵 5、躯体疾病或亲人故亡等导致的心理危机 6、天灾人祸等引发的心理危机等
34
心理危机干预成功的意义 1、个体可以得到对现状的自控和理智把握 2、对经历的危机能进行重新的认识
3、学到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有更好的应对策略和手段
35
(一)确立危机干预意识 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凭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难以有效应对。青少年阶段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学校领导及家长都应有危机干预意识,时刻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
36
预防: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其成长背景及生活环境 建设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良好班级心理环境,健康人际关系
2、了解心理危机的三个基本要素,家校合力 了解事件,观察情绪及行为表现 3、建立班级心理委员或心理气象员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或提供必要的支持 4、班级日志,开设心情专栏,如同班级BBS 5、鼓励学生写随笔,班主任老师每周定期交流,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及生活环境变化等 6、专业求助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与班主任、心理教师及家长等有效沟通
37
(二)建立危机预案干预系统 完整的预案干预系统,不仅包括危机的一般预案,而且还应当有危机的预防教育。
通过学校的培训和普及,可以使教师、家长、学生深化对心理危机的认识,树立危机干预的意识,增强危机干预的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技巧、危机耐受力和危机免疫力等,这对于避免危机的发生有很重要的作用。 预案干预系统:领导小组、心理专家、公安人员、医护人员、师生家长群体、后勤保障、新闻媒体等
38
预警,及时干预 特殊关注人群: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长期患有严重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家族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经常出现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长期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很多的学生;失恋后长期不能摆脱失落情绪的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及行为异常的学生等。当注意平时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注以及物质上的帮扶等。 危机三要素:事件、情绪、应对能力 案例:被骂“乘人之危”痛不欲生的男孩
39
心理危机干预重在预防: 1、稳定平衡情绪: 2、认知心理调整: 3、积极行为应对:
通过辅导、干预,恢复当事人有力感、存在感、价值感,发掘利用可用资源,发掘自身应对困境的能力等。
40
(三)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系统实施 宏观层面:从整体的、系统的各个层面上的行政干预、支持策略。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各层都参与且有所担当的部分。心理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引领。 案例:2009年校园轻生事件干预
41
校园轻生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有效实施 1、校园轻生事件通告书: (1)事实通告,澄清事实 (2)心理告知,面对事实 (3)心理支持,多条路径
(4)“三不”原则:不渲染、不评判、不议论,师生携手,应对难关 2、教师培训,扩充人力资源
42
3、学生小组心理辅导 4、师生个体心理援助 5、重点跟踪特殊个体 6、事后生命教育推进
43
微观层面: 学校心理工作人员通过谈话、讨论或活动等进行的专业支持。 1、情绪平衡:尊重当事人的感受 2、增强当事人的能动性、自主性、控制感
3、促进、善用支持系统 4、培育对自己、对环境、对未来的希望。 危机干预者的三种角色:代驾、副驾、乘客
44
一位年轻女子抱怨自己长期陷入一种与总是对人对事都持否定态度的父亲之间那种痛苦挣扎的关系里。由于渴望她和父亲达成某种形式的和解,让他们的关系有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开始,她期待父亲开车送她去上大学——这样她就可以和父亲单独相处几个小时。然而,这个期待已久的旅程是一个灾难:她父亲一如既往地一路都在抱怨路边那条丑陋的、充满垃圾的小河。而她,在车的另一边,看到的是美丽而充满乡村风味的纯净的溪流,里面没有任何垃圾之类的东西。她没有办法回应父亲的抱怨,最终他们陷入沉默,在剩下的路程中他们都没有看对方一眼。 后来,她单独踏上了同样的路途,震惊地注意到那里有两条溪流——路的两边各有一条。”这次我是驾驶员”,她伤心地说,“我从驾驶员这边的 窗口向外看,溪流正像我父亲曾经描述的那样丑劣不堪和充满污秽。”然而,当她学会从父亲的窗口往外看的时候,一起都来得太晚了——她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要真正了解他人的感受是极其困难的,常见的情况是我们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别人身上。 ——欧文.亚龙《在生命的最深处与人相遇》
45
联系方式: 电话: QQ: 谢谢分享!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