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黄梅戏简介: 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其他名称还有采茶戏、花鼓戏、化谷戏、茶篮戏、二高腔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黄梅戏简介: 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其他名称还有采茶戏、花鼓戏、化谷戏、茶篮戏、二高腔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黄梅戏简介: 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其他名称还有采茶戏、花鼓戏、化谷戏、茶篮戏、二高腔等。
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安徽安庆,与湖北黄梅采茶戏有渊源关系。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流布于安徽、江苏、福建、江西、湖北、台湾等省。

3 历史沿革(一): 黄梅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
第1阶段,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如《打猪草》、《卖斗箩》等。演唱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这个时期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形式。

4 历史沿革(二): 第2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 和曹增祥(生)、丁和寿(丑)等进入安庆市区,先是分散清唱,影响日渐扩大,后进入固定场所,作营业性演出。到1931年,安庆市区已有两家演出黄梅戏的剧场,即新舞台和爱仁戏院。1931年和1934年,分别由查振卿、丁永泉等带黄梅戏班到上海,在九亩地一带演出,直到抗日战争开始,才返回安徽。

5 历史沿革(三): 第3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做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潘 等有成就的演员。现在黄梅戏专业剧团共有50个,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6 艺术特色(一) :唱腔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其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黄梅戏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其曲调健康、朴实、明快、优美,表演形式活泼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也称打彩调,是黄梅戏班社职业化后,因常被演员用来向观众“讨彩”而得名。其曲调欢快、流畅,在花腔小戏中曾广泛使用。主调,又称正腔,系黄梅戏中传统正本大戏里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等。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

7 艺术特色(二):语言 黄梅戏语言以湖北黄梅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戏的唱词灵活多变,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间常夹杂多种口语化无词意的字。句数不一定为偶数有时奇数句重复最后一句便成偶数。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唱念。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唱。

8 艺术特色(二):语言2 若说到黄梅戏语言在塑造艺术形象,渲染艺术情境,迁移默化的“寓教于乐”的艺术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其一,黄梅戏的语言具有“山歌”体的内在韵律美。 黄梅戏从抒情、嬉谑的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前身就是山歌时调,小旦、小丑舞台对唱,在此过程中,它吸引了各种时代的、地方的、人文的文化养料,发展为今天的黄梅戏剧种,而其主要的“灵魂”——山歌时调的美学特质却不变。因此,黄梅戏的语言与它所依赖的音乐美质相辅相成,从而形成黄梅戏剧本语言的内在韵律美。 其二,黄梅戏的语言语近情遥,脍炙人口。 黄梅戏语言从表面上看,是比较土气的,句句都是大实话,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它其实内蕴丰富,极富有弹性,在点染戏剧情境、表现矛盾冲突、突出人物此时此境上,有恰倒好处之功妙。 由于黄梅戏语言及唱词同时汲取了古诗、古词、民间口语、民谚、民歌的所长,摈弃其太雅,以至令人听不懂、不好入戏的弊端,发挥了语近情遥、明白如话的特点,因而成为一种雅俗共赏、文野合流、情浓语淡的剧本文学。 其三,黄梅戏语言的乐天夸张化倾向。 黄梅戏的语言犹如戏谑的外衣,覆盖在大多数传统剧目之上,从而形成特有风采。这些语言基本出于劳动人民和下层社会人士的口头创作,到了黄梅戏里,经过艺人的加工提炼,使其更具有个性化,更能结合戏剧情境,引发观众的笑声,所以黄梅戏能给人以愉悦、朝气蓬勃之感。 第四,黄梅戏语言充满了当时现实社会的哲理经验之谈。 由于很多黄梅戏传统剧目都直接来自于传唱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的民间文学,因而它的语言和唱词就不可避免地渗透着那个时代的生活哲理及经验之谈,而且对下层社会生活民众的刻画及表述尤其细腻、独到,丰满。

9 艺术特色(二):语言3 第五,黄梅戏语言中的一些独特用法。
黄梅戏的语言及唱词有些特殊用法。一是根据调式变化而加的衬词、垫词,如“呀嗬啥,依嗬呀”之类。这种衬字垫词乍看不起眼,但将它们去掉,只唱实词就会索然无味。衬字垫词是民歌韵味的体现,离开了它们,就等于好花离了泥土,无根无底了。黄梅戏中对歌队舞的形式极普遍,小旦、小丑或猜谜,或对花,或报地名,或讲古,既热闹好看,也抒情有趣,它所要求的唱词一般都有形式上的同一格律。   此外,利用歇后语来猜药名,"用一二三……十“的数目字来串唱词,都起到演唱活泼、生动抒情的效果。 可以用轻快、平易、幽默、风采四个词来概括黄梅戏的语言。轻快,指它的深入浅出,明白如话;幽默,指它的风格与情趣落落大方,机智嬉谑;风采,指它不断汲取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的养料,丰富自己,常有新鲜独到之处。 

10 艺术特色(三) :音乐 在音乐伴奏上,黄梅戏早期演出为“三打七唱”,即由三人演奏打击乐并参加帮腔。乐器分工是:堂鼓一人兼奏竹根节和钹,坐草台正中;小锣一人,坐上场门外内侧;大锣(又名”筛金”)一人,站在上场门外外侧。到20世纪30年代,伴奏除打击乐器外,又尝试用京胡托腔,后来还有人试用高胡和二胡伴奏,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高胡作为主奏乐器的形式才被逐渐固定下来。

11 角色行当(一):综述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民国十九年(1930)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于演出剧目的需要,又出现了刀马旦、武二花行当,但未固定下来。当时的黄梅戏班多为半职业性质,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装道具)、箱下(负责烧茶做饭)十二人。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由于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戏时,常常是一个演员要兼扮几个角色,因而在黄梅戏中,戏内角色虽有行当规范,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12 角色行当(二):旦角 正旦:多扮演庄重、正派的成年妇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稳重大方。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王三女、《罗帕记》中的陈赛金、《鱼网会母》的陈氏等; 小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女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用小白(安庆官话),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执手帕、扇子之类,舞动简单的巾帕花、扇子花。所扮演的角色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赵翠花、《小辞店》中的刘凤英等。演出整本大戏后,小旦行又细分出闺门旦及专演丫鬟的行当“捧托”。旦行是黄梅戏的主要行当,旧有“一旦挑一班”之说。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如《荞麦记》中的王夫人。

13 角色行当(三):生角 正生: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徐文进、《告经承》的张朝宗、《桐城奇案》的张柏龄等。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时常执折扇。扮演的角色如:《罗帕记》的王科举、《春香闹学》的王金荣、《女驸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等。

14 角色行当(四):其它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小行。在黄梅戏中,丑行比较受欢迎。为帮助演出,小丑常拿着一根七、八寸长的旱烟袋,老丑则拿着一根二、三尺长的长烟袋,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扮演的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钓蛤蟆》中的杨三笑等。 花脸:黄梅戏中花脸专工戏极少,除在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多扮演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如《卖花记》的草鼎、《二龙山》的于彪等。

15 精品黄梅戏赏析(1): 题名: 牛郎织女-黄梅戏 相关名人: 严凤英 王少舫 黄宗毅
相关名人: 严凤英 王少舫 黄宗毅 内容:牵牛星与织女星相恋。王母怒斥天规难容,必须予以惩处。金牛星为牵牛星说情,王母非但不予理睬,反将金牛星与牵牛星一起贬谪下凡犁耕。织女星又向王母求情,也被锁入云房。牵牛星与金牛星来到人间,分别变作牛郎与老牛。牛郎的嫂嫂为人刻薄,对牛郎极其冷漠,并逼着牛郎的哥哥与牛郎分家。牛郎不愿连累哥哥,只得带着那条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牛,忍痛离家。自牵牛星下凡后,织女星空守云房,深感寂寞。一天,她乘王出巡之机,与众仙女驾起云雾,降临人间的碧莲池戏水解愁。这天,老牛忽然开口说话,祝愿牛郎幸福,把牛郎领到池边与织女相会,促成他们完婚。从此,牛郎与织女男耕女织,生下一男一女,全家融融乐乐。王母出巡归来,发现织女私下凡尘,便遣天将捉回复命。牛郎痛不欲生,金牛星献出宝角,变成一只牛角船,牛郎挑着两个孩子登船腾空而起,在南天门追上了织女。夫妻二人抱头痛哭,盟誓永不分离。王母从头上拔下金钗,在牛郎织女脚下划出一条天河,把他们强行分开,规定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从此,每年七月初七,无数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上空,搭成一座天桥,使牛郎织女相会。

16 精品黄梅戏赏析(2): 题名: 女驸马 相关名人: 严凤英 王少舫
内容:少女冯素珍与青年李兆廷自幼同窗共读,及长,订下鸳盟。后李父横遭奸臣谋害,家道中落。兆廷回乡避祸,前往冯家告贷。素珍后母王氏逼他退婚。素珍深爱兆廷,相约会于后花园,赠银一百两,以济困厄之急。又赠玉麒麟一只,以示永不变心。不料王氏闻风赶到,诬陷兆廷为盗,将其送官究办,并将素珍另配。素珍不从, 女扮男装进京寻访哥哥少英,但遍寻无着,偶见招考皇榜,急中生计,冒充李兆廷之名应试,得中头名状元。皇帝见其才貌出众,招为驸马。素珍推辞不得,十分焦急。八府巡按张绍民前来拜访新科状元,寒暄之后,素珍认出他竟是哥哥冯少英。两人正共谋脱身之计,不意圣旨传来,令驸马随即进宫与公主完婚。洞房之夜,公主见驸马迟迟不肯入寝,疑窦顿生。经再三诘问,素珍被迫吐露真情,公主大怒,要面奏父王,以惩素珍欺君罔上之罪。素珍恳切陈词,晓以利害,为保全公主名节和皇家声誉,以不声张为宜。翌日,公主请求父王赦免素珍,皇帝迫于情势,收素珍为义女。冯少英上殿代妹请罪,宰相借此机会作媒,奏请将少英招为附马。素珍救出兆廷,由兆廷顶状元之名。皇宫张灯结彩,两位驸马同时完婚。

17 精品黄梅戏赏析(3): 题名: 天仙配 又名: 七仙女下凡
简介:黄梅戏作品。敷演董永遇仙故事。董永行孝事始见东汉末年武梁祠石刻画像。魏晋时,曹植《灵芝篇》和干宝《搜神记》增加了天帝遣神女下凡,助董永偿债的情节。唐代董永变文和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着重描写路遇、偿债、诀别等部分。明代青阳腔《织锦记》(现存《槐荫相会》、《槐荫分别》两出)又丰富了变文和话本的描写,对后世戏曲有很大影响。清代地方戏的很多剧种能演此剧,剧名或称《槐荫树》,或称《百日缘》,剧情基本相同。黄梅戏《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陆洪非据老艺人胡玉庭口述改编为今本。1953年,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剧本有多种单行本,并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安徽省卷》(1959)。 改编本描写董永卖身葬父,在傅员外家为奴。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妇。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董永夫妻忍痛分别。剧本剔除董永与七仙女的离合系由天定的宿命论思想,加强了这部神话剧反封建的现实意义。改编本又删去傅员外认董永为义子、董永与傅家小姐成婚的情节,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反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剧本的《路遇》、《分别》两场戏,对七仙女的大胆、直率,董永的忠厚、纯朴,都有动人的刻画。槐荫会、槐荫别以及人民日常生活习俗的一些穿插,富有朴素的民间色彩。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一等奖,饰演七仙女和董永的严凤英 、王少舫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天仙配》摄制成戏曲艺术片;1963年再一次搬上银幕,易名《槐荫记》。

18 精品黄梅戏赏析(4):孔雀东南飞 黄梅戏《孔雀东南飞》由安庆市黄梅戏一团演出。
一首流传了1700多年的伟大叙事诗,一经黄梅调演绎,充满温馨、缠绵、凄楚的抒情气氛,由此凸显出来的戏剧场面,传递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气息。该剧的舞台背景运用了水车、风铃,和人扮的水牛,营造出悠远的农耕时代,表现出古朴的民间风情。叙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统一,古朴感与现代感的统一,构成了该剧特有的样式之美。创作者在剧中始终贯穿着一种21世纪的人文立场,重新破译刘兰芝与焦仲卿这一中国古代悲剧的情感因素。   查明哲在导演艺术上有新的开拓,巧妙地调动了舞美、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因素,和谐统一在全剧里,尤其是歌队的引进,使全剧洋溢着古典美。   该剧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主演的表演很到位。黄梅戏《孔雀东南飞》是对传统经典一次成功的艺术开掘。目前该剧已演出21场。

19 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 安徽桐城罗家岭人,1930年出生,本名黛峰,。12岁拜桐城人严云高学唱黄梅戏,不久便在业余班社里登台唱戏,但为族人、家庭所不容,后离家出走正式搭班,改艺名为凤英,唱红桐城、怀宁两县。1946年,严风英进安庆市,先在“草屋”(群乐剧场)演出,以《小辞店》、《游春》两出戏轰动安庆,每晚赶3个剧场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严凤英也因有此盛名而招致灾祸。为避祸,严凤英离开安庆去南京,暂时脱离黄梅戏。1951年,才重返安庆舞台,在“群乐剧场”演出(后改名为“胜利剧场”)。1952年,应邀到上海演出,她在传统小戏《打猪草》、《蓝桥会》和现代戏《柳树井》中所塑造的角色,情感真挚,性格鲜明,唱腔优美动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严凤英也因此被上海观众誉为造诣很深的艺术家。1953年她被调入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4年,再度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天仙配》、《砂子岗》、《打猪草》三出戏,再次获得成功,并获得了一等奖。 从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至1966年的13年间,严凤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红色宣传员》、《刘三姐》、《牛郎织女》、《党的女儿》以及《江姐》等。尤其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的艺术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牛郎织女》,被拍摄成了黄梅戏电影艺术片,其中《天仙配》还荣获文化部“金质奖章”。 严风英的唱腔亮丽沙甜,委婉动听,韵味浓郁,吸收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唱腔之长,将它们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誉为“严派”,广为流传,并被后人作为“精品”唱。她是公认的黄梅戏的一代宗师。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 严风英是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全国妇女联合会委员、中国文艺家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还曾荣获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文革中她被指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封建主义)资(资本主义)修(修正主义)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年4月7日夜自杀身亡。1978年5月23日,安徽省委宣布为严凤英同志平反昭雪。”8月21日省文化局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仪式。 

20 王少舫 王少舫,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生于1920年,卒于1986年,祖籍河北。他原为京剧演员,抗战初期,所在的京剧班与丁老六的黄梅调班同台演出,各演半场,故也也演黄梅戏,直至1950年,才正式改唱黄梅戏,参加了丁永泉父子和潘泽海父女所在的民众剧团。1952年应上海之邀,与潘璟琍合演《天仙配》中《路遇》一折。1953年,随同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归来不久,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5年与严风英合拍第一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   王少舫是生行的代表人物,其唱腔吸收了京剧的唱法,行腔吐字均有独到之处,韵味无穷,为后人争相摹唱。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白蛇传》、《天仙配》、《女驸马》、《韩宝英》、《无事生非》等。《陈州怨》的包拯属净行,王少舫与编曲共同设计出一套花脸唱腔,填补了黄梅戏没有花脸唱腔这一项空白。

21 马兰 马兰,黄梅戏演员,生于1962年,祖籍安徽太湖。母亲是黄梅戏演员,父亲是舞台设计兼编剧。她1975年考入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班,五年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马兰扮相甜俊,表演细腻,嗓音甜美。擅演剧目:《女驸马》、《天仙配》、《龙女》、《风尘女画家》、《遥指杏花村》、《无事生非》、《西厢记》、《劈棺惊梦》、《红楼梦》、《梁祝》、《秋千架》及电视剧《严凤英》等。   所获奖项:1986年中国戏剧梅花奖;1988年中国电视金鹰奖和飞天奖最佳女主角奖以及第二届全国电视十佳演员;1985年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和1989年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十佳演员奖;还曾荣获文华奖和白玉兰奖。

22 韩再芬 所获奖项:第五届上海“白玉兰奖”主角奖,全国黄梅戏广播、电视大赛双“十佳”演员,94中国小百花越剧节小百花表演金奖,95中国安庆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表演金奖,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年,文化部授于她青年艺术家称号,中国文联授于她“德艺双馨”优秀艺术家称号。历任中国共青团中央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政协常委、人大代表。 韩再芬,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主要演员,出生于1968年,祖籍安徽潜山。1980年进入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学员队学艺,两年后便登台。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 韩再芬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纯厚、清亮悦耳。她在舞台上、电影、电视里塑造了许多婀娜多姿、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所演剧目:《女驸马》、《天仙配》、《杨贵妃》、《血狐帕》、《西施》、《徽州女人》等。另外,她还先后主演二十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女驸马》、《天仙配》、《桃花扇》和《孟丽君》获金鹰奖;《桃花扇》获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徽商情缘》获9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戏曲片奖。

23 戏院介绍(1)-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原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87年改团为院。全院200余人。1953年4月建团,是黄梅戏最具有代表性、最有影响的的表演团体。黄梅戏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严风英、王少舫,以及优秀演员潘璟琍、张云风、王少梅、丁紫臣等,都是该团第一批成员。此后,丁永泉、胡遐龄、潘泽海等著名老艺人纷纷调入,不仅使剧团更好的继承传统,更重要的是紧紧把握住黄梅戏的风格。1980年前后,马兰、黄新德等新秀进团,给该团增添了新鲜血液,使剧团更具活力。名剧《天仙配》、《女驸马》便是该团整理改编的;同时,还整理,改编、演出了《夫妻观灯》、《打猪草》等。这些剧目,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东南亚和欧美各国等海外地区.都有极大的知名度。从1955年起,先后拍摄了黄梅戏电影艺术片《天仙配》、《女驸马》、《春香闹学》、《槐荫记》、《牛郎织女》、《盂姜女》;同时,还拍摄了多部黄梅戏电视艺术片,如《定婚照的风波》、《这家没男人》、《风流杏花村》、《英宁》等。 剧团改剧院后,下设"2个团1个艺术培训部",一团和二团为演出单位,艺术培训部专门培养黄梅戏接班人。应该说,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建团开始,就集中了黄梅戏编剧、导演、演员、编曲的精英,不断地挖掘、整理,改编、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剧目,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并到香港、台湾、新加坡献艺。全国90%的省份,都留下了他们的演出足迹。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艺术风格,对全国黄梅戏的其他各院(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4 戏院介绍(2)-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安庆市黄梅戏一团简介 一团,100多人,演员阵容比较强大,有田玉莲、丁同、刘广慧、王富珍、斯淑娴、董文霞等,这些演员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 一团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 王少舫及一大批黄梅戏著名演员的母团,于1956年2月正式建立国营剧团,前身是民众、胜利两个演出实体,建立于四十年代,代表了当时黄梅戏的最高水平,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和潘景利等, 先后输送给安徽省黄梅戏剧团,57年又组建了一个黄梅戏剧团支援了湖北省;…还办起了黄梅戏演员训练班,培养出了大批黄梅戏的优秀人才,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安徽省黄梅戏学校, 为黄梅戏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团的演出足迹遍及皖、苏、浙、闽、,赣、鄂、豫、湘、鲁、冀、吉、辽、陕、甘、新、京、沪云、贵等19个省、市、自治区。一团曾参加影片《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 拍摄,并多次参加全国、华东地区及省、市会荣获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多项大奖。马自俊荣获国家级“十佳 演员”称号,赵媛媛、满玲荣获省级“十佳演员”称号,《富贵图》一剧荣获95中国安庆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丈化部优秀演出奖,赵媛媛、马自俊分别荣获国家级金奖和银奖。《朱门玉碎》由北影厂拍摄成电影, 《玉带缘>)由中央电视台拍摄成三集黄梅戏电视连续剧:《公主与皇帝》由江苏电视台拍摄成电视剧。经常上演的优秀剧目,由各级电视台、电台、各音像部门制成电视片、唱片、盒带、VCD影碟,深受广大观众,听众的喜爱。 安庆市黄梅戏二团简介 主要演员有韩再芬、李萍、麻彩楼、王凤枝、张文林、李萍等。 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是国家人事部、文化部命名的 “全国丈化先进集体”。剧团始建于1957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锤炼,造就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强干队伍,现拥有高、中级艺术人员50余名,创作实力雄厚,演出阵容整齐。 剧团曾创作、首演了黄梅戏经典作品《女驸马》及《西施》、《孔雀东南飞》等具有广泛影响的优秀剧目:与电视台合作摄制的《郑小姣》、《女驸马》、《挑花女》、《孟丽君》等一大批优秀电视片,曾分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 “白玉兰奖”等多项大 奖。并五次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

25 戏院介绍(3)-湖北省的黄梅戏表演团体 湖北省为了更好的在湖北发展黄梅戏事业,提出要把黄梅戏请回娘家,以满足湖北人民对黄梅戏的需求,于1989年9月成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团。团址在黄冈,从初建的60人,已发展到现在的130人,属全民所有制性质。他是由黄冈地区艺术学校黄梅戏班毕业生和黄冈地区文工团,以及从安徽调过去的演员组合而成。主要演员有杨俊、张辉等。剧团成立伊始,除排演演出黄梅戏优秀的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外,还排演演出了《未了情》、《双下山》、《喜脉案》、《春江月》、《不倒的门楼》等:拍摄了黄梅戏电影艺术片《血泪恩仇记》:六集黄梅戏电视剧《貂婵》等。10年来,由于全团的努力.艺术质量不断提高,演出的剧目获得了不少奖项,《未了情》获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和湖北省新剧目创作奖:《双下山》获湖北省1992年剧种比赛最佳演出奖;上两个剧目分别获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演出一等奖、优秀演出奖:电视剧《貂婵》获第十一届“飞天奖”。1996年,该团去台湾、香港以及乌克兰演出,很受欢迎。 湖北省六个县级黄梅戏表演团体,在湖北临近安徽的黄梅、英山、蕲春、罗田等县,是黄梅戏的主要源头,与黄梅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湖北省先后共在黄梅县、英山县、罗田县、蕲春县、武穴市、龙感湖区六个县(市)建立了黄梅戏剧团。他们的演出风格,与安徽的剧团基本相似,剧目、表演,唱腔受安徽影响很大。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艺术培训部于1997年还为黄梅县、龙感湖区代培了三十余名学员。

26 写在后面的话: 舞台是演戏的地方,也是再现人生之处。古往今来戏剧舞台的一些对联,多是把戏剧人生等闲看,意味身长。如:“谁为袖手旁观客,我亦逢场作戏人”,“乾坤大戏场,请君更看戏中戏;俯仰皆身鉴,对影休疑身外身”。听了这些,或许你已经准备好了,体会一下戏中戏,身外身的感觉,那么还等什么呢,快点来吧!听听黄梅戏的艺术家马兰、韩再芬的天籁之音吧! Leleli


Download ppt "黄梅戏简介: 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其他名称还有采茶戏、花鼓戏、化谷戏、茶篮戏、二高腔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