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生命教育(三生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前景的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生命教育(三生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前景的思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生命教育(三生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前景的思考
郑晓江 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教授 宋庆龄基金會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首席专家 云南省三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香港全人生命教育学会专家顾问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

2 前言:立德树人与生命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2、11、14)与媒体见面会:“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何谓“更好的教育”?何谓“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呢?胡 锦 涛十八大《政治报告》(2012年11月8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我认为,处理好“知识增长”与“生命成长”的关系问题是生命教育的核心问题,表现在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方面,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把“知识的增长”与“生命的成长”结合起来;表现在大专院校中的生命教育,则关键在于“如何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建构正确的生命价值与生活的意义”。所以,生命教育就是“立德树人”中之“树人”的教育,可以满足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的愿望,能够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所以,党的十八大已经为中国生命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强大的动力。 那么,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如何从中国生命教育(三生教育)发展历程的考察中获得未来发展方向和内容的启迪呢?这是我想提出并与诸位探讨的问题。

3 一、中国生命教育(三生教育)的历程 如果仔细地考察中国生命教育兴起的历史过程,可以概略地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中国生命教育(三生教育)的历程 如果仔细地考察中国生命教育兴起的历史过程,可以概略地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年开始到1999年,可以称之为引入与逐步发展的阶段。从1997年开始,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首先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与愿景 。中国大陆也开始有了介绍生命教育的文章。 根据徐敏雄先生《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MANNHEIM知识社会学的分析》一书中的研究,1997年则是台湾正式开始推动“生命教育”的时间,同年,台湾“教育部”委托实施伦理教育多年有成的台中市晓明女中设计生命教育课程,并推动办理研习、训练师资等,并于1998年度在全台湾地区各国中(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初中)实施,高中则于第二学期实施。这一年还制定了“台湾省国民中学推展生命教育实施计划”。2000年7月台湾地区公布了“教育部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并组成了“生命教育委员会”,扩大成为台湾各级学校都推动生命教育。2001年,台湾地区教育部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曾志朗部长宣布该年为“生命教育年”。徐敏雄先生认为,这属于“朝向独立设科时期”( ),由2002年至今则是“融入式课程”与“独立设科”并存时期。2004年台湾颁布了普通高中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程纲要,2006年列入了高中选修课程,在台湾许多的大学都开设有生命教育方面的讲座或生死学的选修课程等。发展至今,台湾的生命教育已经进入成熟期了。

4 第二个阶段,从2000年至2003年,这是中国大陆开始关注生命教育的教学理念及课程并开始引入的阶段。
第三阶段,从2004年至2007年,是从引入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到具体实施生命教育教学实践的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有辽宁省2004年启动的《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和上海市2004年制定、2005年实施的《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及2005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制定《黑龙江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2006年湖南省颁布的《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随后,重庆、长春、苏州、常州、咸宁、深圳等省市区各自下发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意见等。 第四阶段,从2008年至2010年6月,是中国生命教育进入较大发展的阶段。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5月云南省颁布了《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和《关于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2010年2月23日,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陕西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积极开展三生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从生命教育的推广发展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位一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从此以后,中国的生命教育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独特品牌,意义重大和深远。

5 第五阶段,从2010年7月至今,是“生命教育” 取得国家“准生证”并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的“学会生存生活”、 “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至今,尤其以云南省和黑龙江省最给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4个省(市)组织开展了生命教育工作,16个省市使用了云南的生命教育的教材。约有3万多所大、中、小学校进行了生命教育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尤其以云南与黑龙江省推广最力:《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调整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的通知》(云高工办〔2011〕13号)规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各地各校要按照必修科目的要求,在幼儿园和小学二、三、四、五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在高中、中职、大学的起始年级,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足学时(32学时),给够学分。

6 2008年,黑龙江教育厅将生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设,以必修课的形式正式排入学校课表
2005年9月,黑龙江教育厅面向全省下发了《黑龙江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中小学通过学科渗透、专题教育、课外活动等途径开展生命教育,经过三年的实践,成效不明显。于是在2008年,黑龙江教育厅将生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设,以必修课的形式正式排入学校课表,每学期8课时,配备专兼职教师,制订生命教育课标,统一编写教材。又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省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建构了有效载体,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命活力,使学生学会了“珍爱生命、幸福生命”的方式方法……。 2012、5、19培训黑龙江省生命教育的教师 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初中的生命教育课堂

7 台湾香港生命教育发展的启示:2012年10月19-21我们的生命教育团队赴台湾大学参加“自主、灵性与大学生命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台湾生命教育的同行广泛地交流

8 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生命教育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察觉台湾的生命教育的轨迹是从死亡学到生死学,再发展到生命教育。这一直可以追溯到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在台湾正中书局出版了《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他以在美国宾州天普大学讲授“死亡与死亡过程”课程十余年的知识背景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理解,发展出一门崭新的学问——生死学。比较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中国大陆的生命教育发展的轨迹主要是从死亡哲学到生死哲学,再到生命教育。 大陆是从死亡哲学发展到生死哲学,再到生命教育。20世纪90年代段德智教授在武汉大学开设选修課“死亡哲学”,《死亡哲学》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自1994年始,本人在南昌大学开设了名为“中国死亡智慧”和“生死哲学”的课。生死观的教育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生命教育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生死观教育不能替代生命教育。

9 2012、1、12-14我们研究所五位老师和五位研究生赴香港教育学院参加“生命教育学术及专业实践会议”

10 香港全人生命教育学会会长梁锦波博士:《生命教育——全人生命的关注》中谈到香港生命教育的历程与起因
在国外,最初是探讨“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议题。香港生命教育可以追溯到1996年,已有中学推行名为“生命教育”的课程,香港中文大学推行了为期二年的“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共有21所中学成为伙伴学校。圣公会宗教教育中心有感于当时校园暴力及童党问题,于2001年推行《生命教育计划——亲亲孩子亲亲书》,香港天主教教育发展委员会推動“爱与生命”的教育系列;循道卫理联合教育于2004年发展“优质生命教育发展计划”;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于2009年成立“优质生命教育中心”;香港教育学院亦推進“宗教与人生——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计划,并开设出“生命教育与价值教育博士班”,等等。综合而言,有几宗事件促使香港学界关注生命教育:1、八仙岭大火造成的死伤;2、2002年香港发生了不少震撼社会的自杀事件;3、2003年非典型肺炎;4、校园暴力、童党、欺凌及青少年滥药的个案不断增加。 仔细观察香港、台湾、大陆生命教育的轨迹至少可以获得几点认识:第一、现代人复杂的生死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中国生命教育的兴起;第二、青少年遭遇到种种生命的困顿,教育界试图从全人的发展,即人之生活、生命与人生各个层面去努力解决这些生命的困顿;第三、各宗教团体及社会团体的大力推动,其背后是宗教本身对人之生命的深切关怀。

11 为了让大家对生命教育有个形象的了解,这里用图片展示一下中国生命教育历程的几个重要的节点: 2005
为了让大家对生命教育有个形象的了解,这里用图片展示一下中国生命教育历程的几个重要的节点: 由台湾中华生死学会、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主持召开的“海峡两岸生死哲学学术与实务研讨会”在南昌举行

12 2005年12月22日,首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2006年12月28日-29日,“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行;2007年12月27日—29日,第三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13 2006年第一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高级研修班(苏州)

14 2007年全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湖北潜江召开

15 2007、8天津永安第二屆“海峡两岸生命教育研讨会”

16 2007年宋庆龄基金會北京第三届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问题少年与家庭教育”

17 2008年2月中日“东亚生死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8 2008年11月26-29两岸四地的学者齐聚香港教育学院,参加第四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

19 2009年5月29日云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兴办了“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论坛”,本人发表专题演讲《关于生命教育的沉思——以云南省“三生教育”为中心》

20 2009年6月杭州传媒学院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论坛

21 2010年8月26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首屆“生命彩虹”生命教育教学研讨會在四川绵阳召开

22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六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壇,于201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昆明举行。来自两岸四地的60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

23 2011、10、16-17北师大“首届大学生生命教育高峰论坛”

24 2011年10、28-29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论坛在杭州举行

25 中国生命教育发展的里程碑:2011、10、21云南三生教育大會:近五千人参加;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到会讲话
刘利民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云南开展和实施“三生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他说,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是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实践能力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中国生命教育发展的里程碑:2011、10、21云南三生教育大會:近五千人参加;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到会讲话

26 2011年12月5-6号第七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广东顺德举行

27 2012、1、12-14我们研究所五位老师和五位研究生赴香港教育学院参加“生命教育学术及专业实践会议”

28 全国生命教育2012年年会在天津举行(4月28-29日)

29 2012年全国生命教育黑龙江实验区论坛(5、20-21)

30 2012、8、13吉林省生命教育现场会,我们的教学团队做专门的生命教育演讲

31 2012年10月10-12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教育高峰论坛在长春医学专科学校召开

32 2012年10月19-21台湾大学“自主、灵性与大学生命教育学术研讨会”

33 2012、11、24-26“2012常州全国生命教育大会”

34 2012、11、29云南省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工作会议

35 中国各地开展生命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成绩斐然;问题也不少
第一是显性课程,即在学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配有专门的师资力量和教材等,使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以至敬畏生命。第二是隐性课程,即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第三是专题教育,即利用品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第四是课外活动,即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第五是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组成研究共同体,为具体实施生命进行基础性的工作。 全国各地生命教育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学校处于摸索阶段,许多老师也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出现了许许多的问题。

36 二、中国生命教育(三生教育)未来发展之思考
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了,生命教育如何更加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如何使优秀的生命品质真正让青少年掌握并内化和实践呢? 2008年之后,生命教育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快车道,是发展最迅速、普及最广的时期,成绩巨大,但蕴含的问题也有许多,最大问题有二:一是把生命教育视为服务社会管理和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而非从个体生命成长的需要来看待生命教育、推动生命教育。其结果是出现了所谓“生命教育是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学校中的生命教育包括了除数理化、语体外这些学校知识性课程之外几乎所有的教育内容,这样必然模糊了生命教育的外延,稀释了生命教育的内涵,无形中取消了生命教育。二则把生命教育等同于安全教育、等同于德育、等同于班会活动、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其他的什么教育活动(如生命化教育、阳光教育、生本教育)等等。从而无法掌握生命教育的独特性,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实质是淹没了和异化了生命教育。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对生命教育的核心问题认识模糊,对生命教育的独特方法没有掌握,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有偏差,导致在生命教育的实践上流于空泛而失去了生命教育的本质特征,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如何基于生命教育历史发展的反省,来避免将来发展中的弯路、叉路、偏路和反路呢?我以为,应该认真总结生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拨正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真正发挥出生命教育应有的功能与效果。

37 2012、11、29:云南三生教育工作会议:体表们交流三生教育的做法经验,非常好,非常有价值。但也有些发言,说的都是:做了那些文艺活动、军训、打扫校园,等等。那么,没有搞三生教育之前,要不要做这些;搞了三生教育之后,做这些有什么不同?

38 《常州市中小学生深层次素质教育再推进 9年生命教育系统化》(《常州日报》 ):很好,但除了数理化、语体外,几乎包括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有这么多的课时和教师来完成这些吗?“生命教育”不是整个的“教育”,而是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在具体的生命教育课程中很难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达到如此宏伟广博的目标。 各年级生命教育课程主题   一年级:我从哪里来;认识我的身体;健康我的生活;爱护我的伙伴;祝( )生日快乐。   二年级:祝节日快乐;感受生命的复苏;认识身边的小动物。   三年级:观察种子的萌发;认养一盆(棵)植物;认识身边绿色的生命;我们去植树。   四年级:我眼中的生命;我的成长与家庭;我的成长与学校;我的成长与他人。   五年级:生活中的爱;交往中的爱;教育中的爱;关怀老年人。   六年级: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煤气安全;学会报警;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灾害。   七年级: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心理变化;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怀孕与分娩;理解疾病;营养指南;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传染性疾病及其防治;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防治;遵循药品使用的准则;身体活动与健康;紧急避险;公共卫生资源及其利用;生死尊严。   八年级:培养健康的心理,发展良好性格;做负责任的决定;预防自杀;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学会解决冲突;学校安全和暴力预防;社会暴力及其预防;管理你的时间;管理你的金钱;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做一个积极的社区居民;走近弱势群体;做一名志愿者。   九年级:健康的家庭关系;压力管理;学会面对挫折;避孕与安全性行为;辨别虚假广告;抵制烟草、酒精饮品;支持慈善事业;职业生涯规划。   高一:个人形象设计;了解精神疾病;认识心理辅导;学会学习管理;控制自我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漫谈网络游戏;生与死的尊严;学会如何感恩;组织或参加慈善募捐活动;正确面对爱情。   高二:人生规划;安全独处;学会面对失落;良心与反省;容忍、偏见与种族歧视;信仰与风俗习惯;媒体的影响力;感情与节制。   高三:检视学习进度与效率;生命与伦理;犯罪与刑罚;公平与正义;公民与人权;贫穷与发展;义务献血;全球伦理与宗教。

39 是从社会管理或教育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学生个体生命成长来确定生命教育的主题? 天水圍循道衛理小學生命教育課程重點
個人發展:我概念、自我管理、生活 計劃、解決問題、成就感、 情緒管理、欣賞自己、多元 智能 群性發展:溝通技巧、人際關係、尊 重他人、接納他人、應變及 衝突處理、情緒管理、與人 相處 學業:愉快的學校生活、學習態度、 學習技巧 事業:處事態度、生涯計劃、善用時 間、合作精神 生死教育:生死關懷、超越傷悲 價值教育:以聖經價值觀念建構課程

40 正規課程:主題活動 一年級 成長禮 迎接小學生活的挑戰 二年級 親親幼稚園 懂得珍惜及與人分享,認識如何與幼兒溝通的技巧 三年級 親親老友
級別 活動 教學重點 一年級 成長禮 迎接小學生活的挑戰 二年級 親親幼稚園 懂得珍惜及與人分享,認識如何與幼兒溝通的技巧 三年級 親親老友 了解長者對社會的貢獻,培養感恩的心和助人為樂的態度 四年級 天循大使 服務人群,提升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五年級 生之頌讚 認識生命的變化,體會生命的可貴,學懂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及面對青春期的挑戰。 六年級 感恩祭 懂得凡事盡力、凡事珍惜、凡事感恩

41 第一、大力加强生命教育或“三生教育”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的研究。生命教育和“三生教育”的理论基础、学理基础、历史渊源、学科特征、课程设计等重大的理论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所以,不仅仅要成立民间的社团、基金会的运作,更应该大力培植生命教育的专门和正规的研究机构、专职的研究人员,推动学科基地的建立,设立硕士博士学科点,投入必要的资金,召开相关的学术性会议,来推进生命教育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为生命教育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很遗憾在云南大学、云南师大等重要的大学中还没有专门的“三生教育”的研究机构或学术科研的文科基地)

42 中国大学中主要从事生命教育研究的学术机构主要有: 1、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中国哲学、生命哲学、生死哲学、生命教育为主要方向 2、2008年浙江传媒学院成立了“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 3、2010年4月21日,以生命教育为研究主题的学术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4、2012年7月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生命教育研究与推广中心的基础上成为了“吉林省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主要从事大学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43 第二、推动生命教育或“三生教育”各个层次核心课程的研发和系列教材的编纂
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的事业在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做生命教育,而在于如何做好生命教育。所以,怎样推出优质的生命教育课程就成为关键。要有优质的生命教育课,编出好的教材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已正式出版的有关生命教育、三生教育的教材已有十余种之多,而云南省编撰及出版的“三生教育”教材一套七本,已广泛地运用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专院校的“三生教育”的课程之中。但总体来看,已出版的有关生命教育、三生教育的教材还有不少的缺陷,需要在国家层面上组织力量,深入研究、撰写出新的教材,使之更贴近受教育者,也更能取得实际的效果。

44 我们关于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的长期探索 江西師範大學道德與人生研究所在全國全面推廣生命教育
中国大陆 最早进行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的大学,应该是武汉大学与南昌大学:局限在生死教育。20世纪90年代段德智教授在武汉大学开设选修课“死亡哲学”,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1、0版的生命教育课(主要谈死亡问题)。1994年我在南昌大学开设“中国死亡智慧”的选修课时,约有200余学生选修该课;1997年,开设“生死哲学”的全校选修课时,第一学期有1360余人选修,第二学期也有1230余人选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现代中国人对生命教育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最初局限于生死观教育,课名为“中国死亡智慧”和“生死哲学”。生死观的教育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生命教育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生死观教育不能替代生命教育。

45 2、0版的生命教育课(既谈死更谈生的问题) 2006年以来,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组建了六位老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在大学开设了“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的全校公选课。本课程主要针对青年学生在生活、生命与人生方面出现的许多严重问题,希望通过讲授帮助学生处理好这些问题,呵护他们的人文生命,为其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奠基引航,共安排了五大版块: (1)《学会生活》版块 (马九福博士、王小珍讲师) ( 2)《学会做人》版块 (蒋九愚博士、副教授) (3)《学会休闲》版块 (徐春林博士、副教授) (4)《学会养生》版块 (曾勇博士、副教授) ( 5)《学会生死》版块(郑晓江教授) 本课程立足于中华民族生命文化发展血脉的基础之上,探讨中国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在新的世纪中如何获得更健康、更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拥有更好的人生观、人生模式和死亡观。

46 3、0版本的生命教育课(2010年开始):生命困顿切入,以生命成长为目标,以灵性感动、知行合一、多元视听媒体的运用为方法
感悟生命——关于大学生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人无信不立——关于诚信的生命教育课 心宽天地阔——关于宽恕的生命教育课 生命的航向——关于生涯规划的生命教育课 我写我话我生命——战胜自卑 自我悦纳的生命教育课 拨动爱的音符——关于情感问题的生命教育课 人生何处不相逢——关于青少年人际关系的生命教育课 恰同学少年——生命的热情与梦想 灿烂人生——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教育课 双翼齐飞——青少年知识的增长与生命的成长 处处留心皆风景——关于珍惜的生命教育课 生命之长度与宽度——关于生涯规划与生命成长 人生无处不飞花——生命中的休闲 长生久视之道——生命中的养生 将爱情进行到底——关于大学生情感的生命教育课 那些年的依赖——提高刚入校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死是生的导师——关于生死问题的生命教育课

47 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基于以上对生命教育的历史及核心问题(学生知识与生命共同成长)的理解,并立足于解决中小学生的生命困顿问题组织设计并在全国中小学推广生命教育课程
在中小学推广十三个专题二十六节课: 1、逆风飞扬——关于挫折的生命教育课 2、大爱,让生命美丽——关于感恩的生命教育课 3、快乐每一天——关于生活质量的生命教育课 4、生命因责任而精彩——关于责任的生命教育课 5、“托起生命之舟”——关于生命与安全的生命教育课 6、有 志 一 同 ——关于团队精神的生命教育课 7、追求生命的神圣与崇高——关于信仰的生命教育课 8、幸福从“心”开始——关于幸福的生命教育课 9、生命之花亮丽在那里——关于生命价值的生命教育课 10、网络世界与现实天地——关于网瘾问题的生命教育课 11、友谊与情爱——关于青少年情感问题的生命教育课 12、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关于悦纳自我的生命教育课 1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关于生死问题的生命教育课

48 第三,凝聚并培养一支正规、专业、跨领域的生命教育、三生教育的人才队伍,是促进生命教育和三生教育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确保生命教育和三生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
生命教育的发展,人才队伍是关键所在。这其中,专业和高素质的生命教育种子教师队伍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而教师的天职则是育人,既要做“经师”(知识传授),更要做“人师”(生命导师)。仔细考察中国从生命教育到“三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有关生命伦理及生命哲学、生死哲学方面的基础显得比较薄弱。2008年,笔者在台湾做生命教育的演讲,一直从高雄讲到台中、台北,发现台湾从事生命教育的老师,大多数的知识背景是教育学的、心理学的、哲学及生死学的、宗教学的,所以,他们从事生命教育多从教育学、心理学、生死学、宗教学中获取资源。而中国大陆从事生命教育工作的老师,大多数是从事于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及德育的教学工作,所以,生命教育的教材及课程多偏重于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这有比台湾优长的方面,但亦有其短处,即:缺乏生命伦理学、哲学生死学、宗教学意义上对生命、生存、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这方面的知识及修养缺失严重。生命教育或“三生教育”做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最终目的不仅要解决人们生活能力与生存技巧问题,更要解决人们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问题,所以,从生命伦理、生死哲学、宗教学的高度对生命、生存、生活的界定、内在的相关性及深层意义与价值诸问题的论述,应该是生命教育和“三生教育”的基础与出发点,值得深入探讨,并形成一线生命教育、“三生教育”老师的基本知识的素养。

49 台湾大学安排的2009高中教師在職進修生命教育類課程教學學分班课程(二年完成):这是完成“大人之学”的全部:确实是生命教育教师需要的素养
第一學期 宗教學概論(3) 生死關懷(3) 哲學與人生(3) 第二學期 基本倫理學上(2) 科技與生命倫理(3) 性愛、婚姻與倫理(3) 第三學期 生死關懷(3) 生命教育課程 設計與實施(2) 第四學期 基本倫理學下(2) 哲學與人生(3) 人格發展與統整(2)

50 《珍爱生命》教案分享:一、生命为什么宝贵:人孕育出生的艰难。这远远不够: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心,人之生命异于其他生命;二、视频:《假如地球是一个100人的村庄》说明的是惜福的观念,并不主要是说明“珍爱生命”的主题。

51 第四,持续不断地扩大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间的生命教育交流互访,形成友好往来的常态,是促进生命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之间,以及大陆各省市之间广泛开展了生命教育的交流参访、专业研讨会,已经形成了友好往来的常态,通过这些相互学习的机会,可以不断地碰撞激荡生命教育的理念,学习更新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

52 2012、1、12-14我们研究所五位老师和五位研究生赴香港教育学院参加“生命教育学术及专业实践会议”,除郑教授做主题演讲外,朱清博士给香港教育学院的大学生、马九福博士给香港的小学生上了公开课,这是大陆引入生命教育十余年后,第一次有大陆的老师在海外展示我们的生命教育课的模式,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53 第五,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方法真正运用到所有的教学的门类,使全体教师都具备生命教育的教学素质与方法,同时把生命教育广泛地推广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真正成为公民教育,这些都是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目标。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生命教育”不仅仅应该是学校中的显性课程,也不仅是一种应该渗透到学校中各类课程中去的隐性观念,所以,全体教师都应该是生命教育的老师。生命教育还是公民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因为,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每一个人在生存与生活中都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54 从根本上而言,生命教育就是教育的生命;生命教育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素质;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生命教育的老师
基于对生命教育核心问题的认识,我们可以推导出二点:其一、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已,其本质是让教育回归真正的原点: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之幸福的生命与快乐的生活为本。也就是说,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人以知识、技能、谋生的本领,在其深层意义上是使人成为人,引导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幸福的境界。 其二、生命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的素质,因为在帮助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难道不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吗? 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生命教育的老师;生命教育就是教育的生命。在生命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我们尤其要注重教师专业及专业素质的问题。教师专业与教师专业的素质是二个不同的概念。教师专业指教师学的是哪一门学科并开设哪一门课程,如教师在学校里的数学系、中文系或体育等系科中学习,后来在学校工作后开设高等数学、哲学、心理学等等;教师专业的素质则指教师的学术素养、教学素养、语言表达的素养等等。而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掌握及运用,应该是新时期全体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的素质。

55 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在全国全面推广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公民教育
应该努力把生命教育推向社会,进行老年人的生命教育、女性的生命教育、干部的生命教育、军人的生命教育,乃至外出务工人员、服刑人员的生命教育等等。因为,生命教育仍是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每一个人在生存与生活中都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在清华大学为卓越女性上生命教育、为部级干部做生命教育、为老年人做生命教育、为和尚做生命教育

56 进了郑教授的课堂,我们都是同学,你们与后面的警官是同学,与我的研究生也是同学,我们共同成长

57 三、简短的结论   生命教育和三生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伟大的教育事业,经过各界的努力,尤其是云南省的大力推动,已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前景,关注生命教育发展的正规化、专业化、实践化,将生命教育真正服务于教育第一线和青少年的生命成长,是未来生命教育发展的核心。我们应该持续地开展生命教育科研与培训,进一步探索生命教育实体化的模式。而我们推动开展生命教育(三生教育)的目的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中的“树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答记者问时所说的,为了“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我们的路程还很长,也很曲折和艰难,我们每一位生命教育的伙伴都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真正迎来生命教育事业大发展的美好明天。

58 感谢诸位耐心地听完!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1859242


Download ppt "中国生命教育(三生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前景的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