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鯨鯊介紹 報告人:林士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鯨鯊介紹 報告人:林士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鯨鯊介紹 報告人:林士涵

2 目錄 鯨鯊介紹 命名 分布 身體結構與外觀 食物 行為 繁殖 保育 飼養

3 鯨鯊介紹 鯨鯊科 世界上最大的〝魚〞

4 命名 鯨鯊第一次被確認在1828年4月,當時是根據一隻長4.6公尺,在南非桌灣被捕獲的個體。隔年由開普敦的英國陸軍醫生安祖魯·史密斯(Andrew Smith)所描述。他在1849年公開更多有關鯨鯊的細節。「鯨鯊」這個名稱是從魚類生物學而來,換句話說,鯨鯊的體型與鯨魚一樣龐大,而且也是濾食動物。

5 分布 鯨鯊棲息在熱帶與溫帶海域,分佈大約在南北緯30度的範圍內。目前認為鯨鯊主要是在遠洋地區出沒,而鯨鯊季節性的覓食活動偶爾會發生在幾個沿岸地區,例如西澳洲的寧歌路珊瑚礁 (Ningaloo Reef)、宏都拉斯、菲律賓的Donsol與八打雁(Batangas)及坦尚尼亞的奔巴島與桑吉巴。雖然鯨鯊常出現在近海,不過也曾經在沿岸、潟湖、珊瑚礁與河口發現牠們的蹤影。曾經在700公尺(2,300英尺)[3]深的海域發現過鯨鯊。鯨鯊是單獨活動,除非在食物豐富的地區覓食,否則牠們很少群聚在一起。雄性鯨鯊的活動範圍比雌性更大,因為雌性鯨鯊比較偏好出現在特定的地點。

6 身體結構與外觀 鯨鯊有一個寬闊的嘴巴,寬達1.5公尺,包含了300-350排細小的牙齒。鯨鯊有5對巨大的鰓,兩個小眼睛位於扁平頭部的前方。身體都是灰色,腹部則是白色的。每隻鯨鯊的斑點都是獨特的,可以用來辨識不同的個體。鯨鯊的表皮有黃白色的斑點與條紋,並且可以達到10公分厚。鯨鯊擁有一對胸鰭與背鰭。幼鯊的尾鰭上半部比下半部還大,不過成年鯨鯊的尾鰭則是新月狀的。鯨鯊的鰓裂剛好位於眼睛的後方。 鯨鯊的游泳效率並不高,因為牠們的身體對於魚類而言是不尋常的,所以平均速度每小時約只有5公里。目前最大鯨鯊的精確紀錄是一條於1947年11月11日在Baba島捕捉到的鯨鯊所創下,牠的長度為12.65公尺,重21.5公噸,身體周長則為7公尺。

7 食物 鯨鯊是濾食動物,是目前已知3種濾食鯊魚之一,另外2種分別為巨口鯊與姥鯊。鯨鯊吃浮遊生物、巨大的藻類、磷蝦。牙齒不是覓食的功用,它的尺寸不大。鯨鯊吸進一口水,閉上嘴巴,然後從鰓來排出水。浮遊生物在鰓與咽喉的皮質鱗突所困住。這個類似過濾器般的器官是鰓耙的獨特變異,可以阻止任何 大於2至3公釐的物體。任何被鰓條之間的過濾器官所阻塞的物體會被鯨鯊吞下去。

8 行為 雖然鯨鯊擁有巨大的身軀,不過並不會對人類造成重大的危害。牠們經常用來教育社會大眾,不是所有的鯊魚都會「吃人」。鯨鯊實際上個性是相當溫和而且也會與潛水人員嬉戲。有一項未經證實的報告指出,鯨鯊會保持靜止,將身體倒反來讓潛水人員清理腹部的寄生生物。潛水人員可以與這種巨大的魚類一同游泳而不會遭受任何危險,除了會被鯨鯊巨大的尾鰭無意間擊中以外。

9 繁殖 目前對於鯨鯊的繁殖習性仍然有許多疑問。根據一顆在1956年於墨西哥近海發現的卵顯示牠們是卵生的,但是後來在一條於1996年7月在台灣蘇澳被捕獲的雌鯊體內發現300條幼鯊,這指出鯨鯊是卵胎生的動物[3][11]。這條雌鯊體內仍有魚卵,而這些幼鯊則是剛出生的,身長為40(15.7英吋)至60公分(23.6英吋)。鯨鯊大約在30歲時達到性成熟,而壽命被認為是介於70年與180年之間。

10 保育 鯨鯊在幾個季節性聚集的地區成為水產業與的目標。目前鯨鯊的數量是未知的,而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是瀕危物種[1]。菲律賓在1998年禁止了所有對於鯨鯊所有商業目的的獵捕、販賣、輸入與輸出[12],而台灣則在2007年5月也開始禁止這類活動[13].。

11 飼養 鯨鯊是日本大阪海遊館吸引人的主要特色之一,而沖繩美麗海水族館在2005年時也飼養了3條鯨鯊。美國亞特蘭大的喬治亞水族館(Georgia aquarium)目前飼養了4條鯨鯊(雌雄各兩條),不過先前在2007年1月11日與1月13日時分別有1條雄鯊在館內死亡。這2條死去的鯨鯊是在2006年6月3日時被安置在館中的,當時是希望可以藉此研究鯨鯊的生殖行為。這6條鯨鯊都是從臺灣運送過來的[14],而臺灣則因為鯨鯊肉細膩的口感稱牠們為豆腐鯊。


Download ppt "鯨鯊介紹 報告人:林士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