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德霖技術學院 財務金融系 從九個經濟大國崛起的歷史過程探討兩岸的國際競爭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德霖技術學院 財務金融系 從九個經濟大國崛起的歷史過程探討兩岸的國際競爭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德霖技術學院 財務金融系 從九個經濟大國崛起的歷史過程探討兩岸的國際競爭力
德霖技術學院 財務金融系 從九個經濟大國崛起的歷史過程探討兩岸的國際競爭力 指導老師: 葉玟琪 老師 學 生: 陳妙翎 黃莉雅 曾雅雯

2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動機 近幾年由於大陸地區經濟快速成長,為了能和大陸地區並駕齊驅以致不落後,於是本組想以九國崛起為借鏡,讓我國經濟貿易能不落人後 1.2研究目的 藉具體的數據分析了解台灣國際競爭力提升的方法進而了解兩岸分工競合的問題,並以九個經濟大國崛起的歷史過程來對增進台灣的經貿實力做一些建言。 1.3研究方法 利用演譯法做直向的歷史探討及歸納法做橫向的因果分析,並以對照比較法來整理本組所蒐集的資料與數據,最後經由本組與老師訪談及討論做出問題與結論

3 1.4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兩岸經貿發展背景演變 2.1.1兩岸投資概況 2.1.2兩岸貿易依存關係 2.2國際競爭力與產業分工 2.2.1國際競爭力之理論
第二章 兩岸經貿發展背景演變 2.1.1兩岸投資概況 2.1.2兩岸貿易依存關係 2.2國際競爭力與產業分工 2.2.1國際競爭力之理論 2.2.2產業分工之理論 2.3評比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2.4 SWOT分析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2.5兩岸經濟互動模式思考與建議

5 2.1.1兩岸投資概況 以下可分為三個階段論述兩岸投資的發展:

6 2.1.2兩岸貿易依存關係 貿易依存度 1. 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攀高,提升大陸對台灣實施經濟制裁的籌碼,造成危機感
2. 外銷市場上,台灣的依存度較高 3. 進口供應上,大陸的依存度較高 4. 台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程度,已較其他國家為高

7 (一) 貿易依存與競爭程度提高的問題 (二) 依存度公式: 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 台灣出口到大陸 / 台灣總出口額 台灣對大陸的進口依存度: 台灣從大陸進口/ 台灣總進口額 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 兩岸貿易總額 /台灣對外貿易總額 大陸對台灣的出口依存度: 大陸出口到台灣/ 大陸總出口額 大陸對台灣的進口依存度: 大陸從台灣進口/ 大陸總進口額 大陸對台灣的貿易依存度: 兩岸貿易總額 / 大陸對外貿易總額 (貿易 = 出口 + 進口)

8 (三)探討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

9 (四)探討台灣對大陸的進出口依存度

10 (五)探討大陸對台灣的進出口依存度

11 第二節 探討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2.2國際競爭力與產業分工
台灣競爭力的優勢,到今天還是靠比競爭者低廉的成本。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彈性」與「速度」是決定成本的關鍵因素。而台灣中小企業的彈性與速度,已經成了世界管理學引用的典範。

12 2.2.1國際競爭力之理論 有以下幾種公式可以計算國際競爭力: (一)出口市場占有率(Export Market Share) (二)固定市場占有率分析模式(CMS) (三)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RCA) (四)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RCAS) (五)產業內貿易值(IIT) (六)貿易專業化指數(TSI)

13 2.2.2產業分工之理論 產業的分工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一個產業會開始發生分工的現象,多半是導因於激烈的競爭。為了降低營運成本增加競爭力。

14 以下有幾種產業分工類型: 產業 意義 垂直整合 (Vertical integration)
係將生產製造過程中,將上游或下游的企業合併由一個管理機構經營。 水平分工 ( Horizontal disintegration) 係指兩個國家各自偏重發展不相關聯產業,或生產完全相同或相似的產品,但品質及附加價值有別。 水平整合 (Horizontal integration) 係指針對特定產業或市場,以產品多角化創造一次夠足、進而達成整體解決方案。 超分工整合 (Super disintegration) 又競爭又合作的經營模式。垂直、水平都要整合也要分工,是一個知識型的產業。

15 2.3評比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是否要達到一定的水平,以下就幾份不同評比機構來探討國際競爭力:
2005年台灣競爭力國際比較

16

17 2.4 SWOT分析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優勢(Strength) 機會(Opportunity) 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豐富。
具有綿密的水平與垂直專業分工體系。 位居亞太地區樞紐。 與中國大陸同文、同種。 中、小企業發展蓬勃。 銜接東亞與北美航線最重要的轉運站之一。 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台灣市場為跳板,故具有優越的經濟與戰略位置。 北、中、南部都有科學園區。 高鐵已完工,即將通車。 民間具有強烈的創新精神。 已累積人才、知識與技術資本。 國防科技與科技專案計畫已投入大量資源。 中小企業發展潛力大。

18 弱勢(Weakness) 威脅(Threat) 國內政黨紛爭,削弱經濟。 自然資源缺乏。 民間R&D投入不足。 基礎研究根基薄弱。
建廠土地取得困難。 環保問題、勞資糾紛易生抗爭。 水、電基礎建設落後。 國內市場規模小。 勞工、土地成本較昂貴。 公權力與行政效率不彰。 治安出現危機。 兩岸關係不穩定。 生活及環境品質惡化。 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快速發展,形成威脅。 資金流向大陸。 技術開發能力不足。

19 2.5兩岸經濟互動模式思考與建議分析 大陸方面對兩岸經貿合作一直採取較為明確的政策,希望透過這種合作以加速促進自身經濟成長。
台灣所實行大陸經貿政策上傾向維持“務實、穩健、前瞻”六字方針。

20 若參酌兩岸貿易量、投資的增長、經濟互賴情形及經貿政策的演變,兩岸的經濟交流模式,略可區分成三種方式:
一、保守防堵模式 二、緩步漸進模式 三、積極開放模式

21 第三章 從九個經濟大國看兩岸貿易的未來方向
第三章 從九個經濟大國看兩岸貿易的未來方向 前言與動機 3.1.1葡萄牙獨占香料市場 3.1.2葡萄牙擴張版圖及航海發現 3.2.1西班牙的意外發現 3.2.2西班牙的版圖擴張與隱憂 3.3.1荷蘭的崛起 3.3.2荷蘭的海上經濟貿易 3.3.3荷蘭版圖與統治權的變化 3.3.4荷蘭金融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22 3.4.1英國的貿易崛起 3.4.2英國的工業發展及發明的技術 3.4.3英國的衰退 3.5.1法國早期的稅收制度 3.5.2法國思想運動下的成果 3.5.3法國的遠觀理想 3.6.1德意志的分裂與尋求統一 3.6.2德意志的關稅制度 3.6.3德意志的教育實施政策

23 3.7.1從鎖國道開國的日本 3.7.2日本工業化的開始 3.7.3日本的積極西化運動 3.7.4日本的對外戰爭 3.7.5戰後日本的經濟崛起 3.8.1俄羅斯的崛起 3.8.2俄羅斯的興起 3.8.3俄羅斯的巔峰 3.8.4蘇聯的”高度”

24 3.9.1美國的起源 3.9.2美國從殖民地的崛起到獨立 3.9.3美國經濟的建立 3.9.4美國近代工業發展與經濟成長 3.10九國之比較表 3.11從九國崛起來看兩岸經貿 3.11.1西班牙跟葡萄牙海洋時代 3.11.2荷蘭小國大業 英國工業先聲

25 3.11.4法國激情歲月 3.11.5德國帝國春秋 3.11.6日本百年維新 3.11.7俄羅斯尋道圖強 3.11.8美國新國新夢 3.12兩岸貿易的相互關係

26 3.10九國之比較表

27

28 3.12兩岸貿易的相互關係 由兩岸貿易的相互關係的六個圖來看,我們本組得到一些結論如下: 圖3-1 兩岸出口總額比較圖

29 圖3-2 兩岸進口總額比較圖

30 圖3-3 兩岸出口成長率比較圖

31 圖3-4 兩岸進口成長率比較圖

32 圖3-5 兩岸貿易差額比較圖

33 圖3-6 兩岸貿易差額成長率比較圖

34 圖3-7 兩岸貿易總額比較圖

35 圖3-8 兩岸貿易總額成長率比較圖

36 圖3-9 兩岸外匯存底(儲備)比較圖

37 圖3-10 兩岸民眾存款成長率比較圖

38 圖3-11 兩岸輸美產品市場佔有率比較圖

39 圖3-12 兩岸輸日產品市場佔有率比較圖

40 第四章 台灣未來經濟的展望 前言 4.1變局 4.2趨勢 4.3問題 4.4結論與建議

41 前言 近期社會各界對提升國家競爭力相當關切,國家競爭力為一個國家在世界市場上創造附加價值,並增加國家財富的能力,不僅如此,我們更要營造一個可以投資、生活、發展的大環境,超越過去所強調的經濟的生產力,為我國國力的全面提升,進而創造另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大國崛起。 世界經濟已有「全球化」的趨勢,而且國際產業分工也已經成型,所以我們臺灣必須思考如何將兩岸分工導向有利的發展方向是我國未來應重視的主題。

42 4.1變局 首先我們引證兩件近年大事﹐以說明對我國與大陸之相互關係與影響:
首先我們引證兩件近年大事﹐以說明對我國與大陸之相互關係與影響:   第一次變局﹐是從1996年台灣總統大選和台海飛彈危機﹐到1997年美中高峰會談。 第二次變局﹐是從1997年綿延至今的亞洲金融風暴﹐凸顯出相對於歐體經濟的自主化﹐亞太經濟至今仍受美國主導。

43 4.2趨勢 由於大陸科技的進步,使其人口素質大幅提升,加上社會加速的多元化將使兩岸變得更競爭。而兩岸共同市場可作為未來兩岸關係的趨勢,其中「兩岸共同市場」即為「全球化」與「區域合作」的趨勢下,雙方各取所長,合力開發雙方面與整個亞太地區的市場是解決兩岸困境的最好的解決之道。

44 4.3問題 台灣能不能找出自己的產業優勢,而開創另一次的經濟奇蹟? 台灣能否利用靈活的商業頭腦開創我國小國大業的事業?
台灣是否能啟發全國創新研發的動機? 台灣能不能在現今社會當中提出另一套新的哲學思想? 台灣能不能在未來更重視技職教育? 台灣能否有積極學習別人長處的精神? 台灣能不能發揮民族團結力量不畏吃苦而創造另一番經濟奇蹟? 台灣能否展現創新的精神並建立完善的制度讓我們的未來更美好?

45 4.4結論與建議 找出一個對台灣最有利的貿易方式 讓台灣變成亞太中心世界各大公司亞洲總部都設立在台灣 政府做了決定之後要有決心和政策一致性
鼓勵獨特的商業發展跟動機 執政者與人民都有一個共同分享利潤的共識 對於技職教育更加重視以全面提升台灣人民的素質 最後大家都能同心同力去執行或達成這樣的目標而開創世界領導的傳奇


Download ppt "德霖技術學院 財務金融系 從九個經濟大國崛起的歷史過程探討兩岸的國際競爭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