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编 文学活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编 文学活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编 文学活动

2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3 第一节 活动与文学活动 人类活动的性质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文学活动的地位

4 一、人类活动的性质 生命活动:动物性的一面 达尔文 弗洛伊德 马克思

5 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提出的进化学说,标明人与动物同宗 达尔文 Darwin 1809—1882

6 弗洛伊德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他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具有动物性的“本我”(id)对理性的“自我”(ego)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 弗洛伊德 Frend Sigmund 1856—1939

7 马克思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伦敦马克思纪念碑

8 一、人类活动的性质 生活活动:自觉意识的一面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9 从发生学层面看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基础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马克思《资本论》

10 从认识论层面看生活活动 唯物主义: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塑造和影响 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活动的方面,不能说明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11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动物对事物感觉的角度是单一的:生命本能的
人的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是多样化的: 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诗意的 人的活动的多种意义:经济技术、革命实践、审美创造

12 《论语》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13 文本赏析 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4 文本赏析 老鼠尖嘴细腿,其貌不扬,而且性喜偷食,损人衣物,令人生厌。但在大画家齐白石的画笔下,却成为偷吃灯油的可爱的小生灵。

15 断章(卞之琳)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6 抗日战争中,在重庆,有一天国民党元老陈铭枢请学者熊十力吃饭。熊十力面对浩浩长江,大发感慨,陈铭枢则背对长江,看着熊十力。熊十力觉得很奇怪,说这么好的风景你怎么不看?陈答曰:“你就是最好的风景。”熊十力听了很高兴,哈哈大笑。

17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人的生产是全面生产 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
文学创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的能动的创造,达到了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18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 物于笔端”
人在审美王国和诗意世界中体悟自身的价值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 物于笔端” 陆机:《文赋》 陆机

19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人类活动系统: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 物质实践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 精神活动是指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
文学活动属于精神活动 精神活动的形态具有多样性

20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按照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看 掌握方式 精神活动性质 相应学科 理论方式 理论性或认识性 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宗教方式 宗教性或幻象性 宗教意识活动、宗教观念、迷信观念等 实践—精神方式 伦理性或意志性 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等 艺术方式 审美性或情感性 各种门类的艺术包括文学等

21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按照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看 精神活动 宗教、哲学、 文学艺术等 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 政治、法律、 道德等
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 自然科学

22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构成 世界 作者 作品 读者

23 一、世界 世界的含义 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 社会世界 超验世界

24 一、世界 艺术模仿论 中西模仿论传统 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 立论观点: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周易》、司马迁、刘勰、荆浩、叶燮、白居易、梁启超

25 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 柏拉图 宇宙间的三类事物 艺术与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影子的影子” 理式 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 镜子、艺术等
柏拉图 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26 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 亚里士多德 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了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亚里士多德:《诗学》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27 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 《周易》 “观物取象”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下》

28 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 荆浩 五代大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 叶燮 《原诗》中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

29 二、作者 艺术表现论 中西传统对作者的观念 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诗言志”说、物感说、白居易
浪漫主义、福柯:作者缺席

30 “诗言志”说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荀子

31 白居易 《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白居易 琵琶行

32 浪漫主义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

33 二、作者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 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34 二、作者 文学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区别 文学表现要经过深思熟虑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

35 三、作品 作品与现实的差异 形式主义文论 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 结构主义
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 形式主义文论 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 结构主义

36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 “文学性” “陌生化”效果(Verfremdungs effekt)
强调作品的形式之于作者的意义

37 英美新批评 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文学本体论 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兰塞姆 J.C.Ransom
1888—1974

38 三、读者 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
印刷术的发展,形成包容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学公共领域,比如,对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和岳飞的《满江红》的阅读。

39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该书基本主题是嘲讽时政。作者自称该书是“使世人烦恼而不是供他们消遣” 今天,人们把它作为儿童文学作品
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40 岳飞的《满江红》 从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来看,词作主要表达忠君情愫 现在被诠释为爱国主义名篇 岳飞像

41 三、读者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 20世纪60年代兴起 代表人物 姚斯 伊瑟尔

42 姚斯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姚斯:《走向接受美学》 姚斯 Hans Robert Jauss

43 伊瑟尔 提出“隐含的读者” ,开启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
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都已设定了阅读对象,这些对象需要用作品中的空白结构去召唤 伊瑟尔 Wolfgang Iser

44 文学活动是一个交往结构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交往性 马克思 哈贝马斯
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 哈贝马斯 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

45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文学活动的发生 文学活动的发展

46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巫术发生说 巫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 弗雷泽 :在《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

47 弗雷泽 巫术原理 “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 “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
弗雷泽J.G.Frazer 1854—1941

48 巫术发生说 原始人认为巫术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运用巫术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意志,因此,在一切生存活动中,都施以巫术。于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巫术仪式。如狩猎舞蹈、战争舞蹈、丰收舞蹈。。除了舞蹈仪式,还有绘画、雕刻、咒语、音乐等形式,而且以后形成的神话传说也属于巫术文化范围。

49 巫术文化 巫术仪式 神话传说

50 巫术文化与文学艺术的联系 巫术文化具有生动的形象; 巫术文化具有迷狂性,其人神一体、如醉如痴的迷狂状态与审美的激情状态非常相似。

51 巫术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区别 巫术文化不是真正的艺术,只是艺术的前身,它不为审美而进行,而是为了实施魔法,实现自己意志。
巫术具有直接功利性,即操纵自然世界和对象世界,以满足自己实际需要和愿望。 巫术文化不具有个性化特征,是集体意志的表现,是集体规范。

52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宗教发生说 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点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 赫尔德 格罗塞

53 儒字拆开是人需,就是说儒家是研究人们需要的学派,孔子首先告诉我们想成为君子需要六艺,孟子告诉我们做个正直的人要养胸中浩然正气。

54 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为,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之类。定是不为万物所扰,哪怕泰山塌下来,我也不为所动。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会产生智慧,就是所谓的“定慧双修”,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又可以更好入定。

55 八戒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香华鬘严身,歌舞观听,即不可涂脂抹粉插花,及佩带华丽贵重的首饰等进行打扮;不可看、听、参与歌舞之中; (七)不得坐卧高广华丽的床座; (八)不得非时食,就是过午不食。

56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

57 诗佛王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8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59 好了歌 作者:跛足道人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作者:跛足道人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60 赫尔德 诗产生于由感觉所经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诗不是靠深思熟虑,而是靠对事件的无意识反映来完成。诗是诗人意识不自觉的自然流露 。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1803

61 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实践活动追寻外在目的,审美活动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介于二者之间。
格罗塞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

62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游戏发生说 康德 席勒 古鲁斯

63 游戏 古希腊:人的生命活动处于紧张的劳动状态时,即可称之为“工作”;处于生命的闲暇状态时就可称之为“游戏”。这是古希腊时期人们对游戏内涵的主要理解。亚里斯多德在名著《尼各马科伦理学》里写到:“游戏是为了严肃的工作。游戏似乎是种休息,由于人们不能持续不断的工作,所以休息。”亚里斯多德认为游戏是休息,然后导致工作效率提高,

64 康德 康德也注意到游戏和艺术有两个共通点,第一都是令人愉快的,第二没有目的,不关心实际利益的获得和理性的参与。康德例举了艺术和手工艺的区别说明艺术同无功利性的自由等同,“艺术和手工艺区别着,前者唤作自由的,后者也只能唤作雇佣的艺术。前者人看作好象只是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他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的成功。” 艺术艺术和手工艺区分的标准是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是艺术的。引进游戏概念,从游戏和艺术共在的愉快情感出发,进而推到游戏和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康德美学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艺术的本质是自由。

65 席勒 游戏为人生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是游戏: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

66 康德 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67 席勒 “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
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 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

68 古鲁斯 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 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

69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劳动说 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文学活动的需要 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早期文学的形式

70 劳动说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脑,而且创造了人的感觉。人脑的形成,使人类成为智慧和精神的生物,有了思想、情感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是审美活动的前提。
人的眼睛、耳朵、手、节奏感、平衡感、语言

71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文学活动发展的动力和原因的探讨 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 黑格尔的理念 弗莱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
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普洛普、列维-斯特劳斯

72 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 《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73 黑格尔的理念 文艺发展不过是作为世界本原的理念(idea)对文艺产生了不同作用而已。文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有由精神外化为物质形态再返回精神的自生长的要求,理念运动的不同阶段就有不同艺术类型来表现它。 黑格尔 Hegel 1770—1831

74 弗莱 文学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自然界四季“循环”一样 春天对应为喜剧 夏天对应为传奇 秋天对应为悲剧 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标的讽刺文学
加拿大原型批评家 弗莱 N.Frye

75 普洛普 从一百多个俄罗斯神话与民间故事分析出三十一种功能,各个不同的民间故事无非是这三十一个功能不同组合下呈现的不同样式。
《民间故事形态学》: 从一百多个俄罗斯神话与民间故事分析出三十一种功能,各个不同的民间故事无非是这三十一个功能不同组合下呈现的不同样式。 普洛普 Vladimir Propp 1895—1970

76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劳动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生产劳动并不是文学发展的惟一的因素,上层建筑一些观念以及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等往往有更直接影响 经济因素只是在最终的意义上作为文学发展的根源性的、最基本的因素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77 不平衡关系 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平衡关系: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78 本章小结

79 思考问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Download ppt "第二编 文学活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