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JOU 4220纪录片制作第9周
第9堂课 黄义忠老师
2
今天上课流程 1. 综合3组同学的人物纪录片不足之处 2.讨论3组的社会纪录片的选题 3. 讲授第7章:调研和第8章:选择人物casting
4. 介绍国内外青少年题材的纪录片 --励志、追求梦想 --社会问题或次文化
3
综合3组人物纪录片的问题 1.只有镜头,没有场景:场景是在一个单独的地点拍摄的一组连续的镜头,即场景是由一系列的节拍组成的。在《生于妓院》中,孩子们乘坐公交车去海滩这一场景,就是有许多个节拍组成。 2.担心打扰你的受访者,不少画面是从其后面拍摄的 3.再创造?:画面的处理、剪辑、音乐、音效 4.细节的结构
4
第一组的社会纪录片选题 片名:《被遗弃的他们》
故事主题:关注弃婴的收养、受教育已经成人后反哺问题。探讨婴儿被抛弃后生活方式和心理情绪与一般人的差异,以及这样的差异给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从道德角度和现实角度展示收养者对孩子的期待与孩子本身想要的生活之间的冲突,分析被收养者对感恩与自由的抉择。从社会角度讨论这种状况在社会福利、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
5
第二组的社会纪录片选题 片名:艺术生·艺术人生(暂定)
故事主题:艺术生,一个特立独行的群体,然而他们不是异类。他们以自己独有的刻苦精神与毅力,突破生活中的困难。影片将讲述艺术生的追求艺术之路的痛苦与快乐,讲述他们的感受。希望通过影片使艺术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需要得到更多人的了解与谅解。考上美术专业的艰辛,到全国各地考试的经历;与周围的人相处的矛盾,如学校/社会;继续走艺术之路的历程,如开工作室的困难与快乐。
6
第三组的社会纪录片选题 名片:另一种残疾 故事主题:通过讲述几个不同的家庭在照顾和治疗脑瘫孩子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所经历的辛酸,向人们展示这个群体的困难,呼吁知道脑瘫疾病和不知道脑瘫疾病的人关注这个群体,用平常的眼光看待这个脑瘫群体.. 家庭:如何处理赚钱和照顾孩子的问题。如何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 家长不同的治疗态度:放弃治疗、消极治疗、积极治疗 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被抛弃的脑瘫小孩状况如何。 医院医生:治疗方面的困难,花费.讲述前来治疗的人的心态 社会群众: 如何看待脑瘫患儿
7
第七章 调研 好的纪录片叙事取决于深入的调研 做大量调研,充满激情地去理解影片主题中涉及到的全部观点。
你的纪录片有给人什么新奇、挑战和启发? 好的调研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回答这些问题并提出更多的问题。 做自己的调查研究 不要害怕问些基本问题
8
前期制作 例如《仇岗勇士》导演说调研做了几个月,当时去了很多地方,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做前期策划,后来因为找不到资金,就没有做下去。但后来有一个支持者支持了这个纪录片。 做前期调查时没有请官方的专家,他们当时有王灿发,他是水污染方面的专家。他们也跟“自然之友”、还有一个“淮河卫士”组织一起聊了很多。
9
第八章:选择人物casting 都需要谨慎对选择人物进行考察、交流,才让他进入你的纪录片中 他们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有怎样的期待?
有何档案文献、信件、日记,过去遗留下来的物品 人物的选择是影片构想的风格和方法的一部分 纪录片的主题如何透过拍摄的人物来阐述成型 方法: 将每一位出现在银幕上的个人都视作整部影片中要完成一项工作。 做好准备工作:对你“选择的人物”进行调研 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从一棵树看森林:《仇岗勇士》里的张功利 拍摄反对的声音 平衡观点的拍摄 如何给故事增加不同的视角? 出镜主持人和叙述者, 《灰熊人》由导演自己的解说词来完成。
10
香港纪录片《我未成年》 为探讨和揭示新生代青少年的成长问题,香港电台制作了一连14集的电视纪录片《我未成年》,由黃敏奕Venus主持,探讨多个用汗水和泪水交织的未成年故事。《我未成年》在2011年4月2日起,逢星期六晚上8时在亚洲电视本港台播映。 《我未成年》第1集-《援交那一步》2011年4月2日 《我未成年》第2集-《Teen 妈咪 》2011年4月9日 《我未成年》第3集-《爱科研的少年》 2011年4月15日 《我未成年》第4集-《Hea 住先》2011年4月22日
11
香港纪录片《我未成年》 “14个未成年故事希望反映九十后的成长环境,让青少年去说他们的经历感受,所思所想。也让成年人去反思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关系。成长可以是惊心动魄的,一步之差,生命可以从此改写。”《我未成年》监制郑惠芳表示。 《我未成年》探讨的题材:援交少女、未成年父母、自殘與自殺、贫穷少年、科研少年、零用钱、性滥交与爱情、南亞裔青少年、励志少年故事、青少年与政治、新移民及少年股神等等。 《我未成年》特备网页:ana.eTVonline.tv
12
第一集《援交那一步》 两位未成年的少女,在人生的路上选择了援交这条路,影响着日后的生命。
十五岁的草草:中三辍学,因为学历低、年纪小找不到工作,为了生计当上援交,后来更要以援交来赚取学费,待学有所成以求脱离援交这个行业,纵使援交差点令她了结自己的生命,至今她依然继续选择这条路。 十六岁的阿思:父母管教严厉,与家人缺乏沟通,成长过程中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一无是处,从未听过父母的一声赞美,为了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惜当上援交,为的是因为从父母手中要钱是何等麻烦的事情,加上援交的过程中,客人的甜言蜜語,令阿思嚐到赞赏及爱护的感觉,令她更不能自拔。路似是好走,但卻危机重重,阿思染上了性病,她决定要离开援交这条路。
13
第一集《援交那一步》 十九岁的黃敏奕,曾于电影《烈日当空》及《囡囡》中饰演援交少女,节目中她与草草及阿思认识后,才明白到援交少女不一定是贪慕虛荣,她们背后各有其感人故事,各有其社会、家庭因素,令她们走上援交那一步。 监制:郑惠芳 编导:黎敏仪 助导:莫允鏊
14
第二集《Teen 妈咪 》 由2010年四月至2011年一月底,母親的抉擇共接獲二百一十五宗未婚懷孕求助個案,即每月約有二十二名未婚懷孕的女性求助,近一成人為未成年,而十六、七歲則佔總數的兩成二,較前年急升七個百分點。 孕育生命本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對於以下兩位未成年少女來說卻是一次次痛苦的經歷。 Iris (化名)生長於小康之家,由於父母拚命工作無暇照顧她,自幼她便由公公撫養,母親嚴厲管教,著公公不讓她四處去,越是嚴厲,她越欲離家,同學更教唆她放學時撇開工人往外玩。自小五開始Iris已常跟同學四處遊玩,唱K,流連網吧,學懂食煙和吸毒,更跟了所謂黑社會的「大佬」。母親欲送她往澳洲升學遠離壞朋友,她因怕往澳洲便離家出走, 12歲跟「大佬」的朋友發生關係後懷孕而第一次墮胎。 Iris 其後認識了現任丈夫,不時發生關係,第一次懷孕後墮胎,第二次則流產,直至第四次,因二人欲組織小家庭才保存胎兒,把他生下來。其間兩人經歷不少徬徨、恐懼、失望及迷網。
15
第二集《Teen 妈咪 》 由於兩人學歷低,未能找到較高薪工作,而兒子的開支越來越大,生活的壓力也越大,兩人經常為撫養BB而吵吵鬧鬧,雖然如此,夫婦倆仍努力維繫這家庭,他們直言至今仍未「玩夠」。這麼早失去自由實感遺憾。 樂樂(化名)現年十七歲,長大於綜援家庭,中一就讀精英班,由於成績跟不上,很快便無心向學。其間認識了同級較她年輕的男同學,經常逃學,去唱K,流連網吧和公園,兩人更多次發生性關係,懷孕四個月後才知自己懷了孩子,幾經掙扎後決定保留胎兒,並跟男朋友一起養大孩子。可惜男友仍愛玩,無心工作,還四處認識其他女子,最後樂樂決定跟他分手,獨力撫養兒子。 為著兒子著想,她決定回校讀書, 希望有一份安定的工作撫養兒子,可惜離開校園過久, 功課上感到很吃力。 最近樂樂在網上認識了另一位18歲的男朋友,感到男朋友很疼愛她和兒子,她亦希望可跟他發展長久的關係。 我未成年但要背負另一個生命,是輕是重,冷暖自知。 母親的抉擇及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使護航的社工均認為青少年的性知識比以前豐富,但當他們進行性行為時,常帶著僥倖心態認為沒有這麼容易懷孕而放棄避孕。過份隨便的性態度也很危險,很易讓自己受傷害及染上性病,甚至連累無辜的小生命,所以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凡事三思。
16
第三集《爱科研的少年》 今曰小小的發明,微不足道,有可能是明天邁向科學道路上的基礎。梁頌軒、鄧智輝兩個熱愛科研的小子,在走向科學的學習路上遇上不同的困難及障礙。陳易希,星之子,在2004年參加一個國際性科學比賽得奬而摘星,更被大學破格錄取入讀大學,今天易希即將大學畢業,他在節目中以敘事者身分以自己經歷和兩個科學小子一起分享他們的故事。 梁頌軒,中四,就讀香港仔工業學校。自小有讀寫障礙,讀書、寫字對他來說相當困難。但他特別鍾愛科學知識,互聯網發達,有大量科技資訊紀錄片可供搜尋,幫助他從畫面上直接吸收科學、天文、物理等知識。他更喜歡砌電子玩具,發明電子小家具。從中二開始代表學校參加多個不同的科研比賽,屢獲奬項。閱讀障礙,使他在語文學習路上荊棘困難,但無礙他在科研的路上鑽研取得成就為他帶來自信及滿足感。 鄧智輝,中三,就讀天水圍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小六母親因病離逝,自始協助父親照顧弟妹,掌管家務及接送放學,各種家務佔據了智輝不少時間。智輝對科學研究充滿興趣,學校方面對有興趣科研同學加以培育,所以智輝不時要留在學校進行科學研習。家務及科研學習,時間互相抵觸。此外,父親對兒子的冀望更是成績高於一切,擔心他因做科學研習而影響學業。父親的冀望,自己興趣是否可以平衡,可以協調得適呢?
17
第四集《 Hea住先少年》 04/23/2011Hea住先「我大把時間,….hea住先啦!」十六歲的阿亨邊飲著可樂邊漫不經心的說。 多令人羨慕的說話呵!人生唯一可擁有的就是時間,而捉不住、留不低的也是時間,年青的小伙子擁有著很多,你想把時間從他們處買過來不可以,他們想賣給你也不可以。莫非擁有得多,就不懂珍惜? 是否沒有理想、沒有目標,讀書及工作已經沒有意義,既然不知道做甚麼,就不如.hea住先。 回首當初,八十年代的青少年Cherick十多歲的時候也是一樣,他15歲輟學,沒有人生方向,做人漫無目的,他覺得每一代總有這些年青人,又或者年青就是這樣,他們正在人生的分?路口不知去向而已。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開設了一所餐廳,讓待學待業的青少年於實習過程中去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及體驗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以裝備自己投身社會。Cherick正是其中的甜品導師,而妻子Agnes就是負責任教顧客服務環節,兩夫妻在經營蛋糕店之餘,希望義務協助這些未找到人生方向的年青人。 夫婦二人與社工Mandy經常的話題就是這班年青人的惰性– 如遲到、不專心、無責任心、不主動….等,似乎都是這些雙待青年的特性,然而再向這些年青人了解,他們都道出心聲、赫然發現他們自有一番道理。如16歲的阿穎會說,工作時玩耍,是因為他們敬業樂業,記者腦子突然一片問號,對「敬業樂業」一詞的定義從新思考。再問他們的理想職業,16歲的阿亨會說那一個行業說不出來,但總的是「不用如何工作,便有不錯的收入」,這似乎又是大部分人的理想職業。訪問完畢,不停在想一個問題,當社會上很多人批評九十後的缺失時,有沒有想到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價值觀呢? 想了又想,已經不想再想下去了,忽然阿亨的那句:「我有大把時間,….hea住先啦!」又在腦海中出現,我便暫且把這個問題放下,hea住先吧…
18
台湾纪录片《书包里的秘密》 《書包裡的秘密》 (The Secret in the Satchel)片长53分钟,导演林泰州在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执教十年期间,看了千多份学生成长告白。这些告白不是用通常的形式表达,而是用包括绘画、笔记、照片、情书和其他的情感载体。导演从中挑选出3位学生不为人知的故事,并邀请他们一起参与拍摄制作和录音、剪辑等。 它由台湾公共电视投资制作,林泰州花了3年时间拍摄而成。 第 一位女学生故事,回忆了她从小家贫,每天活在讨债公司的暴力阴影之下,高中时代没日没夜不停打工还债,努力升学向上的故事。 第二位男学生故事,回忆了他高 中时代成长经验中混乱的男女关係,以及救助逃家少女的故事。 第三位女学生故事,呈现了她从小对性知识感到好奇,在高中升学压力下成长的故事。
19
台湾纪录片《书包里的秘密》 这部纪录片以混合了MV、纪录、剧情重演、漫画与歌舞形式等交替手法,呈现学生青春又苦涩的成长历程。片子注重像剧情片般打光摄影,强调美术与音效设计,片中许多动漫画设计,是由林泰州的学生杨胜智绘图;影片还有许多轻快动听的歌曲,都是由林泰州的学生傅云英作词作曲演唱,她的这些歌曲也获得当年全国大专民歌比赛首奖。这部纪录片获邀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影展与韩国釜山国际影展。 林泰州表示,这些学生会这么诚实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故事,是因为这些学生和他一起拍片,一起讨论专题,基于彼此的信任下一起完成属于他们成长的影片。
20
荷兰纪录片《滑板梦飞翔》 片名:滑板梦飞翔Plank(年份:2009年) 国籍:荷兰 导演:比利·波尔斯Billy Pols
片长:15分03秒 15岁的摩洛哥裔男孩纳西姆来自于鹿特丹的单亲家庭,由母亲独自把他跟三名姐妹长大姊。只要他踏上滑板、单脚一蹬,整座城市顿时都化为他的的巨大游乐场。他总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职业滑板选手,把奖金献给抚养他长大的妈妈,带领家人脱离贫困生活。
21
台湾纪录片《街舞狂潮》 由年轻导演苏哲贤执导、讨论嘻哈街舞文化的《街舞狂潮》拿下第47届2010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许多人从中感受到梦想的力量,是这部纪录片最受肯定之处。
22
台湾纪录片《街舞狂潮》 街舞狂潮(年份:2008年) 国籍:台湾 导演:苏哲贤 片长:80分钟
故事简介:本片纪录了34岁的“街舞界的疯子” 阿伦从2007年到2008年,前往法国巴黎参加世界大赛的过程。期间为了筹措飞往巴黎的旅费,即使放下身段教导带动唱舞蹈也在所不惜,只因“身为一个舞者,要是这辈子没来比过一次,心里会留下遗憾”。 另 一条故事线纪录的是来自台北街头名为“八个小孩”的高中生舞团。他们是90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年龄仅有阿伦的一半,新的一代街舞少年没有太多来自于社会 投以异样眼光的压力,反而受到周遭人们的赞赏与鼓励,那么他们对街舞的梦想是什么?街舞又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影响?
23
台湾纪录片《街舞狂潮》 “八个小孩”一年前约好在今年考完大学之后,要重出江湖,面对将要到来的街舞比赛。 他们会不会最后皆大欢喜,有个美好结局呢?那如果他们拿到冠军,是否生活就有所改变?青少年时代的热血梦想,有没有可能只有一次,而只是一个夏天的梦?也 许最后一切的感想,就像团员YA淡淡地这么说“感觉这个夏天没有白费”。hip-hop精神不需要太多的悲情,也不需要太严肃。总 之,keep dancing就对了。
24
香港纪录片《KJ音乐人生》 片名:音乐人生 KJ: Music and Life(年份:2009年) 香港导演:张经纬, 片长:93分钟
导演张经纬以摄影机层层透视这个不太快乐的少年内心,描述恩师罗乃新对 他的启迪,刻划同学及兄妹间的矛盾,还有父子之间从关爱到咬牙切齿的一刻。即使率领学校乐团屡战屡胜,他却更想摆脱自小被加诸身上要争强好胜的阴影。别人 视他为孤高自许的天才,他却反覆强调:终极目标,是做一个“人”。 本片获得第46届2009年台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最佳剪接以及最佳音效
25
香港纪录片《KJ音乐人生》 本身同樣熱愛兼修讀音樂的張經緯,2001年在聯校音樂節發現了數名才情洋溢的音樂神童,最終選定了當 時只有11歲的黃家正,拍攝一部有關他音樂生活的紀錄片。當時導演更特別跟他和他的家人到捷克,記錄他在外地演奏的點滴,側寫他如何深受醫生父親的影響, 年紀輕輕已對自己要求嚴格,甚至鞭策哥哥妹妹勤練樂器。電影本來以此作結,直至前年導演找到資金,才令這部傳記片得以延續,再次找來黃家正訪談,了解他的 心路歷程。 導演的誠意和毅力固然可嘉,令人佩服,然而作為觀眾,我們看到的只是11歲和17歲的黃家正,當中六年間究竟他的家庭出現什麼變化,他和家人(尤其是在片中缺席的母親)的關係如何,電影都因受制於客觀條件而無從交代。
26
香港纪录片《KJ音乐人生》 導演花了大量篇幅刻劃黃家正日常排練和率領同學參加音樂比賽的場面,從而帶出他反對 音樂淪為比賽手段的堅持,再旁及他對宗教和人生的想法。從教育層面來看,黃家正那追求完美、對音樂的執、鄙視比賽功名的想法,確實能令盲目迫兒女學琴的 家長有所反思。 然而,作為紀錄片,《KJ音樂人生》卻略嫌傳奇化,角度也很精英主義,除了練習和參加比賽,電影甚少交代他在音樂以外的生活。17歲的黃家正對鏡頭說不能原諒父親有外遇,也有反過來操縱鏡頭和導演的感覺,主體和客體關係錯綜複雜,這關係甚至可能被聰明的黃家正逆轉,這可能才是電影最有趣之 處。
27
台湾纪录片《态度》 85分16秒, 纪录片《态度》来自台湾,其监制是陈建州,音乐总监是范玮琪。
纪录片《态度》的主角是“台湾啤酒”(简称:台啤)篮球队的一帮大男孩;中心事件是他们如何通往夺冠之路。片子从失败开局,经过起伏变化,横生枝节,最终高 举冠军奖杯。其实看到一半,就知道,悬念不是他们获不获胜,而是怎么获胜了。好在,生活本身是最好的编剧,它总也不辜负那些肯花时间纪录的镜头,于是在获 胜的路上有了一些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团队的分歧、比赛当中的冲突、癌症晚期并最终离世的球迷、伤病的困扰以及好莱坞式的最后拯救。这些都使得纪录片《态 度》变得能让人看下去。 从那部纪录片《态度》里,你可以全方位的了解台湾篮球,了解台湾篮球人的梦想和为之付出的辛劳和努力。他们输给韩国,输给伊朗,在岛内篮球迷看来,就像我们输给西班牙一样,虽败犹荣。 不 过,这支台湾队的主力球员们都正处于成熟期,经过了多年的配合和磨练正处于他们水平的巅峰期。而且他们的斗志和态度也是尤其值得称赞的。面对韩国,处于下 风的他们数度落后又数次扳平,要不是最后时刻后场篮板的丢失以及梁熙钟绝命的三分球,中华台北队就会造就本届比赛的最大冷门。
28
台湾纪录片《态度》 台湾艺人“黑人”陈建州自行出资首次担任导演拍摄的职篮台啤队纪录片《态度》,2008年在新加坡亚裔首作电影节获颁最佳纪录片大奖。 陈建州自行斥资新台币500多万元筹划拍摄的职篮台啤队纪录片《态度》,忠实记录了台湾职篮 球队和球员的认真与辛苦练习态度,昨晚在新加坡莱佛士酒店举办的2008亚裔首作电影节(Asian Festival of FirstFilms 2008)中,击败来自印度、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纪录片,夺下本届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大奖。 陈建州因为工作不能前来,在主办单位力邀下,由驻新加坡台北代表处新闻组组长陈碧钟代为领奖。陈碧钟在领奖时表示,这个奖项对首次拍片的陈建州,还有对台湾的电影工业,都是莫大的鼓励,感谢评审团能颁给这个奖项。
29
参考书目和资料 1)希拉.柯伦著,孙红英译.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街舞狂潮》:青春、梦想与热血
3) 滑板梦飞翔 4)实验性纪录片—《书包里的秘密》
30
参考书目 5)《态度》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RsxjkOFfC0/
6) 《音樂人生KJ》 7) 《我未成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