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敷 党 Modified 7年之前
2
日本的地理位置
3
日本职业教育的背景: 日本的职业教育,和其它经济发达国家一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出现并发展壮大的。
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除了开发人力资源别无选择。因此,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从少年到成人都掌握职业技术能力,是日本国的优先战略。自从19世纪中期日本革新以来,国家就一直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开始了高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技术劳动者,同时,由于民众迫切要求接受教育,开始了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于是,职业教育应运而生。 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支持了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 90年代起,日本政府认识到因全球化、技术革新、少子化及老龄化、不良债权等而造成的产业和企业重组,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劳动力的大量流动,从而开始了就业政策由“在长期雇佣系统下的内部劳动市场基础上而实施的稳定就业”到“加强外部劳动市场,并使内部劳动市场与外部劳动市场相结合,从而谋求就业的稳定”的就业政策的转换。
4
日本职业技术教育基本概况介绍 : 1.学校内职业技术教育 2.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 3.公共职业训练和产学合作
众所周知,日本人具有很强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很大程度来源于学校内职业教育的培养,主要来自初中、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职业高中、专修学校和各种学校里进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在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里实施的高等职业教育。 2.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 虽然学校内的职业教育发展良好,但是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更具特色。日本特别重视企业教育,把人的培养视为生产竞争的关键,提出“生产靠人,人靠研修”的口号。 日本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使之更具竞争力和时代性 3.公共职业训练和产学合作 日本的职业训练制度最初是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制定出来的。
5
学校内职业技术教育 : 1、初中的职业技术教育 2、中等职业教育 3、高等职业教育
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早在初中就已开始,主要通过技术家政课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接受更高的职业教育做好准备。 2、中等职业教育 高中分为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高中和以就业为主要目的的职业高中,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高中。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都开设职业教育课供学生选修,修满一定分数才能毕业。职业高中则是日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它招收初中毕业生,3年后成为初级技术人员和技工。按职业方向职业高中可分为工业科、农业科、商业科、水产科、看护科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职业高中形成了以下特点:办学形式多种多样、专业设置日趋综合、普通教育大力加强、职业资格严格把关。 3、高等职业教育 学校类型主要包括有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专门学校等。
6
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类型 : a.高等专门学校 b.短期大学 c.专门学校
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实施5年一贯制教育的高等学府,男生占90%以上,专业主要有工业、商航、电子三大类,目标是培养面向工业的操作技术人员,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艺,培养职业所需的能力。在传授专业理论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实验、实习等实践教育。由于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较强,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很受企业欢迎,就业率较高。 b.短期大学 以高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资格的人为对象,修业年限2-3年。其任务是为高中毕业生提供普通的和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产业界所需的中级技术人才。女生占90%以上,从科类结构上看,家政和人文等学科的比重占半数以上。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并且职业针对性强,因而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实用型人才。 c.专门学校 以培养学生就业和实际生活所必要的能力以及提高文化教养程度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学制1-3年不等,通常为2年。凡开设有面向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水平者的专门课程的专修学校被称为专门学校。另外,专修学校还设有面向初中毕业及以上水平者的高等课程和不要求学历、年龄的一般课程。
7
1、新工人教育 即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经营现状、组织制度、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使新工人了解企业并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2、技术人员教育 被企业录用后先到第一线体验生活,然后在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两项任务,最后对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考核 3、管理人员教育 其目的在于提高这一层次人员的素质,并开发其潜在能力,为企业注入新鲜活力,增强管理效能 4、针对领导人员的教育 这些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筋骨,因此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更大,培训他们的目的在于提高其决断力和统率能力,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做准备 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8
公共职业训练和产学合作的特点 日本的职业训练制度最初是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制定出来的。(职业训练法)规定,公共职业训练包括养成训练、提高训练、能力再开发训练、身心残疾者的职业训练以及指导人员的训练,具有行政体系健全、训练标准统一、训练经费充足等特点。 日本的产学合作教育体制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适应垄断资本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包括高中与产业界的合作和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产学合作”使学校和产业界联系更为密切,学校更便于满足产业界的要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9
1.改革职业高中 由于经济不景气和毕业生自身的一些因素使得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呈恶化趋势,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改革。这些改革主要集中在改善教育课程、补助实验实习所需的设施设备经费、加强教师研修工作、增加对口升学人数、重视调查研究等方面。 2.改革企业内的职业培训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内的终身雇佣制受到冲击。面对企业用人制度的变革,企业内职业教育必须进行调整,改变职业培训只为本企业生产服务的状况,开展与社会现实需要相吻合的教育。打破过去封闭的培训模式,加强各产业、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全面的知识技能教育,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才。 1.改革职业高中 由于经济不景气和毕业生自身的一些因素使得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呈恶化趋势,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改革。这些改革主要集中在改善教育课程、补助实验实习所需的设施设备经费、加强教师研修工作、增加对口升学人数、重视调查研究等方面 2.改革企业内的职业培训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内的终身雇佣制受到冲击。面对企业用人制度的变革,企业内职业教育必须进行调整,改变职业培训只为本企业生产服务的状况,开展与社会现实需要相吻合的教育。打破过去封闭的培训模式,加强各产业、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全面的知识技能教育,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才
10
3.推进职业教育个性化 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与之相适应,日本职业教育开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及创造性的培养,不再仅仅培养“经济人”,而是培养既有技术又有高尚情操的现代从业人员。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课程,从而使学生个性的发挥成为可能。 4.实现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日本政府制定了“教育信息化计划”,并为其实施提供了财力支持。文部省还要求学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提高教学质量,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所有的学校都同国际互联网络联网。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都非常重视信息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广泛学习机会,以便得到社会认可。
11
5.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国际型职业技术人才,日本的学校不仅从教育内容上充实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如强化外语教学、设置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新课程、开展计算机辅助教程等,而且注意与外国的同业学校进行友好交流甚至建立友好学校联合办学。这种联合办学的形式有师生互访、互派留学生、办学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此外,还十分重视对教师国际化素质的培养,通过其言传身教使学生具有国际化素质和能力。 6.发展职业教育的终身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逐渐成为日本教育改革政策的主导思想。为使从业人员能在社会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就需要发展终身职业教育。首先,日本采取特别推荐入学和替代考试科目等方法,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径,为职教学生提供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其次,在企业内的终身雇佣制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职工在企业外获得的、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始得到重视。最后,职业学校要向社会开放,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通过学习更新知识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