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课程改革工作汇报 华中师范大学 雷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课程改革工作汇报 华中师范大学 雷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程改革工作汇报 华中师范大学 雷实

2 一、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与依据 2001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3年的调查;
2004年修订稿;波折与坚持的五年; 温家宝听课后的再出发; 2007年的问卷调查;资料收集; 修订稿的反复征求意见;修改; 审议委员会审议;专家再审查;再修改; 2011公布定稿。 按标准修改教科书。

3 (一)怎样才是较规范的课程改革实验 变革现实的理想与科学探索态度相结合。 教育实验大致过程是:以新的理论作指导,设计实验措施,根据研究目的,在自然条件下, 有计划地贯彻实验措施 ;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或和重复实验,证明、修正或证伪原来的理论假设;揭示教育因果关系,形成制度(结构、模式)改进教育现状 。 方案的设计:实施投入:分析研究 = 5:1:3 实验评价与课程水平评价应该同时设计,配合实施。

4 (二)2003年的调查,2004年的修改 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组织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 依据通知要求,委托相关单位作独立问卷调查。调查组按“小学、初中”分别设计问卷。征求意见工作在24个省市(自治区)42个国家实验区,选择城市、乡镇、农村不同办学水平的学校展开调查。问卷对象为 优秀 教师和 教研员。小学调查人数为3268人,初中调查人数为4140人。形成调查报告,提交修订组。

5 各修订组还 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若干未上网报刊,参考论文。语文约200篇,汇集各种意见,提供3万余字的“评价报告”,作为修订依据。 对课程性质与理念的认同:数学最高,语文第二。 小学 % 初中 % 总目标的描述:好,比较好 小学 94.9% 初中 % 各单项目标的认可度 均在80%以上。 2004年4月交出《04修订稿》,随之沉寂多年。

6 (三)对课程改革的批评与检讨 2004年两代会期间,姜伯驹教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批评:仓促上马;方向偏差;引起混乱;水准降低;立即停止。 王策三教授《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质疑“素质教育”,批评课程改革。(相关争论见《全球教育展望》和《教育发展研究》) 有文章批评课程改革中的形式主义,批评新教材中的质量问题,批评教材管理权力过于集中。 教科书多样化特点不突出,要解决趋同化问题。

7 争论、犹豫中坚持实验的五年 另组班子重新制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非课程因素(体制、国情)和不同认识的制约。
决策者在“不作为”与“胡作为”之间缺乏在行的明确认识;改革者仍然坚持实验和调查(2007). 温家宝总理2009年教师节前到北京35中听课,赞赏教师的教学新理念和重视探究的学习方法。 2009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课程改革会议。 2010年4月27日教育部发文《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激烈争议曲折前行后的基本结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

9 (四) 课程改革再出发的组织保证 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担任组长
新成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具有较高学术地位或较高社会知名度的41位资深专家学者组成,负责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任主任委员。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专家工作委员会” 主要是围绕课程教材改革,组织专家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专业工作,由116位基础教育相关学科和教学一线专家组成。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任主任委员。( )

10 (五)2007年的再调查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的要求, 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了各方面意见。在29个省42个国家级实验区的城市、县镇、农村学校及不同办学水平学校的各学科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分客观题与开放题两部分内容。对客观题的选项进行频度分析;对开放题的问题进行归类,严禁二次加工,确保反映出问卷的真实情况,然后对问题的类别进行频度分析。最后形成统计报告 。(详见各科调查报告PDF22、23)

11 两次调查数据比较: 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完全可以实现”: 2003年 年 小学 % % 初中 % % 2009年教育部“建立中小学学业质量分析、反馈和指导系统”项目组的调查,显示新思想成为教师的主动要求,如: 认为“应该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提问” 小学 95.6% 初中 93.1%

12 (六)2006 年后的新课标研究文章分析 以2006至2010五年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并从课程理念、教学实践、教材、资源、评价、教师等六个角度分类整理、量化分析,以此为基础统计新课标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关注的热点、重点,分析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引发思考,提供理论和操作层面上的支持。

13 基本情况: 新课标实施研究的质量特点:研究主题的特点:资源、评价、教师研究的内容分析:研究方法的特点:研究主体的特点:新课标实施研究中热点问题的内容分析。 研究内容比较全面;研究方法上看,侧重于经验总结和个人意见;以观察、调查、实验为基础的定量研究方法严重缺失。

14 发出《修订稿》重点征求意见 向浙江、湖北、甘肃、江苏、广东、人教社小学初中编辑室等处专业人员征求意见。
“语文素养”、“阅读期待”、“阅读批判”等术语,就应适度增加一些阐述,以便于教师理解。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问题;训练问题。 修订稿文字表述上的修改建议……

15 二、定稿(2011版)的坚持与修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专家审议小组,独立评价。根据审议意见再行修改。
报上级领导审查。再次征求专家意见。再改。 2011年部长签发颁布。 1949年以来义务教育的首份正式课程标准。1950年后颁布的课程标准、大纲,小学约有8个,中学约有11个,均为“草案、初稿、试行草案、初审稿、试用、试行修订版”。60余年来,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反映在基础课程上也是波动太多太频。10年实验有了定稿,可能显示语文课程进入稳步发展的新时期。

16 (一)《课程标准》的坚持 2.坚持拓展课程的文化视野。 3.坚持现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 4.坚持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1.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2.坚持拓展课程的文化视野。 3.坚持现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 4.坚持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5.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科学素养、语文素养、艺术素养……”

17 1. 坚持“教育三个面向” 进入21世纪,九州寰宇云谲波诡,不可能一概千禧太平。从语文课程角度规划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迎接各种挑战,这就是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的根本出发点。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有必要将认识的焦点放在个人心灵的内在动力上,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不同的体验、感受及认识。

18 示例:“前言”比较 原稿(第一节)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19 定稿前言(第一节):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 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20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示例 :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21 2.坚持拓展语文课程的文化视野 “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是一种开放、和谐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吸收人类的文化营养。过去,西学东渐,“科学、民主”启蒙,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代,教育更应该有世界视野,因为未来的公民只有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和多元文化素养,才能在日趋一体的全球化社会里有效合作、有效竞争。坚持总目标中里:“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修订版课标保留了这一条,并加上“提高文化品位”六字。

22 3.坚持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3 4.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 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养。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里的“语文素养”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 这些素养要求体现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及学段目标内容里。不是随意解释内涵。

24 “适应时代发展”是指具有现代社会必备的、发展了的语文素养,如“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批判性阅读能力,现代传媒技术的使用”等等。
同时还要说明: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个性差异的,因此,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要注重“后天养成、循序渐进”。 “知识、能力、态度” ,以其某一点为“核心”都可能造成偏颇。与“能力为核心”稍有不同。

25 关于科学素养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有科学素养”的规定: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
对日常所接触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发现、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科学兴趣和探索科学的冲动) 有能力描述、解释甚至语言一些自然现象。(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6 能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
能识别国家和地方有关科学的决策,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以科学的态度参与社会事务) 能根据信息来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科学价值判断) 有能力提出和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这些论点得出的结论。 (理科标准及其解读中,均引用过这个论述)

27 (二)《课程标准》的修改 1.理论阐述力求准确明白。 大量的文字推敲工作,可以比较前后两个文本,体现分析认识的深入。
2.降低部分要求,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关注世界性课程发展的的新内容和新的能力要求。 6.教学建议:对教师的新要求;注意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自主与合作,探究与接受之间的关系。

28 1. 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价值教育 如“教学建议”的第三条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任何情况下,语文教学都要坚持这一教学思想,体现语文课程基本特征,发挥语文课程的本质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条“改革开放主线”。

29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举例: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 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 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 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30 第三学段(5-6年级) 1.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整齐平正、结构匀称,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进行成篇的书写练习时,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2.继续用毛笔写楷书,尝试临摹楷书的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 3.比较熟练地掌握毛笔运笔方法,能体会提按、力度、节奏等的变化。借助习字格,较好地把握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逐步做到笔画准确,结构匀称,端正美观。

31 4.了解条幅、斗方、楹联等常见的书法作品幅式,尝试集字练习。
5.在临摹或其他书写活动中,逐步做到“意在笔先”,养成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 6.学习欣赏书法作品。通过欣赏经典碑帖,初识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感受不同字体的美,热爱汉字,喜欢书法。 7.有初步的书法应用意识,喜欢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自己的书写技能。

32 第四学段(7-9年级) 1.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楷书,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2.在横线格上用硬笔书写,字行比较平直,字距、行距适当,整篇书写清晰、连贯。 3.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 4.学习欣赏书法作品,能从笔画、结构、行款以及内涵等方面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尝试与他人交流欣赏的心得体会。 5.能在班级、学校、社区活动及家庭生活中,积极运用自己的书写技能。

33 4.关注课程的新内容和综合性学习 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里加上:“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涉及现代阅读文本,关注新的阅读能力。要求对较为复杂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 一般的阅读材料往往主题明确,价值观指向明显,学生会好快理解,难得有独立思考;已经组织好的现成材料,非常容易得到基本认识,无需探究和深入思考。 面对复杂世界,复杂问题?则需要意志、能力、乐观进取的品质与方法论基础。

34 5. “教学建议”里的修改 (1)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5 (2)要求处理好“书本与生活”、“学生与教师”、“合作与独立”、“多解与本意”之间的关系。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36 三、未来工作计划与展望 教育部2012年课程改革工作要点:
1.组织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工作,探索建立推进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实施暂行办法》 2.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包括品德素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中小学教育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引导社会和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37 3.研制基础教育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建立专家队伍机制,启动义务教育阶段个学科能力结构的设计、论证和学业水平数据分析框架的研发工作。
4.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系统总结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明确修订思路和原则,启动有关工作。 5.审查按照定稿修改的教科书。审查了175套,直接通过43套,通讯复核91套,会议复核91套,重新送审1套,不予通过6套。封面前言集中审查。(科学、历史、思品、语文单独处理) 7.起草“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

38 制度建设与日常工作 处于变革期,新问题不断,应付与预谋,孰轻孰重?
法制与民主仍然是不懈的追求:问题多,但是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一步一步前进。 基层的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文风都是在文风败坏时代出现的。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都是在转型期诞生、成长、巩固的。

39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课程工作简介 香港教育局的工作体制 学校质素保证处:一周时间调查评议一所学校,写出报告,学校反馈,网上公布。约100人。
课程发展处:约500人 课程资源处:学校申请支持,审议,制定计划,派员工作…… 课程评价处与课程发展基本一致,互为支持。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各科课程及评价指引》,以此为依据公开评核。 高中课程改革一轮结束,三月底完成“2012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介绍中国语文考试内容。

40 对未来的期望 有哲人说过:对未来的预测,绝大多数是愚不可及的。此言有理,因为人算不若天算。九州环宇,云谲波诡,世事难料。未来十年,一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也难保无瞠目结舌的意外,亦可能有部分的反复折腾。

41 《淮南子•人间训》编了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说:马儿呵,马儿呵,失之,得之,祸福不明。
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1917~2003) 弄了个耗散结构理论,说:混沌呵,混沌呵,我们置身于一个既非全然确定无疑的世界,也非置身于一个全然变化无常的世界,而是置身于一个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在系统的发展中难分难解地联系在一起的世界。 面对未来,那我们怎么办?

42 淡定! 这符合系统论的“自组织”观点 。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会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 。此理论提醒我们,顺其自然,减少折腾,稳步前行。 淡定,是坚韧的静笃,有充分的研究底气,三思而后行。在行进时不浮躁,在反复时能沉着。 淡定,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预案。

43 谢谢大家 !


Download ppt "课程改革工作汇报 华中师范大学 雷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