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三章 计划体制下的国民经济
2
本章提要 ☆计划体制时期,经济体制经过三次较大的变动,基本是围绕权力的收放来进行的,而这种权力收放都是在计划体制的框架内展开的。其中,工业经济体制主要是从下放权力到上收权力再到下放权力的变动过程,而农业经济体制则正好相反,主要是从上收权力到下放权力再到上收权力的变动过程。
3
☆这一时期全面铺开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在赶超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开展的。
☆计划体制造成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用效率都极为低下,国民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计划体制不能继续下去的必然结果和要求。
4
关键词 计划体制;演变;工业化;农村经济;绩效
5
第一节 计划体制的演变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二、调整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第一节 计划体制的演变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二、调整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四、中国计划体制的运行机制及其主要特点
6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及其特点:经济管理决策权集中于国家计委,而集体经济和企业经营权则直接听命于国家计委的计划安排。 ☆在集体经济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按照国家计委下达的计划进行层层分解,最后到达生产队,生产队就按照这种计划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则由国家进行统购统销。 ☆在企业层次上,企业按照国家计委下达的生产指标进行生产,生产的原料和产品由国家进行计划调拨。
7
1956~1958年的体制变动 ☆ 1956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体制会议。
☆ 1957年11月,国家发布了三个规定,决定改进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 ☆ 1958年,又发布了改进税收管理、计划管理和农村财政贸易体制的三个规定。 ☆这次计划体制变动的总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主要特点是下放经济管理权限; ☆目的是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8
体制变革的主要内容 ☆ (一)工业方面。首先是将一部分企业和产品下放给地方,增加地方在物资分配上的管理权限;其次是扩大企业领导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 ☆ (二)商业方面。调整商业机构设置,改进商业计划指标,实行中央商业企业利润与地方分成等。
9
☆ (三)财政方面。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管理体制,适当增加地方机动财力。农村财政贸易则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针,实行机构下放,计划统一,财政包干的办法。
☆ (四)税收方面。扩大地方对税收的管理权限和一定范围内的机动调整权限。 ☆ (五)计划方面。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加强协作,共同负责的原则,强调扩大地方的管理权限。
10
集体经济体制的变动 ☆其方向正好与企业相反,追求人民公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所以表现为管理权限的上收。
☆作为农业直接生产者的农民已经完全没有生产经营的决策权。进一步地,这时作为农民集合体和经济利益代表者的集体也被剥夺了生产经营的决策权。
11
简单评价 ☆从改革的方向看是对的,有利于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但存在局限性,关键在于改革并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更没有赋予企业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
12
调整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 1961年,中央决定对计划体制进行再调整,总原则就是1961年1月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得到批准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计划体制变动的方向是上收中央已经下放到地方和企业的经济管理权限,以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其中主要是上收计划决策权、基建审批权、财政税收权、货币发行权、劳动工资计划权和物价管理权等。
13
计划决策权进行调整 ☆扩大国家计划的范围,增加计划指标。 ☆各地按照中央制定的全国一盘棋的计划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安排 。
14
基建审批权的调整 ☆一切基建项目和投资都要列入国家计划。 ☆基建投资由地方财政包干改为中央财政专项拨款 。
15
财税权和货币发行权的调整 ☆将“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财政管理体制改为“总额分成,一年一变”。 取消利润留成办法。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一律改为由财政拨款支付。 ☆加强财政、现金管理。国家预算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一本帐,划清财政资金的界限,不许挪用银行贷款作为财政性支出,不得在计划外增加贷款,坚持收入按政策,支出、预算追加按程序的“量入为出”的原则。 ☆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严格现金管理和结算纪律,以保证把大量资金集中于银行。 ☆实行银行业务的垂直领导,把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集中于中央,严格货币发行,实行信贷资金的统收统支。
16
经济体制的探索性改革 ☆ 1965~1966年,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主要是在工业企业中试行固定工和临时工、合同工并存与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按经济区域合理组织粮油商品流通,理顺工农产品价格。重新建立集中统一的物资管理体制,扩大统配和部管物资的范围。
17
计划体制变动在农村的表现 ☆一是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一级的基本经济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或生产小队,即所谓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生产队或生产小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二是在全国各地农村广泛试行“任务到队、管理到组、措施到田、责任到人、检查验收”的集体责任制和个人责任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工资制和供给制被取消,停办公共食堂,重新实行按照劳动工分进行分配的制度。 ☆三是恢复农民自留地、副业生产和集市贸易。规定生产队耕地的5%~10%划作社员的自留地。
18
文化大革命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 1969年,中央再一次在生产、分配和流通等三个领域进行了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为主要内容和特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9
生产领域 ☆首先是农业经济体制的变动。它表现为大张旗鼓地宣扬和推广“大寨经验”,是把农村经济管理权限再一次上收到生产大队手中,平均主义的弊端又被放大了。 ☆其次是工业经济体制的变动。1969年提出工业企业管理体制要以“块块”管理为主,要将中央直属企业划分为地方管理、中央管理和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管理三种形式。1970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以企业下放为中心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再次是基建管理体制的变动。1970年提出了试行基建投资大包干,即由地方负责包干建设国家规定的任务。国家把80亿元基本折旧基金下放给地方,由各省市区统一掌握,重点使用。1974年进一步规定按照“四三三”的比例分配投资。
20
分配领域 ☆首先是财政体制。1968年,国家决定临时实行地方和企业收入全部上缴,并由中央对全部支出进行分配的财政收支办法。1971~1973年,财政收支实行包干制,即核定地方收支指标后,收大于支就包干上缴中央财政,支大于收就由中央补助包干差额。1974~1975年,实行“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的体制。1976年则重新实行1959年的老办法,即“收支挂钩,总额分成”。 ☆其次是税收制度。从简化税制的目的出发,国家合并了多个税种,减少税率的档次,从而削弱了税收在经济调节中的杠杆作用。
21
☆再次是银行信贷管理体制。1967年对银行利率水平进行下调,同时简化利率种类。这样,利率与税收一样,不能有效地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196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甚至被并入财政部,成为财政部的一个出纳机构,形成“大财政、小银行”的体制。1972年重新制定了《信贷、现金计划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体制,使银行业务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集中统一。 ☆第四是劳动工资制度。1970~1971年,中央将增加临时工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各省市区,一些省份还进一步下放到行署专区。1971年11月底,国务院决定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和轮换工制度,把其中大多数转为固定工,临时工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下降了一倍多。1972年,国家不得不再次上收劳动工资管理权。
22
流通领域 ☆首先是商业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以来,集市贸易几乎被全部关闭。全国商业渠道从国营商业的主渠道变化成国营商业这一条渠道了。1970年,商业部、粮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合并,成立新的商业部,并撤销经营性的各专业总公司。商业部直接处理流通领域中的各项经济事务,实现政企合一。 ☆其次是商业物资管理体制。1970年,撤销中央物资管理部和地方物资局,统配物资的调拨平衡权交由国家计委进行管理,并把统配物资中的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工材料、建筑材料的管理划归有关工业部门进行管理。1972年,物资管理权大量下放,造成闲置和浪费。1973年,中央重新收回了物资管理权,扩大了统配和部属物资的种类。1975年11月,重新建立国家物资总局。
23
计划体制的运行机制 ☆国务院通过其下设的各个部委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和协调。而具体负责协调与经济有关活动的机构主要是国家计委和经委。前者对经济计划全面负责,包括拟定五年计划和中长期计划,后者主要是对年度计划的执行进行检查并负责领导经济体制改革。 ☆在微观经济单位的计划中,除中央直属的大型企业和由各省控制的重要企业外,一般工厂和企业都是由县或城市政府单位进行控制,更小的企业多由社队控制。通过这种具有层次的行政单位,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执行其经济计划,对重要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进行计划生产和计划分配。国家计委对各省计划商品的生产供给和需求进行审查,然后通过地区调拨或进口来实现年度计划的物资平衡。各省下属的县市等行政单位将其计划加总就成为省级计划。国家计委是通过各部委下达指示来具体执行其经济计划的,最后,计划到达的基层单位是公社和工厂。
24
第二节 工业化的全面铺开与曲折发展 一、工业发展战略 二、工业大跃进 三、三线建设 四、洋跃进 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教训
25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发展战略 ☆借鉴前苏联的做法 :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上偏重工业,忽视农业; ☆工业发展战略上偏重重工业,忽视轻工业。
☆贯穿整个20世纪50~70年代 。
26
中心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 :重点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
☆中共八大决议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搞经济建设,是发展中国落后的生产力。
27
极端化的工业发展战略 ☆大跃进:“以钢为纲”,也就是国民经济发展都要以完成计划的钢产量为中心,其他建设都要为完成钢产量让路。
☆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部分绝大部分都直接投向了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部门,而不是投向生产更多消费品的农业和轻工业部门。在总投资中,几乎有四分之三是在机械制造以及为生产生产资料部门提供必须的基础设施上。
28
二、工业大跃进 ☆1958年2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再次提出“全面大跃进”的口号。大跃进的号角吹响了。3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计划必然要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于是出现农业、工业和各行各业的大跃进局面。
29
工业大跃进
30
全民大炼钢铁 ☆具体办法就是通过群众运动的形式,土法炼钢炼铁。
☆1958年8月,提出1958年的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624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通过开展群众运动,土洋并举、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并举、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并举,把全民发动起来大炼钢铁。
31
区域经济均衡布局 ☆1958年6月,中央要求各协作区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8月,毛泽东提出,只要有条件,各地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各地政府也大办地方性中小型工业,人民公社也大办社办工业,特别提倡兴办地方性的小工业。
32
1960年继续大跃进 ☆大力发展“小洋群”、“小土群”,而且将发展“小洋群”定为加速国家工业建设的长期战略。
☆1960年,全国掀起了一个以大搞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运动和技术革命运动。
33
工业大跃进的成果与后果 ☆大跃进的成就表现为:
☆第一,建成了一批重要的工业项目,“二五”计划期间新增固定资产867亿元,使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 ☆第二,工业总产值和钢铁等产品产量增长迅速,其中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3倍,石油工业增长了256%。 ☆大跃进的后果主要是:投资大大超过了国家和人民的承受能力,破坏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造成畸形的国民经济结构。
34
1971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工业学大庆》。
35
工业学大庆
36
工业学大庆
37
铁人王进喜
38
三、三线建设 ☆ 1.历史背景: ☆第一、调整及其成效。
☆ 1962年初,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对大跃进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5月,作出要从大跃进中退够的战略决策。 ☆调整措施: ☆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增加农业生产; ☆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和发展经济,调整工业生产计划指标,要搞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大力压缩基建规模; ☆对已经上马的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调整工业内部的结构; ☆继续精简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城镇居民人口。
39
“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 1964年12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同时提出,在今后不太长的时间里,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40
☆第二、中国周边发生了一系列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事件。
☆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前苏联在中国北部和西部边境陈兵百万,局势一触即发; ☆ 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以来,双方互相戒备,西南边境始终未能解除战争状态; ☆东南沿海一带,美国支持的蒋介石集团大肆叫嚣要“反攻大陆”; ☆东北边境,美国屯兵南韩和日本,对中国构成潜在威胁; ☆ 1964年,越南战争升级,美国将战火直接烧到了中国的南大门。
41
☆中国实际上处于美苏战略的全面包围之中。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中国不得不进行国防建设和战备的考虑,并提出了建设战略后方工业基地的设想。三线建设就是这一战略实施的具体化。
☆中国经济建设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和平建设转变为备战。
42
“三线”的概念 ☆“三线”是一个国防地域概念。它是按照可能受到假想敌人攻击的地区进行划分的,即沿海和沿边最易于受到敌人攻击的地区为第一线,缓冲地带是第二线,战略大后方为第三线。
43
三线建设的开始 ☆ 1965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
☆ 9月,国家计委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集中力量尽快把三线地区的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建设起来。 ☆ 10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三五”计划的基本方针是“以国防建设为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 ☆ 1965年确定的三线建设的总目标是,争取采用多快好省的办法,在三线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相结合、比较完整独立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三线建设也全面铺开。
44
三线建设的成就 ☆以备战为中心的三线建设长达15年之久,贯穿“三五”、“四五”和“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四五”计划提出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初步建成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它使国家的资金使用方向发生重大倾斜。 ☆国家预算内投资中,工业占比由47%提高到52.4%,农业则由20%下降到14.1%,交通运输由11.5%上升到15.6%;国家建设的大中型项目1475个中有近60%放在了三线地区;三线地区的投资占国家总投资额的42.4%;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和铁路运输业投资占三线地区总投资额的72%。
45
三线建设
46
三线建设
47
三线建设
48
三线建设主要成就 洛阳玻璃厂(河南省洛阳市) 中国二汽(湖北省十堰市) 江汉油田(湖北省) 葛洲坝水利工程(湖北省宜昌市) 陕西飞机制造厂(陕西省汉中市) 长庆油田(陕西省) 贺兰山煤炭基地(宁夏石嘴山市) 酒泉钢铁公司(甘肃酒泉) 酒泉航天发射基地(甘肃酒泉)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甘肃金昌) 西北铝加工厂(甘肃陇西)
49
刘家峡水电站 青藏铁路一期(西宁—南山口) 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四川德阳)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 攀枝花钢铁公司(四川攀枝花) 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贵州六盘水)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江北区) 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集团(重庆九龙坡区)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重庆川维股份集团(重庆北碚区)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寿区)
50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渡口区) 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九龙坡区) 重庆大江工业集团(重庆南岸区) 重庆珠江光电集团(重庆南岸区) 重庆816核工厂(重庆涪陵区) 丹江口水电站 (湖北省丹江口市) 成昆铁路(成都——昆明) 焦枝铁路(焦作——枝城) 湘黔铁路(株洲——贵定) 襄渝铁路(襄樊——重庆)
51
四、洋跃进 ☆“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 。 ☆ 1977年5月,华国锋在全国工业学大庆的会议上提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必将出现一个全面跃进的新局面”。随后,他断言“一个国民经济新跃进的局面正在出现”。由此,对处于调整和恢复时期的国民经济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形成1977~1979年的“洋跃进”。
52
国民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五五”计划的后三年要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第二步:“六五”计划期间要基本上建成农轻重比例比较协调的经济发展体系; ☆第三步:到2000年以前要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在生产技术领域,多数接近、少数赶上和超过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的水平。
53
洋跃进的推行 ☆首先扩大基建规模,盲目拉长基建战线,追加基建投资。1977年,基建投资总额达364亿元,1978年增加到480亿元。1978年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数比1977年增长20%。1978年底,全国在建基建项目的投资总额高达3725亿元,实际上还需要1600多亿元的再投资。 ☆其次,盲目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1978年签订的78亿美元引进项目合同,全部要用现汇支付。1978年第四季度,中国政府与外国签订了22个成套设备引进项目,需要总投资额561亿元。在引进的大部分项目中,大部分是成套进口的钢铁、化工项目,基本上没有引进制造技术和技术专利。
54
洋跃进的后果 ☆盲目引进,有的超出了国内的能源、材料的使用范围,有的超出了国内的技术吸收能力和管理水平,造成引进的技术、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成果。
55
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教训 ☆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56
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1.基本上建立了独立、门类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 ☆ 2.发展了交通运输业和县域经济 。
☆ 3.初步调整了中国地区经济布局,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开发。
57
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一,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失误,使工业化建设长期处在备战的阴影下。
☆第二,片面强调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没有将资源合理配置在最有经济效率的地区和部门、行业中。 ☆第三,工业化建设中过分强调速度,缺乏对建设项目的科学考察和规划等技术论证工作,使经济建设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是凭借领导人的主观意志进行。
58
☆第四,工业化建设往往追求小而全、大而全,形成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不利于地区和企业间的合理分工,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率的发挥。
☆第五,工业化建设是以剥夺农民、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据估计,仅在1958~1982年的人民公社期间,农业领域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约5400亿元的资金积累,年均高达210多亿元。工业化的突进与农业发展的落后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性结构矛盾。
59
第三节 计划体制下的农村经济 一、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三年困难时期 二、调整时期的农村经济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经济的缓慢发展 四、农业洋跃进
五、计划体制下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60
一、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三年困难时期 ☆1.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开展的同时,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目的:通过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发展农业经济,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所必需的原料和为城市居民提供必须的生活保障。
61
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桥梁 ☆1958年8月,毛泽东在视察河南农村时,认为人民公社把工农兵学商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在视察河北省徐水县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办人民公社。之后,中央把徐水县作为举办共产主义的人民公社试点。同月,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提出应该积极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后来的宣传中,更是把人民公社当作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桥梁。
62
人民公社的实现与解体 ☆通过群众运动和行政命令的方式实现人民公社化。
☆到10月底,全国农村的70多万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乎全部被合并成26576个人民公社,参加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99.1%,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公社化。此后,中国农村生产、生活都是在人民公社这个组织体制下进行的,直到1983年。
63
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河南信阳查山人民公社
64
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河南信阳查山人民公社
67
广东河源人民公社食堂
68
☆ 2.人民公社的生产、生活特点 ☆首先,人民公社在组织和体制方面的特点是实行政社合一。人民公社把公社范围内的生产、生活和政权都集中起来进行管理。生产过程实行集体劳动,而且往往采用“大兵团”作战的大办的劳动方式。 ☆其次,人民公社在所有制结构和组织规模上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 “一大二公”就是指人民公社的规模要比农业合作社大得多,平均约有4600户,相当于27.9个农业社;其公有化程度高,公社的生产资料直接归公社所有,废除社员自留地、自养牲口和自营果树等。
69
☆第三,人民公社在产品分配和经营上的特点是“一平二调”。它是指人民公社在分配上推行按需分配,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生活资料与基本生活费用则采用包下来的办法,大搞平均主义。在生产经营上,采取国家与公社、公社上下级单位之间各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无偿调拨,完全不讲经济核算,将公社内部的穷队和富队之间的差距拉平。最极端的表现就是推行公共食堂制度。
70
☆人民公社存在的弊端 : ☆第一,剥夺了农业直接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使农民的劳动热情下降,农民与生产成果之间的直接关系间接化。因而,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劳动纪律松弛,往往“出工不出力”。有的甚至还破坏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劳动力生产率极低。
71
☆第二,平均主义和搭便车思想的极度泛滥。“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等人民公社的特点不仅拉平了穷队与富队之间的差别,穷队共了富队的产,穷社员共了富社员的产,严重打击了社员的致富愿望和致富行为;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分散性的特点,不可能做到每项工作的集体监督,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偷懒的成本平摊到公社的其他成员身上,因而助长了社员普遍偷懒的搭便车的行为。 ☆第三,政社合一的特点混淆了公社的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权限,结果是两方面的管理都落了空,导致经济管理混乱,不得不代之以更严厉的行政管理。
72
☆ 3.三年困难时期的农村经济 ☆ 1958~1962年中国农村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只有311、223、191、225、234公斤,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下降的更多,幅度更大,形成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 ☆ 1959年春天,农村开始发生饥荒,各地出现人畜的非正常死亡。从大跃进到大饥荒仅仅一年之隔。1960年,饥荒迅速蔓延到全国范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甚至为负数。1959~1961年中国少增加了4 587万人。
74
人民公社集体生产
75
三元里人民公社游行
76
放卫星
77
放卫星
78
放卫星
79
放卫星
80
放卫星
81
二、调整时期的农村经济 ☆ 1.调整时期的农村主要措施
☆ 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即要把该退的退够,该进的努力搞上去,以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82
☆ 1962年1月召开的中央扩大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上,陈云强调要把增加农业生产,解决吃穿用问题,保障市场供应放在第一位。在随后5月份召开一次会议上中央正式做出了要退够的战略决策。根据这一决策,确定了农轻重的经济发展次序,并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
83
七千人大会
84
主要措施 ☆第一,从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的经济核算制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经济核算制。
☆第二,试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第三,恢复自留地和副业生产,开放集市贸易。 ☆第四,对“一平二调”的物资和资金进行坚决清理。 ☆第五,实行向农业适度倾斜的支持政策,加强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六,减少粮食征购,提高农产品价格。
85
☆ 2.调整时期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主要表现为: ☆第一,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到1966年,中国粮食、棉花总产量分别比1960年增长49.1%和119.8%。粮食总产量达到2140亿公斤,超过了1958年的粮食总产量。 ☆第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了。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1960年为21.8%,1966年提高到35.9%,提高了14个百分点。
86
☆第三,全国人均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占有量基本恢复到大跃进之前的水平。1965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粮食、食油、棉花、水果和水产品的占有量分别为272公斤、5.1公斤、2.9公斤、4.5公斤和4.2公斤,基本上与1957年的水平持平。
87
三、文革时期农村经济的缓慢发展 ☆1.农村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形式
☆文化大革命在农村最初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在社队之间进行串联,后来则主要是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然后依靠贫下中农打倒各级“走资派”,重新建立各级“新生红色政权”。 ☆1969年后,随着大寨经验的广泛推广,农村的文化大革命主要是以农业学大寨与斗批改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
88
☆2.农业学大寨 ☆1964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最初,农业学大寨主要是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寨作为在农村树立的一面典型和旗帜,其经验也被片面总结为一个“斗”字。这个“斗”字具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当其冲的是与阶级敌人“斗”,其次是与资本主义“斗”,最后是与自然条件“斗”。
89
☆第二个被广泛推广的大寨经验是“工分制”。
☆第三个被普遍推广的是大队核算制。 ☆第四个被推广的经验就是建设“大寨县”。
90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相当于现在大寨乡下属的大寨村),位于山西东部,环境气候恶劣。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中共大寨支部书记陈永贵的领导下,当地农民从山下担土到石山上造田,在山顶上开辟蓄水池,所谓“万里千担一亩田”,将寸草不长的石头山改造成良田。毛泽东认为符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原则,因此号召全国农民向大寨学习。 在毛泽东的提名下,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据熟悉陈永贵的人估计,他能够认识的字不超过一千个,能写的字就更少了。
91
在各种宣传和舆论工具的鼓噪之下,许多地方并非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而是将大寨作为农村发展的标本推广。尤其在南方农村,基层官员不切实际地在山上大规模开垦大寨式梯田。这种做法的荒诞性在于,南方大多是水田,山上无法解决供水问题,因而梯田根本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农民被拖入苦役之中却无法果腹。湖南、湖北一些农村就有多起十八九岁少女不堪忍受学大寨的繁重劳动而集体自杀的事件。另一方面,盲目学大寨导致山上植被大量受损,中国出现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以来又一次生态危机,山清水秀的南方满布光秃秃的梯田。
92
农业学大寨
93
农业学大寨
94
农业学大寨
95
郭凤莲:农业学大寨典型
96
陈永贵在大寨的陵:像中山陵
97
陈永贵在大寨的陵
98
☆ 3.政府对发展农业的政策支持和保护措施 ☆第一,采取一系列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有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零售价格,同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增产不增税。 ☆第二,中央多次发布文件,不准文化大革命冲击农业生产领域。 ☆第三,加大财政和金融支农的力度。财政支农资金1966年仅为54.1亿元,到1975年增加到99.0亿元,增长了近1倍。金融支农在同一时期实现农业贷款增长近3.5倍。国家还对一些地区无法收回的农业贷款进行核销。 ☆第四,国家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加大工业对农业发展的支持。
99
☆ 4.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经济的缓慢发展 ☆首先,表现为农业增长速度和粮食产量的缓慢提高。 1967~1978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比1950~1966年的4.8%低1.4个百分点。 ☆其次,表现为农业物质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是政府主持兴修了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培育和推广粮食良种。
100
☆这一时期农业经济的些微发展是以农业劳动力的增加为前提,以牺牲生态环境、农业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甚至下降为代价的。
☆ 1965年社员人均集体分配收入52.3元,1976年也只增加到了62.8元,平均每年只增加了0.95元,而基本现金收入还下降了2元,从14元下降为12元。从农民的消费状况来看,1976年与1966年相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猪肉和各种布料的消费量,分别增长了3.47%和16.88%,而人均粮食、食用植物油分别下降了2.07%和7.94%。1967~1976年的10年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的消费品支出,平均每年只增加了1.32元。
101
四、农业洋跃进 ☆ 1977~1978年间,农业洋跃进表现为要求普遍建立所谓的“大寨县”。
☆ 1977年11月确定,到1978年春,在全国选择10%的生产大队进行统一核算。1978年1月,提出在3年内,即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全国许多地方开始重新大搞“穷过渡”,盲目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恢复地方小工业,粗制滥造农业机械,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巨大损失。
102
五、计划体制下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根据发挥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来制定,片面追求工业化突进来赶超发达国家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 ☆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村为工业品提供市场还需要农业发展,农业不发展将最终影响甚至阻碍工业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始终把农业的发展放在首位。要首先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才能稳定人心。
103
☆农业发展的三要素:政策、技术、投入。还要注意保护农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要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按照农民的利益要求,由农民自愿组织生产生活。把发展农业的主动权和决策权交到农民自己手中。 ☆发展农业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避免以行政命令、群众运动等形式来搞农业。
104
第四节 计划体制的绩效 一、工农业分部门的投入与产出效益 二、国民经济的宏观绩效 三、计划体制绩效低下的原因
105
方法 ☆计划体制时期,采用物质产品核算体系方法来核算国民经济的投入和产出,作为生产资源之一的劳动力投入的价值被排除在生产投入的计算中。因此,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益被人为地拔高了,不能有效地体现真实的国民经济及分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益。 ☆本节通过加入劳动力投入的价值,重新计算计划体制时期工农业分部门以及国民经济的实际总投入,并与每一相应年份的净产出进行比较,从而更加能够说明计划体制时期工农业分部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真实绩效。
106
一、工农业分部门的投入与产出效益 ☆ 1. 工农业分部门的投入与产出效益
107
☆ 2.国民经济的劳动生产率
108
☆ 3.中国工业部门资金利用效率
109
三、计划体制时期绩效低下的原因 ☆第一,计划制定与实施上严重脱节。计划制定者要通过对计划资源的调拨权来实现其目标。所以,通过计划配置资源是计划经济体制最突出的特点。由于计划制定者对经济社会的各种信息收集和整理不可能进行及时全面地掌握和分析,加上对高指标的要求,导致计划制定者往往不是根据实际信息,而是根据上级意图或者设想,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制定各项计划,严重脱离实际。计划和实际严重脱节。而且,计划是一环套一环,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偏差,整个计划所设计的资源配置将会出现不配套的问题,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或不足,形成实际生产中的资源闲置甚至浪费的。这是计划体制下资源配置效率上的问题。
110
☆第二,下级各个生产单位往往对上级高指标的计划束手无策,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却不愿去争辩,而是采取发动群众的运动方式,进行蛮干,经济制度缺乏激励机制,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不高,偷懒等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导致劳动力、原材料、资金等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利用,产出效益低下。所以,无论是单个经济单位,还是整体国民经济都处于极低的效率。这是计划体制资源利用效率上问题。
111
☆总之,计划体制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并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建国初期所确立的工业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体发展目标未能实现,中国仍然处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表现为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到改革之初,人民生活基本没有改善,国民经济发展到了不能按照既有轨道发展下去了的地步。 ☆ 1978年底开始的经济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
112
参考书目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989年版。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i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刘方健、史继刚:《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邹至庄:《中国经济》,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3
思考题 ☆ 计划体制时期,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几次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计划体制时期,工业化建设主要分哪几个阶段进行,有哪些特点?
☆计划体制时期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是什么? ☆计划体制时期,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哪些作用? ☆计划体制时期,国民经济的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其绩效如何?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