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學習論主張 1.將學習歷程解釋為條件作用(制約作用) conditioning。
學習:個體處於某些條件限制(引起反應的 刺激情境)之下所產生的反應。 2.將個體學到的行為解釋為刺激與反應之間關 係的聯結。
2
行為主義中三種最重要且對教育影響最大的理論
1. 古典制約作用 2. 操作制約作用 3. 社會學習論
3
一、古典制約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Pavlov(1849~1936)實驗 1.條件作用前 UCS UCR CS 無反應 2.條件作用中 CS UCS UCR 3.條件作用後 CS CR
6
古典制約--制約前 非制約刺激 UCS (食物) 非制約反應 UCR (流口水) 制約刺激 CS (鈴聲) 無流口水反應
7
古典制約--制約中 非制約刺激 UCS (食物) 非制約反應 UCR (流口水) 制約刺激 CS (鈴聲)
8
古典制約--制約後 制約刺激 CS (鈴聲) 制約反應 CR (流口水)
9
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華生 (John B. Watson, 1878~1958)—
強調心理學研究必須遵循自然科學法則,在客觀的情境下,觀察測量個體的外顯行為。 行為主義心理學者之所以根據對動物的反應研究去推論人的行為,乃是認為在行為的基本成分上,人與動物是沒有區別的。
10
人類的一切行為,其構成的基本要素是反應,一切行為表現只是多種反應的組合。
只要能了解環境刺激與個體的關係,就可以設計並控制刺激,經由制約作用的方法,建立起所欲建立的反應。
11
Q:何謂〝強化〞(增強)reinforcement? 影響S—R聯結強度,或增加CR出現頻率的一
切程序。 Q:何謂〝類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 與CS類似的刺激也會引起CR。 Q:何謂〝辨別〞(discrimination)? 與〝類化〞相反,個體只對CS作反應,對其 他類似而未受強化過的刺激不作反應。 Q:何謂〝消弱〞(extinction)? CR形成後,若重覆單獨出現CS,而不呈現 UCS,CR將逐漸減弱,最後終於消失。
12
古典制約—類化 制約刺激 CS 類化 制約反應 CR (流口水)
13
古典制約—辨別 制約刺激 CS 辨別 制約反應 CR (流口水)
14
Q:何謂〝二級制約〞(secondary-order conditioning)? 將第一級(原級)的CS當作UCS與另一CS行成另
一S — R的新聯結。)以原有條件作用為基礎,進 而形成的新條件(制約)件用。 Q:〝學校恐懼症〞如何發生? 失敗或懲罰 恐懼 UCS UCR CR 學校 CS
15
二、操作條件作用 l.桑代克(Thorndike)的聯結主義(connectionism)
(1)不同於Pavlov的古典制約作用,不採用S替代 的原理去建立S-R聯結,而是從動物的多種 反應中,選定其中某項預期其將學習者,每 當該反應出現即給予獎賞,從而加強其以後 重覆出現的機會。 試誤學習(trial-and-error learning): 錯誤反應多,正確反應少 正確反應多,錯 誤反應少 全部正確。
16
桑代克的箱子 好 想 吃 。。。
17
吃 到 了 ! 反應-刺激連結 幸 福 幸 福 幸 福 幸 福 幸 福 幸 福
18
(2)影響S-R間關係能否建立者 a.練習律(law of exercise): S-R強弱與練習次數多寡有關 b.準備律(law of readiness) :S-R隨個體的身心準備狀態而異 ★c.效果律(1aw of effect) S-R之聯結因反應之後是否獲得滿 足的效果而定。
19
2.Skinner操作制約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Q:操作型制約與古典制約的差異為何? Pavlov的古典制約 反應型制約作用 (respondent conditioning): 個體行為中本已具有之刺激 反應聯結 (UCS UCR),經過刺激替代 (UCS CS)的方式,建立新的刺激 反應聯結(CS CR),制約反應CR是 由CS所引起,個體反應是被動的。
21
( Skinner的操作制約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就個體在刺激情境中自發性的多個反應中,
選擇其一予以增強,建立反應—刺激聯結的歷程。 控制反應的是行為(自發性)的結果,而非 行為前的刺激情境。 個體學到對某刺激作固定反應,並非由該刺 激所引起,只是個體操作其環境時所表現的 自發性(主動)反應之一 => 操作性反應。
22
Q:〝正增強〞與〝負增強〞如何分辨? 增強:在制約作用中,凡能使個體操作 性反應的頻率增加的一切安排。 正增強:當個體反應後在情境中出現的 任何刺激,其出現有助於該反應頻率增 加者。 負增強:刺激的消失有助於該反應頻率增 加。
23
Q:什麼是〝後效增強〞? 正增強物的出現與負增強物的消失均 與個體的反應有因果關係,個體自己 行為的後果決定以後的行為。 e.g. Skinner box實驗:因白鼠壓桿反應而出現的食物(增強物)對白鼠的反應(操作性反應)產生後效強化作用。
24
Q:〝立即強化〞(immediate reinforcement)與
〝延宕強化〞(delayed reinforcement)何者 效果較佳? Q:〝連續強化〞(Continuous reinforcement)與 〝部分強化〞(partial reinforcement)何者效 果較佳?
25
連續漸進法—塑造 1. 列出目標行為 (訓練兒童自己上桌吃飯) 2. 自行走向飯桌 (增強) 3. 自行坐上座位 (增強)
4. 自行拿起調羹 (增強) 5. 用調羹自行吃飯 (增強)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