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 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基础导学 地球的公转
2
地球的公转 地理意义
3
地球的公转 地理意义
5
核心突破
12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夏半年(北半球) 春秋分 冬半年(北半球) 图示 直射点 光照图 纬度变化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季节变化 北半球:太阳处于①段时,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太阳处于②段时,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太阳处于③段时,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太阳处于④段时,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
15
热点考向1 昼夜长短的判读及应用
18
失误提示:第(1)题,很容易因判错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导致参照错误,进而产生错选。准确判读正确曲线的方法是,根据所学知识,仔细读图,并联系实际进行判断。第(2)题,除了会因判错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的曲线而出错以外,还会因时差计算失误和晨昏线判断反了而出错,因此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避免出错的关键。 规律总结:“三分法”巧解光照图 (1)根据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判半球; (2)根据不同半球特别是季节的昼夜变化规律判日期; (3)结合晨昏线、太阳高度等相关知识判解问题。
19
1.(2011·江苏无锡质检)右图表示东半球经纬网,
曲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问题。 (1)若曲线表示晨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 坐标为________,甲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 甲、乙、丙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昼长为 ________小时。 (2)当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时,正确的描述有 ( ) ①甲地的昼长由最短逐渐达到最大 ②乙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③丙地出 现极夜现象 ④甲、乙、丙三地昼长大小为甲>乙>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题,经纬网为东半球,曲线为晨线,可知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 (23°26′S,160°E)。甲地9点日出,则昼长为6小时;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 向南白昼越长。第(2)题,根据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北半球由冬至日变为夏至日 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1)(23°26′S,160°E) 6 丙 24 (2)D
20
热点考向2 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案例】 读某日某时刻沿北纬30°纬线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热点考向2 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案例】 读某日某时刻沿北纬30°纬线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________(南或北)半球,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________时。 (2)若α值由一年中的最小值开始变大,当其值大于______时北半球开始昼长夜 短。 (3)在图中绘出图示时刻3小时后的太阳高度沿该纬线变化的折线示意图。 命题立意:本题组考查了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综合性较高。 解题思路:第(1)题,由图可知45°E为12时,120°E为昏线(日落处),时间是17 时。可推算出30°N纬线上的昼长为10小时,即太阳直射南半球。第(2)题,太阳开 始直射北半球时,也就是3月21日后,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3月21日前后,太阳直 射赤道,30°N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H=90°-30°=60°。第(3)题,3小时 后,太阳直射0°经线,0°经线上的太阳高度达最大值α;昏线也西移到45°E。 答案:(1)南 17 (2)60°
21
(3)如下图中的粗线。 规律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1)一般情况下,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间的纬度差。 (2)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所求地点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 事实上,根据以上公式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发生极昼的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且等于直射点的纬度;②若某一纬线圈上正好出现极昼,则该纬线圈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其上各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③处于极昼区的某一点,其正午太阳高度与午夜太阳高度之和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④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⑤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⑥如果太阳直射赤道以外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22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图示的大致日期是________。这时太阳 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2)A点这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________。 该地当日夜长约________小时。 (3)北京(39°54′N)当日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这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点的时刻是________,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23
解析:这是一道以光照示意图形式出现的综合性较强的读图分析题,涉及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关键是根据基础知识,确定经度、时刻,否则稍有疏漏,便容易导致一连串的失误。根据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和昼夜半球,看出日期为冬至日。但进一步回答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如果没有熟练的经度知识,则很难找出太阳直射的经线的度数。第(2)题中晨线、昏线的辨认,昼长、夜长的计算,以及第(3)题中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空间分布规律,都能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水平。解答此类命题,首先要通过空间想像,弄懂光照的空间、时间状况,然后以找准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突破口,直射点的经度可帮助我们确定时刻,直射点的纬度可帮助我们确定节气、季节。 答案:(1)12月22日 70°E 23°26′S (2)日落 16 (3)26°40′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4)10时 东北
24
★热点放送系列★ 一、嫦娥二号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航天中心开始发射,
★热点放送系列★ 一、嫦娥二号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航天中心开始发射, 19时成功升空,按原定计划开始了月球 之旅。右图为10月6日嫦娥二号第一次近 月制动情况。 材料二 下图为“嫦娥二号”发射时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分布情况,阴影部分表 示黑夜。
25
【关键词语】 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2.西昌 3.昼夜分布情况 【命题视角】 1.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宇宙的新探索等2.考查昼夜长短、日期的计算 3.考查发射条件。 【创新设计】 阅读以上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当“嫦娥二号”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比旧一天的小 B.伦敦艳阳高照 C.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D.北半球昼长夜短 解析:当“嫦娥二号”升空时,北京时间大约是10月1日19时,此 时0时线的经度约是165°W,属于旧的一天(即9月30日)的范围约 15°。此时伦敦为11时。1月份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北半球夏半年(3 月~9月)昼长夜短。 答案:B
26
2.材料一图中包含了几级天体系统 (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解析:有地月系和月球与“嫦娥二号”组成的天体系统。 答案:B 3.材料二图中各点,最接近“嫦娥二号”发射时间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根据“嫦娥二号”的发射时间及图示中的昼夜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图示反 映的是南半球的俯视图,由此可以推知四点中只有③点最接近发射时间。 答案:C
27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接近 ( ) A.2°N B.4°N C.1°S D.2°S 解析:秋分至冬至约90天,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23°26′,约4天1°,10月1日距 秋分约8天,故可推算出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移动约2°。 答案:D 5.“嫦娥二号”大约发射几小时后,全球各地的日期都是10月1日 ( ) A.12小时 B.1小时 C.5小时 D.17小时 解析:若全球各地日期皆为10月1日,则180°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可推 知此时北京时间应为20时。 答案:B
28
6.火箭点火成功,火箭升空后向偏东南方向飞行,主要原因是 ( )
A.可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减少发射所需能量 B.使卫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 C.便于地面观测与控制 D.有利于卫星获得太阳辐射能 解析:向东飞行,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向南飞行,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 答案:A 7.“嫦娥二号”卫星选在西昌发射,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解析: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答案:①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②海拔较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 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③峡谷地形,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 体布局;④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⑤区域经济较发达,人、财、物优势 突出。 【学习心得】 通过本题的解答,我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