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8.3 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计算 单级萃取 (1) 流程 单级萃取流程示意图 mF, xF mS xE, y 混合器 mM, z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8.3 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计算 单级萃取 (1) 流程 单级萃取流程示意图 mF, xF mS xE, y 混合器 mM, z"—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8.3 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计算 8.3.1 单级萃取 (1) 流程 单级萃取流程示意图 mF, xF mS xE, y 混合器 mM, z
8.3 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计算 8.3.1 单级萃取 (1) 流程 mF, xF 混合器 澄清槽 mS mM, z xE, y mR, x 单级萃取流程示意图

2 ◇ 原料液与溶剂一次性接触。 (2)特点 ◇ 萃取相与萃余相达到平衡。 (3)计算 已知原料液的处理量及组成(生产工艺给定),计算:
◇ 原料液与溶剂一次性接触。 ◇ 萃取相与萃余相达到平衡。 (3)计算 已知原料液的处理量及组成(生产工艺给定),计算: 操作型:给定S 的用量mS 及组成,求萃取相E与萃余 相R的量mE 和mR 及组成 y、x。 设计型:根据给定的原料液F及规定的分离要求, 求溶剂S用量。

3 a)依S的用量 mS 及 F 的量 mF 和组成 xF 确定和点M:
① 操作型计算求解方法 a)依S的用量 mS 及 F 的量 mF 和组成 xF 确定和点M: A B K S M F

4 b)确定E,R的量及组成 采取图解试差法确定E,R的组成。 由杠杆定律确定E和R的量: A 单级萃取图解法 B K E R S M F

5

6 c) 确定萃取液与萃余液的组成及量 脱除溶剂量为: A A 单级萃取图解法 B K E R S R’ E’ M F 单级萃取图解法 B K

7 ② 设计型计算求解方法 一般规定萃余相R的x或萃余液R’的x’. 解法:由R得到E,连接F、S得交点M; 溶剂用量:
A B K E R S R’ M F 单级萃取图解法 B K E R S R’ E’ M F A 溶剂用量: 进而,得到萃取液、萃余液的量和组成。

8

9 (3) 最大溶剂用量及最小溶剂用量 当 mS=mSmin时 增加S,则M靠近 S,当M点达到E1时混溶,
故M位于E1时的溶剂用量为 mS max。 减小S,则M靠近 F,当M达到R2时混溶, 故M位于R2时的溶剂用量为 mS min。 溶剂用量对单级萃取的影响 A B E S R E1 M F x E2 R2 R1 当 mS=mSmax 时 当 mS=mSmin时 单级萃取的溶剂范围:mSmin< mS < mSmax

10

11

12 过S点作溶解度曲线的切线得点E, (4)萃取液的最大浓度 当S=Smin时,E的浓度yA最大,但y’A一般不是最大。
求得R,得M点,于是得: A B E2 S F R2 M E’2 E’ y’max y’2 图解萃取液的最大组成 E1 R1 1.0

13 萃取液的最大浓度确定: A B E2 S F R2 M E’2 E’ y’max y’2 图解萃取液的最大组成 E1 R1 1.0

14 注意: 如果M点在两相区外相交,说明超出萃取范围,不能进行萃取操作,由R1点确定的溶剂用量为该操作条件下的最小溶剂用量m S,min。
A B S E1 F E R R1 M’ y’A

15 8.3.2 多级错流萃取 (1)流程 多级错流萃取流程图 qmR’n qmSE qmE’n qmS1 qmRi qmEi qmRi-1
多级错流萃取 (1)流程 qmR’n 多级错流萃取流程图 qmSE qmE’n qmS1 qmRi qmEi qmRi-1 qmEN qmR1 qmE2 qmF,xF qmE’ qmE1 qmRN qmSn qmSi qmS2 qmR2 qmRn-1

16 (2)特点 △ 溶剂耗量较大,溶剂回收负荷增加, △ 设备投资大。 (3)计算 ① 设计型计算 已知: qmF、xF, 规定各级qmS量, 求:达到一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级数N。 ② 操作型问题 已知:理论级数 估计:分离能力。 说明:解决方法基本相同。

17 多级错流萃取图解计算: 多级错流萃取 A B K E1 R1 S F E2 R2 E3 R3 E4 R4 M4 M3 M2 M1

18

19 8.3.3 多级逆流萃取 (1)流程 多级逆流萃取流程图 qmSR qmR’ qmRN qmS qmRi qmEi+1 qmRi-1
多级逆流萃取 (1)流程 多级逆流萃取流程图 qmSR qmR’ qmRN qmS qmRi qmEi+1 qmRi-1 qmEi qmR2 qmE2 qmF,xF qmE’ qmE1 qmSE

20 即Ei和Ri平衡,若能确定Ri 组成 xi 和 E i+1 组成 yi+1之间的关系, 即可求得理论级数(逐级计算) 。
(2)特点 连续逆流操作,分离程度较高。 (3)计算 设计型问题:已知S的组成,qmF、xF, 规定 qmS/qmF (溶剂比)和分离要求,求 N 。 解决方法:每级内平衡。 i R i-1 E i+1 Ri Ei 即Ei和Ri平衡,若能确定Ri 组成 xi 和 E i+1 组成 yi+1之间的关系, 即可求得理论级数(逐级计算) 。

21 说明:M点是F、S的和点,也是E1、RN的和点。
① 三角形相图图解法 a)总物料衡算 说明:M点是F、S的和点,也是E1、RN的和点。 A B E1 RN S M F R’N 利用杠杆定律: 注意: E1和 RN 不是共轭相。

22 …………………… 此式说明:各级间的物流之差为一常数, b)各级的物料衡算 第一级 第二级 第 N级 于是:
且D为各级物流的公共差点(极点)。

23 c)逐级图解过程 已知F、S可确定M,由M、RN可确定E1。

24 由E1通过平衡关系确定R1,R1和D连线确定E2 ,

25 多级逆流萃取图解法 如此交替直至萃余相组成小于规定要求,则N为理论级数。

26

27 ② 利用分配曲线 N较多时,三角形相图内作图不准确。 a)画分配曲线; b)画操作线; 过D点画级联线,求得 …… c)画梯级得理论级数。

28

29 (4)溶剂比对操作的影响 ① 溶剂比和最小溶剂比 定义:溶剂比=qmS/qmF 说明:溶剂比的变化,引起差点D的变化,导致理论级数的变化。

30 可见: 三角形相图右侧,净物流向左流动。 D点移到无穷远时D=0,级联线互相平行。 三角形相图左侧,净物流向右流动。
◆ qmS/qmF 较大, M→S, E1为F和D的和点,D点在 三角形相图右侧,净物流向左流动。 ◆ qmS/qmF减小,M→F ,E1升高,D点远离S。 D点移到无穷远时D=0,级联线互相平行。 ◆ qmS/qmF 再减小,F为E1和D的和点,D点落在 三角形相图左侧,净物流向右流动。

31

32 分配曲线 操作线 1 3 2 P xF y 溶剂比对操作线的影响

33 ② 最小溶剂比的求法 的位置,既和平衡关系有关,又和分离要求有关。 夹紧点与Dmin的关系:

34 最小溶剂比的确定: 操作范围内的联结线延长,与RNS相交, D点在右侧,则取离S最近的点; D点在左侧,则取离S最远的点。

35 RN F E1 M 连接F、Dmin点,与溶解度曲线相交于E1点, 则RNE1与FS的交点为和点M。 最小溶剂比:

36

37 8.3.4 微分接触式逆流萃取 实际溶剂比的确定: 实际溶剂比取最小实际溶剂比的倍数。 多级错流萃取与多级逆流萃取的比较:
◆ 分离要求、溶剂一定时:多级逆流萃取比多级错流萃取板数少。◆板数一定时:多级逆流萃取比多级错流萃取溶剂用量少。 ◆ 生产上多采用逆流萃取操作。 8.3.4 微分接触式逆流萃取 指:萃取相和萃余相逆流微分接触,使两相中的溶质浓度沿流 动方向发生连续的变化。 完成规定分离要求所需塔高或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38 H (1)理论级当量高度法 理论级当量高度Hth:与物系、操作条件和设备形式有关, 其值由实验确定。 (2)传质单元数法 取微元高度dH
微元接触式逆流萃取示意图 (2)传质单元数法 取微元高度dH

39


Download ppt "8.3 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计算 单级萃取 (1) 流程 单级萃取流程示意图 mF, xF mS xE, y 混合器 mM, z"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