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學校行政的管理基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學校行政的管理基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學校行政的管理基礎

2 第一節 管理的基本概念 壹.管理的意義 一.字義的解釋 (一)中文涵義
第一節 管理的基本概念 壹.管理的意義 一.字義的解釋 (一)中文涵義 「管理」一詞依辭海之解釋「管」原係指樂器,後引申有筆,鎖匙,樞要,主領,拘束,包管等多種涵義; 「理」治玉也,今云修理,清理,料理. 所以管理一詞可解釋為係依一定的尺度,就事務,動作或現象做必要之處置. 管理可定義為根據一定的準則,就人,事,物做 必要的處理,以達成目標的一種歷程.

3 第一節 管理的基本概念 壹.管理的意義 一.字義的解釋 (二)英文涵義
第一節 管理的基本概念 壹.管理的意義 一.字義的解釋 (二)英文涵義 「管理」一詞其英文為management,依偉氏新國際字典解釋,manage最早期的字是maneare,係來自拉丁文marus,該字有「手」(hand)之意,亦指mode of handling(處置方式). 後來引申為有控制和指示之意,使人服從,小心處理及執行業務,以達成目標等多種涵義.

4 壹.管理的意義 二.專家學者的看法 (一)國內學者 1.盧宗漢:主其事叫做管,治其事叫做理.凡處理事物及對人的指導,使其循序漸進,以達成我們預定的目的,都叫做管理. 2.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七冊,行政學:管理即經由他人或會同他人之努力,將事情辦成功的一種科學和藝術.所謂設法包括有:規畫,組織,協調,執行與管制等活動之功能.管理是一種和諧的,合作的,一系列的,繼續不斷的活動,要將每個人發展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成功,以達成機關預定的目的. 3.郭崑謨:管理乃是運用組織資源,有效治理事物,以達成組織目標的行為.

5 壹.管理的意義 二.專家學者的看法 (二)國外學者 1.C.V.Good:管理是對不同工作的計畫,組織,執行,控制,以決定和完成目標的歷程.
2.T.Haimann et al.:管理是利用資源,影響人員行動,和便於改變的社會與技術程序,以達成組織的目標. 3.M.A.Hitt:管理就是有效整合和協調資源,以達成所訂的組織目標. 4.R.B.Dunham和J.L. Pierce :管理乃是計畫,組織,指引和控制組織資源的過程,以達成組織的目標.

6 第一節 管理的基本概念 壹.管理的意義 基於以上之說明,管理至少具有下列的特徵: 1.是一種歷程或一系列的,繼續不斷的動態的活動.
第一節 管理的基本概念 壹.管理的意義 基於以上之說明,管理至少具有下列的特徵: 1.是一種歷程或一系列的,繼續不斷的動態的活動. 2.涉及組織目標的達成. 3.為了達成組織目標必須有效整合人力和其他組織的資源.

7 第一節 管理的基本概念 壹.管理的意義 依管理的對象,過程和目的分三方面說明: 1.管理的對象-人,事,財,物和其他資源
第一節 管理的基本概念 壹.管理的意義 依管理的對象,過程和目的分三方面說明: 1.管理的對象-人,事,財,物和其他資源 2.管理的過程-是一種動態的歷程 3.管理的目的-達成預定的目標 因此,學校管理的意義從廣義來說可視為學校管理乃透過計畫,組織,協調,執行與管制等活動之功能,有效結合學校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其他資源,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歷程. 所以學校行政不僅是科學也是藝術.

8 貳.管理的功能 計畫 組織 命令 協調 控制 H . Fayol (1916) R.C.Davis(1934)
C.Barnard(1937) 計畫 組織 命令 協調 控制 提供一個溝通的系統 得到必要的努力 形成和確定目標 表2-1: 1940年代以前行政管理學者對管理的功能要素的看法

9 貳.管理的功能 1980年代以後對管理功能的要素認為至少應包含下列幾項: 一.計畫 二.組織 三.領導 四.協調 五.決定 六.溝通
七.評估

10 第二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壹、演進概況 1.玄學觀(Prescientific):借助於神話與傳說所提供的啟示與傳統智慧來運作行政。
第二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壹、演進概況 1.玄學觀(Prescientific):借助於神話與傳說所提供的啟示與傳統智慧來運作行政。 2.前科學觀(Protoscientific):借助於歷史、傳記或文學著作提供的領導相關證詞來運作。 3.準科學觀(Pseudoscientifie):根據理念或利用系統化的方法,分析出經濟而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據以運用行政。 4.科學觀(Emergent Scientific):運用科技知識對組織與行政功能進行分析,再根據分析結果來運作。 5.行為論(Behavioristic):以邏輯實證論的觀點分析行為的影響結果,再根據分析結果來運作。

11 第二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壹、演進概況 6.過渡觀(Transitional View):融合行為論與結構論的觀點,研究組織結構對行為的影響,再根據分析結果來運作。 7.廣域論(Broad Fields):透過相關領域來研究特定情境中成功領導者的關鍵特質,再根據分析結果來培訓與選擇領導人才。 8.結構論(Structurist):分析組織結構以瞭解人在組織中的行為表現,再根據分析結果來運作。

12 第二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壹、演進概況 9.批判論(Critical Theory):以批判觀點分析組織與其社經脈絡的互動,也分析權力的型態,再根據分析結果來運作。 10.後現代論(Postmodernism):揚棄定於一尊或事事都明確的觀點,綜合應用藝術、政治、文化、哲學、道德等學門的知識來運作,並重新界定領導與部屬的關係。

13 第二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貳、各演進時期的理論要旨 1.科學實證時期視人性偏惡,行為科學時期視人性偏善,而系統途徑時期視人性友善有惡。
第二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貳、各演進時期的理論要旨 1.科學實證時期視人性偏惡,行為科學時期視人性偏善,而系統途徑時期視人性友善有惡。 2.科學實證與行為科學兩時期,均視組織為封閉或偏封閉系統,而系統途徑時期則視組織為開放系統。 3.科學時證實其偏重理性典範,行為科學時期偏重自然典範,而系統途徑時期則採批判與整合典範。

14 第二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貳、各演進時期的理論要旨
第二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貳、各演進時期的理論要旨 4.科學時證實其偏重組織目標,行為科學時期偏重成員需要,而系統途徑時期則兼重組織目標與成員滿足。 5.科學實證時期偏重靜態結構,行為科學時期偏重動態行為,而系統途徑時期則兼重動靜兩態之研究。 6.科學實證時期偏重物質,行為科學時期偏向精神,而系統途徑時期則物質與精神獎懲兩者兼顧。

15 第二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壹.傳統理論時期(1900-1930)
十九世紀末葉以前,管理的觀念尚未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直到二十世紀初,有系統的行政管理理論方慢慢建立起來,因而興起了很多管理思想,有關管理理論的發展乃以F.E.Kast的觀念為依據,並參酌其他學者意見,闡述管理理論的發展如下: 壹.傳統理論時期( ) 傳統管理理論的產生,是由工業革命所引發對於複雜管理的需要.工業革命後,工廠的組織越來越複雜,設備也越來越新,為有效運用人力,物力和財力,以發揮最大的生產效能,必須講求管理方法,於是有很多管理學者從此方面進行研究.

16 傳統管理論有三大學派,茲分述如下: 一、科學管理學派
代表人物為Talor,被稱為科學管理的創始者,從基層的工人做起,於1940年出版工廠管理一書指出科學管理是依據下列四個原則來探討組織資源的有效運用: 1.運用動作與時間來研究,找出每項工作的最佳工作方法與最適當工作量,以取代舊式憑藉經驗的工作方法. 2.運用科學方法遴選工人擔任適合的工作,並與以適當的訓練,以取代就是工作者自選工作與自我訓練的方法 3.將最佳工作方法與人選做適當組合,以確保工作的進度符合科學精神. 4.經理與工人各負有相當份量的工作與責任,並強調兩者間的密切合作.

17 一、科學管理學派 由上可知,科學管理具有科學,協調,合作,效率等多種特性,但因過度重視工人的實際工作表現,把人視為生產過程中的機械附件,忽略人性的尊嚴,此為人所詬病. 但其對人力與物力及財力的科學管理運用,相當有效率,是工業革命後,面對複雜工作與機械的有效方法.

18 二、行政管理學派 科學管理只是重效率生產的偏狹範圍,而重要的還是整體的組織管理問題.所以Talor重視基層人員的工作方式之改進,仍無法解決管理的問題,費堯一生服務於科費德公司,從高級職員一路到總經哩,1916年出版《一般及工業管理》特別提出管理工作為計畫,組織,指揮,及控制.成為說明管理功能的第一人. 其14點管理原則說明如下頁:

19 二、行政管理學派 1.分工合作(division of work):實施專業分工,使每人集中注意力於範圍較小的工作,加速對工作的熟悉,可省時省力,提高績效。 2.權責相稱(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有權力就應有責任,權力在那裡行使,責任就在那裡產生。同理,要求人有多少責任,就應賦予多少權力。 3.紀律嚴明(discipline):組織成員均應遵守組織的法規,違者應受嚴罰。

20 二、行政管理學派 4.命令統一(unity of command):一位成員只能接受一位直屬上司之命令,如此才能協調一致。若同時要接受兩位以上長官的命令,易造成命令分歧,無所適從的現象,組織易陷於癱瘓。 5.目標統一(unity of direction):組織只能有一位首腦及一個計畫方案,來引導及控制成員的行動,使目標一致且力量集中。

21 貳、行政管理學派 7.報酬合理(remuneration):給予成員的報酬應公平何哩,使組織及員工雙方均感滿意。
6.組織至上(subordin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to general interest):個人利益不得超越組織利益;當兩者有所衝突時,個人要位組織犧牲,亦即要犧牲小我來完成大我。 7.報酬合理(remuneration):給予成員的報酬應公平何哩,使組織及員工雙方均感滿意。 8.適度極權(centralization):集權在求組織行動之一致,但集權的程度宜依組織的實際狀況而異,以能最有效發展所有成員之最高能力為依歸。

22 10.人事相通(order):要使事事各得其所,人人各得其事。要達此理想,應注意人才供需關係之平衡。
貳、行政管理學派 9.層級節制(scalar chain):組織由上而下,宜形成一種金字塔式的層級,上一層級管理下一層級,溝通網路一循此層級進行,不得越級。 10.人事相通(order):要使事事各得其所,人人各得其事。要達此理想,應注意人才供需關係之平衡。

23 貳、行政管理學派 11.公正無私(equity):對待每一個成員要公正無私,一視同仁。
12.任期安定(stability of tenure of personnel):應保障成員的任期,以求組織的穩定發展。當然該淘汰的仍要淘汰,該升降的也要升降,但總以審慎為宜。 13.自動自發(initiative):在尊重上級的權力及紀律的原則下,應鼓舞成員主動完成工作,主動提供興革意見,以謀組織之發展。 14.團隊精神(esprit de corps):應鼓舞成員發揮團隊的精神,團結就是力量。

24 貳、行政管理學派 費堯所發展出來的管理原則,其目的在於使管理功能能充分發揮.法國政府曾將其管理原則應用到郵政機構,獲得良好的效果.
但由於費堯以靜態的組織為研究對象,忽略了成員的心理因素,遭受到許多批評. 因為組織中的對象重要的還是人,對於心理的了解才是管理成功的不二法門.

25 三、科層體制學派 Weber於1947年出版《社會與經濟組織理論》認為層級組織係反應社會需要的產物,故科層體制乃是組織的最佳型態,
科層體制又稱為官僚模式,為德國大社會家M.Weber( )所創,其被公認為行政管理科學中最具影響力之一人,影響範圍涵蓋管理科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各層面.故有近代社會學之父稱號. Weber於1947年出版《社會與經濟組織理論》認為層級組織係反應社會需要的產物,故科層體制乃是組織的最佳型態,

26 三、科層體制學派 科層體制的六個特徵: 1.工作分配基於功能專門化 2.有嚴密規定的權威階層 3.工作人員的權利與責任均有明確的法令規定
4.工作處理的程序亦有正式的規定 5.人際之間保持非人情關係 6.人員的任用與升遷基於專業技能和工作表現

27 三、科層體制學派 Weber認為這六項特性相互運用就可以產生以下預期效果: 1.能減少人際間的衝突或摩擦 2.能充分運用專門技能與知識
3.能獲得操作的準確性,減少浪費 4.使接受服務的人群能夠受到公平的待遇 5.升遷或調職能達到客觀標準 6.能提高行政效率 因此,科層體制又稱為理性和理想模式

28 貳.行為科學時期( ) 傳統的管理方法是建立在工程師與專業管理者的經驗和思想上,故所探討的管理理論多為正式組織的範疇,忽略了人性的管理,於是有許多學者利用行為科學(behavial sciences)的知識和方法,來研究管理上的問題,主要學派有:

29 貳.行為科學時期( ) 一、人群關係學派 人群關係學派可謂行為關係學派的先驅,主要代表人物有E.Mayo 、T.N.Whitehead 、和F.J.Rosethlisberger等人,曾於 年在美國西方電氣公司所設的Hawthorne Plant從事一連串的實驗。 主要目的在研究工人之行為與工作效果之關係,共分三個階段:1.電話變換器裝配實驗;2.面談計畫;3.電話總機配線觀察實驗。

30 貳.行為科學時期(1930-1960) 霍桑實驗發現工作量受物質工作環境影響較少,而受心理及社會環境(人群關係)影響者較多。
證實人在社會中的活動與行為會影響人員的工作滿意與組織的生產力。 因此,組織的成員並不是經濟人(economic man);而是社會人(social man) 。

31 貳.行為科學時期(1930-1960) 霍桑實驗學派的結論: 1.滿足成員的尊榮感可激勵其士氣 2.團隊精神有助工作績效的提昇
3.透過參與可讓成員潛能獲得發揮 4.正式組織中會出現非正式組織 5.人有心理需要且對績效影響極大

32 貳.行為科學時期(1930-1960) 二、動態平衡理論學派
以C.I.Barnard( )為代表,是第一個把行政學與行為科學連在一起的人。1938年出版《主管人員的功能》將組織視為一種合作系統,是由人群間互動的關係所組成的系統,強調非正式組織的功能,主張為增進人員的團體與合作,應建立有效的溝通網路。 主要貢獻有二: 1.組織的生存與發展有賴於確保成員的貢獻與滿足之平衡。 2.認為主管權威乃是建立在部屬對上級之心悅誠服的接受態度。

33 貳.行為科學時期(1930-1960) 三、行政決策理論學派
以H.A.Simon(1916)為代表,在《行政行為》書中指出決策是行政的核心,一班的行政里論必須包含那些能確保正確決策及行動的組織原則。 因1978揭櫫行政決定論的突創貢獻, 於1978年榮獲經濟紀念獎,表揚其對行政學的研究方法、基本概念及實驗研究的獨立的學說體系。

34 貳.行為科學時期(1930-1960) 四、需求層次理論學派
Maslow(1954)為代表認為人類的需求是相關聯的,形成一種優勢層級體系,在滿足較高層次需求前,要先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 求知 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 尊榮需求 社會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35 貳.行為科學時期( ) 五、激勵保健學派 Herzberg(1966)為代表於1959年以訪問法研究工程師與會計師的工作滿意度(job satifaction)發現影響工作滿意與不滿意的因素並不相同。 工作滿意因素(激勵因素):成就感、受賞識感、工作本身、責任感、升遷; 工作不滿意因素(保健因素) :政策與管理、視導技巧、薪資、人際關係及工作環境。

36 貳.行為科學時期( ) 六、XY理論學派 McGregor(1960)為代表,係從人性的觀點來探討行政,將科學實證時期對人性的假設及管理方式稱為X論;把他的理論成為Y理論。 X理論代表傳統式的專制管理,假設人像是惡或偏惡的,人性是1.懶惰,逃避工作2.缺乏雄心壯志不負責任;3.以自我為中心4.抗拒變革5.愚笨無知。 Y理論認為X理論是倒因為果,人不負責與偷懶是組織造成的,代表民主的管理理論,其人性假設為1.工作可有樂趣2.人能自動完成任務3.願負組織目標之達成4.接受責任主動承擔5.能應用高超智力與創造力,解決組織面臨的問題。

37 貳.行為科學時期( ) 六、XY理論學派 基於Y理論假設的管理,乃是民主式的管理,對成員的管理要以協助代替指揮、以鼓勵代替控制、以參與代替獨裁、以自律代替他律、以雙向代替單向溝通等。 Y理論的行政措施參考:實施分權和授權制度、工作擴展計畫、分工不要太細、准許基層承擔責任以發揮潛能,實施參與和諮詢管理、自我評鑑制度。

38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到1960年代以後,有些學者開始以系統觀點、權變理論來研究組織與管理的各種問題,試圖整合科學實證與降為科學兩時期的理論,以建立一套適用於各種組織的理論架構,分述如下:

39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一、系統管理理論
F.E.Kast及J.E.Rosezweig認為系統是一個有組織的整體,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依存的個體或次系統構成,存在於外在環境的高級系統之內,具有明確的邊界。所以一個人體,一個細胞,都可視為一個系統。換言之,每個事物都由若干部分、環節、要素、及一定的結構相互關係而構成的有機體。

40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一、系統管理理論
此理論主要源於生物學家L.Von Bertalaify的理念,認為每一門學科所探討的都是一種系統的形式,而這系統是由許多相互關聯的子系統所構成,因此,系統的存亡完全繫於其子系統的相互關係和子系統對整個系統的貢獻。就如學校就是一個系統,而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輔導處等各個單位就是子系統,而學校成功與否,則有賴各個子系統相互配合,此乃顯示各個單位不可能完全獨立於其他單位之外。

41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一、系統管理理論 系統主要可分為兩類:
1.封閉式系統:是指一種自我存在的系統,獨立於外在環境之外,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因為沒有外來的投入,此系統會慢慢走向混亂、無目標、最後趨於解體,目前很少有組織能符合此系統的標準。 2.開放式系統:是指不斷從外在環境取得種種投入,經過系統的轉換過程、產出又輸出至環境,並與外在環境保持動態的關係。

42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一、系統管理理論 因學校組織是開放系統,故符合開放系統的特性,其管理方式建議如下:
1.必須具有整體性的想法 2.應把努力的重心放在「未來」 3.重視計畫 4.重視系統性 5.成果導向 6.講求權變

43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二、Z理論 J.E.Megley於1970年針對X、Y理論的偏失,提出一個兼容並蓄的Z理論,其要旨如下:
1.制度與人要兼顧 2.激勵與懲罰要兼用 3.生理與心理需要宜並重 4.靜態與心態組織要兼顧 5.靜態、動態及生態組織宜並重 綜合X與Y理論,截長補短,行權變之道,注重整體性、系統性、生態性及權變性觀點

44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三、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
Fiedler(1967)提出權變理論,強調領導是否有效,端視其領導形式與情境是否能相互配合而定,不同組織情境需配以不同的領導形式,才能產生良好的績效。 注重相關的環境與合適的管理概念及技術之間的關係,以有效地達成目標。認為組織的管理沒有所謂的「萬靈丹」,天底下也沒有「最佳的方法」,只有目前為止「較適合的方法」。應視組織的實際狀況與環境條件彈性而定。

45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三、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
Fiedler(1967)將領導型式分為工作與關係導向兩種, 1.關係導向的領導較注重人際關係、成員需求與感受及其滿足。 2.工作導向的領導較關心組織任務的完成、對工作績效的要求嚴格、對人際關係則較輕忽。 至於領導情境決定於三個變項: 1.領導者與成員的關係(影響最大) 2.工作結構(其次) 3.職權(居末)

46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三、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 Fiedler(1967)的研究發現:
1.在高度及低度控制情境中、工作導向的領導較有績效。 2.在中度控制情境中則關係導向的領導較有績效。 可見,領導須依不同的情境採取權變領導的方式。

47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三、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 權變理論認為組織有兩種類型人:
1.機械式組織(mechanistic) 其工作是為例行的,一成不變的,高度集權,且各種政策、工作程序、分工情形、規定詳盡。主要目的在追求效率,但缺乏彈性創造力及適應力。 2.有機式組織(organic) 其工作是非例行的,富有變化的,員工工作並未明確劃分,缺乏明確指揮系統,授權與分權程度高,依工作需求調配人力,由員工自我控制管理規則,故具有彈性、創造力及適應力。

48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三、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
依權變理論而言,各種組織有其適合的情境條件,一個高度例行性、變化少的組織也許適合於機械式的結構;但是一個變動少、求創新的組織、也許適合於有機式的組織,所以採用何種管理方式,應視組織的情境而定。

49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四、批判理論 係秉持批判的精神,對有關理論進行批判並提出改善論點,以達成管理的合理性與社會正義。如技術理性的宰制、社會霸權的複製、教育機會的不平等、領導權力的專制、男性主義的批判等,提出道德倫理、社會正義、授權賦能、女性主義等新興議題。

50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四、批判理論 Habermas(1972)為代表以認知興趣做為知識構成的核心,從勞動、互動與權力等三個社會生活的領域中,分別衍生出技術、實踐、與解放等三種認知興趣。 技術興趣是由勞動要素衍生而來,人類透過勞動獲取資源維持生存,必須採用工具性行為來控制自然與世界,使生活變的可預測與穩定,衍生追求規律與一致性的經驗-分析科學。

51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四、批判理論 實踐興趣由互動要素衍生出來, 人類必須採取溝通行動來傳達意思和傳承經驗文化,溝通重視相互尊重與包容,以達到相互主體性的瞭解,就衍生出歷史科學- 詮釋科學。 解放興趣由權力要素衍生出來,權力容易產生支配現象,人類若要爭取自主與正義,就須追求解放,解放的興趣產生了批判取向科學,強調透過自我反省, 才能擺脫意識形態的不當宰制。

52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四、批判理論 Habermas(1972) 認為真正的社會科學應該同時涵蓋實證的,詮釋的和批判的三種科學,其中批判科學可超越實證與詮釋的兩種科學而產生辯證的綜合。 換言之,教育行政應兼顧實證的科學管理與詮釋的行為科學,並透過反省批判來解決兩者的矛盾並不斷改善與進步。

53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五、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是對現代主義的一種反思,主要論點包括反基礎主義、 反後設論述、反決定論、反決定論、反權威, 而主張解構、離中化、多元、存異。 認為知識並無通則、解決問題唯一的最佳途徑, 故凡事不能強求一致、應重視個別差異與強調多元 ,視情境脈絡之不同而採取不同的做法。

54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六、非線性典範
1970年代以後,非線性典範開始興起,對實證的理性典範有所批判,認為其將宇宙現象視為簡易、線性、和明確是不完全確的,尤其會現象並不如物理現象那麼靜態和穩定,而是充滿動態的變化 ,因此提出非線性,不確定性,與隨機性等概念。提醒教育人員不能過度強調一致性,而應同時注意個別差異性的存在,視情境做事當的權變是必要的。此種點稱為非線性動力學或非均衡系統模式。

55 參、系統理論時期(1960年以後) 七、其他行政理論
願景領導、轉型領導 、授能領導、催化領導、魅力領導、直覺領導、融合領導、服務領導、魅力領導、服務領導、道德領導、學習型領導、混沌理論、教導型組織、政府再造等。

56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一、了解學校本身的特性 二、重視學校的教育目標 三、把握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應用的原則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一、了解學校本身的特性 二、重視學校的教育目標 三、把握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應用的原則 壹、參與管理學行政上的應用 一、領導方面 1.提供師生參與情境的機會 2.建立師生參與的組織 3.讓成員充分了解學校目標及計劃

57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壹、參與管理學行政上的應用 二、做決定方面 1.徵求意見 2.會議討論方式 3.授權方式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壹、參與管理學行政上的應用 二、做決定方面 1.徵求意見 2.會議討論方式 3.授權方式 4.協助設計推廣校務方案 三、溝通方面 1.爭取教師必要的參與 2.公開肯定參與者的貢獻 3.雙方溝通型態 4.妥善運用溝通媒介

58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四、評鑑方面 1.鼓勵教師參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進行學生學習成果評鑑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四、評鑑方面 1.鼓勵教師參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進行學生學習成果評鑑 3.針對學校行政績效進行校內自我評鑑 3.根據評鑑結果共同決定改進方案

59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貳、衝突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一、了解衝突的來源 1.目標不能調和 2.稀有資源的競爭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貳、衝突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一、了解衝突的來源 1.目標不能調和 稀有資源的競爭 3.工作的互賴性 組織的結構 5.價值觀不同 二、了解衝突的類型 1.個人衝突:個人對目標或認知的衝突價值 2.人際衝突:人與人相互間的衝突 3.群內衝突:在團體內個人內心衝突或人際間的衝突 4.群間衝突:兩個團體之間的衝突 5.組織衝突:組織結構的衝突

60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貳、衝突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三、提高衝突的正面影響,減少衝突負面影響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貳、衝突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三、提高衝突的正面影響,減少衝突負面影響 1.機發成員創造力 提升決策品質 3.增加組織向心力 提供情感發洩機會 可見衝突有其破壞的一面,但若能妥善運用,亦能使衝突轉為具有建設性,成員要發揮專長,革新校務.

61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貳、衝突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四、善用減輕及防止衝突的方法 1.逃避 2.潤滑歧見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貳、衝突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四、善用減輕及防止衝突的方法 1.逃避 潤滑歧見 3.擴大資源 述諸上級 5.妥協 運用非正式組織 7.調整組織結構 問題解決 9.建立高層次目標 預防勝於治療 前九項都是消極的做法,積極的做法乃是事先防範衝突的負面影響,可從有效的領導,暢通溝通管道及實施目標管理,即透過組織中的上下及管理人員會同制定共同的目標,確定彼此的責任,並藉此責任做為指導業務及衡量個人貢獻的準則著手,相信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62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四、配合情境採用適當的衝突管理模式
第三節 管理理論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 四、配合情境採用適當的衝突管理模式 K.W.Thomas提出衝突管理模式與情境的配合:競爭型,合作型,妥協型,逃避型,調適型. 五、評估衝突管理的效果 1.所有人感覺主管處理衝突的公平性如何?證據呢? 2.最初的問題所產生衝突被改善或解決的程度如何?證據呢? 3.解決衝突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及挫折如何?證據呢? 4.現在衝突人員彼此是否具有更積極的態度?證據呢? 5.衝突人員所發展新的技巧或方法來解決未來類似衝突或更有效的程度如何?證據呢?

63 抗拒興革的原因 一、慣性的反彈:過度仰賴習慣的反應取 向,怕無法適應,常會直覺的反對。 二、怕造成利益損失:怕興革後會造成個人
的利益損失,帶來不方便或地位貶落等。 三、改革不合理:對改革內容產生疑慮,擔心 對組織產生不良的後果。 四、因誤解而反對:對內容不清楚,誤會措施 的本意而產生抗拒。

64 預防與消除抗拒的方法 一、讓成員參與設計 二、利用團體影響力造成風潮 三、充分溝通讓成員儘速了解 四、適時使用雙面提示原則
五、改革要合理並在成員的能力範圍內 六、給予協助與支持

65 預防與消除抗拒的方法(續) 七、採漸進式以緩和成員適應之困難 八、平時加強成員的在職進修教育 九、透過談判做利益交換 十、操控與收編
十一、強制威脅

66 思考問題 1.家長選老師的呼聲越來越高,學校及教師 該有哪些因應策略? 2.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是否有權選擇學生 呢?為什麼?
1.家長選老師的呼聲越來越高,學校及教師 該有哪些因應策略? 2.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是否有權選擇學生 呢?為什麼? 11/15/2001


Download ppt "第二章 學校行政的管理基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