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卫生筹资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目标:掌握卫生筹资的基本理论,卫生筹资的定义,卫生资金筹集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熟悉卫生筹资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我国目前卫生筹资的方法,卫生领域资金的分配、使用及存在的问题;了解世界各国的卫生筹资经验和做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卫生筹资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目标:掌握卫生筹资的基本理论,卫生筹资的定义,卫生资金筹集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熟悉卫生筹资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我国目前卫生筹资的方法,卫生领域资金的分配、使用及存在的问题;了解世界各国的卫生筹资经验和做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卫生筹资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目标:掌握卫生筹资的基本理论,卫生筹资的定义,卫生资金筹集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熟悉卫生筹资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我国目前卫生筹资的方法,卫生领域资金的分配、使用及存在的问题;了解世界各国的卫生筹资经验和做法。

2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卫生筹资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际卫生筹资概括及其经验 第三节 我国的卫生筹资

3 第一节 卫生筹资的基本理论 一、卫生筹资的定义和职能作用 (一)卫生筹资的相关定义 卫生筹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第一节 卫生筹资的基本理论 一、卫生筹资的定义和职能作用 (一)卫生筹资的相关定义 卫生筹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广义而言,卫生筹资涉及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和利用的全过程。 从狭义上看,卫生筹资只包括卫生资金的筹集。 如何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 开展卫生筹资研究就是研究卫生领域的资金运动规律。

4

5 卫生资金流动的基本过程 居民个人 社会 资金在机构 的使用(经济用途) 政府 各级各类 医疗卫生机构 各类卫生服务项目 资金在不同人群
的受益 5

6 筹资,资金分配和支付 Financing筹资 Allocation资金分配 Payment支付 6

7 筹资,资金分配和支付定义 筹资:筹集资金用于支付卫生系统的运行 资金分配:分配所筹资金到各种卫生服务中 支付:补偿组织或个人所提供的服务 7

8 The Three Questions 筹资涉及到三个问题关键问题
How do we raise funds? 如何筹资? What services do we finance? 为什么服务筹资? How do we pay providers? 如何支付提供者? 8

9 (二)卫生筹资的职能作用 1、资金筹集:卫生系统从家庭、商业部门和其他渠道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 2、资源汇集:是指把人、财、物等卫生资源组织在一起,通过各种医疗和卫生服务机构,为人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3、购买产品和服务:涉及的机制是用来确保公立和私立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提供。

10 二、卫生筹资的目标 1、终极目标 2、中间目标

11 卫生筹资的最终目标:改善健康状况、 风险保障、满意度 筹资能力 公平性 卫生筹资中间目标 可持续性 风险共担 效 率

12 (一)筹资的能力 (二)公平 (三)风险共担 (四)效率 (五)卫生筹资的可持续性

13 筹资能力 低收入国家的主要任务 不同筹资方式的筹资能力不同

14 卫生筹资中间目标:公平 1、筹资公平 水平公平:有相同支付能力的人支付水平相同 垂直公平: 支付能力越高者,其支付水平越高。 支付方式:
累进制、累退制、均衡制 水平公平:有相同支付能力的人支付水平相同 代际公平:不仅研究成本(支付保险费),而且研究不同年龄组的收益。

15 卫生筹资中间目标:公平 2、卫生服务供给的公平: 垂直公平:较高收入的人应获得较多的服务; 水平公平:人应该同等对待
3、健康的公平: 能力和机会的公平

16 风险共担 健康人与患者之间 不同社会经济人群之间

17 卫生筹资中间目标:效率 1、筹资效率:额外负担 2、卫生服务供给效率: 配置效率:项目---特定高水平产出 生产效率:技术—投入和产出比

18 卫生筹资中间目标:卫生筹资的可持续性 筹资的可持续性 政治的可持续性 组织管理的可持续性

19 三、卫生资金的筹集 (一)进行卫生筹资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二)国际上的主要筹资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1、政府卫生筹资 2、社会健康保险 3、私人健康保险 4、现金支付 5、社区卫生筹资

20 1、政府卫生筹资 政府支出(General government revenues)来自国家税收和非税性收入,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是卫生费用的主要来源,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无法覆盖到大部分人群时,会更加依赖国家税收作为医疗卫生的资金来源。 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在很多国家,还有指定的专门用于卫生领域的税项。

21 应考虑的问题: 如何确定税收标准,如何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益转移,如何确定卫生费用的权责? 税收的公平性问题?分税制的影响?

22 分税制 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分税制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

23 “彩票文化”,政府的无奈之举还是明智之举?
政府筹资的方法: 普通税收、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的利用、专项税、政府发行的彩卷和组织赌博业等其他筹资方式。 “彩票文化”,政府的无奈之举还是明智之举?

24 政府筹资的优缺点 优 点 缺 点 广覆盖 不稳定性 资源范围广 富人收益更大 治理模式简单 卫生服务提供的潜在性失效 对政治压力的敏感性

25 2、社会健康保险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由政府或社会举办的社会保障项目,一般是强制性的,符合条件的个人都必须参加。同时,其缴费金额和受益都是通过法定的社会契约进行规定。

26 应考虑的问题: 公平性问题:工资收入水平,获得的服务 经济影响:保险成本最终转嫁给雇员 显著的两大特点: 强制性、依据国家法规进行

27 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 社会医疗保险是政府与参保者之间的一个社会合同 具有强制性 为获得特定的利益,参保者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费(医疗税)
社会医疗保险部门财务自治管理 27

28 社会保险的优缺点 优 点 缺 点 资金充裕 将许多人群排外 对政府预算依赖性不强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风险分担 复杂而又昂贵的管理费 增长的成本 对慢性病和预防服务覆盖不足

29 3、私人健康保险 商业保险(Private insurance):是由非营利性或营利性保险公司经营,投保人可以自主选择最符合本人自身利益的一系列健康保险险种。商业保险一般不具有强制性。

30 应考虑的问题: 逆向选择 保险业的死循环: 健康者退出保险 保险费率增加 更多的健康者退出 保险服务的运作成本提高 支付更高的保险费用

31 商业保险的特点 自愿购买 有各种不同的商业保险计划可供选择
通常有病的人更愿意购买保险(逆选者),而保险公司则喜欢健康的人参加保险(风险选者) 对于同一保险项目,保险费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投保人收入的高低,因此穷人很难支付 31

32 商业保险评价 效率 许多保险公司导致重复的管理成本 公平性 缺乏富人帮助穷人,或健康者帮助病人的风险分担 选择健康人群参加保险 32

33 4、现金支付 直接现金支出(OOP):是指个人在接受各类卫生服务时,以现金方式直接支付的门诊、住院、护理以及其他专业性医疗保健费用,其来自家庭可支配收入。 参保人群 未参保人群

34 使用者付费的优点 扩大卫生筹资来源,增加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通过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扩大卫生服务需求;
通过降低过度需求和鼓励利用成本效果好的卫生服务,促进更有效率的服务利用模式; 鼓励患者尽量获得质量较好的卫生服务权利,提高卫生工作人员对病人的责任感; 使用者付费和费用减免机制相结合,能够成为使公共补助投向贫困人群和减少补助流向非贫困人群的重要手段。

35 使用者付费的缺点 一般来说不具备风险分摊的功能; 不能保证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减少对不必要卫生服务利用的同时,也降低对必要服务的利用;
对贫困人群的基本卫生服务利用影响过大; 会给居民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经济负担加重; 不能产生充足和可靠的资金来源。

36 5、社区卫生筹资 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为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卫生保健进行的筹资,通常是筹资与保健组织相结合。筹资依靠一种混合方式,包括地方税收、参保费用、直接付费、来自地方企业或集体的支持、以及省级或国家政府的补助,这种在某个地区为其人群筹集医疗卫生服务费用的方式通常称为社区筹资。如中国的合作医疗。 社区筹资的理论基础是社区资本理论。

37 社区筹资的假设 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低收入和贫困家庭的基本卫生保健 贫困和低收入家庭的卫生服务支出占其家庭收入的显著比例 37

38 5、社区筹资 优点: 低收入人群的保障 不排斥其他筹资方案的存在 缺点: 面临可持续性问题 为贫困者获益水平有限 卫生服务提供的影响有限

39 各种卫生筹资渠道的特点 税收:筹资与卫生服务利用量不发生直接关系。
社会保险:筹资与潜在的利用相关,只有筹资者才能成为受益者,但是与个人卫生服务利用量不发生直接关系。 商业保险:筹资与卫生服务的潜在利用相关,但是与个人卫生服务利用量不发生直接关系。 直接现金支出:筹资与个人卫生服务利用量直接相关。

40 不同筹资方法的公平性 Private私人 Self-pay 不公平 Private 自费 私人 Private Insurance
商业医疗保险 Mixed Community Financing 混合 社区筹资 Risk Social Insurance Pooling Public 社会保险 风险分担 公共 Government Revenue Public公共 政府财政 公平 40

41 不同筹资方法的风险分担 Private私人 Self Reliance Self-pay 自己承担 Private 自费
私人 Private Insurance 商业医疗保险 Mixed Community Financing 混合 社区筹资 Risk Social Insurance Pooling Public 社会保险 风险分担 公共 Government Revenue Public公共 政府财政 Risk Pooling 风险分担 41

42 两种主要公共筹资渠道的比较 筹资渠道 优点 缺点 税收模式
具有强制性、集体性、政治性;容易组织和管理;易产生规模效应、覆盖范围广;累进性好;费用控制好、宏观效率高; 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受益的不公平 社会保险模式 容易组织;有利于不同人群之间的交叉补贴;易产生规模效应;比较稳定 费用难以控制;管理成本高;覆盖人群有限;累进性较差;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43 卫生筹资机制 政府卫生支出 直接税 间接税 非税性收入 社会保险 私人保险 直接现金支付 其它 公共预付 预付 私人预付 现付

44 预付和现付 国际研究结果表明:预付制与筹资公平呈正相关,特别是来自政府税收的卫生支出占比例越大,卫生筹资公平性越好,居民个人现金支付占比例过高,卫生筹资越不公平。 44

45 卫生筹资机制 绝大部分国家都不会采用一种卫生筹资渠道 混合式:发展中国家 以公共筹资为主:发达国家 税收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筹资模式

46 卫生筹资机制 迄今为止,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中约90个国家基本实现了覆盖全民的目标

47 实现全民覆盖不同筹资模式的代表国家 筹资模式 比重 代表国家 税收 64% 英国、加拿大、巴西、斯里兰卡 社会保险 31%
德国、日本、韩国、马其顿 其他 6% 菲律宾、土耳其、埃及

48 卫生筹资系统评价 宏观:利用卫生总费用信息工具,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筹资总体水平、筹资结构、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趋势,对该地区卫生筹资体制及其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微观:利用居民家庭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在家庭和个人层面上,测量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卫生筹资负担状况,对政府卫生补助的受益状况,以及卫生筹资系统对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48

49 四、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社区 资源的分配 resource allocation 个人 配给 rationing

50 1、分配和供给的机制:机构 个体 2、分配和执行的原则:公众筹资 3、政治经济:政府的责任就是以最具效率和效果的方式为每个公民的健康动员必要资金。 4、指导原则: ⑴贫穷对筹资造成制约 ⑵对贫困人群应以预付制代替个人现金支付 ⑶税收 ⑷使用者付费

51 五、卫生筹资的影响因素 哲学原因 政策原因 宏观环境因素 市场失灵

52 (一)哲学原因 1、平均主义理论认为,政府对居民健康方面负有首要责任,政府筹资是效果最好、效益最高的筹资方式。 2、功利主义认为,政府有义务为那些对国民生产总值提高最有影响的卫生服务进行筹资。

53 (二)政策原因 人们普遍认为卫生筹资政策将决定卫生筹资总量及资金的使用。 1、筹资政策是决定资源流向、分配,以及对卫生服务提供者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 2、如果没有建立有组织的筹资机制,大病费用支出将成为致贫的重要因素; 3、在高收入国家,卫生筹资政策将决定国家是否有办法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卫生服务费用的膨胀; 4、如果没有理性且全面的卫生筹资政策,那么,老年人、残疾人和健康水平较低人群的卫生服务费用将由国家承担,将会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5、卫生筹资政策将对一个社会能否让其居民平等地获得基本卫生服务起到决定性作用; 6、需要考虑为改善健康而投入的资金的有效性。

54 (三)市场调节失败的原因 1、逆向选择 2、风险选择

55 (四)宏观环境因素 1、宏观形势 (1)国别差异: (2)财政能力: (3)利益集团 2、环境变化 (1)经济变化 (2)人口变化 (3)流行病学变化 (4)社会和文化变化 (5)政治变化

56 第二节 国家卫生筹资概括及其经验 高收入国家的卫生筹资经验: 1、经济增长是实现全面覆盖最为重要的因素;
第二节 国家卫生筹资概括及其经验 高收入国家的卫生筹资经验: 1、经济增长是实现全面覆盖最为重要的因素; 2、与政治承诺同样重要的是,扩大覆盖水平的关键还在于增进管理和行政能力; 3、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而言,实现广泛覆盖的转变的两个主要的筹资来源是普通税收和社会健康保险; (4)各国在探索扩大覆盖面时,资源或基于社区层面的卫生筹资方案可以作为已有的卫生筹资方式的补充; (5)相对零散的、小规模的资金储备池而言,更大规模的资金储备池能够促使更有效和更公平的筹集资金来保护人群的健康。

57 Lessons learnt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国际经验
主要疾病与其医疗成本的不确定性经常导致家庭经济的崩溃 自愿的私人保险将老人、病人和穷人排除在外 通过竞争可以改善效率和服务质量 按服务项目付费方法导致提供过量的服务和卫生成本上涨 免费卫生保健导致患者过度利用服务 在制订价格和诱导需求方面,提供者拥有垄断力 57

58 Modern practices in health care financing 卫生保健筹资中的现代实践
为实现公平,政府必须筹集卫生总费用的绝大部分 政府必须管制保险业中逆选择和风险选择 钱需要跟着患者走,使在卫生服务提供中产生竞争 有效竞争需要代表消费者的有组织的中介者 合理的价格政策 58

59 第三节 我国的卫生筹资 一、我国卫生资金筹集的主要来源 二、我国主要的卫生筹资机制 三、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卫生筹资的实践

60 一、卫生资金筹集主要来源 (一)政府预算卫生支出 上级财政和本级财政拨款 公共卫生服务和公费医疗 (二)社会卫生支出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农村合作医疗 私人健康保险 (三)个人现金卫生支出

61 二、我国主要的卫生筹资机制 (一)直接或间接税收 (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四)商业健康保险 (五)现金支付

62 三、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五个方面: 不同地域、不同服务机构、不同服务领域、不同需求层次、不同服务人群

63 (一)不同地域的筹资 公平 城乡二元化与公平性 城市:综合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 农村:县、乡、村为主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 分税制改革的影响???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转移性支付??

64 (二)不同机构的筹资 效率 1、医疗机构的筹资:预算经费和专项投入 70%的资金投入了大医院 80%的疾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 2、公共卫生机构筹资:市场失灵状态 3、药品零售机构 4、其他卫生机构费用 目标: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65 (三)不同人群的筹资 谁收益最多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富人 穷人

66 四、我国卫生筹资的实践 全民覆盖是指导卫生保健改革的正确方向
所有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能够采取各种直接的措施,向全民覆盖的目标发展并维持它们取得的成就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在全球首发2010年世界卫生报告 会上的致辞) 66

67 中国卫生筹资的发展方向 2009年中国政府发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和《2009-2011年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中国卫生筹资的改革正在向全民覆盖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67

68 (一)中国卫生筹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68

69 中国卫生筹资是极端不公平的,卫生服务的覆盖也是有限的
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对中国筹资的评价 中国卫生筹资是极端不公平的,卫生服务的覆盖也是有限的 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的卫生支出小于20% 消费者中个人支出部分接近60% 只有15%的正式部门人员被社会保险覆盖 由于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导致的因病致贫的现象十分普遍 95%以上是公立医疗机构,但90%的运行费用依赖于按项目收费 即使预防保健服务领域,一半以上的费用也来源于服务收费 69

70 中国卫生筹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医疗保险覆盖不足 医疗费用增加 高额的自付费用 有限卫生资源的低效率利用 卫生服务的提供和购买不协调
医疗服务的报酬问题没有解决,未能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70

71 人口、疾病和卫生筹资的挑战 人口老化,65岁以上的人口已占到9.4% 疾病模式转变,总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0%
中国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人数逐年递增 随着三种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率大大增加 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2009年卫生总费用已达17204亿元,占5.13%GDP 71

72 (二)政府增加兼顾需方和供方的卫生投入 72

73 73

74 2009年中央卫生财政支出的分配 项目 金额(亿) %
完善新农合,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全部达到人均80元 304 25.75 中央和中央下放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及地方依法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城乡救助补助资金 64.5 5.46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建设2000所县医院、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 建设困难地区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和边远地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配备医疗设备 165.3 14.0 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 246 20.84 支持地方按项目为城镇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400.76 33.95 合计 100.0

75 中国卫生改革的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通过卫生系统筹资,倡导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全民覆盖 为全国人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75

76 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全国三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了93%的全国人民,超过12.5亿的人口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2.2亿职工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1.8亿居民 新农合覆盖了8.33亿农民 中央政府对城乡医疗保险的投入超过1200亿元 76

77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补充保障 公务员 医疗补助 商业健 康保险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特殊人群医疗保障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保障主体 托底保障 城乡社会医疗救助 77

78 让人民获得更多补偿 2010年政府对参合农民补助每人每年120元,城镇居民人均费用130元
利用民政救助基金为贫困农民代交个人参合或参保的费用 最高封顶线可达到年平均职工工资或农民年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 2009年住院费用补偿比,城镇职工78.7%,城镇居民55.7%,新农合41.5% 新农合门诊由家庭账户转向普通门诊和大病门诊统筹模式,增加受益面,2010年门诊统筹将覆盖50%地区 通过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缓解灾难性的健康支出。 78

79 (三)保障全民公平可及地获得各项基本卫生保健
79

80 全民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发达地区已达到人均50-60元,包括城市户藉人口和常住人口 免费提供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已有73%的县(市区)将公共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国家预算拨款 80

81 全民覆盖基本药物 制定了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实行基本药物政府定价、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政策。2010年60%县的基层卫生机构要全部覆盖 200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甲类目录含有347个 全国已有近83%的县将国家基本药物纳入当地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76%的市区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81

82 部分省市基本药物目录的增补情况(2009-2010) 省市 增补品种数 总品种数 增补率 (%) 福建 148 455 48.2 浙江
150 457 48.9 吉林 183 490 59.6 北京 191 498 62.2 山东 216 523 70.4 天津 230 537 74.9 广东 260 567 84.7 安徽 276 583 89.9 江苏 292 599 95.1 上海 373 680 121.5 深圳 488 795 159.0 82

83 招标采购地区的平均价格降幅 招标采购地区 平均价格降幅(%) 天津 10.3 内蒙古 32.0 浙江 辽宁 34.3 陕西 46.1 江苏
47.7 宁夏 49.2 安徽 50.0 湖南 53.2 83

84 (四)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效率 84

85 公立医院的改革 开展医疗机构之间检查和检验项目的互认 推行临床路径和诊疗常规、基本药物使用指南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探索医院支付制度改革,在新农合实行了住院单病种支付,门诊费用按人头支付或门诊统筹总额预付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则实行单病种支付、医保费用总额控制等前瞻性支付方式 推行居民健康档案的电子信息工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重复用药,大大节约了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 85

86 (五)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 卫生筹资问题 86

87 从三个主要领域考虑问题 筹集更多的卫生费用 提高卫生费用的公平分配 提高卫生费用的使用效果 87

88 (一)筹集更多的卫生费用 增加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的财政投入(2011年后新农合将提高到人均300元),逐步缩小筹资差距
部分基本药物可否免费提供值得研究 提高烟酒税收投入到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提高受益水平,解决看病贵问题 中国是一个烟草消耗大国,有近3亿的烟民 吸烟率男性高达53%,女性3%, 每年烟草消费50亿 每年有100万吸烟者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肿瘤、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 88

89 (二)提高卫生费用的公平分配 目前每年80%的卫生总费用投入到二、三级大医院,要加强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投入
防止大医院的盲目扩张,防止 “供给”诱导“需求” 如何早期预防,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89

90 (三)提高卫生费用的使用效果 我国医疗服务需求和供给正在快速的增长,新农合制度的住院统筹基金正面临着超支的风险
对纳入大病住院统筹基金报销的新病种要认真加强费用测算研究 对一些价格昂贵,需要终身服用的罕见病药物,在列入医疗保险药品报销范围时要慎重考虑,通过医疗救助制度妥善解决  90

91 结 论 中国的卫生筹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十年来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曲折道路,证明了在卫生筹资方面政府承诺的重要性
结 论 中国的卫生筹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十年来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曲折道路,证明了在卫生筹资方面政府承诺的重要性 中国的卫生筹资是由政府税收和社会保险的混合体制,个人的筹资水平正在不断地下降(2009年占卫生总费用的38.2%) 中国也像其他国家一样,正在向全民覆盖的道路迈进,可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大国卫生筹资的最佳实践案例 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还处于探索和试点的阶段,面临的筹资困难需要努力克服 利用2010年世界卫生报告发布的契机,回顾和思考当前卫生筹资政策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91

92 谢谢! 92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卫生筹资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目标:掌握卫生筹资的基本理论,卫生筹资的定义,卫生资金筹集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熟悉卫生筹资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我国目前卫生筹资的方法,卫生领域资金的分配、使用及存在的问题;了解世界各国的卫生筹资经验和做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