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专题二 大气运动和气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专题二 大气运动和气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二 大气运动和气候

2 热点整合 考查的知识较多,多与实际相联系如:对流层的逆温与大气污染;热力环流与城市规划;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与防治;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台风等。 本专题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较多,要理清各原理规律之间、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3  考核内容上:侧重对大气成分变化与环境保护、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特点,尤其是逆温层的特点与成因,以及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等内容的考查; 能力要求上:强调对读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07年考核的热点仍然是:第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气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和天气形势图;第三,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及其判断;第四,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气候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4 1、对流层的逆温 概念: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或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0.6°C/100米的现象
影响:阻碍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使空气能见度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在城市和工业区上空 特点:下午六时至第二天上午八时是高峰期

5 类型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③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④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6 例1 [ 2006年·江苏变式题] 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例1 [ 2006年·江苏变式题] 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 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的夜晚          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⑥连续阴雨   A. ①④      B. ③⑥   C. ②③      D. ⑤⑥ 3. 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甲到丁的演变 (  )     A. 山地  B. 谷地 C. 平原  D. 丘陵 1. A    2. C B

7 天气系统的分析 (1)锋面系统 (2)低压和高压系统 (3)锋面气旋

8 类型 冷锋 暖锋 天气 特征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水时间 降水程度 云系形状 我国的天气 实例 单一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 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空气徐 徐爬升,冷却凝结 产生连续降雨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的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温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时间短,强度大 时间长,强度小 主要在锋后 锋前 积状云 层状云 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9 长江流域七、八月的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
项目 气旋 反气旋 气压梯度力 气流方向 北半球 南半球 天气状况 我国典型的天气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地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七、八月的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

10 图5 例1 右图是2005年8月28日飓风“卡特里娜”所在位置及其预报路径图。“卡特里娜”飓风在8月25日袭击佛罗里达州南部后,又于29日在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登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在这次飓风袭击中受灾最为严重,飓风造成防洪堤决口,该市80%的面积曾一度被洪水淹没。几日后,国际油价因此频频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全球各地汽油等成品油价格也不断攀升。至10月4日,因飓风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209人;造成的投保财产的损失已经达到344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11 (2)简要说明“卡特里娜”飓风形成的原因。(6分)
图5 (2)简要说明“卡特里娜”飓风形成的原因。(6分) 在墨西哥湾和西北大西洋热带或副热带的广阔洋面上,当海面温度达26ºC以上时,大气对流极为旺盛,形成中心气压很低的热带低气压,成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即热带气旋,其强烈发展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飓风。

12 锋面系统 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
如果冷锋移动速度较慢,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天气;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两锋之间地区则为暖气团天气,如水汽充足而不稳定,可出现弱降水,如干燥,则多为晴天多云天气。 若冷空气势力强,冷锋便追赶暖锋,使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空气占据,气温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13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低压槽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

14 冷气团 暖锋与雨区 冷锋 暖锋 冷锋与雨区 暖气团 气旋移动方向

15 锋面系统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及季节变化 夏季风的进退 结 论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华北、东北 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北方雨季
9月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方雨季 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结 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16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雨带的推移 及水旱灾害 副高势力强,则南旱北涝 副高势力弱,则南涝北旱 返回 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3.4.5月北方地区春旱 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副高势力强,则南旱北涝   副高势力弱,则南涝北旱 返回

17 例:(2005年高考文综全国Ⅲ卷) 36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18分)

18 答案: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

19 例 右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1~3题。 1
例 右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1~3题。 1. 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以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为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 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 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 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1. D   2. D   3. C

20 气候知识的组成要素 气候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地面反射率)洋流等 气候要素 气温、降水、气压和风等
气候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地面反射率)洋流等 气候要素 气温、降水、气压和风等 气候特征 气候要素在一定时间的组合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在一定空间的相对统一 气候分布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具体地区 气候资源 光照、热量、降水、风等 气象灾害 台风、寒潮、洪涝、霜冻、沙尘暴 气候评价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1 3。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气候要素 (1)气温 (1)分析气候的气温特点:
①不同纬度地带,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影响,气温一般是随纬度增高而降低,故热带的4种气候类型都有“终年高温”的特点,而极地气候则“终年低温”。 ②同一纬度地带内,受下垫面性质的影响,气温不同: a海陆状况不同,气候显示出海洋性和大陆性,前者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小,后者受海洋影响小,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 b随海拔高度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递减率为每增高100米,气温降低06℃。 c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22 例、读图12,回答: 答案: (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甲地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6分)

23 (2)、降水 分析气候的降水状况:主要受大气环流形势的影响: ①赤道地区,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多雨。对流雨
②副热带地区(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间),盛行下沉气流,终年干燥少雨。 ③大陆西岸:a30°NS~40°NS地区,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 b40°NS~60°NS地区,终年受西风带的控制,全年降雨均匀。(锋面)气旋雨 ④大陆东岸:处在季风环流控制下,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湿润的偏南风,降水较多。 ⑤大陆内部,终年受到干燥的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 ⑥两极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24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 (一)根据气候特征判断 判读步骤 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
第二步,确定热量带——最冷月气温 第三步,确定类型——降水季节分配情况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25 北半球 6、7、8月气温高 南半球 12、1、2月气温高 热带 气候 最冷月 >15℃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 亚热带和温带
降水>2000mm,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 干湿季明显, mm 热带草原 雨旱两季,1500mm以上 热带季风 250mm以下,温差大 热带沙漠 亚热带和温带 >0℃ 冬雨型, mm 地中海 季节分配均匀, mm 温带海洋 mm,雨热同期 亚热带季风 <0℃ mm,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 全年降水少,集中夏季,温差大 温带大陆性

26 例、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判断: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 图, 因为 B(4分) (两地共处青藏高原,但与格尔木相比)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格尔木深居内陆盆地)(2分),因此,拉萨(比格尔木)(夏季)降水量较多(2分),气温年较差较小(年内气温变化和缓)(2分)

27 (二)根据地理位置判断 1、判断原理:气候因素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各气候类型都处在一定的气候带、气压带、风带及海陆位置 2、判断方法:掌握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形成气候分布模式图 判断步骤:1、从纬度位置看,确定所在的半球和气候带 2、从经度上看,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 3、用经纬度位置定位,对照模式图,确定所属的气候类型

28 (三)、根据气候成因判断 各种气候成因是不同的,把已知成因与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对号入座 前提是熟记各种气候成因

29 气候类型及分布示意图(北半球)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候 赤道低压带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盛行西风带
90° 冰原气候 80° 苔原气候 70° 温带大陆 性气候 60° 温带海 洋性气候 55° 赤道低压带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盛行西风带 温带季风 气候 40° 地中海 35° 30° 亚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气候 25° 热带季 风气候 20° 热带草原气候 10° 热带雨林气候

30 图6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例二 (2005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36. 图6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安卡拉

31 (2)简述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4分)
例(2005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36. (2)简述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4分) →简述地中海气候特点及分布规律 答案: 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旱。 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分布在南 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32 气候特征的描述及分析 具体如下: 气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气候曲线、等温线及其分析方法;
降水量、季节分配、年际变化、柱状图、等降水量线及其分析方法; 气压、等压线、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及其移动规律、季风环流,并且要能阐明它们与气候,尤其是与降水的关系。

33 两抓 抓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 不同纬度看纬度高低 同一纬度看下垫面 降水最重要看大气环流,结合海陆位置做背景分析

34 1月气温 7月气温 年降水量 图7、图8和图9分别表示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 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三
例(2005年高考地理江苏卷)32. 图7、图8和图9分别表示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 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三 个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图7 图8 图9 1月气温 7月气温 年降水量

35 (1)图示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 城市代号是 ,其主要原因是    。 b 深居内陆 图7 图8

36 (2)a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该城市气候特点是     。 地中海气候 夏季凉爽(温和)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图7 图8 图9

37 抓各区域下垫面的具体条件,分析、对比其特殊性。
1、分布特殊性的分析 (1) 面积大小的不同:如非洲与南美雨林气候区面积比较,亚欧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与美洲西岸同类气候比较 (2) 分布位置特殊性分析 如: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北岸、巴西东南岸和热带雨林气候的位置特殊;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并不一定是深居内陆; 西欧温带海洋性伸展到北极圈内,南美热带沙漠特别狭长。 2、气温降水方面特殊性分析 东亚季风区与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季风区气温、降水特征比较; 东欧、美国、中亚、南美巴塔哥尼亚温带大陆气候区的特征比较; 南、北极地区气温高低比较; 热极、寒极、雨极等的分析等。

38 (一日为周期的海陆风,一年为周期的季风,终年存在的大气环流)
背景 实践、应用 迁移、发散 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北美、南美、澳大利亚 回归沙漠带(回归线大陆中、西部) 两大成因 亚洲两大区域(东亚、南亚) 三种(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热力环流时间尺度差异 (一日为周期的海陆风,一年为周期的季风,终年存在的大气环流) 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原理、规律

39 在很多情况下,抓住以上二大因素就能确定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但下垫面的影响使其复杂化。
2. 气候相关分析   (1)气候成因分析——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等因素分析;   a、太阳辐射: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全球气候带的划分就是由太阳辐射因素 (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即与纬度位置密切相关) 决定的,并且决定其气候季节变化特点。 b、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它在太阳辐射对气候作用的基础上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和水量交换,一方面调节着热量和水分布的不平衡,使地区之间差异减少;另一方面又使气候复杂化,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在很多情况下,抓住以上二大因素就能确定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但下垫面的影响使其复杂化。

40 d、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和大气成分来影响气候,并且影响越来越大。如城市环流、大气环境等问题,植树造林与毁林、修建水库等的影响。
c、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主要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世界各区域下垫面情况的复杂性使得全球各地气候变得丰富多彩。下垫面的分析一般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①海陆影响的差异:造成在相同纬度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以及从沿海向内陆的气候变化; ②地形的差异:平原与山地、盆地、高原,迎风坡和背风坡,向阳与背阳,山脉的走向等。 ③地面性质的差异:裸地与植被覆盖地,水面与陆面、冰原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吸热散热不同,水分状况不同,进而影响大气水分、热量状况。 ④洋流 d、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和大气成分来影响气候,并且影响越来越大。如城市环流、大气环境等问题,植树造林与毁林、修建水库等的影响。

41 人类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一)改变大气化学组成与气候效应
(二)改变下垫面性质与气候效应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的自然性质是多方面的,目前最突出的是破坏森林、坡地、干旱地的植被及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等 (三)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排放 (四)城市气候 (“五岛”效应)(混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

42 三、气候对其他环境要素(河流、植被、土壤等)及人类活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人口分布与城市区位)的影响。
对自然要素的影响:水文、植被、地貌、土壤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3 (一)对河流的影响 (1)影响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外流河多以雨水补给为主;干旱地区的内流河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 从气温来看,内流河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决定于气温的变化;气温的高低与外流河结冰期长短有关,冬季越长,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 从降水影响来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随降雨的变化而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也大。

44 季风气候区的河流多出现夏秋汛,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形成洪涝和干旱,水利工程量大;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多出现冬汛;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影响东部外流河的汛期长短和迟早。最低月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冰期,而且气温越低,冰期越长,如果该区域内的河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就可能出现凌汛。 1、什么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大? 2、什么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小? 1、哪些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很小? 2、哪些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1、哪些气候区的河流有结冰期? 2、什么情况下河流会有凌汛现象? 径流 季节变化 有无结冰期

45 例 题 ②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_______(填代号) 为鄂毕河,该河在我国境内的 名称为____________。
例 题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②、 ③、 ④河的径流量、水位、结冰期等水文特征。 (1)图中________(填代号) 为鄂毕河,该河在我国境内的 名称为____________。 额尔齐斯河 受来自北冰洋和中纬西风带来的大西洋降水的影响,流量 较丰富;一年内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夏汛;结冰期长且有 凌汛现象。

46 例2(2005年文综全国卷Ⅰ)36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11分) 水能开发 水量、落差、大坝
水能开发 水量、落差、大坝 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河流有较大落差。(在剖面线BB1,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47 (二)、对自然带(植被)的影响 自然带定义: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不同自然带环境特征差异较大。
世界自然带的差异原因——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导致热量的差异或海陆位置造成水分的差异 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地带性规律 非地带性规律

48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冰原气候 冰原带 苔原气候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温带季 风气候 温带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亚热带 季风气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地中海 气 候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 草原带 北回归线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49 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 冰雪带 5500m 高山草甸 针叶林 4000m 针、阔混交林 3000m 2500m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50 (三)对地貌的影响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外动力的性质、强度和组合情况皆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地貌类型组合
由于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带性,因此地貌也相应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垂直带性。 在寒冷气候区,降雪量大于消融量的情况下,发育成冰川。外力作用以冰川作用占主导地位 ,以冰川地貌为主要特征如角峰、刃脊、冰斗、冰川(U形)谷 温润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常见岭脊突起(分水岭)、山坡下凹(集水区)、和缓的山丘等。

51 在湿热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外力,但化学风化也很强烈。山体以波状连绵起伏的凸形坡的缓丘地貌为主要特征
干旱气候区,以风或间歇性洪流为主要外力,主要形成风沙地貌和间歇性洪流地貌,山地河流往往在山麓或盆地边缘发育的洪积扇或冲洪积扇上隐没,地下水从洪积扇的前缘渗出,这里成为干旱区的绿洲。 在石灰岩出露的温暖、湿润气候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得比较好 地貌的垂直带性,和气候的垂直带性有一定的相似,从其所处的水平地带开始向高处递变。例如,有些高山深谷区,下部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和重力地貌,上部气候寒冷,主要发育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

52 (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答案: (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3 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1)高寒和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如阿尔卑斯山地;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历史上的冰川影响下的地形。 (2)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如亚欧大陆内部。 (3)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河流上游山区侵蚀作用强烈,其形状呈V字形,河流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三角洲和冲积平原,河流呈U字形。

54 例.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55 (四)对土壤的影响 气候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
气候支配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和物质的淋溶过程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在干旱地区由于水分的蒸发形成土壤盐碱化 可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以及植被类型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低温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随着温度、降水、蒸发以及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变化,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风化壳逐渐加厚

56 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资源与农牧业:要通过各区域农业生产,尤其农作物分布特征来明确气候资源决定农业种植制度的道理,带动农业地理的复习
(1) 热带雨林气候区、草原区、季风区的热带经济作物区 (如东南亚、非洲、中美、南美巴西、我国海南、西双版纳等地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2) 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如东亚、东南亚、南亚水稻产区),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热、抗旱任务重,果树耐旱特征突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阴雨天多、光热不足、不利谷物成熟,但有利于多年牧草生长。

57 (3)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温带草原区 (降水在500mm以上地区),农牧业发达,是世界性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地区 (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顿河、伏尔加河流域等地)
干旱气候区则受水源限制,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但光热充足,适于棉花、瓜果生产。 (4) 我国自南向北种植制度的不同 (5) 合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主体农业

58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地带,并且向沿海聚集,这是因为沿海气候比内陆优越。如我国只有包头、乌鲁木齐、兰州等几个城市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地带都位于中低纬沿海。过热过冷过干过湿的地区城市的密度和规模都小。

59 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日照资源,为了保证居住区的街道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应与子午线有一个夹角。纬度越高,楼房的南北间距越大。

60 3、气候与工业交通、旅游、体育、营销等 4、大气环境问题和气象灾害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及其对策; 台风及其防御 (亚洲东部、南部、北美洲东海岸); 水旱灾害 (季风区特别突出,如东亚、南亚) 及其防御。 寒潮及其防御 (东亚、北美),大风和沙尘暴等。

61 考查趋势 1、对气温、降水、气压和风等气候要素的考查。
一般是根据等值线图要求判断气温高低、气压高低、气流状况、降水多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等温线分布考查地形,判断洋流性质及分布;在降水量分布图上判断地形,大气环流、天气系统的影响;海陆分布、海拔高低对气压的影响等

62 2、利用数据、图像或区域地图对气候进行识别和区分比较,进而考查其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
3、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及其他综合性的考查,近几年显得越来越明显。 如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气候与城市区位,气候与河流、水源、气候与植被、气候与沙尘暴、气象与战争、气候与旅游、交通等,都要求用综合的观念来理解气候条件,不仅仅停留在气候本身而是与生产、生活和其他自然要素密切联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


Download ppt "专题二 大气运动和气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