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俄原油管道 08物流1班 温小华 08610228.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俄原油管道 08物流1班 温小华 0861022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俄原油管道 08物流1班 温小华

2 中俄原油管道的简介 中俄原油管道竣工前的介绍 目录 中俄原油管道竣工时的情况 中俄原油管道竣工后的影响 中俄燃气管道的介绍

3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市县区,止于大庆末站。管道全长999.04公里,俄罗斯境内72公里,中国境内927.04公里。管道计划于2010年10月31日建成投产。届时,俄罗斯将通过这条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20年。2009年4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开工建设。5月18日,中俄原油管道中国境内段开工。

4 原 油 管 道 效 果 图

5 竣工前的介绍

6 这是一条让中俄双方纠结过多年的管道 据悉,早在1994年,中俄就开始磋商修建石油管线问题,但其间不仅有俄罗斯当地修建这一管线的分歧,更有日本拿出“安纳线”的方案阻碍了被称作“安大线”的方案的推进。 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经济受到冲击,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需要资金的俄罗斯,最终与中国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中国承诺分别向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提供150亿和100亿美元的贷款,俄方向中国出口3亿吨石油作为贷款保证。

7 中国石油资源匮乏,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9年中国原油消费3. 88亿吨,其中自产1
中国石油资源匮乏,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9年中国原油消费3.88亿吨,其中自产1.89亿吨,进口1.99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 2. 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成困境 对中国而言,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海上石油生命线。中国进口原油的五分之四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然而以中国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控制海峡,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重大的潜在威胁。 3. 带动东北地区战略发展 随着地方资源逐渐枯竭,东北部分资源型城市出现经济结构失衡、面临转型的问题。 竣工前中国的能源发展情况

8 竣工前俄罗斯的能源发展情况 俄罗斯经济发展缓慢,急需要通过能源出口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一直以来,俄罗斯能源出口主要是面向欧洲市场。但是受石油天然气管道出口过境限制,近年来俄罗斯与东欧各国因能源出口摩擦不断,影响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安全。

9 中国需要能源多元化、原油来源地多元化,中国才会形成一个有效的洼地效应,才可以一方面可以保证石油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价格。
中俄能源合作战略分析 中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中国需要能源多元化、原油来源地多元化,中国才会形成一个有效的洼地效应,才可以一方面可以保证石油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价格。 中国东北方向陆上原油管道的贯通,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原油进口渠道多元化,增加了中国原油进口供应,增强了中国能源安全保障。通过中俄原油管道输入中国的原油,主要供应大庆以及东北地区炼厂。目前,大庆油田已经进入开发后期,原油产量开始下降。俄罗斯原油的输入,无疑是给该地区注入了新鲜血液,这将极大促进我国东北地区炼化工业的发展,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10 中俄能源合作战略分析 俄罗斯:能源合作缓解债务压力
1. 俄罗斯能源向亚洲倾斜 随着中俄原油管道的开通,俄罗斯能源版图开始向亚洲倾斜。俄将在2011年提供中国20%的进口能源,2015年,出口中国的能源将达到俄罗斯全部能源出口的一半。未来15年里,俄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者。 2. 摆脱欧洲掣肘的一步棋 欧洲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最大市场。但俄罗斯不断与其邻国发生"斗气"摩擦,导致其对欧洲"断油"、"断气"事件频发,欧盟已把能源进口多元化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从而迫使俄罗斯加快了实施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步伐。 3. "双头鹰"的能源外交战略 强化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是俄罗斯布局"后危机时代"能源话语权的重要步骤。油气资源是俄罗斯追求大国地位、保持国际话语权的战略资源。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入发展将化解俄美欧因能源对抗出现的损失与战略被动。

11 竣工时的情况 决策篇 开工 协调 攻坚 竣工 建设篇

12 决策篇 互利双赢携手绘蓝图 1996年4月25日,中俄两国在北京发表《中俄联合声明》。同日,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定》,中俄原油管道建设初见端倪。 历经十多年的前期工作,在两国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辛勤努力下,经过两国石油企业的艰辛工作,2009年4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石油领域合作的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双方政府同意建设中俄原油管道,并授权中国石油和俄管道公司建设中俄原油管道。

13 中俄原油管道决策篇视频

14 建设篇 管理创新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中俄原油管道分三段建设。俄罗斯境内段和中国境内段管道分别由俄罗斯管道输油公司和中国石油单独建设,其中横跨两国黑龙江边境的1.1公里管道,由中国石油和俄罗斯管道输油公司共同建设。 近17个月时间,中国石油组织带领37个参建单位的广大建设者,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漠大线日焊接9公里的中国石油同管径管道的施工纪录;开创同纬度同地质条件下定向钻穿越河流先河;创出内管道低温施工首例;创出国内管道工程途经林区多项首例;开国内永冻土区管道施工先河;首次在河流定向钻穿越中采用光固化套保护技术;创出安全环保无事故等“九大工程之最”。

15 开工 2009年5月18日上午,中俄原油管道中国境内段工程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开工。

16 协调 中俄两国管道建设标准体系存在差异,业主、施工方和监理时常需要通过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协调 中俄两国管道建设标准体系存在差异,业主、施工方和监理时常需要通过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17 攻坚 冬季大兴安岭最低气温近零下50摄氏度。为确保按期完工,管道建设者伏冰卧雪焊接管道。
攻坚 冬季大兴安岭最低气温近零下50摄氏度。为确保按期完工,管道建设者伏冰卧雪焊接管道。

18 竣工 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完成最后一道焊口 胡锦涛与梅德韦杰夫共同按下手掌,开启中俄能源合作的全新时代。

19 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大兴安岭施工现场掠影

20 中俄原油管道完工的视频

21 竣工后的影响

22 相比于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有很大的优越性 第一是安全。中国现在大概一年有一半的原油供应是靠进口,80%是从海湾地区运过来,索马里有海盗,马六甲海峡也有海盗,海上运输安全是个大问题。而中俄原油管道运输要比海上运输安全得多。 第二成本要低得多。铁路运输、海上运输成本都是相当高的,距离遥远,车皮量也很难保证那么大的供应量需要大量特殊的运油油罐车来运输,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管道来减轻压力。

23 一方面,中俄能源合作将成为拉动两国贸易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俄原油管道贯通有助国内油价维稳 一方面,中俄能源合作将成为拉动两国贸易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中俄能源合作实际上也成为两国大宗贸易,特别是政府间大型企业贸易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需要经济不断增长、需要能源的国家和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在世界分工中主要靠出口能源赚取外汇的国家来讲,两国在地缘上的接近,对于两国开展能源合作、对于两国经济的发展都有非常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24 对于百姓来说价格无甚影响   相对于中东原油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近邻俄罗斯原油进口中国,是不是能让老百姓用上便宜油呢?同时,相对运费昂贵的火车,换做管道运输价格是不是能降低些呢? 夏义善称,总体而言价格将差不多。中东与俄罗斯的对比,尽管中东距离较远,但中东地区资源丰富,开采成本低,有些地方2-3米深就有原油,而俄罗斯天寒地冻,开采深度深,原油成本高。   即便是火车与管道的成本对比,尽管火车运费昂贵,管理、维修等成本高,但火车是现有设施不需要再投资,而管道铺设成本高,尤其是中俄原油管道经过森林、河流、冻土层等等,成本很高。

25 中俄两方其他合作的相关链接 中俄天燃气管道的情况

26 中俄天然气管道的介绍 2006年6月底,俄气董事长米勒宣布,将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西线管道(也称“阿尔泰管道”)由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共和国至中国新疆,最终和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连接;而东线则由东西伯利亚科维克金气田供气,管道修至中国东北将每年向中国提供天然气700亿立方米,其中西线管道300亿立方米,东线管道380亿立方米。

27 中俄燃气管道示意图

28 燃气管道修建一波三折 早在2006年3月,中俄双方就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规定了供气的期限、供应量、路线和定价公式,但价格谈判却一直胶着至今,俄罗斯可能将无法按照原计划在2011年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29 东西两线面临的问题

30 西线:面临两大难点 先是环境因素。金山-阿尔泰山首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自然保护区,而它又是西线管道必经之地。如果管道从保护区经过,不仅会遭遇当地居民的抗议,也直接违反了俄罗斯自然保护法。俄总理弗拉德科夫曾经说过:“该项目要进行包括生态在内的所有必要鉴定。”也就是说,只有像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样,拿到了环境保护认证才可以实施。 其次是气源不足。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但由于投资不足和俄气的长期垄断,其产能增加并不乐观。在普京3月宣布对华出口天然气时,俄媒体就曾对此有过质疑。今年9月,俄经济与贸易部长格列夫更警告说,如果不增加开采,在两年内甚至会出现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供给不足的问题。

31 东线面临问题:条块斗“气” 相比于西线,东线更是扑朔迷离。不仅上述的环保、气源问题同样存在,而且还遭遇到了俄罗斯特色的“条块分割”障碍。这个“条”,主要是指代表中央利益的俄气和能源部。俄气计划将科维克金的天然气通过东线管道输送至中国东北,而能源部则倾向于输送萨哈林的天然气,将科维克金的天然气用于国内。 双方的分歧尚未谈拢,“块”的问题又出来作梗。作为地方利益代表,俄罗斯萨哈共和国最近又在“添乱”。 该共和国政府挟“地利”优势,提出了东线工程的新方案:修建和太平洋石油管线平行的天然气管道,该共和国同时为这两条管道提供用于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

32 东西两线最终的谈判 1.西管道将绕行自然保护区,设计总长度2700多公里,设计总造价由最初的 50 亿美元追加到目前的 100 亿美元,计划于2008年开工,2011年建成后,在 2012 年投入使用。 2.但由于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起草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天然气一体化系统规划》尚未最终确定,东线管道在该规划中的地位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这些项目中的作用没有明确,因此,这一项目的进展比较缓慢 。 3.中俄谈气基本落听每 1 千立方米或 美元 ,这与我国目前的天然气价格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俄有关专家分析,如果按这一价格达成协定,中国有可能将步入天然气涨价时代。

33 THE END THANK YOU


Download ppt "中俄原油管道 08物流1班 温小华 08610228."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