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阜阳市“评好课”专题 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阜阳市“评好课”专题 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阜阳市“评好课”专题 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
阜阳市“评好课”专题 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 阜南教师进修学校 程 坤 2010年7月20日

2 请看几则传统评课案例

3 案例1 《观潮》评课稿 《观潮》一课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听了深圳学府小学桂英老师上的这篇课文,受益匪浅。桂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 一、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首先桂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人们在大堤上等潮来的情景,提出“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 二、读中感悟,感受大潮的气势 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出精彩来,并跟同桌说说自己喜欢读的理由。这就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如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分组读,一层一层,仿佛大潮就在身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也读的很好,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 三、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学生通过感受到了大潮的气势,老师就问潮水真的像作者描写得那样吗?想不想亲眼看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放录像,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气势的雄伟和壮观。最后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给录象配解说词,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案例2 《论美》评课稿(参初语P14)

4 案例3 《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堂实录评课 案例4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评课

5 看:陈敬文 公开课的 QQ对话 (参《评好课应知应会》P108)

6 反思传统评课

7 学校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局限与问题: 重形式轻内涵 重数量轻质量 重“流程”轻“跟进” 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

8 课堂上低效率听课评课的具体“症状”: 症状1:散漫 症状2:粗放 症状3:离散 症状4:表层 症状5:作秀 症状6:范式化
症状7:“一刀切” 症状8:少对话 (初语P3-7)

9 问题解决: 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

10 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11 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四点要求”: “四种形式”: 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有适当的观察内容 有科学的观察方法 有清晰的观察分析和结论
课堂活动全息观察 关键问题聚焦观察 依据价值标准评判观察 现场情境描述性观察 (典型个体追踪观察、视频教研精细观察、教学细节自主观察等)

12 怎样观察一堂课 搜集信息的过程 诊 断 改进与发展 三 听 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评 课 课堂观察 四 看 一关注

13 附: 三听: 一听——听教师向学生发出的信息 二听——听师生交流的信息 三听——听学生发出的信息 四看: 一看——看教师的教态真切否?
二看——看教学目标落实否? 三看——看师生的互动多向否? 四看——看学生的情绪主动否? 一关注: 关注——课堂教学中智慧生成的过程与效果。

14 一、体验课堂观察

15 (一)案例一:《哪吒脑海》课堂观察 1、基本过程 某实验小学三年级某班 观察主题:学生学习投入状况 观察特性:主体观察
观察方法: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相结合 四项工作: 记录时间刻度 / 记录田野笔记 定向观察 / 课后访谈 汇总分析 / 交流总结 15

16 2、结果情况 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汇总表 扫视 非投入 一般性投入 投入 人数 % 1 7 17.9 16 41 12 30.7 2 5
12.8 18 46 3 17 43.5 15 38.4 4 6 15.4 13 33.3 20 51.3 9 23 46.1 8 总数 52 120 307.2 133 16

17 ① 整节课情况:学生投入状态良好 ② 学生“非常投入”状态 ③ 学生“非投入”状态 深度 133 一般性 120 非投入 52
深度 一般性 非投入 52 ② 学生“非常投入”状态 集中在4、5两个观察单位 分钟内 占51% ③ 学生“非投入”状态 集中在第7个观察单位 35分钟时 占23% 17

18 3、初步分析 4、观察启示 回顾20-25分钟内与35分钟时的教学情境 影响因素分析 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本身的影响
教师教学艺术与教学设计的影响 学习者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影响 4、观察启示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十分迫切 掌握引起学生积极性的调控技术十分重要 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状态息息相关 18

19 附: 回顾20-25分钟内与35分钟时的教学情境 哪吒让龙王吃惊容易吗?学生发言踊跃。 最精彩的地方在哪?画一画。
35分钟时:三太子出现,“该当何罪?”老师发问:“哪吒为什么没有接话?”发言人数寥寥无几。 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为什么出现两种学习状况? 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本身的影响。孩子们喜欢哪吒的形象,提问容易,问题适应孩子本身的特点。 35分钟时的提问较难。“联系上下文理解”较难。 教师教学艺术与教学设计的影响。 学习者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影响。女孩子注意持续的时间比男孩要长。

20 (二)案例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堂观察
某初中班一位年轻教师执教 观察主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基本过程 18位老师2人一组 5分钟为一时段,记录提问内容、形式,学生回答,老师理答 三段进行: 观课培训 / 现场采集 / 分析研讨 20

21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汇总表 问题类型 个数 所占比例(%) 一、有效的 1、铺垫性 3 5.45 2、思考型 11 20 3、提醒型 16
29.09 4、其他 2 3.64 合计 32 58.18 二、低效的 5、过易的 13 23.64 6、过难的 7、无意义重复的 6 10.91 8、表达含糊的 4 7.27 23 41.82 三、无效的 9、无效的 提问总数 55 21

22 2、基本结论 提问数量偏多 55个(1.2/分) 提醒型16(29%) 提问内容偏碎 6时段内,提10个问题 提问效度不强
55个(1.2/分) 提醒型16(29%) 提问内容偏碎 6时段内,提10个问题 提问效度不强 有效 % 低效 % 提问精度不足 指令不清晰 提问随意性大 22

23 3、思考建议 ① 从教材特点出发,设计“核心问题” ② 从教学对象出发,发出“清晰指令” ③ 从教学效果出发,灵活运用训练方法 23

24 二、掌握课堂观察

25 (一)意义:课堂观察的三重追求(为什么) 1、落实有效教学
课堂观察目的: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改善教研方式 解决三大问题 离散化(无主题) 粗放化(欠精细) 范式化(老套路) 25

26 (二)特征:课堂观察的三个统一(是什么)
3、变革教学理念 在实践层面解决教学理念问题 从“书面言说”到“自觉实践” (二)特征:课堂观察的三个统一(是什么) 定义: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凭着自身感官及辅助工具,在课堂情境中采集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 26

27 1、聚焦主题与讲求方法的统一 ① 聚焦主题 主题是教学研究的聚焦点 主题是教学风格形成的着力点 主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 ② 讲求方法
定量、定性、定量与定性结合 “作为核心工具的 人” “辅助工具” 根据观察主题、选择适当工具,达到主题与方法的统一 27

28 2、关注细节与解析意义的统一 ① 关注细节 细节是观察的第一特征 / 注重细节中的理念 (从重整体到重细节,从重感受到重实证)
敏锐地捕捉细节(理念 / 问题,意识 / 未意识) 客观地重现细节(定格) 深刻地分析细节(细节分析 / 专业评读) ② 解析意义 诠释细节本身的意义 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 28

29 3、建构创新与促进变化的统一 ① 建构创新 建构的针对性、情境性、细节性 外助式建构 / 内省式建构 具象性:回到情境之中
科学性:建构建立在意义基础上 ② 促进变化 变化的主题:上课者与观课者 变化的过程:理念与实践的互动 29

30 (三)操作:课堂观察的三个阶段(怎么做)
1、准备阶段 五个确定: 主题 / 内容 / 工具(含观察量表) / 方法 / 分工 2、观察阶段 2+1: 采集时间信息 / 采集现象和细节信息 对执行者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 30

31 3、反思阶段 ① 个别反思:观察者独立反思 ② 集体反思:开展“沙龙式”交流与反馈 ③ 综合反思:以“课堂观察报告”形式
④ 个体观察的三个意识:主题、细节、反思建构 ⑤ 日常观察的三个要点:发现、调控、回忆 31

32 三、走进课堂观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3 观看教学录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王小红老师执教) 《荷花》(王崧舟老师执教) 《背起行囊走四方》

34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人员分组:分三组,8-10人一组,选出组长、发言人。 2. 讨论确定观察主题(或个人观察主题) 建议观察主题:1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学生回答的有效性。 3.观察任务分工:每5分钟为一个记录单元,记录时间刻度 / 记录田野笔记 4.制定课堂观察量表(参推荐123) (二)观察阶段 信息采集:采集时间信息 / 采集现象和细节信息 (三)反思阶段 个别反思、集体反思、综合反思——反思建构 (四)议课交流阶段 请每组发言人发言、其他补充

35 附:部分观察量表

36 1.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汇总表 问题类型 个数 所占比例(%) 一、有效的 1、铺垫性 9 2、思考型 18 3、提醒型 34 4、其他
13 合计 74 二、低效的 5、过易的 6、过难的 7、无意义重复的 8、表达含糊的 三、无效的 9、无效的 提问总数 36

37 教师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 观察项 问题层次 呈现方式 问题指向 其他 主干 枝叶 追问 提示 口头 板演 投影 明确 含糊 重复 属口头禅
小计

38 2学生答题情况课堂观察表 观察项 回答方式 正误情况 回答方法 回答态度 齐答 独立回答 正确 基本正确 错误 使用独词句 使用单句
使用语段 读原文原句 主动 被动 小记

39 3教师课堂评价观察量表 观察项 简单评价 养成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 引导性评价 建议性评价 对(好、是、正确) 不对 不是 不加 可否 小记

40 4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汇总表 扫视 非投入 一般性投入 投入 人数 % 1 7 17.9 16 41 12 30.7 2 5 12.8 18
46 3 17 43.5 15 38.4 4 6 15.4 13 33.3 20 51.3 9 23 46.1 8 总数 52 120 307.2 133

41 5.教师追问频数统计与分析 教学环节 课题引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追问频数 16 百分比(%) 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集中在新课学习中,一方面反映出这堂课“火力集中”,注重重点知识的理解与难点的化解;另一方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视线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这个环节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反馈中有正面积极的评价,但更多的是利用追问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这些追问往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质量的指标之一,反映了该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不过还要通过追问加强对旧知的复习和对新知的巩固。

42 追问方式 跟踪追问 逆向追问 因果追问 发散追问 无意义追问 不恰当追问 频次 7 2 3 4 1 百分比(%) 43.7 12.5 18.7 25 6.2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追问方式集中在跟踪追问和因果、发散追问三种方式。因果追问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给学生提供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向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跟踪、发散追问能够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但无意义追问和不恰当追问共3问,占整堂课追问数18.7%,这是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43 6.某一堂课的教学行为观察 内容 引入、交代学习任务 范读《最好的消息》(呈示学习材料) 学生阅读5篇小说,设想结尾,考虑理由
时间 学生参与 发言人次 讲述 引入、交代学习任务 1’ 示范 范读《最好的消息》(呈示学习材料) 2’ 指令 学生阅读5篇小说,设想结尾,考虑理由 12’15” 讨论交流5篇小说的结尾的设想,陈述理由 18’55” 17 结尾的书面表达 5’0” 问答 比较一下,设计结尾时,前三篇与后两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1’20” 2 《最好的消息》结尾是否合理? 1’30” 总计 42’0” 优下 21

44 7.某一堂课的学生发言统计 8 7 6 5 4 3 2 1 * * * * * *

45 8. 语言互动量评表: 说话人 说话内容 说话时间 人数 效果 教师 讲授 提问 表扬或鼓励 指导或指令(提出作业要求) 批评或组织课堂
接受学生的主张或意见 学生 主动说话 被动说话(回答问题) 沉默或混乱

46 9. 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评价表: 扫视 投入 非投入 人数及百分比 人数 % 闲聊 瞌睡 小动作 侵扰别人 闲荡 打闹 其他 总计人次 平均数
非投入 人数及百分比 人数 % 闲聊 瞌睡 小动作 侵扰别人 闲荡 打闹 其他 1分钟内 2分钟内 3分钟内 4分钟内 5分钟内 10分钟内 20分钟内 30分钟内 35分钟内 总计人次 平均数

47 10.提问互动评价表: 问题序号 问题简记 回答顺利 不顺利 教师有互动 教师无互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48 课堂观察记录 课题 课时 学校班级 日期 执教教师 观察人 观察主题 细节与现象(描述) 分析与建议(反思)

49 问题无定规 观察无定法 报告无定式

50 结束语 课堂观察是 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 一种日常专业生活 一种专业学习活动 一种合作研究活动

51 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    走进教育教学的真实世界

52 谢谢! 52


Download ppt "阜阳市“评好课”专题 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