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全球环境下的中国经济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教授 吴 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全球环境下的中国经济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教授 吴 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球环境下的中国经济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教授 吴 炜

2 大家好!

3 提要 一、全球经济概要 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三、2013年经济展望

4 一、全球经济环境状况 (一)后经济危机时代的美国: 险遇财政悬崖
财政悬崖,即指财政状况走到了尽头。由于新的开支计划和减税政策到期而可能导致的巨大财政缺口。

5 对奥巴马政府而言,国会如果不修改相关法律,布什政府时期的减税政策将于2012年底到期;同时,根据2011夏天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围绕债务上限谈判达成的协议,在减赤“超级委员会”未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自动减赤机制将于2013启动,预计将在10年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合计1.2万亿美元。

6 经济学家在评论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时,实际上有四项内容:
1.小布什总统减税计划即将到期; 2.2%个人所得税“假期”即将结束; 3.发放已延长的失业救济金时间即将截止;

7 4. 如果国会未达成“超级委员会定下的赤字削减目标,根据预算控制法,美国将在2013年启动自动削减赤字机制—即在十年内削减国防等安全开支和国内其他项目开支共约1.2万亿美元。

8 面对“财政悬崖”问题,美国财政政策已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为刺激短期经济增长而继续延期现有减税政策,而不在未来几年实施相当规模的财政整顿措施,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将远远低于开支,由此造成的财政状况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9 另一方面,如果为缓和财政赤字压力而执行削减开支和增税的政策,本就脆弱的经济复苏无疑将受到打压。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曾表示,美国“财政悬崖”是威胁全球市场的头号风险,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实际上比欧元区更糟。

11 这就是说,美国现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严重失调,支出的多收入的少,而且还发行了很多国债,一旦美元体系崩溃,即如果美元继续贬值,将出现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表现出来了。

12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所以人民币印的再多也不会干预到国际汇率,只能跟着美元走。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一直买美国国债、力挺美元的原因,否则会影响到出口!

13 (二)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效化解 欧洲债务危机进程 : 1.开端 2009年十二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

14 导火线 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15 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

16 政府失职、过度举债、制度缺陷等问题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在欧元区17国中,以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五个国家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

17

18   2009年12月8日 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15日 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   2009年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   2009年12月22日 穆穆迪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19 2.发展  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20 2010年1月11日 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   

21 2010年2月4日 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
  2010年2月5日 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22 3.蔓延   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23 2010年2月4日 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 。   2010年2月9日 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24 2010年2月10日 巴克莱资本表示,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

25 4.升级  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以度过危机。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10日凌晨达成了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避免危机蔓延。    

26 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  2010年5月3日 德内阁批224亿欧元援希计划。  2010年5月10日 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金救助希腊。

27 5.欧债危机的各方反应   7500亿欧元救助资金构成 :   欧元区成员国出资4400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出资600亿欧元   国际货币基金出资2500亿欧元

28  中国:支持国际组织救助欧元    温家宝说,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我们绝不能低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复杂性。

29  欧盟:将尽一切努力救助欧元    2010年5月10日,欧洲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布鲁塞尔举行的 世界经济论坛“欧盟危机管理”专场会上发言。  

30 IMF:援助计划不应作为长期方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欧洲部门负责人马克·贝尔卡(Marek Belka) 称,欧盟各国总额7500亿欧元。

31  欧央行:收购债券未受外界压力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 称,该行在作出收购政府债券以对抗欧元区主权债务。

32 美联储:向欧洲市场注入美元    美联储等央行已经采取措施向欧洲市场注入美元,以防止希腊债务危机扩散。   

33 日本央行:向市场注资两万亿日元  日本中央银行5月10日上午发布通知,即日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2万亿日元(216亿美元),这是日本央行连续两个交易日向市场注资。

34 有专家称,欧洲正处在三阶段危机的第二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投资者认为希腊的问题可控;第二个阶段,担忧情绪扩散到比利时等此前人们认为不太会受影响的其他国家;

35 而在第三个阶段,德国等欧洲核心国家“开始感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
让人们相信欧元区有能力度过危机,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为欧元做了热情辩护。

36 他强调说,虽然某些成员国存在财政危机,但整个欧元区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6%,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高达两位数的赤字水平。

37 2011年7月22日召开欧洲峰会,就希腊救助问题进一步达成共识,欧元区领导人统一向希腊提供1000亿欧元新融资。欧盟峰会草案显示,暂定将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期限从7.5年延长至最少15年,将EFSF贷款利率下调至3.5%。

38 草案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意见,草案并称,EFSF将能够通过向政府提供贷款来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重组,EFSF相关条款也适用于爱尔兰和葡萄牙,EFSF可以入市干预二级市场,取决于欧洲央行的注入。

39 草案还显示,民间领域参与第二轮希腊救助的三个方案依然接受讨论,民间领域参与第二轮希腊救助的三个方案为回购债务、展期、互换。

40 而在5月6日召开的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与会的欧盟国家向其他与会者保证,将确保希腊到2012年按时把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从近13%大幅削减至3%以下。

41 欧债危机对其他主要国家的影响 以英、美为代表的欧元区外的发达国家,在实体经济层面受危机影响较小。欧洲虽然是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但由于出口仅占美国GDP的7%,整个欧洲出口对美国GDP的贡献仅有1%,因此美国经济对欧洲需求的依存度很低。但英美等国的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的危机国家债券,偿付前景尚不明朗,一旦止付将可能引发新一轮连锁反映。

42 以日本、中国为代表的对出口依赖较大的国家可能会受累于欧盟经济景气下滑,进而影响本国经济。欧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需求,如果危机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必将在实体层面向中国传导。

43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报告 宏观经济指标 B E C D A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物 价 国际收支 就 业

44 (一)经济增长状况 2012年1-9月国内生产总值[GDP] 353480亿元 增长7.7%。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3088亿元,增长4.2%; 第二产业增加值165429亿元,增长8.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54963亿元,增长7.9%。

45 一季度增长8.1%, 二季度增长7.6%, 三季度增长7.4% 。 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46 三季度GDP同比增7.4% , 创14个季度以来新低。

47 2011年与2012年前三季度GDP数据对比

48

49

50

51

52

53 (二)收入分配状况

54 收入分配状况 以国家作为划分单位的基尼系数区段划分图,越接近紫色,收入越不均;越接近蓝绿色,收入越平均。 深绿色:少于 0.25
草绿色:0.25–0.29 黄色:0.30–0.34 浅橙色:0.35–0.39 橙色:0.40–0.44 粉红色: 0.45–0.49 大红色:0.50–0.54 深红色:0.55–0.59 超深红色:不少于 0.60 以国家作为划分单位的基尼系数区段划分图,越接近紫色,收入越不均;越接近蓝绿色,收入越平均。

55 收入分配状况

56 有人在宝马车接吻, 有人在公交站吵架。 有人被月供压垮, 有人没户口抓瞎。 有人卖着土地升官, 有人死在车轮底下。 有人靠高铁发财, 有人过年回不了家。 有人利用残儿乞讨, 有人被拐走娃。 有人嘴含金匙长大, 有人不知明天饭在哪。 祖国啊,同是孩子为何差别这么大。你是母亲,还是后妈?

57

58

59 (三)物价状况

60

61 近年物价上涨的原因 外汇储备白条是国内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货币超发; 劳动力成本攀升,推动物价上涨;
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社会资源浪费;

62 社会投资渠道单一,制度不健全,投资风险加大等因素,导致资本过分集中,从而形成某行业某些产品上涨,进而产生联动效应;
投机心理,即短期获利心态,某些机会主义者导致资产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出现炒家推高的现象; 其他因素,如灾害、耕地减少、炒作、物流成本(路桥费)过高等原因。

63 (四)就业状况 2011年社会就业1221万人,预计2012年社会就业需求为2500万,其中大学生为680万人。

64

65 2013年经济展望 新年刚过,欧元区债务危机告一段落,美国财政悬崖宣告安全,朝鲜日益开放,日本推行量化宽松,这些看似“新年红利”的经济利好背后,事实上是世界舞台上各个势力此消彼长的经济博弈。

66 过去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并非全部来自于内部的导向型经济活动,更多的还是在于制造业有欧美向新型经济体的转移。而随着十年结束,制造业的全球性转移暂告一段落。

67 回顾这段时间的经济发展。中国仍然保持着世纪初的出口驱动型经济,国内消费掉的产品,只占产品总量的38%。在制造业的附加值问题上,也没有显现出更多的优势。

68 与之相比,和美国关系更进一步的印度,则已经在崛起中建立了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和诸多实力强大的国际公司。我们要承认,在未来的出口之上,随着东南亚劳动力市场的崛起,中国并不比其他亚洲新兴国家拥有更多的优势。

69 中国能否在经济转型的大战略下,安稳的完成经济的二次崛起,而美国对于这个亦敌亦友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究竟回报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70 2013年主要任务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71 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2013年新增内容)
五、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7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关键词: 改革、路线图、空谈误国、钱用在刀刃上、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质量和效益、全国一盘棋、民生、内需、城镇化

73  改革   “改革”在官媒发布的会议消息中15次被提及,一跃成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最受瞩目的关键词。   会议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在落实已经出台改革措施的同时,要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出发,及时推出改革新举措。

74 路线图   本次会议设定的明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中包括“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为此会议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75  空谈误国   会议指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的这次会议强调,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76 钱用在刀刃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   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77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   “中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78 质量和效益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稳增长制定了“质量”和“效益”指标。会上提及,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79  全国一盘棋   多年来,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心结”。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80 会议指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81 民生   “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毫无争议地位列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中。会议强调,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8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此点评,长久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都偏向于生产者,弱化消费者。只有稳住了民生,加强医保社保,百姓面临的生活风险才会降低,消费倾向才会提高,内需才可能被拉动,市场才会出现购销两旺,投资也会随之提高,经济增速也回上扬。

83 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84 在拉动国民经济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中国的投资与出口总是“跑得太快”。随着国际经济危机进入深层次调整期,外需持续疲软,投资亟待消化,扩大内需成为经济未来新增长点。

85 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名义增长17.1%。让内需成为增长的引擎,已是中国全社会的共识。

86 城镇化   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87 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正式进入城镇化的“拐点”。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源泉,也是最大的改革红利。

88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指出,“更重要的是未来要有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后续政策补充落实”。

89 12月14日以来,中国A股连续大涨,就是对新一任上任后政策调整的期许。这种期许不仅在于习李体制的许多重大经济政策的改变上,更重要的在于新政府将推出一系列的重大制度改革,并通过这种制度改革重新调整当前各行各业各部门不公平不合理的利益关系。我们共同期待2013新的经济繁荣。

90 Thank You ! 欢 迎 大 家 批 评 指 正!


Download ppt "全球环境下的中国经济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教授 吴 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