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咏怀古迹 作者 杜 甫 讲者 田 军时间 2009 3-18.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咏怀古迹 作者 杜 甫 讲者 田 军时间 2009 3-1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咏怀古迹 作者 杜 甫 讲者 田 军时间 2009 3-18

2 “读懂”的要求与方法 2、理解意境(把文字还原为画面) 1、理解意象 1、关注题目(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
2、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经历、思想、 风格) 3、关注首尾句(联)(首句:点题目; 尾句:显主旨) 4、关注表情、表意关键词 5、关注文中注释 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

3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4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评价昭君出塞

5 ? 有 这是一部 记载西汉 佚事传闻 的笔记体 小说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 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
咏怀古迹(三) 《西京杂记》(葛洪)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这是一部 记载西汉 佚事传闻 的笔记体 小说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 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 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 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 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 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家乡 一生 对比 对比 不幸 怨恨

6 在古代文化中,女性的作用,一是替男性传宗接代,“王侯将相,功臣子弟,苗裔满朝,传祚无穷”,“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一是供男性观赏消遣,“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一是被男性作为工具去杀,去送人:吴起杀妻当了统帅,刘安杀妻招待皇叔,西施被送去灭敌国,昭君被送去换和平。除此之外,便是如圣人所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 《花容月貌:男性视野中的女性 ——我国古代文化性别歧视一瞥》

7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8 对于女子“爱升,则天下不足容其高,欢坠,则几无所逃其命”,对于文人“君爱其才则居庙堂之高,君恶其能则处江湖之远”,于是文人们从郎才需要君王赏识和女貌需要男人赏识之间发现了相似点;从壮志难酬怀才被黜和佳人迟暮美人见弃之间发现了相似点,白居易被皇帝疏远时,写下了“妾颜末改君心改”的痛沉“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王安石在皇帝对他“眷顾稍衰”之时也写了一首《君难托》,抒发自己的悲凄之情。……另一个解释依据,那就是《易经》的阴阳观念。表现在人际关系上,是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君为阳,臣为阴,这种由阴阳衍生而来的人伦秩序是固定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按照既有排列组合,男女之序,夫妻之序,君臣之序都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但是一旦变更这种排列组合既有的人伦秩序,便体现出相对性和互移性。一个男子作为丈夫,相对妻子来说,他是阳,当他作为人臣,相对君来说,他是阴。 《花容月貌:男性视野中的女性 ——我国古代文化性别歧视一瞥》

9 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 “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 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 “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 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 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10 ? 小结: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11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宁胡阏氏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12 天外边风扑面沙, 举头何处是中华? 早知身被丹青误, 但嫁巫山百姓家。
汉家青史上, 计拙是和亲。 唐 ·戎昱 谁贡和亲策, 千秋污简编。 南唐·李中 题名妃出塞图 黄幼藻 天外边风扑面沙, 举头何处是中华? 早知身被丹青误, 但嫁巫山百姓家。 毛君真可戮, 不肯画昭君。 隋·侯夫人

13 明 妃 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14 再见 王昭君 昭君曲 唐•张仲素 但使边城静, 仙娥今下嫁, 娥眉敢爱身。 骄子自同和。 千秋青冢在, 剑戟归田尽, 犹是汉宫春。
牛羊绕塞多。 昭君曲 明•莫止 但使边城静, 娥眉敢爱身。 千秋青冢在, 犹是汉宫春。 再见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通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Download ppt "咏怀古迹 作者 杜 甫 讲者 田 军时间 2009 3-18."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