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管理運動和思潮(一) 美國工業革命(1860-1875):由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始於1860年。
重要影響因素:能源(power),運輸交通(transportation)和傳播(communication)。 主要的工業鉅子 (Captains of Industry)( ) John D. Rockefeller(石油工業oil) James B. Duke(煙草 tobacco) Andrew Carnegie(鋼鐵steel) Corneliu Vanderbilt(蒸汽船/鐵路steamships & railroad)
2
科學管理運動時代 F.W. Taylor泰勒(1895-1920) 主張專業任務,專門分工。工作流程系統化,講求協調、分工與整合
發展管理四原則: (1)工作設計 (2)工作教導 (3)選擇合適人選 (4)部門分工
3
科學管理運動時代(先驅) Carl Barth 推廣、宣傳泰勒的理念 Morris Cooke將科學管理原則應用至教育和市政
Henry Gantt從事生產控制,發展甘特圖(Gantt Chart) Frank Gilbreth 研究工作與動作方法(motion &work) Lillian Gilbreth 發展工業心理學(第一管理夫人) Harrington Emerson強調組織的效率與重要性
4
古典組織理論 強調組織和爭取組織整體效益的方法。 Henri Fayol行政管理(強調功能)發展14點原則,最重要的概念:指揮統一。
Max Weber提出官僚/科層體制(bureaucracy), 焦點在組織結構的權責關係,是中性概念,最有效率的組織結構。 Chester Barnard 行政管理,研究組織分析,提出組織合作與協調。 Lyndall Urwick, Luther Gulick 的行政管理科學:POSDCORB. 古典管理思潮奠定了管理學的科學基礎,幫助管理者處理複雜的組織事務。
5
從古典到行為學派 Mary Parker Follett(1868-1933)
提出管理需成為一門正式的學科: 強調組織的特徵(1)資源有限(2)競爭要求更好的管理能力 (3)勞動力的減少會促使管理者改變作風。
6
行為學派的管理觀點 Hugo Munsterberg(1863-1916)工業心理學
Elton Mayo, F. J. Roethlisberger, W. J. Dickson的Hawthorne Study 人群關係運動←Maslow Hierarchy of Needs McGregor:Theory X & Theory Y 行為科學運動:以科學的方法研究人的行為,而導出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7
權變觀點(Contingent) 意義:最佳的組織結構隨所處情境的不同而有所 改變。 研究者:Woodward、Curtis
說明:利用組織成員的專業程度、工作例行程 度,可解釋組織結構的權變設計。 Ex:人造絲廠:穩定、古典機械 電子公司:權變有機,強調創新 ★由於組織結構的影響因子是多變的,因此組織應定期的分析、評估組織結構與各因子的變動關係。
8
系統理論 在一九六0年及七0初期為管理研究的主流。 一般系統理論之父:柏塔蘭斐(Bertalanffy)
發展一種適用於所有學術科目的理論架構是可能的。 視組織為系統。 應用:MIS、預算計畫系統PPBS(Planning-Prograning Budgeting System)
9
整理一下 組織理論的三個時代 古典組織理論:泰勒(組織機械論與生產流程);最主要的關懷是效率;對學校的影響─:工廠模式─學制;生產學生,評量結果;教師的角色以專業領域劃分,學生以其能力區分,年齡分級。 社會科學時代:人群關係,行為科學對學校的影響直接來自行為科學與實證論─大部分學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範疇。 開放系統:開始注意環境與互動;對學校的影響,學校的領導者開始注意部門間的/、師生間的互動。
10
系統化的重要觀念 系統由元素(component)所組成。 各元素間有相互影響(interact)的關係。 系統的組成是為了達成共同的目標。
系統的範疇是由人所設定的(arbitary)。 系統必須依存在一個大環境中,又稱之為超系統(supersystem)。 系統受到它所存在的環境之限制。 一個系統包括輸入(input)、過程(process) 、輸出(output)和回饋(feedback)四部分。 系統有自動控制的功能(control ),以達到系統的動態平衡。
11
部份目標達成 輸 入 過 程 輸 出 資源、成本 問題的解決 內環境 外環境 限制因素等 系 統 圖
12
組織結構的特質 單純的結構階層,促使一組織具有更強的應變能力,並更鼓勵創新思考。 使組織結構單純的特徵:
(1)使每一分支部門都有自己的功能部門 (2)鼓勵新的部門形成。 (3)提供新部門成立的準則與輔導。 (4)有規律的人員調動。 矩陣結構易形成成員的角色衝突。 注意:Peters & Waterman主張,非學者一致性 看法。
13
組織結構的扁平化(flat)和層級垂直(tall)
扁平:較少階層,較大的控制幅度。 金字塔層級(科層):較多層級,較小 的控制幅度。 比較: 扁平:較高工作滿意度,較多授權, 較直接溝通(日本)。 金字塔:較好的工作表現(研究結果 不一致)(美國)
14
組織結構 直線結構:垂直分化(易極權專斷) 直線(專業)幕僚結構:幕僚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扮演建議、諮商的角色。
※既可增加專業性與彈性,但也增加衝突唯 有在相互信任(mutual trust)的前提下,才 能避免衝突) 矩陣結構:又稱專案(project),在傳統的直線-幕僚組織結構中,為某一專案之完成而組成之臨時或短期的工作團隊(包括人力與非人力資源的組合)(主要問題:統一指揮、角色困擾)
15
部門分化原則 依功能 依產品 依工作場所 依所服務的顧客 ⊙無論如何分化,要注意水平協調。
16
組織的分佈(部門)化 依功能:Ex.生產、行銷、財物、人力(強調各 部門之專業功能) 依產品:根據不同的產品,將屬於製造並行銷
同一產品的部門歸屬於同一管理。 地域性:依照所屬區域性分分佈,以便鼓勵雇 用當地員工與銷售員。 依顧客特質:Ex. 專門負責專櫃,或批發商分 別由不同部門來管理。 其他:依工作流程,依國際化程度,依工作時 間(Time & shift)。
17
委員會制 意義:一組成員經由指派為特別的組織事務 而組成的小組(做決策)。 委員會有永久,也有暫時。
有常務(Stareling),也有非常務(ad hoc)。 暫時(非永久性)的委員會常為偶發或特別事件組成,形成建議(或決議)解決問題後解散。 常務委員會常對組織的某單位或管理者提出顧問意見。
18
委員會的特質 優點: 強調問題解決、強調專家、以小組方式形成決策、具有激勵性(委員會成員)、較易溝通、有權決策(參加成員具有代表性)。
缺點: 費時、昂貴、容易妥協(妥協的結果不一定最好)、責任分化(缺乏整體責任感)、容意為某些個人的口才、堅持而主導決策。
19
有效發揮委員會的功能 明確定義該會之功能、範圍與權責。 仔細選擇適當委員會成員與主席。
注意委員會的規模(盡量少)(選擇有能力的勝過有代表性的)(選擇來自相似層級的委員) 鼓勵參與。 會前應有充分的通知、議程與相關資料。 遵守議程,不要拖長會議時間。 紀錄、報告系統以確定追蹤活動的執行。 定期評估委員會召開的需要性。
20
組織與科技(Woodward) 當使用的生產科技越複雜,組織層級越多。 當生產科技越複雜,管理者的人數相對於總員工數之比例增加。
根據Burns & Stalker的定義,有機的組織結構發生在科技複雜性的兩極端公司,其間則均較傾向古典機械組織(複雜性適中)。 科技複雜性與組織規模沒有明顯相關。
21
管理思潮的演進受時代環境的影響 管理理論 Ex.國家的經濟體系 經濟力 Ex.工業革命、 運輸工具 影響: Ex.各種法案、環保勞基法
社會力 政治力 科技力 Ex.工業革命、 運輸工具 影響: 企業的環境分析、規劃、決策、組織設計…. Ex.各種法案、環保勞基法 Ex.文化、信念、價值 管理思潮的演進受時代環境的影響 Ex.國家的經濟體系
22
由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為達成共同目標,而有意識的持續運作的社會團體。
何謂組織? 由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為達成共同目標,而有意識的持續運作的社會團體。
23
何謂組織行為 研究個體、團體及組織結構,對組織成員行為所產生的影響,應用這些知識來提高效能的總稱。
特徵:有一套貫通的專業知識以瞭解決定組織行為的要素:個體,團體和組織結構。 思考:貫通的專業知識指的是?
24
行為科學 貢獻領域 分析單元 成 果 組織行為所涉及的學科領域
成 果 學習、動機、人格、訓練、個體決策、領導效能、工作滿意度、績效評估、態度測量、工作設計、工作壓力 團體動力、工作團隊、溝通、地位、權力、衝突 正式組織理論、官僚組織、組織變革、組織文化 行為改變、態度改變、溝通、團體決策、團體過程 比較價值、比較態度、泛文化分析 組織文化、組織環境 政治學 組織行為的研究 衝突、組織內政治、權力 人類學 社會心理學 社會學 心理學 個人 團體 組織系統 組織行為所涉及的學科領域 出處:組織行為(第五版) Robbins著
25
管 理 意義:透過有效的規劃、組織、領導與控 制組織中人力、物力、資金和資訊 等資源,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 功能:規劃(planning)
管 理 意義:透過有效的規劃、組織、領導與控 制組織中人力、物力、資金和資訊 等資源,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 功能:規劃(planning) 組織(organizing) 用人(staffing) 領導(leading) 控制(controlling)
26
管理的功能 規劃:界定組織目標,建立全盤策略發展 各種計畫。 組織/用人:決定組織任務,由誰擔任特定任務任務如何分工,權責關係界定,決
策如何分配。 領導:引導與溝通協調組織成員完成任務。 控制:監看組織績效,採取必要的修正。
27
何謂管理者? 透過他人並藉由制訂政策,分派資源以及引導他人的活動達成目標,完成工作,稱管理者。 討論:管理者和領導者有何異同?
28
管理者的技能 技能性技能: 個人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 人際性技能: 與他人合作,瞭解他人,處理衝突的 能力。 概念性技能:
面對複雜性情況必須具備的分析診斷
29
管理者的角色 人際關係角色: 首腦、領導者、聯絡者等。 資訊性角色: 偵察者、傳達者、發言人等。 決策性角色:
企業家(創造監督組織績效),清 道夫(掃除障礙)、協商者。
30
何謂領導 在一特定的情境中,為影響一人獲益群人(小組或團隊)之行為,使其趨向於達成某種群體目標的人際互動過程。
31
領導者與管理者 設定方向 規劃與預算 取得資源 組織與任用 整理隊伍 運用資源 激勵和鼓舞 控制和問題解決 (抽象) (具體)
領導者 管理者 設定方向 規劃與預算 取得資源 組織與任用 整理隊伍 運用資源 激勵和鼓舞 控制和問題解決 (抽象) (具體)
32
價值觀 是個體的基本信念,個體認為某特定行為模式或事物的最終狀態。 要素:內涵、強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