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战前的欧洲城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战前的欧洲城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战前的欧洲城市

2 毁灭·创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3 战争的影子将漫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这里消失•••••• 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4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大大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上述材料说 明了什么? 战争改变国际格局

5 在国际资本流动过程中资本输出大于资本输入的国家称为债权国,资本输入大于资本输出的国家称为债务国。
 债务国(net debtor)指一国持有的他国金融资产总量低于他国持有的该国金融资产总量,这样的国家就是债务国。   债权国与债务国   在国际资本流动过程中资本输出大于资本输入的国家称为债权国,资本输入大于资本输出的国家称为债务国。

6 请问:四则材料反映了一战后欧洲的什么状况?
材料一 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央。 材料二 战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 年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 年欧洲制造业下降23%。 材料三 :在支持战前形势的工人两头,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忿怒和抵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 ——贝克《伍德罗·威尔逊和世界和平》 材料四:不满的呼声天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咱们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点燃。 ——西摩《豪斯上校的私人文件》 请问:四则材料反映了一战后欧洲的什么状况?

7 欧洲相对衰落;美日迅速崛起 世界制造业生产指数(1913—1925年) 1913 1920 1925 世界 100 93.6 121.6
德国 59.0 94.9 英国 92.6 86.3 法国 70.4 114.3 苏联 12.8 70.1 美国 122.2 148.0 日本 176.0 221.8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欧洲相对衰落;美日迅速崛起

8 摧毁的四大帝国 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9 欧洲一系列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

10 欧洲相对衰落;美日迅速崛起 世界制造业生产指数(1913—1925年) 1913 1920 1925 世界 100 93.6 121.6
德国 59.0 94.9 英国 92.6 86.3 法国 70.4 114.3 苏联 12.8 70.1 美国 122.2 148.0 日本 176.0 221.8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欧洲相对衰落;美日迅速崛起

11 2.美日的迅速崛起 问题:一战后,美国和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   ①美国:   原因: 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 美国的参战以及向协约国提供军火、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表现: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 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12   ②日本:   原因: 在大战中接受了协约国的大量定单; 欧美列强无暇东顾。   表现: 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 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13 请问:(1)材料中“较蒙昧的人们”是指谁? (2)一战以后这些人们的国家掀起了什么运动?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请问:(1)材料中“较蒙昧的人们”是指谁? (2)一战以后这些人们的国家掀起了什么运动?

14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原因: A、一战期间,列强驱使亚非人民充当炮灰,从事劳役,掠夺财富,激化列强与亚非人民之间的矛盾。
  原因:   A、一战期间,列强驱使亚非人民充当炮灰,从事劳役,掠夺财富,激化列强与亚非人民之间的矛盾。   B、宗主国忙于战争,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 D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殖民统治,进一步激化列强与亚非人民之间的矛盾

15 战争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拓展了战争的空间;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等等

16 材料一:一战前,英国妇女争取普选权的运动逐渐由温和走向激进。随着一战的爆发,激进的妇女普选权运动戛然而止。然而就在全社会正在全身心地应付战争之际,英国政府却突然宣布给予妇女普选权。和平时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却在战争时期获得了解决。 材料反映了什么?为什么?

17 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预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利用全国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定单,操纵原材料的供给,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摘自教材 请问:上述材料又说明了一战的什么影响?

18 材料一: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诞生于西欧的曾经引以为豪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忧心忡忡,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岳麓版《20世纪战争与和平 》
材料二: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惹起了人民要求和平、支持战争运动的高涨。在这次大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摘自教材 请问: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一战后初期盛行怎样的思想潮流?

19 如何远离战争,更好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思考?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应战,你认为应该怎样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20

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再过两三百年,人们还是这样生活,还会遇到我们现在的苦恼。”“警惕啊,人们!” ——契诃夫 “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普遍文明的一统天下,而是一个不同文明集团共存的世界。因此,每一种文明都要学会与其它文明共存。”——[美]塞缪尔·享廷顿 “要想和平应准备战役” ——古希腊名言

22  29日,韩美朝鲜半岛西海联合军事演习进入第二天。本次军演美军派出了“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多艘先进的海面舰艇、侦察机、以及F-22“猛禽”战斗机。旨在“震慑朝鲜”的联合演习由于距离中国山东半岛仅170公里,受到中国各方的强烈关注。有专家表示,美韩对朝鲜进行威慑和侦察的同时,实际上离不开对中国情报的掌握。      此次演习被称为韩美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军事演习。美军派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J-STARS监视机、航母的护航舰只“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新型“宙斯盾”驱逐舰,以及美军驻日本基地的“RC-135”侦察机和最尖端的F-22“猛禽”战斗机。

23 作为正在读书的学生,长期在和平环境下生活,应当多一点忧患意识,自觉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积极入世心态,逐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熟悉战役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居安思危,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权益以及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24 课堂演练 1、下列关于美国在一战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B、对国际事物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C、掌握了世界霸权 D、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 2、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越来越多的国家投身到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来 D、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3、下列对一战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战争使西欧相对衰落 C、战争造成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使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5 4、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一战的最大政治后果是
A、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B、社会主义苏俄的建立 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欧洲霸权受到严重动摇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这些反思从本质上反映出 A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B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 C人类对友爱的向往 D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26 理解突破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材料: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边界虽因四大帝国的消失而不同,但就整个世界而言,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各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 ——《全球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欧洲削弱的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日益衰落。 要点:经济衰落:一战使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世界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削弱。 政治危机:一战后期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极大的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经受了考验,日益成为欧洲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受到重创,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日益衰落: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自由,投入到世界政治活动中来。

27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07高考) 材料: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3分) 要点:(1)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识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 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

28 (07高考)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文学流派.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反战思想,代表人物是海明威。他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其梗概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说:“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久,他们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了。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着“和平万岁”,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回家。许多人被以“擅离职守”的罪名枪毙。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再见了,战场!永别了,武器!”他顺利地上了岸,终于与凯瑟琳重逢。他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然而怀孕的凯瑟琳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将亨利一个人留在凄风苦雨中,漠然茫视悲凉的人生。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小说表现出的反战思想。(3分) 要点:(1)揭露战争的残酷,抨击统治阶级战争宣传的虚伪性,歌颂人性与爱情。(3分) (2)虽然反对战争,但看不到出路,因而只是为逃避战争,基本上是个人行为

29 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扩大、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知识结构 (一)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世界格局渐变 1、欧洲经济和政治危机 2、美日崛起 3、推动人类社会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催生崭新技术 2、妇女地位提高 3、政府职能转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4、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扩大、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30 结束语: 我们不应忘记人类生活的本来意义,人类社会最终不是靠恨和敌意来维持的,而是靠爱来维持的!

31 课后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2 基本线索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凡尔登战役成为战争转折点

3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以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这是对世界格局改变的最主要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jin4 yi1 bu4 cu4 jin4 le0 zhi2 min2 de0 ban4 zhi2 min2 de0)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di yi ci shi jie)大战在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类思想观念的同时,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战役的深深的思索。热爱和平,居安思危,我们更应为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34 20世纪第一次大规模的惨烈战役降临人间,它不仅毁灭了人的生命,也毁坏了人类辛勤建造的文明的大厦。这段血腥而惨痛的历史令人不堪回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战役对世界面貌的改变,而且留给我们的也是深深的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liu2 gei3 ni3)哪些思考?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应战,你认为应该怎样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35

36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

37 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 德国十一月革命

38 甘地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9


Download ppt "一战前的欧洲城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