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邹勇,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刘玥辰,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邹勇,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刘玥辰,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邹勇,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刘玥辰,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 On Som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Business English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邹勇,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刘玥辰,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2 摘要 商务英语已从一门普通课程发展成为如今的一个独立的学科专业,但在学科定位、理论支撑、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监控、师资建设以及体制改革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这些问题是商务英语作为一个专业学科所面临的挑战。本文就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基本问题

3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务英语作为一个应景而生的学科,日渐突显出其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其适用范围愈加广泛,几乎涵盖了与商务相关的各个领域(如经济、贸易、管理、法律等),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目前国内已有700多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且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拥有扎实英语功底以及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尽管如此,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境。

4 2. 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现状 1998年,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批准设立了中国国际贸易学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目前,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全国性的国际商务英语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自199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九届,这对商务英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商务英语”2007年才被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同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在对外经贸大学设立我国第一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这成为商务英语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序列中取得独立学科地位的重要标志。截至2010年底,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高校仅有15所(宋君霞,2011)。 跨入21世纪,结合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的国际经济形势,商务英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专业。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的专业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及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其现状难以满足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交往的实际需要(莫再树,2005)。商务英语在我国的学科地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一个专业,商务英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5 3.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中的基本问题 3.1 学科定位 教育部目前设立的学科门类主要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建筑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等。商务英语在传统意义上只是被定位为语言类课程,可是如果仅将其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那么学生的知识层次必然会缺乏系统性和深度。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可见目前对商务英语的定位仍侧重于语言方面。事实上,商务英语专业以后可向法学(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等)、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营销学等)和管理学(国际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物流等)方向广泛拓展(胡则远,2009)。

6 3.2课程设置 有些高校为了追求利益,应市场需要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或相关专业,却没能结合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职业定位来设置商务英语教学计划,存在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部分课程类型设置、性质划分和学时安排不科学等问题,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要求。此外,目前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不突出的问题,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仅是英语专业课程和一些与商务知识相关的课程(如国际贸易、管理、经济学等)的叠加,核心课程不明显,该专业的毕业生缺乏能独当一面的本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不出特色优势。例如一些外贸工作,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做,国贸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做,但如果遇到一些专业性更强的工作,后者依然胜任,而前者却不一定能坦然面对(史峰岩)。 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应该是通过语言交际来实现商务功能,因此商务英语必然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就不应该是跨学科理论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注重应用性和技能性(李遵,2011)。由于许多学校课程设置多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为辅,期末考试也多以理论知识点为考查重点,实践性的内容却可有可无。尽管大多数高校都根据培养计划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一方面,学校主观上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重知识学习而轻能力培养;另一方面,由于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的投入多,涉及面广且组织难度大,因此一些所谓的实习都是在走马观花,很多校外实习变成了校内实习,缺乏实习过程管理(史峰岩)。

7 3.3 理论研究 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是应用于实践的一个学术分支。商务英语与国际商务实践密切相关,旨在培养具有商务实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多年来,国内很多院校侧重于商务英语的普及和推广,而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学习和研究缺乏力度,大多停留在对直接经验的描述和归纳上,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验证,不具备应有的广度和深度。目前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建设滞后于其办学方面的势头,二者出现了失衡的情况(王菲,2010)。另外,商务英语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等领域。跨学科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和多学科特征使商务英语研究异常困难(南佐民,2005)。时至今日,商务英语学科理论体系仍然零散,缺少核心理论基础的支撑。有关商务英语的学科理论体系应及早确立起来,以指导我国商务英语的教学实践。国内与专门用途英语或商务英语直接相关的学术期刊不是很多,各高校也可以尝试联合建立商务英语的学术阵地。

8 3.4 教学方面 3.4.1 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专业师资的匮乏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的突出问题。目前有丰富的商务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商务英语专职教师很少。部分教师过去所涉及的是语言、文学、文化等领域,既不了解商务方面的相关知识,也没有经过任何相关培训,在教学中过分重视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对于商务知识则一带而过(史峰岩)。此外,大部分商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实战经验,在实践模块课程上无力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只顾记笔记,对于所授的知识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缺乏主动性,最后利用题海战术来联系知识点,考试完毕就等于结束了学习。教学活动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师耗费大量时间讲解商务词汇和句子翻译,而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案例教学、交际教学、题材教学、情景教学很少得以有效的运用,尤其缺乏与企业的合作,致使学生进入外贸公司之后仍然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最终形成理论知识过硬,但整体素质欠缺的状态(胡则远,2009)。由此可见,各高校在教学中应以宽泛的商务知识为主,以实际应用能力为重点,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时效性,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9 3.4.2 教材建设 商务英语教材虽然种类繁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时下的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内出版社从国外直接引进的经济、金融、管理类的影印版书籍;另一类则是国内学者根据原版教材改编或自编的教材。由于国内外贸易操作和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国内商务英语教材存在与实际脱轨的问题,学校选用时亦缺乏必要的标准。国外学者编写的教材倾向于口语沟通和表达,语言生动但缺乏知识内涵。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借鉴国外教材,知识性强但缺乏知识更新,缺少对学生进行与实际相符的能力培养,过于注重词汇学习、术语翻译、语言特点分析、写作模仿等,缺少案例分析和情景训练。许多学校对商务英语教材选择都是各随其便,所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脱节”现象:教材内容与教材目标脱节,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与实际商务运作脱节(史峰岩)。一方面,由于出版业竞争激烈,出版商在看到商务英语类教材的市场潜力之后,争相出版商务英语类图书,抢占市场份额,而出版质量却没有得到控制和保证。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评职称的压力下,为了多出科研成果,纷纷加入到商务英语图书的编写行列,但由于自身的商务功底薄弱,所编教材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宋君霞,2011)。

10 3.4.3 师资建设 目前,国内的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基本上是由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专业背景的教师中的自学人员或者具备一些国际商务背景的教学人员组成。他们的优势是英语语言能力强,但在国际经济学、商务法学、管理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方面尚有欠缺,尤其是缺乏实践能力。关于商务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有人认为,商务英语教师即便不能成为专业、语言和教学三方面的全才,但至少应成为其中某一领域的专家(张佐成,2006)。而Hutchingson 和 Waters (2002)则认为,ESP教师无需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只需就专业题材向学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即可。目前国内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应由经济类、外语类和实践类的三方面人员构成。经济类教师应具有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育背景,具备较强的双语教学能力;外语类教师应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精通经济和商务知识的人员;实践类教师应由优秀的商务人士兼任,或由具有丰富国际商务经验的人士专任(胡则远,2009)。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商务英语能力的应用性要求教师也应具备复合型和实践性的知识能力结构。各高校应采取多样化、多渠道的方式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通过招聘引进、进修培训、自主培养、企业见习、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以及参加校外学术交流与社会兼职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史峰岩)。

11 3.4.4 教学成果测试与评估 商务英语教学的测试与评估在学科建设中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目前,商务英语教学效果监控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制,这就造成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的期末命题工作时,往往使用专业英语的测评手段,而难以体现商务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这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监控的力度,也就失去了检测学生商务英语水平的科学性(宋君霞,2011)。当前较为盛行的BEC考试主要偏重语言能力,与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存在一定距离。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衡量,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评估人才的标准,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领域。

12 4. 结语 在商务英语学科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英语与商务知识的有机融合,强化实践训练,优化师资队伍,明确教材和教学的评价标准,并努力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商务英语专业设立应更有效地结合各高校相关学科的资源优势,培养出既懂商务又懂英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各高校必须努力先解决好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基本问题。因此,关于这些问题的研讨对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和各高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3 参考文献:   [1]Hutching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Zhang, Z. Toward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A Chinese experience[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7, (26): [3]胡则远. 关于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基本设想[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5). [4]李遵. 商务英语课程实践教学模块[J]. 时代教育, 2011(11). [5]廖瑛,莫再树. 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6]南佐民.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与对策——从专门用途英语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谈起[J]. 外语界, 2005(5): [7]史峰岩. 商务英语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8]宋君霞. 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中的的若干问题刍议[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4). [9]王菲. 连接主义视角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构建[J]. 宁波大学学报, 2010(3).


Download ppt "邹勇,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刘玥辰,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