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推进新疆葡萄酒产区 差异化和多样化地健康发展 黄卫东 中国农业大学 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 10008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推进新疆葡萄酒产区 差异化和多样化地健康发展 黄卫东 中国农业大学 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 10008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推进新疆葡萄酒产区 差异化和多样化地健康发展 黄卫东 中国农业大学 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

2 一、我国葡萄酒产区发展状况 二、中国葡萄酒市场分析 三、目前新疆葡萄酒产区存在的问题 四、推进新疆葡萄酒产区差异化和多样化地健康发展

3 一、中国葡萄酒产区的发展状况 葡萄酒产业是一个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更是直面“三农”、有利于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高效农业种植业,它是一个涉及一、二、三产业的都市工业、都市农业!

4 1995年以来,我国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大多数年份,产量每年都以2位数的增长率增长,生产区域也逐步扩大。

5 表1 2000年至2011年中国葡萄酒产业总产的变化 年份 产量(万千升) 年增长率(%) 2000 20.19 0.00
表 年至2011年中国葡萄酒产业总产的变化 年份 产量(万千升) 年增长率(%)

6 目前,有葡萄酒生产的省、市、自治区就有26个,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吉林、天津、新疆、北京、甘肃、山西、广西、云南等省、市、自治区。

7 全国正在形成河北怀涿盆地、山东烟台、河北昌黎卢龙、甘肃河西走廊(武威和张掖)、宁夏贺兰山东麓、新疆昌吉石河子、云南弥勒等主要酿酒葡萄栽培区域。
一些新区也在积极推进和发展之中,如辽宁桓仁、北京的延庆房山密云、甘肃的天水、山西的太谷、新疆天山南麓(和硕、焉耆)、内蒙乌海和阿拉善等。

8 我国葡萄酒产区的基本状况 与传统世界的葡萄酒国家以及新世界葡萄酒国家相比,虽然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葡萄酒产区的版图却非常的宏大,而且许多新区仍在探索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路子。

9 中国的葡萄酒酒庄、酒厂或作坊的数量远远比不上法国等传统世界国家,但是如同这些葡萄酒生产大国一样,中国各个葡萄酒产区不管是从气候上还是从生态环境上都极具多样性。甚至在同一产区附近的两个不同小产区,都能够明显地感受到“风土和风水”(Terroir)的不同所带来的同一品种和酒种的差异。

10 但是,遗憾地是,我国葡萄酒产区的研究太少,包括产区的合理划分,不同产区的适宜酿酒品种和酒种以及风格和特色,产区的等级和识别系统以及监管系统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11 目前,总体来说,中国的葡萄酒产区主要集中在北纬30度到北纬45度之间。但是,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南方也在发展酿酒葡萄,除较早发展的云南的弥勒、昆明的东川、四川的攀枝花外,云南的楚雄、贵州的贵阳和江西的新余等也在积极发展葡萄酒产业。

12 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和经营,中国不少产区表现出了优质葡萄酒酿造区域的潜质,一些产区的葡萄酒产业也已经初具规模,并生产出高质量的特色葡萄酒产品。

13 1 胶东半岛产区 胶东半岛产区主要包括山东省烟台市和青岛市的各个葡萄酒产区,该葡萄酒大区主要有烟台市产区、蓬莱产区、大泽山产区等。胶东半岛三面环海,气候良好,四季分明,由于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而且与欧洲传统葡萄酒国家一样,葡萄在冬季不需要埋土防寒,葡萄的树龄可以达到很长。但是由于夏末和秋季的较多降水,真菌病害较为严重,需要施用较大量的农药。同时,有些葡萄园由于在建园时缺乏对苗木的检查与消毒,病毒性的病害也较为普遍。

14 对于胶东半岛大区来说,其中的蓬莱产区和大泽山产区是非常有潜力的产区。蓬莱产区的先天条件非常好,加上近年来政府对葡萄酒产业的大力推动,产业发展非常迅速。而大泽山产区气候寒凉,适合霞多丽葡萄的生长,当地所产的霞多丽干白口感清爽,经橡木桶陈酿之后结构很好。

15 目前胶东半岛产区的葡萄酒成品酒产量大约占到了全国产量的一半,葡萄酒酿造企业数约占中国葡萄酒酿造企业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该产区也成长了张裕、烟台长城、君顶酒庄等国内知名企业。 2002年8月,“烟台葡萄酒”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这是继昌黎葡萄酒之后,我国第二个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葡萄酒产区。

16 2 环渤海湾产区 环渤海湾产区主要指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和辽宁省的沿海地区,其重要的产区有天津汉沽产区、昌黎卢龙产区。环渤海湾产区的气候受到渤海的影响,属于半湿润地区。

17 2.1 天津汉沽产区 天津地区的葡萄基地分布在蓟县、汉沽等地,有效积温在 ℃,活动积温在 ℃,年降雨量在 mm。包括天津汉沽、塘沽、宁县在内的东部滨海地区气候有利于色泽及香气形成,玫瑰香品质最为突出。这里的土质为稍粘重的滨海盐碱土壤,矿质营养丰富,有利于香气形成和色泽形成。

18 目前天津等地栽植的葡萄品种以玫瑰香为特色,也种植美乐、品丽珠、贵人香、霞多丽、白玉霓等酿造红、白干酒的名种。汉沽地区,政府已经开始打造葡萄产业园区,建立了一系列旅游观光为主的葡萄园。

19 2.2 昌黎卢龙产区 昌黎县和卢龙县位于北纬39度25分至47分,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降雨量、昼夜温差、无霜期等都有利于酿酒葡萄的生长。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挟滦河,受山海河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年有效积温在3940度以上,降水量725毫米。土壤为砾石和沙质地,葡萄的含糖量高,挂果时间长,采收期较迟,一般在国庆节后。 赤霞珠和美乐在昌黎卢龙有较好的表现。

20 昌黎有三百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昌黎县被轻工业部定点为引种国际优质干红葡萄并研制开发高档干红葡萄酒基地。始建于1988年的中粮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华夏长城),如今已成为当地葡萄酒产业的龙头。2002年8月“昌黎葡萄酒”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葡萄酒产品。

21 3 北京产区 北京产区酿酒葡萄栽培历史不长,但是由于气候适宜,市场需求和购买能力强劲,因此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包括北京郊区的延庆、大兴、昌平、密云和房山等。 目前,已经成长了北京波龙堡、北京龙徽、北京丰收和张裕爱菲堡等知名企业。 2014年,世界葡萄大会的召开,将大大促进北京酒庄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22 4 河北桑干河谷产区 河北桑干河谷产区包括包括怀来、涿鹿等地区。这一产区依托北京消费市场,具有强大的购买力。同时,葡萄酒产业也向多样化发展,葡萄酒文化旅游在该产区发展很有前景。

23 4.1 怀来沙城产区 怀来的沙城地区系桑洋盆地,属温暖半干旱地区,因其北依燕山、南靠太行余脉,中有桑洋河横贯其中,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V”行盆地,由于燕山山脉的阻挡和季风气候的影响,造成了盆地内独特的气候特点,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生存条件。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盆地内分布着数十家酒庄,生产着中国最多的酒庄酒。

24 怀来已有800多年葡萄栽培历史,主栽品种白牛奶、龙眼葡萄闻名遐迩。酿酒品种有赤霞珠、蛇龙珠、美乐、雷司令、霞多丽。1976年怀来被定为国家葡萄酒原料基地。2002年12月“沙城产区葡萄酒”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这里有:中国长城、中法庄园、桑干酒庄、德尚酒庄、红叶酒庄等知名企业。

25 5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 贺兰山东麓地处银川平原的西部,系黄河冲积平原与贺兰山冲积扇之间的洪积平原地带,有150万亩荒地适宜发展葡萄生产。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9℃,年降雨 mm。这里沙砾结合型土质透气极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加上干燥少雨,光照充足,年日照时达三千小时,昼夜温差大,且西有贺兰山天然屏障抵御寒流,东有引黄灌渠横穿而过,可满足葡萄生长各个时期的水份需要。

26 贺兰山东麓种植葡萄病虫害少,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产量高,无污染,品质优良的优势,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基地。2003年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

27 目前国内主要的葡萄企业和国外的葡萄酒业巨头如保乐力加已经在贺兰山建立酒厂或者原料基地。
这里的葡萄酒知名企业有:西夏王、贺兰晴雪(加贝兰)等。一些小酒庄也受到关注。 内蒙阿拉善的金沙鑫堡也在沙漠化地区成长起来!

28 6 甘肃河西走廊产区 甘肃河西走廊产区包括武威、张掖,本地的葡萄栽培和酿酒历史悠久。葡葡成熟充分、糖酸适中、无病虫害,特色突出。

29 6.1 武威产区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葡萄种植区位于民勤县,武威市和古浪县北部的沙漠沿线区,正好处于北纬30-40度世界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高,年日照时数长达2730-3030小时,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农业生产用水以灌溉为主。土壤以沙质土为主,结构疏松,孔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沙质土矿物质含量丰富,热交换快,温差大,有利于浆果的着色和成熟,非常适于优质葡萄的栽培。

30 莫高、威龙等知名企业在此发展,特别是威龙在沙漠化地区建起了2万亩的有机葡萄基地和酒庄。

31 7 山西产区 包括山西的太谷县、乡宁县。 太谷县地处晋中盆地东北部,地貌间于丘陵和平原之间,土层厚度10米以上,孔隙度好,透气性佳,富含镁、钙等矿物质,降雨量462.9毫米。是种植酿酒葡萄的理想地带。   怡园酒庄多次在国际品酒大赛中获奖,并受到著名品酒师Jancis Ronbinson的青睐。

32 8 东北寒地产区 东北寒地产区包括北纬 45° 以南的长白山麓和东北平原。主要的地区产区有通化产区、本溪产区。

33 8.1 通化产区 通化产区冬季严寒,温度﹣30℃到﹣40℃,降水量 mm,土壤为黑钙土,较肥沃。而野生的山葡萄(V.amurensis)因抗寒力极强,已成为这里栽培的主要品种。所酿造的山葡萄酒(“左山一”和“左山二”品种酿制),具有独特的奶油味,而成为我国特色的葡萄酒之一。

34 8.2 桓仁产区 桓仁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4.3℃。年平均降水量为 毫米。桓仁水库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与地理条件,而成为国内第一个公认的冰酒生产基地。

35 2003年,该产区就发展了5000多亩威代尔葡萄,并和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开发了冰酒,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受到国内外的认可。
2006年,张裕收购了该冰酒基地,开发了黄金冰谷系列冰酒。如今,王朝等企业也在此投资建厂。

36 9 云贵高原产区 云贵高原产区主要包括云南省弥勒高原,以及与云南省交界的部分地区,如贵阳、黔西南、四川攀枝花等。

37 主栽品种除了原来的玫瑰蜜(Rose Honey)外,还有美乐、赤霞珠、歌海娜、烟73、贵人香、霞多丽等,其中美乐和赤霞珠的栽培面积最大。
云南红、攀西阳光等企业瞄准区域市场发展尚可。

38 10 黄河流域产区 黄河流域葡萄酒产区包括河南的兰考、民权,安徽的萧县以及苏北的部分地区。
黄河流域产区气候偏热,年活动积温 ℃,无霜期 天,土壤为沙土。年降雨量800mm以上,并集中在夏季,因此目前栽培的葡萄品种旺长,病害严重,品质不高。

39 除了上述十一个产区之外,在江西、湖南、上海、湖北、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和台湾等省也有葡萄酒产区分布。但是这些地区的葡萄酒产业多是近年来刚刚兴起,处于发展阶段,同时产区的气候特征并不是完全符合酿酒葡萄酒栽培的要求。

40 但是,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和二次果的利用,可能会促进这些地区葡萄酒的发展。
还需要经过多年的时间来观察这些产区的表现。

41 11 新疆产区 目前,新疆主要的葡萄产区包括吐鲁番盆地的鄯善,天山北部昌吉州的玛纳斯、呼图壁、五家渠、阜康,石河子和天山南麓的和硕、焉耆县以及伊犁地区部分县等。 新疆产区虽然地大面积广,但是有一共同的特点,土壤为砂质土,气候干燥,雨水少,病虫害轻,有效积温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份的迅速积累。但是夏季温度过高,成熟迅速,致糖高酸低。同时冬季较为寒冷,需要对葡萄进行深度埋土防寒。主栽品种有赤霞珠、雷司令、霞多丽、美乐等。

42 11.1 鄯善产区 鄯善地区属暖温带干旱区,热量丰富,夏季炎热干燥,最暖月平均气温高达28-34℃,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20-50mm,靠坎儿井或天山雪水灌溉。鄯善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底部,近邻火焰山,土壤为戈壁沙土、粉沙土或砾石壤土,透水透气性强,漏水漏肥,盐碱较重。 鄯善地区的优良酿造品种有:佳美、白诗南、歌海娜、神索、霞多丽、西拉、赛美蓉、白羽,这些品种生长势强,产量较高,酒质好。由于热量充足,葡萄含糖量高达25-28度,而酸度很低,是生产甜葡萄酒的适宜产区,或用于与其它品种搭配生产多品种调配的葡萄酒。

43 11.2 玛纳斯产区 玛纳斯属于中温带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年活动积温 ℃,6-8月份平均气温21-22℃,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 mm。一般中晚熟品种可以充分成熟。生长后期气候更加冷凉,有利于生产糖酸比协调的干红、干白葡萄酒及香槟酒,是上述三种酒型有希望的优质酒产区。一些抗性较差的黑比诺、雷司令、霞多丽及中晚熟品种赛美蓉在该区均有较好的表现。 有10万亩左右的酿酒葡萄。

44 11.3 石河子产区 石河子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葛尔盆地南缘,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从南到北分别为黄土丘陵、山前倾斜平原、洪冲积扇平原等地貌。这里的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 mm。石河子地处洪积-冲积扇地带,土壤可粗分为砾质土、沙壤土、壤质土。 由于这里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腐殖质含量高,浆果成熟时的品质就好,色艳、糖高、酸度适中、涩淡耐贮藏,为生产优质葡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目前,张裕与兵团在这里已经开垦了10万亩的酿酒葡萄。

45 11.4 五家渠产区 五家渠市2004年1月19日正式挂牌设立,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师部所在地,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地处天山博格达峰西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 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为2743~3226小时。昼夜温差大,平均为11.3℃。有酿酒葡萄5万亩左右。

46 11.6 呼图壁产区 呼图壁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西部,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
11.6 呼图壁产区 呼图壁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西部,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 气候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带,处于中纬度西风带控制之下,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县境内海拔高度相差较大,南北地区的气候有明显差异。县境内的低山、平原和沙漠地区属中温带,南部中山和高山地区属寒温带。中温带即海拔1 500米以下的低山、平原和沙漠地区。 酿酒葡萄面积5万亩左右。

47 11.7 阜康产区 阜康市早在汉唐时期,东来西往的商贾们就把东西方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公元1776年,乾隆皇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建县。 以天池为中心,东部包括白杨河和天池东侧的主要雪峰。 与五家渠市气候环境相近。目前,种植酿酒葡萄3万亩左右。

48 11.8 和硕产区 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北依天山,南濒博斯腾湖,地处南北疆的交汇处。
和硕县地形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博斯腾湖),中西部地势低平,地形地貌由北向南垂直递变规律。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地表水主要是北部山区的冰雪融注的山溪汇入清水河、乌什塔拉河、曲惠沟等三条河流,境内建有1座水库。 和硕县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文献记载可追溯到1500年前。和硕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极其适合栽培酿酒葡萄。和硕县附近博斯腾湖的湖水反射出的大量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酿酒葡萄的糖分积累,且糖酸比例适中。

49 目前政府正在加大葡萄酒行业的投资和开发,积极发展酿酒葡萄基地,现已发展10万亩的酿酒葡萄,主要品种为赤霞珠、美乐、霞多丽、雷司令等,表现都极为突出。

50 焉耆产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为倾斜。四周环山,形成了特殊的山间盆地。水资源丰富,开都河横贯全境。
11.9 焉耆产区 焉耆产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为倾斜。四周环山,形成了特殊的山间盆地。水资源丰富,开都河横贯全境。 焉耆县地处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地区,为典型的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又别具盆地夏季聚热,冬季冷潮的气候特征。因受博斯腾湖水域的调节,冷热变化不十分剧烈,日照时间长,热量较丰富。最多风向为偏西北风,尤其是花期晚霜危害较大。 目前已发展酿酒葡萄1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戈壁和西戈壁上。乡都葡萄酒是该县和新疆的主要葡萄酒企业。

51 11.10 伊犁 伊犁幅员辽阔,资源充裕,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全州地表水年径流量占全疆的41%。
伊犁 伊犁幅员辽阔,资源充裕,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全州地表水年径流量占全疆的41%。 年平均降水量:伊犁河谷917.6毫米,山区600毫米左右;目前种植酿酒葡萄3万亩左右。

52 二 中国葡萄酒市场和消费分析 1995年以来,中国葡萄酒消费热开始起步。但是目前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中高收入阶层和年轻人,消费区域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等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由于葡萄酒市场的成长,中国也成长了一批大型和巨大型葡萄酒企业,如张裕、长城、王朝、威龙等。

53 消费的增长还表现在我国葡萄酒的进口上

54 特别是2006年,葡萄酒进口快速增长,达到历史新高11. 47万千升(是2005年2. 14倍)。其中, 2升以下包装2
特别是2006年,葡萄酒进口快速增长,达到历史新高11.47万千升(是2005年2.14倍)。其中, 2升以下包装2.02万千升,增长95.68%, 2升以上包装9.44万千升,增长120.70%。占我国葡萄酒总产的19.07%。 2007年,进口葡萄酒又比06年增加28.62%,达到14.75万千升。特别是2升以下包装的葡萄酒进口量达到4.23万千升,增加109.29%。

55 2010进口葡萄酒达到28. 34万千升,增长65. 48%,其中2升以下包装的葡萄酒进口14. 63万千升,增长60
2010进口葡萄酒达到28.34万千升,增长65.48%,其中2升以下包装的葡萄酒进口14.63万千升,增长60.70%, 2升以上包装的葡萄酒进口13.71万千升,增长70.91%。 至2011年,进口葡萄酒36.16万千升,增长27.62%,其中2升以下包装的葡萄酒进口24.14万千升,增长64.99%, 2升以上包装的葡萄酒进口12.02万千升,负增长-12.28%。 可见,“狼”真的来了!

56 目前,大包装原酒进口已由前些年的智利为主(占原酒进口80%以上),变为以西班牙、智利、澳大利亚等国为主,包括法国、意大利、美国等18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卖大包装酒;
小包装瓶装酒直接进入消费市场,近年来进口势头猛烈。主要以法国葡萄酒为主,其次是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智利和美国等35个国家,明显变化的是智利,开始推进小包装酒进入中国。这些产品目前除了在宾馆、酒楼、酒吧销售外,已进入大小超市。

57 我国葡萄酒业现仍处于前期起步和成长阶段,在世界葡萄酒行业中的地位也仅仅完成了从无到有并稳步发展的转变,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葡萄酒的认识越来越多,葡萄酒的消费必定越来越多。
而且我国2011年消费白酒1025多万吨,如果(完全可能)其中的200万吨消费转移为葡萄酒消费,葡萄酒尤其是优质葡萄酒的消费空间将不可估量。

58 但是,中国葡萄酒产业还没有长大之际,国外葡萄酒就大量进入,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因此,对正在成长的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挑战是巨大的!
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面对国外各种等级和各种风格葡萄酒的冲击!

59 有机葡萄酒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采用有机葡萄按照有机农产品加工要求加工的葡萄酒,即有机葡萄酒。美国从1989年开始,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一直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在加州,目前大约有100个葡萄种植者和酒庄获得了加州有机种植者认证协会CCOF的认证。

60 我国的有机葡萄酒市场也快速发展,如威龙葡萄酒在杭州市场,有机葡萄酒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控制了大部分的杭州市场。
北京波龙堡从一开始就只生产有机葡萄酒,并打入法国中高端市场。

61 但是,我国目前真正的有机葡萄酒生产仍然很少,在中国,特别是新疆等区域开展有机葡萄酒的规模化生产是非常有前途的!

62 三、目前新疆葡萄酒产区 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近10多年葡萄酒产业成长出了张裕、长城等世界级的葡萄酒大企业,但是,他们生产的葡萄酒大多为餐酒和地区餐酒。 中国葡萄酒产业要在世界有地位,目前,最为迫切的是培育中国特色的优质葡萄酒产区!

63 经专家论证和实践,天山南北区域都有种植酿酒葡萄的极佳的自然条件,除了需要埋土防寒(而且是深度埋土,极大影响长期品质的提高)其积温、水热系数、无霜期等自然条件可以满足优质葡萄酒的需求。

64 根据新疆的经济环境和竞争优势,自治区党委也提出了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战略。而葡萄酒产业是一个高效益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受物流成本的影响较小,新疆天山南北的竞争优势明显,不可替代因素较多,有利于新疆实现特色经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农民增收、地方增加财政收入。

65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疆葡萄酒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成长起了乡都、中信国安、楼兰等企业和品牌。但是,与国内葡萄酒产区一样,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66 1、特色优质产区尚未建立 目前,新疆的葡萄酒产区同质化明显,特色不突出。葡萄酒产品种类也少(尤其是高端产品),产区划分过大,没有细分县级产区、村庄级产区等,也没有严格的评级,不规范的行为不少。 产区管理也较落后,政府的监管也不到位,大量出境葡萄酒没有要求标注产区,不仅流失税源,也没有了产区的社会品牌宣传。

67 在葡萄酒传统世界国家,好的或者高端葡萄酒特别关注本国特色品种、小产区的地域性(“terroir”,即“气候、石砾和土壤” ),而且关注在这种条件下最适宜的品种(单品种或混合品种(必须注明比例)和酿造方法。也就是说,越好的葡萄酒,它的“身份证”越清楚。

68 2、葡萄酒企业发展也有待提升 葡萄酒企业不重视基地的投入,短期行为明显。大多数企业是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收购葡萄进行酿酒的。而且基地与企业和产品种类设计脱钩;只有很少的企业生产的葡萄酒,身份证是清楚的,但是,企业的分级和产地(地块)划分也不清晰。

69 大多数企业生产的葡萄酒,基本上处在保证是葡萄酿制的葡萄酒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处在法国的地区餐酒和日常餐酒的水平上,最多处于优良地区餐酒水平上。

70 3、特色品种缺乏,尤其是适合新疆不同产区的特色品种群和酒种尚未建立,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品种几乎为零;

71 4、缺乏科学的葡萄酒产区研究和规划 目前,新疆葡萄酒产区研究是落后的,因而规划也是不太科学的。
葡萄酒产业中的酿酒葡萄种植是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葡萄是多年生植物,产业调整慢,是一个长线投入的产业,因此,需要认真进行产区研究和规划,合理布局。

72 5、产业扶持政策有待增加 葡萄酒产业是一个涉及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产业链长,投资期长,涉及管理的相关政府部门多。由于目前产业的规模还较小,管理问题还未显现;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将会突显出来;此外,葡萄酒产业是一个直面三农的产业,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制定更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

73 6、科技支持不足 目前,我国以及新疆在该领域的科技投入微乎其微。因此,我国特别是新疆葡萄酒产业的基础研究落后,造成产区管理落后、产品分级滞后等等,而葡萄酒产业是一个高科技的循环经济产业,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是必要的。

74 7、葡萄酒文化和健康的杯酒生活方式也未得到推广
葡萄酒文化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知识,同时,一定要与区域文化结合起来,要与饮食文化结合起来设计葡萄酒的产品。目前,我们在这一方面所做工作很少! 专业化市场和会展业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这对于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75 四、推进新疆葡萄酒产业差异化和多样化地健康发展

76 1、加大产区基础研究, 打造差异化、多样化的优质葡萄酒产区
天山南北具有许多难得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葡萄酒产区,它的不可替代性明显,自治区政府应该设立专项经费,大力支持产区基础研究,如品种筛选、产区分级、识别和评价、文化推广、酿造技术、产区社会品牌宣传推广等。将各个产区打造成独具风格和特色的优质葡萄酒产区。

77 根据新疆葡萄酒产区的特点,建议把新疆的葡萄酒产区划分为四级系统。
第一级为大产区,主要以天山为界分为天山南麓大区、天山北部大区。同一个大产区之内葡萄栽培历史、品种构成和栽培技术具有相近的共同点。

78 第二级为县级产区或相邻的气候相同的县或市。一个大产区可能包括若干个县级产区,各个产区除了表现大产区的特性之外,还因本地独特的小气候条件而呈现多样化的葡萄酒产品。

79 第三级为村庄级产区,地理面积类似于中国的乡镇或特色葡萄酒村庄。村庄级产区的葡萄酒具有很强的独特风土和风水(Terroir)特征。
第四级为庄园级酒庄,特指通过自治区相关机构认证的特色优质酒庄,酒庄拥有自管的酿酒葡萄基地。根据不同酒庄土壤条件、微气候条件、酿酒工艺的不同和葡萄品种和酒种的特色呈现极具个性化的、具有明显身份证的葡萄酒产品。

80 在产区发展的过程中,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的龙头企业加以扶持,培养一些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提供各种餐酒、地区餐酒的大型葡萄酒企业也是必须的。因为将来中国一定是一个葡萄酒消费大国,需要大量的性价比高的优质餐酒! 但是,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企业行为!政府最重要的是打造产区!

81 2、控制酿酒葡萄种植业的发展规模,提高产区原料基地的质量
葡萄酒更重要的是“种”出来的,没有优良的葡萄原料,就不可能酿造出优质的葡萄酒。 因此,加大对葡萄酒原料基地的投资力度,引导投资企业、自然人和科技专家一起发展葡萄酒优质原料基地,促进葡萄酒产区的健康发展。

82 一定要高标准建园,同时,要保护好特色小产区的土壤特性,要按照逆境栽培的理论来发展特色小产区的葡萄酒。

83 在葡萄酒产区发展的早期,引进欧洲的酿酒葡萄名种和技术,老老实实学习、认认真真酿酒是必须的!
同时,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学习和借鉴应该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尤其是要学习他们的葡萄酒评价方法、分级体系和管理体系等。

84 要重点做好各个产区高标准葡萄示范园的建设,引导企业和农民投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同时,提高葡萄酒产业进入的门槛,加快葡萄酒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从起步就提高葡萄酒酿造业、种植业的水平。

85 加强科学化的管理,科学管理土壤和葡萄植株。一方面要改造好种植沟的土壤结构,疏松和疏通种植的土壤,增加团粒结构;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大量使用有机肥和化肥来增加葡萄的产量,破坏小产区特异性!

86 3、加大葡萄酒产业 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管理、科技人才。而优质的葡萄酒产区往往比较偏僻,人才聚集难度大,要长期和短期、固定和流动人才相结合! 目前,我国培养葡萄酒专业的大学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培养力度仍然太小。因此,新疆要加大对葡萄酒学科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投入。

87 4、加大对葡萄酒会展业和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力度
葡萄酒产品和葡萄酒文化是多样的!强调它的多样性对于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重要!

88 我们不能因为目前欧洲的葡萄酒产品比我们的质量好,葡萄酒文化比我们的历史长就忘记了借鉴和创新,忘记了选育我们自己的特色品种、酿造我们的优质酒种,忘记了打造我们的葡萄酒文化!

89 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们只有选育出自己的优质酿酒品种,打造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产区,培育出我们的特色葡萄酒文化,在世界葡萄酒舞台上才有我们的位置!

90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国外葡萄酒产品和葡萄酒文化对我们的冲击,就闭关锁国,拒绝同国外交流、拒绝国外产品、拒绝国外葡萄酒文化!

91 相反,我们应该以更高的热情、更积极的态度、更认真地向他们学习!进而培育出自己特色的优质酿酒品种、特色的葡萄酒优质产区和葡萄酒文化!并走向世界!

92 目前,新疆尚没有一个固定的葡萄酒展销会和专业化的市场。为了加快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要加强都市葡萄酒会展业的发展和市场建设,宣传、提高对葡萄酒文化的认识和健康、理性消费,营造一个健康的葡萄酒消费环境。

93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推进新疆葡萄酒产区 差异化和多样化地健康发展 黄卫东 中国农业大学 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 10008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