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2个食品安全认识误区 郭智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2个食品安全认识误区 郭智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2个食品安全认识误区 郭智成

2 1、食品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和食品投毒都是食品安全问题
答:严格意义上说不对。

3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公共卫生问题”。
● 因此,食品中无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均不属食品安全问题。

4 ● 许多假冒伪劣食品,如用番薯粉冒充西湖藕粉,则既无有毒、有害物质,也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就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又如阜阳奶粉事件中的假冒奶粉,因没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尽管对婴儿健康造成危害,也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 而食品非法添加和食品投毒是故意的犯罪行为,严格说来也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5 ● 食品非法添加是食品中非法添加不允许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属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如生奶中加三聚氰胺是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鸭饲料中加苏丹红是为了增加蛋黄的色感,包子馅料加硼砂是为了增加韧性等;
● 利用食品投毒,更是最直接的犯罪行为,如2002年南京汤山发生的一小吃店业主因妒忌隔壁小吃店生意好、故意用剧毒灭鼠药“毒鼠强”进行食品投毒而致38人死亡的恶性事件。

6 2、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就是食品添加剂
答:不对。

7 ● 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是非食用物质,而不是食品添加剂。
● 非食用物质是指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以及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8 ● 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地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分别于2008年12月12日、2009年2月4日、2009年6月5日、2010年4月8日、 2011年1月3日和2011年6月1日发布了6批59种《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 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均列入其中。

9 ●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以往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在2014年营养强化剂和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另列,未纳入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 通过化学手段使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化合反应所得到的物质为人工合成添加剂;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作为原料,经过提取所得的物质为天然食品添加剂。

10 3、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就应该禁止食品添加剂
答:不对。

11 剂使用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和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要求,在特定的 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下正确添加,防止滥用。
●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就 没有高品质的美食生活。 ● 食品添加剂经《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 序》的评价证明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不 产生任何健康危害,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全 世界都在使用。但使用时必须按《食品添加 剂使用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和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要求,在特定的 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下正确添加,防止滥用。

12 4、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是化学添加物
答:不对。

13 病,而不是更受关注的化学性污染。 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包 括大家熟知的食物中毒。 所有食物中毒中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均高居
●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是食源性疾 病,而不是更受关注的化学性污染。 ● 食源性疾病系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 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包 括大家熟知的食物中毒。 ● 在我国食源性疾病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在 所有食物中毒中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均高居 首位,中毒食物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而由 化肥、农药残留、重金属、非食用物质以及 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所致的化学性中毒 则在其次,只不过它的社会关注度太高。

14 5、纯天然食品就是卫生安全的食品 答:不对。

15 ● 食品是否安全,不能以是否纯天然来判断。自然界中作为食物来源的动植物和真菌存在天然有毒或可产生毒素的成分。
● 天然有毒成分主要有: ● 海洋生物毒素 海洋藻类毒素是由海洋中的微藻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通常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蓄积在鱼贝类等海洋生物媒介的体内,人摄食染毒的鱼贝类即可引起中毒。如西加鱼毒素、河豚毒素、贝类毒素、鲭精毒素(组胺)。

16 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如野蘑菇中的蕈毒素和霉变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
● 植物毒素 一些野生或食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四季豆中含血凝素(植物红细胞凝聚素)和酶抑制剂,鲜黄花菜中含秋水仙碱,未烧熟煮透会中毒;蜂蜜中含木藜芦烷类毒素,白果中含氰苷,马铃薯中含龙葵素,棉籽油中含棉酚。 ● 真菌毒素 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如野蘑菇中的蕈毒素和霉变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 ● 实际上,许多不可食的纯天然物质,需经加工才能成为卫生安全的食品。

17 6、只要健全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我国食品安全就会有保障
答:不完全对。

18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严格按照 《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去生产,如在正 常的奶粉生产过程中是不可能会产生三聚
● 食品安全事件后,人们往往质疑“标准”。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严格按照 《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去生产,如在正 常的奶粉生产过程中是不可能会产生三聚 氰胺的,完全没必要在奶粉标准中列入三 聚氰胺含量等事先无法预知的毒物指标。

19 问题就赖没有标准或者标准不对,是我们 现在很大的问题。每种酒都该有个标准? 每种鱼有个标准?可能吗?关键是执行标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早就指出,“出了 问题就赖没有标准或者标准不对,是我们 现在很大的问题。每种酒都该有个标准? 每种鱼有个标准?可能吗?关键是执行标 准中的问题。例如,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标 准与国际基本接轨,但是由于多数食品企 业规模小、素质差,所以添加剂的超范围 和超量使用屡有发生。”

20 7、食品的标准指标要尽可能多,每个食品出厂均应有全分析报告
答:不对。

21 只要控制少数几个关键性指标即可,食品生 产企业实验室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 部分,但不是万能的。 用物质,以奶制品为例,不可能把每个项目
● 食品在良好生产规范的指导下生产一般 只要控制少数几个关键性指标即可,食品生 产企业实验室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 部分,但不是万能的。 ● 比如现在公布的黑名单中有50多种非食 用物质,以奶制品为例,不可能把每个项目 都检测一遍。这样做成本高,周期长,等50 多个指标检测完,鲜奶已经过期,消费者也 承受不起由高昂的检测费用所摊入的食品价 格。实际上,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是这么 做的。

22 8、食品必须百分之百的安全,不允许存在食用风险问题
答:不对。

23 在实践中都是不现实的。全世界都知道,“零 危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任 务就是,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不
● 食品“零危险”的要求无论在科学层面还是 在实践中都是不现实的。全世界都知道,“零 危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任 务就是,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不 至于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 既然“零危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我们就 必须加强食品召回制度立法,完善我国的食 品召回制度。目前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十分 不完善,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食品 召回制度立法和实践方面已经为我国提供了 许许多多成功的经验。

24 9、国外食品安全管理很严厉,凡是造成严重后果的都要受到政府的严厉处理
答:不完全对。

25 ● 在2008年我国“三鹿奶粉事件” 发生的同时,加拿大也爆发了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熟肉制品李斯特杆菌污染事件,造成了15人死亡,举国恐慌。肇事者枫叶食品厂和行政总裁麦凯恩先于政府行动,第一时间向全国人民道歉,及时主动地进行该厂所有产品(包括肇事食品和非肇事食品)的召回,积极负责地做好善后工作,平息了大众的惊恐和愤怒,安抚了人心, 更赢得了人心。

26 ● 麦凯恩由于在本事件中表现出“诚实与正直的可贵商业品质”,高票荣获2008年加拿大第一商界风云人物。可见,国外食品安全管理虽然很严厉,但很实事求是,对于非故意的,难以抗拒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便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是会酌情处理的。 ● 这个案例值得我国司法部门借鉴。

27 10、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和各界人士评论的大量报道非常必要,非常权威
答:不完全对。

28 ● 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的报道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要充分肯定,但目前更重要的是要倡导新闻媒体遵循科学原则、防制情绪化宣泄。
● 遵循科学原则,尊重科学,用科学数据说话等无疑是国际公认的制定和贯彻食品安全政策的重要原则,但有时人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偏离这些原则。

29 ● 在我国,关注食品安全人群中确有一些是自然科学素养不高但很有社会责任感的群体,如一些政界、法律界、新闻界等人士。
● 根据国外经验,我们务必要反对他们中的少数人受德莱尼条款或类似观点的误导而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故意的夸大渲染,要反对他们在一些仅仅部分或少量超标的食品前动辄冠以“毒”、“癌”等字样、通过新闻媒体而引发恐慌的现象。

30 ● 对社会大众,则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教科书和健康教育读本等帮助他们了解、熟悉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努力创造一个尊重科学和防制违背科学原则的情绪化宣泄的社会氛围。
● 当前,我国没有像美国FDA、欧盟食品安全局设有专门从事风险交流的部门和人员、面向大众的风险交流的平台也是目前的突出问题。以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政府往往反应滞后,新闻办只管“发布信息”,不做双向交流,而且只表明态度,不解释原因,老百姓得不到及时、科学的信息。

31 11、中国的食品行业已经失信于民,无可救药 答:不完全对。

32   ●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很多,首先是企 业不守法和不诚信问题, “小作坊式”的生产 是导致我国很多食品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 ● 我国有一亿多农户进行分散、非规范化生 产,包括所有的初级农产品,鸡鸭鱼肉奶蛋 等。 ● 另外,还有50万个左右的食品生产加工企 业,其中绝大部分规模过小,人数不超过10 个,投资不到10万元。 ● 遗憾的是个别大企业如三鹿、双汇集团等 也屡屡陷入食品安全危机,令人防不胜防。

33 ● 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但决策和措施都要依靠科学而不是盲动。
●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后,国务院领导批示,从立法、监管和诚信等环节加大推进力度,保证质量安全。工信部作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工作的执行部门,建立了15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一批规章制度,开通了国家级的食品诚信网,完善了诚信的奖惩保障制度,将对一些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管理,对优秀企业给予技改等方面的支持。

34 有两个硬指标:一个是规模以上食品工业 企业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第二个 是在全国119家婴幼儿配方乳品企业全部建
● 在加大诚信的宣传教育方面,2012年还 有两个硬指标:一个是规模以上食品工业 企业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第二个 是在全国119家婴幼儿配方乳品企业全部建 立诚信管理体系,并通过评价。 ● 可以预见,在全国范围食品工业企业诚 信管理体系的建设将紧锣密鼓地推进,食 品行业不讲诚信的状况将会大量减少。

35 12、食品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 答:不完全对。

36 ● 目前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原因主要有: ● 整个国民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失误,导致惟利是图与社会信用缺失。食品生产经营的整个链条本来都是良心行业,盲目追求利润,不讲诚信,不讲道德,不讲法律,随意使用违规饲料、农药、抗生素、各类违禁添加物,必定危害消费者健康。

37 ● 盲目追求GDP,环境污染严重,使种植业、畜牧业处于污染的生产环境,直接导致食品原材料的污染。
● 从国家层面,没有学习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自搞一套、频繁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监管体制和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等也是目前监管不力的重要原因。

38 ● 编制不足、专业水平差、监管装备落后也是监管不力的重要原因。按美国标准,每万人要配备1名专职食品安全监督员,每个监督员必须有食品安全相关专业教育背景,都要接受FDA的系统培训和定期食品安全专业考核,可我国根本做不到。面对直接和间接从事食品的素质低下的上亿食品从业者来说,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则是车水杯薪。

39 ● 基层政府也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监管责任。《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负总责,可政府领导在食品安全职能交接、人员调整时却事先没有通盘考虑解决编制、吸收专业人员等方面的规划,没有食品安全监管需要专业知识的概念,导致辖区监管工作青黄不接、严重倒退。

40 ●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正处于逐步好转的一面。
● 现在国家每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顿不断,《食品安全法》正在修订完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职能不断强化,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当大,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正在整合队伍,完善监管手段,研究食品安全关键控制技术,我国食品安全的面貌肯定会逐年好转。

41 品安全卫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达到社会共治,一同担起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重任。
● 更重要的是现在社会各界人士树立“食品 安全,人人有责”基本理念的越来越多,熟 悉食品安全专业知识、了解食品安全法律 法规的越来越多,他们正在或将要成为我 们社会的“食品安全卫士”。 ● 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必须依靠这些“食 品安全卫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达到社会共治,一同担起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重任。

42 谢谢大家! (若有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探讨,欢迎来电 )


Download ppt "12个食品安全认识误区 郭智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