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精选专题,突出主题,落实问题 ————以农业为例谈必修2的考前复习 台州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精选专题,突出主题,落实问题 ————以农业为例谈必修2的考前复习 台州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精选专题,突出主题,落实问题 ————以农业为例谈必修2的考前复习 台州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

2 一、精研高考试题和考纲,把握考向

3 (2015浙江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4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条件的发展变化

5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2)简析乙地种植甜瓜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2015浙江卷).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分)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3为图1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材料二 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在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2)简析乙地种植甜瓜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冬季温度低,农作物病虫害少;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光照充足;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源稳定。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6

7 农业生产条件 比较 6.四省相比,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2014浙江卷)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第5、6题。 6.四省相比,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农业生产条件 比较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 国 1.00 52.57 青 海 0.86 47.44 0.14 0.95 河 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0.29 浙 江 1.65 63.20 0.83 2.56 答案 D

8 (2014浙江卷)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力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期货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亏缺,期货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第9、10 题图 9.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第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第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答案 B 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9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 、 。
(2013浙江卷)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分)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 、 。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 。(10分) (1)阳光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 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

10 (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37. [2012浙江卷] 根据图文材料(图7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8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第(3)题,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进行区域对比和分析。从自然条件来看,中国农业开发中问题主要有:干旱、寒潮、洪涝等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黄河三角洲城市少,说明黄河三角洲未利用的土地多。根据两地的纬度位置可知,黄河三角洲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珠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所以黄河三角洲光照条件好。同时在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可持续发展

11 (浙江卷2011)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图2 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这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中,饲养绵羊的收益大于种植作物,因此流向市场的商品以牲畜为主,作物相对较少。答案 B 农业地域类型

12 命题规律: 1、近五年每年都考 2、主要考:农业生产条件分析(评价)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仅2011年) 3、选择题、综合题并重 4、试题呈现的信息以图文(图表)结合,淡化区域定位(死记硬背)

13 二、构建知识体系 深化细化联系

14 典例1: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右图为我国某省水系和年降水量(图中虚线为等年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读图分析图中该省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 该省地形为山地、丘陵,地表起伏大(坡度较陡),土地(水热组合)垂直差异显著(2分),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农林牧全面发展或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2分),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机械化水平低)(2分),如果不合理开垦(破坏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2分)。

15 知识细化、深化:地形影响农业结构、机械化水平和主要环境问题等
延伸: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分析的思维层次 第一层次思维:地形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地形类型、高低起伏、地形分布) 第二层思维: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第三层思维:地形对农业生产结构、机械化水平、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

16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 农业类型 山地适合林牧业 或立体农业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生产规模 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机械化水平 山区机械化水平低
知识联系细化深化: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 农业类型 山地适合林牧业 或立体农业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生产规模 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山区机械化水平低 机械化水平 山区不合理开垦易产生生态问题

17 典例2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该题,归纳气候要素影响了农业的哪些方面?
典例2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该题,归纳气候要素影响了农业的哪些方面? 下图是某国某州区域图和三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地区南部是该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试从气候角度评价其生产条件。(8分) 有利条件:纬度较低,冬季温和,有利于果蔬越冬(2分); 夏季多晴天,日照充足 ;(2分)      夏季昼夜温差大。(2分) 不利条件:雨热不同期,夏季少雨(易出现旱灾)。(2分)

18 气候 要素 热量 降水 水热 组合 光照 昼夜 温差 气象 灾害及生态环境问题 描述 语言
知识联系细化深化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要素 热量 降水 水热 组合 光照 昼夜 温差 气象 灾害及生态环境问题 描述 语言 影响 农作物的类型、生长期和熟制 农业类型或耕作方式(旱地或水田) 高温期植物生长需水量多 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有机质的积累 影响农作物的播种、生长和收获,导致农业减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

19 气候 要素 热量 降水 水热 组合 光照 昼夜 温差 气象 灾害 描述 语言 丰富 或 不足 多 少 充足 大 小
知识总结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要素 热量 降水 水热 组合 光照 昼夜 温差 气象 灾害 描述 语言 丰富 不足 好或差 雨热同期或雨热不同期 充足 易受干旱、洪涝、冻害等影响 影响 农作物的类型、生长期和熟制 农业类型或耕作方式(旱地或水田) 高温期植物生长需水量多 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有机质的积累 影响农作物的播种、生长和收获,导致农业减产。

20 三、充分发现暴露问题 落实解决问题

21 学生在近阶段比较集中的问题: (1)眼高手低,脱离知识谈能力 情形1:基本概念不清晰(仅举例,不完整) 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农产品
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农产品 农业 农业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种植方式 耕作制度 土地 农业用地 耕地 水田 旱地 林地 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河谷农业 坝子农业 立体农业 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 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发展方向 解决措施:知识的问题不解决,能力就是无本之源,但是二轮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要针对学习中的 盲点和痛点,有针对性的回归课本,彻底弄清楚相关概念和表达 种植方式如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 耕作制度:即熟制,但不是简单的与热量相关

22 书也看了很多遍,题目也做了不少,但是碰到问题还是拿不到分? (听过很多大道理,为什么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情形2:似懂非懂 不懂装懂 知识体系有广度没有深度 书也看了很多遍,题目也做了不少,但是碰到问题还是拿不到分? (听过很多大道理,为什么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措施:复习必修2重模式,但更要重模式的深化和细化

23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的模式和细化 山区: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进行多种经营。
→起伏小,水热条件好→坡度小,则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大则林业。 →耕地面积少,地块狭小→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 →保水、保土能力差,生态脆弱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的模式和细化 平原集中连片,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被河湖分割,地块分散,只适合小型农机具。 (1)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有利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储存有机物,农作物品质好 区位因素 表现形式 主要影响 自然 因素 地形 类型、海拔、坡度、坡向 影响农业类型,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生态问题 气候 热量、降水、水热配合、光照、温差、气象灾害 与农作物种类、复种制度、生长期和生长周期、产量、品质关系密切 土壤 类型、土层厚度、肥沃程度、酸碱性等 影响农作物种类和产量、质量 水源 河湖密度、水量、季节变化、洪涝等 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24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的模式与细化 为什么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都有地广人稀这个条件?
区位因素 表现形式 主要影响 社会 经济 因素 土地 人均耕地、土地租金 生产类型与成本 劳力 数量、素质、价格 市场 市场距离、市场大小、消费水平、消费习惯 生产类型与规模 交通 主要运输方式、运输能力、通达度 市场影响扩大 技术 机械化、化肥、良种培育、冷藏保鲜、信息等技术水平 政策 价格调节、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等 干预影响 为什么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都有地广人稀这个条件? 为什么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只能分布在西北和东北?

25 (2015浙江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26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条件的发展变化 题干条件明确叙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的土地后备资源大多已被利用,因而要再开发增加新的耕地面积,显然是不可行的,所以②错误明显,含②的A、C选项可排除;耕作制度又称熟制,比如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等,这跟农业大规模经营无直接关系,所以④选项是错误的;当前,农村开展农业大规模经营,二方面条件需要改善,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特别是农业机械)运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通过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土地流转,把原来分散的耕地集中起来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作用,故B选项正确。

27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这部分知识的细化与深化
地形 ①通过修建梯田使地形变平缓,既增加耕地面积,又减少水、土、肥的流失,如我国东南丘陵地区; ②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通过修建台田,减少土壤盐碱化,如华北平原; ③湿润地区通过修建花基鱼塘,充分利用当地水热资源,发展混合农业,如珠江三角洲; ④平整土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28 气候 热量 ①建温室大棚增加室内热量,如种植反季节蔬菜; ②通过盆栽减少地温对农作物的影响,如帕米尔高原种植蔬菜。 气候 降水 ①降水少则采用开源(人工增雨、抽取地下水、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节流(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措施,如以色列地区; ②降水多则修建排涝设施,如南美奥里诺科平原; 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则修建具备蓄水、灌溉、排涝功能的水利工程,如我国南方地区。

29 宁夏瓜农在瓜地里铺上一层鹅卵石的作用?(土壤层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气候 光照 ①通过铺垫反射率大的物体增强光照,如西北地区的瓜果种植铺设反光薄膜、鹅卵石; ②通过分层套种减少对喜阴作物的光照,如东北地区的人参种植。 气候 温差 ①通过铺垫热容量小的物体增强日温差,如鹅卵石、砂砾等,进而增加作物的养分积累,如法国罗纳河的葡萄种植; ②通过增加水面等热容量大物体减小日温差,或在土壤表层铺垫稻草来减小日温差,进而避免低温冻害,如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大蒜。 (1)减少蒸发,保持水分; (2)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瓜果品质 宁夏瓜农在瓜地里铺上一层鹅卵石的作用?(土壤层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30 土地 土壤 ①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②人工培育形成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的形成; ③覆盖薄膜、稻草、鹅卵石等有利于保温、保湿、保水,减少土壤养分流失; ④轮耕、休耕有利于保持地力。 土地 面积 ①扩大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获取规模效应; 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耕地面积,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水源 ①通过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确保灌溉水源的稳定供应; ②通过改进灌溉技术来充分利用有限的灌溉水源。

31 交通 ①鲜奶、普通鲜花等要求高速公路等速度快的运输方式; ②距市场较远的高档鲜花强调航空运输。 ③大豆等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农产品可以选择运输量大的铁路、水运等方式。

32 科技 耕作制度 ①耕作制度有时候取决于热量以外的因素,如尼罗河沿岸种植业的耕作制度取决于尼罗河的洪水期,一般是在洪水期过后开始耕种,赶在下次洪水期之前收获; ②通过调控小气候、改变农作物生长习性等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科技 品种 ①根据需要培育抗病灾、抗干旱、耐盐碱、增产量的新品种; ②改良品种。这些措施有利于增产增收,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 科技 冷藏保鲜技术 ①农产品能长距离运输,在地域上扩大销售市场; ②延长易腐烂农产品的保鲜期,延长农产品的销售周期。

33 ①市场:市场需求量大大增加; ②交通: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 ③科技:加大科技投入; 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得到发展;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减少旱涝灾害威胁; ④政策: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 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

34 学生在近阶段比较集中的问题: (2)劳而无功,得分能力没有提升 情形1:重调动和提取知识, 轻获取和解读信息
学生在必修2的复习中建立了整套整套的模式,比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分析的模式,但这些模式只有和题目的信息和要求对接才有价值

35 表述模式化但大而空,脱离了 试题要求和试题给的信息。
解决措施:要求和训练学生把获取和解读图、文、表的信息放在第一位;调动和运用知识、模式放在第二位;提升答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核心关键词、限定词、指令性动词、图、表

36 (如:昼夜温差大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的区别) 不准确:比如把3-10月表达为夏季
情形2:表述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无条理 不规范:(主要是概念不清晰导致): 比如把耕地表达为“农业用地” 不完整:最主要是因果关系不完整 (如:昼夜温差大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的区别) 不准确:比如把3-10月表达为夏季

37 老师选择典型例题——学生分析表达问题——展示不同的学生的答案——学生评价学生的答案——老师归纳总结提高——改变条件变式训练——深化提升
解决措施1:多让学生表达(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养成学生规范、完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问题的习惯。不追求教学进度,追求教学有效性,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利用多媒体投放学生的答案,让学生评析。(利用手机拍照(推荐用全能扫描王进行加工)、QQ截图,网页截图等工具,QQ可从手机传送到电脑) 老师选择典型例题——学生分析表达问题——展示不同的学生的答案——学生评价学生的答案——老师归纳总结提高——改变条件变式训练——深化提升

38 解决措施2:变式训练,变换思考角度,不让学生学死
区位条件 分析有利区位条件 说明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 (简述限制性的自然因素?) 分析(评价)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方向?) 阐述某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某角度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9 精选主题,以点带面,扫除盲点 针对痛点 ,提升得分,及时有效

40 A.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语言 因素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形类型+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 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
气候 (气候类型+特征) (全年、夏季)热量充足; 气温日较差大;降水量大(丰沛);光照充足;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特征+气象灾害) 热量不足;降水稀少;光照不足;雨热不同期; 多寒潮、台风、旱涝灾害 水源 灌溉水源(河、湖、地下水、冰雪融水等)充足 灌溉水源不足 土壤 (类型+特征)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类型+特征)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41 A.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语言 因素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人文因素 市场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距离(国内外)市场近;消费习惯。
市场狭小; 距离市场远。 交通 (方式)便利 不便 劳动力 (人口数量、经济发达程度)充足、廉价;工资水平低 不足;工资水平高 技术 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技落后; 机械化水平低。 土地 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广;土地租金低。 耕地不足;人均耕地少;土地租金高。 政策 政府政策支持(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政府政策支持不足(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42 积极影响: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在可能的范围内,控制和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田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塑造了农业文明。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不利影响 不合理生产强度 引起土地荒漠化、___________、土壤污染等 不合理生产方式 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土地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 农业技术改革 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导致__________和土壤受污染 水土流失 农产品


Download ppt "精选专题,突出主题,落实问题 ————以农业为例谈必修2的考前复习 台州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