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
2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 第一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节社会主义产业结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五节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 第六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
本章重点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经济发展要走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各方面统筹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
第一节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总目标)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经济的更多产出,它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一般以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等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及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强调的是产出多少,速度多快 经济发展除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态环境、文化卫生、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变化。这就是说,看经济有无发展,主要看其经济结构是否优化和升级。如果经济结构没有变化,经济就只有数量上的增长,而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内容更丰富,具体包括:
5
经济发展的内涵 (1)收入能够持续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高; (2)科学技术进步,文明程度提高; (3)产业结构优化;
(4)社会结构提升,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与时俱进;
6
经济发展的评判指标: 单项指标: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DP增长率、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报纸发行量、人均能源消耗量、预期寿命、蛋白质消费量、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职业学校入学率、农业人口比例、公用事业中进行活动的人口比例、经济活动中工资和薪水收入的百分比、 GDP中制造业所占份额、男性农业劳动者的人均产量、人均出口量、城市人口比重、婴儿死亡率; 综合指标:幸福指数、和谐指数、发展指数
7
幸福指数(幸福感指数)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幸福感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
8
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人们也普遍认为:幸福指数,是体现老百姓幸福感的“无须调查统计的”反应,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的“指数”。
9
201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34个成员国进行了包括健康、犯罪、教育、住房、政府管理、居民财产、环境和物价等11个指标的综合调查,分别做出了新的排名。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分列前三甲,被认为是最适宜生活的地方,民众幸福感第一;北欧国家的整体排名靠前。卢森堡民众最有钱,卢森堡人全年可支配收入达1.6758万英镑(17.7万人民币),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瑞士、比利时和英国。瑞士、澳大利亚民众最健康。日本人感觉“不幸福” 在15-64岁民众中,70%的人都有稳定收入来源,经常抱怨工作时间太长。
10
2012年联合国发布了首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美国排在第11名。中国香港第67名,中国内地则排名第112。评价标准极其复杂,财富并非决定性因素,全球总体比以前幸福。最不幸福国家集中于受贫穷和战火洗礼的非洲国家,多哥居未位。较幸福国家倾向较富裕、良好精神状态及身体健康、稳定家庭和婚姻、工作保障等为幸福要素。
11
中国共产党把为民众谋幸福、为民众提供尽可能优越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作为社会发展所遵循的价值标准,做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幸福指数可以用来检验我们各项政策的标准只能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是我们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的依据。
12
社会和谐指数 社会和谐指数编制的指标体系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28个指标构成,是定量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体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又有利于发现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政策、部署工作提供依据,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更加有序、协调地推进。
13
民主法治用“群众安全感5”、“每万人拥有律师数4”和“劳动合同签订率5”3个指标来反映 ;公平正义用“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 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3”、“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4”、“人均地方财政支出5”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率3”6个指标来反映;诚信友爱用“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5”、“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4”、“每万人法律援助案件数3”和“集中供养率3”4个指标来反映 ;充满活力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R&D经费占GDP的比重5”、“每万人口专利授权量4”和“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4”4个指标来反映 ;安定有序用“登记失业率3”、“参加基本社会保险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3”、“每万人口立案数2”和“意外死亡人口比率3”5个指标来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单位GDP能耗4”、“COD(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2”、“二氧化硫排放强度2”、“污水处理率3”、“环境质量指数4”和“村庄整治率4”等6个指标等来反映。总分100.
14
2010年7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2010年城市蓝皮书》。蓝皮书对中国内地除拉萨之外的286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社会和谐指数的排序,北京落后深圳、佛山和上海,位列全国第四;而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和支撑能力四个分指标中,北京的社会和谐指数位居全国首位。
15
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 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HDI,选用收入水平、期望寿命指标和教育指数这三个指标来反映。1991年又增加了环境破坏和居民自由程度两个因素; 2011年挪威、澳大利亚、荷兰分列第1至第3位。而非洲国家刚果(金)、尼日尔和布隆迪排在有统计数字的178个国家中的倒数后三位。中国在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位于第101位,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 。 2012年排名位列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挪威、澳大利亚、美国、荷兰、德国、新西兰、爱尔兰、瑞典、瑞士、日本 ,列末后的则是尼日尔、刚果民主共和国、莫桑比克等国家;四个金砖国家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排名分别为55位、85位和136位,第101位。
16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 一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二 2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并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
17
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1、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
2003年10月14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地位作用的最早阐释 2003年11月27日,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科学表述的正式形成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18
六、理论体系的充实完善 4、战略地位的重要提升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5、理论框架的初步概括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基本要求。 6、理论体系的充实完善 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作了深刻阐释。 7、指导地位的最新阐释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和重要地位作了高度概括。 六、理论体系的充实完善
19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谋求和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和目前利益,而且要保证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和长远利益的发展战略。 人口对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资源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 环境对策 :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20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亦称“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准确的概念,是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其1981年出版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他并没有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外延做出明确的规定。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1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江泽民在该全会闭幕式的讲话中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正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提了出来。 此后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了进一步肯定,使之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重大发展战略。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坚持了这一重大发展战略。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 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是最早的理论渊源:20世纪中叶以来,资源、环境、人口等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日益尖锐和全球化,所谓“人类困境”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其中,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成果最引人注目。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是一个由知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小团体,宗旨是促进和传播对人类困境的理解,同时激励那些能纠正现有问题的新态度、新政策和新制度。1972年3月,米都斯领导的一个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篇研究报告,题为《增长的极限》。他们选择了5个对人类命运具有决定意义的参数:人口、工业发展、粮食、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污染。 这项耗资25万美元的研究最后得出“地球是有限的,人类必须自觉的抑制增长,否则随之而来的将是人类社会的崩溃”这一结论。这篇报告发表后,立刻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这一理论又被称为“零增长”理论。 国际救援机构对非洲难民救助实践,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认识基础。非洲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为战争和饥饿所困扰,千百万人不得不长期生活在难民营中。国际救援机构提供的食物可以维持生存的最低需要,但是,烧煮这些食物的燃料却是一个大问题,难民们每天砍伐树木和灌木,使周围已越来越难找到树木作燃料了。难民营里的居民并非不了解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但是,当人们的周围笼罩着死神的阴影时,他们怎么能顾得上植物呢?战争和暴力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许多难民,而且战争以及为战争服务的军火工业还大量消耗资源,减少人类可以用于发展和治理环境的资金。和平、稳定才能持续发展。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就有较为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如“天人合一”
23
四、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处在高速增长通道上: 1978-2010年32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
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步转入中高速轨道上,年均增长8%左右,2014年预计增长7.5%。这就是“中国奇迹” 中国经济增长合理区间7-9%,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6.9%,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需要7%,————《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发展战略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赵志军,《经济学动态》2013.9 (一)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 1、较快的发展速度的重要性: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存在和巩固的根本条件。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是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根本条件。
24
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条件: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比较协调; 经济效益比较高;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质量不得断提高。
25
(二)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把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总之,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把“经济增长速度”、“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结合起来。
26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发展道路)
一、经济发展要走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 1、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要走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如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进步。正是有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类才从愚昧、落后、狭隘中摆脱出来,通过自身的不断改造,逐渐成为文明的人。 第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改变了人类思想观念的许多内容和研究方法,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27
2、依靠科技进步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发达国家20世纪初期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只有5%-10%,21世纪初达到70%-80%,我国2001年为39%,2013年为51.7%。 以英国为代表,抓住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以法国、德国为代表,抓住了以电动机、内燃机为标志的电气革命,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美国抓住了以相对论、量子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和一系列技术产业革命,成为20世纪世界头号霸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正在孕育新的突破,这是宝贵的发展机遇。 2012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109万,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到2020年中国人才资源总量将从现在的1.4亿人增至1.8亿人,增长58%,中国国民受教育平均年限达10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3%,人才贡献率达3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判》,陈文玲,《新华文摘》2014.7,原载《南京社会科学》2014.1
28
二、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 1、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推动科技进步为什么要坚持自主创新? 第一、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科技强国的需要。我国当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综合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排第38位。 第二、是推动我国产业科技进步的需要。我国多年来一直在进行技术引进、仿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研发的能力,受制于人。 第三、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是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仅依靠大量低科技产品出口是不能长久的,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再也不能用8亿条裤子换人家一架大飞机了。我国必须向国际市场出口高科技商品或技术或工程,才能在国际市场站住脚。
29
2011年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世界各国综合科技实力绿皮书》,报告共分为二十一章节共245部,详细阐述了当今各国和各地区的主要经济体在各领域的科技状况和影响力,涵盖了诸多方面。其中,主要的调查和研究领域集中在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和生命科学,工程理学,高新技术,现代制造,高分子物理,医药学和军工技术十大方面,简述了当今世界各国在技术和广泛科技的差异化理论。全球20个最强的国家或地区。 迄今为止,美国共有30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居世界各国之首,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美国以压倒性的多数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在全球最顶尖的20所大学中,按科学贡献度计算,美国占了17所(自然科学领域),其它的三所分别是英国的剑桥、英国的牛津以及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这里补充一点,按对世界自然科学的贡献度计算,中国第一的清华大学约排名在600名左右)全球十大科技顶尖公司,美国占据了八家。全世界90%以上的应用科技创新,都离不开硅谷的技术支持,……美国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包括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林肯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实验室、橡树岭实验室、贝尔实验室、阿贡实验室、IBM研究实验室……在军工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在医学技术领域,在信息科学领域……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和压倒性的技术优势雄居世界之首……毫无疑问,美国当今世界第一科技大国。 其余分别是:英国、日本、德国、芬兰、以色列、瑞典、意大利、加拿大、荷兰、丹麦、瑞士、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俄罗斯、新加坡、韩国、台湾。
30
世界最权威的学术类杂志——美国《科学》(Science ) 在2013年7月13日最新发表的期刊中列出了2013年世界50国科学实力指数榜单,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科技进步和研发中的实力。评价指数包含六大方面—— 科研成果,科技投入比重,科技人才权重,高等教育实力,专利项目分布,科技和产出比重。前十强是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 德国 、 俄罗斯 、韩国 、 中国 、荷兰 、瑞典 。 英美两国连续25年位居综合科技实力的第一阶梯,韩国进步最大,连续5年指数上升。中国排名第八。
31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同年2月9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文公布,对我国科技发展进行全面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12年7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2012年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创新型国家进行部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创新型国家的含义: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的国家。(国家分为创新型国家、资源型国家和依附型国家三类)
32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33
5、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
要积极推进高新科技以及基础科学和应用科技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发展创新文化,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路径) 一、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指在生产要素的质量、结构、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如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
35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分类 按照需求划分 内需主导型增长模式 外需主导型增长模式 外延型增长方式 按供给划分 内涵型增长方式 粗放型增长方式 按投入产出划分 集约型增长方式
36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取向
第一,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动力充足) 消费、投资、净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GDP是由消费C、投资I、净出口(X-M)构成的。 消费率2000年62.3%2011年49.1%,投资率2000年35.3%2011年48.3%。据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全球的平均投资宰约23%,消费率约75%。 投资率是投资额与GDP的比率,又叫投资贡献率,消费率是消费额与GDP的比率,又叫消费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是净出口额与GDP的比率。经济增长有三种类型投资拉动型、消费拉动型、出口导向型。 单纯投资拉动会出现:生产过剩和投资浪费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挤占未来消费,导致供求失衡;投资边际收益递减,投资效益下降;它只适合工业化初期阶段。
37
第二,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结构优化)
第三,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效益提高)
38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取向: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39
3、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四个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五个更加”: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40
第四节 社会主义产业结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
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1、产业结构的含义: 国民经济中产业构成和比例关系。 2、产业结构的分类: (1)三次产业分类法: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被视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这类划分是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第二产业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第三产业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第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
41
(2)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了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联合国制定的,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及广泛适用性的产业分类方法。也是研究产业结构常用的产业分类方法之一。联合国于1971 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共分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这十大类是: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矿业和采石业;制造业;电力、煤气、供水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性;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3)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 (4)生产结构分类法:霍夫曼产业分类法和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分类法是这种分类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它没有一个统一规范,根据不同的分析家的不同的分析目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产业分类。 (5)两大部类分类法:第一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第二部类(制造消费资料)
42
3、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和规律: 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再向三二一型转变。产业结构协调化、高级化。 协调化主要有七个要点:劳动、资源、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多层次产业协调发展,特别是农轻重、吃穿用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各产业相对地位相协调;各产业关联关系相协调;各产业增长速度相协调;产业发展阶段交替相协调;各产业素质相协调;巨型、大型与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 高级化包括六个要点:知识产业化和国民经济知识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由低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由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参见傅忠贤著《从产业结构演进路径看革命老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1期。)
43
4、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作用和意义: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44
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一是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和关键;二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 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生产发展(中心环节、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最终目的、衡量尺度)、乡风文明(精神动力、文化追求)、村容整洁(窗口、直观体现)、管理民主(有效途径、政治保证)。 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吃得上水、挣得到钱、睡得好觉、观得到景、做得到主、学得好艺、看得到“球”(信息网络畅通) 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孩子上好学、大病不是等着埋。
45
3、新农村建设的特征: 产业发展新格局 生活水平新提高 乡风民俗新风尚 村容村貌新变化 乡村治理新机制
46
4、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单兵推进,难有整体撬动; 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好高骛远,贪大求全;
政府包办,越俎代庖,认识错位,形式主义; 喜欢锦上添花,不搞雪中送炭,忽视对农村经济的深层次改造;
47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抓好的重点方面: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从技术层面看机械化、信息化、循环化;从组织层面看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从最终结果看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48
三、大力发展和调整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 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也有人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和内涵概括为高、好、低、少、优、谐、适、序八个字。“高”,是指科技含量高;“好”,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低”,是指资源消耗低;“少”,是指保持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少;“优”,是指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谐”,是指产业结构和谐;“适”,是指工业发展速度适度;“序”,是指以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农轻重和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吃穿用为序,即后者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以前者为基础。前六个字主要是质的规定性,后两个字主要是量的规定性。一句话,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质与量的统一。
49
2、为什么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发明专利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一些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还要依赖进口。我国一年生产11.8亿部手机、3.5亿部计算机、1.3亿台电视机,但是其中芯片80%靠进口。我们的航海航空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发动机还要进口或者依靠外部专利。我们的高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轴承还要进口。高端数控机床的市场还是被国外品牌所占据。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到销售收入的1%,远低于跨国公司的水平。 资源环境已经难以支撑。工业增长过度依赖于物质资源的投入,付出的资源、能源环境代价过大。比如我们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4倍。2012年我们的能源总耗量36.2亿吨标准煤,世界第一,占了全球20.5%,超过了美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6%,铁矿石一半进口,铝一半要进口,铜和铜材70%要进口,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是全球首位。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们落后产能占了20%,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比如,钢铁、水泥,社会应用率小于等于75%。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2010年只有12.5%。一些规模经济行业集中度不够高,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大集团。一些产品品种质量低下,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地区行业不平衡、不协调现象突出。重大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禀赋不匹配,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产业链、企业结构失衡,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业雷同现象突出,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不够,影响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50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几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第三,正确处理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四,正确处理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1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要求: (1)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在工业研发、生产、经营、流通等领域通过广泛利用信息设备、产品和信息技术,实现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从而推进研发设计数字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现代产业新体系中,有相当一部分产业是依托信息技术而生存发展的。要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必须扩大信息技术在各产业领域中的应用,不断衍生出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的生命力,不断提高各产业间的协调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也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迫切需要。以大量的资本投入、物质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维持的传统工业已经发展到了极限,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二者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质在于实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业创新的系统集成。
52
(2)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首先,由于工业生产必然向城镇集聚,工业化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先导。根据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经济规律的驱使,导致人口与资本不断向城市聚集,互为因果,加速发展,从而使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其次,城镇化进程加快又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依据集聚理论,城镇化所产生的人口、资本、消费、市场、信息和观念等诸多方面的集中和集聚,使其成为工业发展的良好空间载体,因而城镇化能加快工业化发展。 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关键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打破城乡分割,促进要素流动。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吸引要素向具有区位和产业优势、交通便捷的中心城镇集聚。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内容主要包括: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就业制度的完善等;消除制约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政策性或制度性障碍。
53
(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一方面,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支持。城镇发展创造着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使耕地向少数人手里集中,为农业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群体之间的数量与规模差距越来越大,为了保障市场对农产品质与量的需求,农业生产率必然得到提高,从而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使得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二是农业现代化带动农业企业不断壮大集中,促进小城镇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 (4)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54
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地位:
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是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的战略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任务: 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55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2、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3、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年)》。核心内容如下:
56
城镇化每提高1%,可替代出口10万亿元;同时,城镇化建设也将带动投资增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标准计算,能够增加1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按照规划,未来我国将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目标:为到2020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后工业化时代实现该目标或更多需要依赖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城市化率都在75%以上,而截至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53.7%,提升空间巨大;从本国发展历程来看,1978年-201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按照该经验值,接下来6年每年1%的速度估算,至2020年实现60%的城镇化率是有可能实现的。
57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含义:
“统筹兼顾”一词的出处见于刘坤一《书牍一二•复松峻帅》中:“同属公家之事,务望统筹兼顾,暂支目前”。清代人钱泳在《履园丛话•水学•三江》也谈到:“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也论及了统筹兼顾。“统筹”乃是通盘、策划之意;“兼”本意为一禾执两木,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即照顾,统一规划,全面照顾。最早从一般方法论意义上论述统筹兼顾思想的则是毛泽东。 就是要从发展的大局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58
2、统筹兼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任何理论的创新不可凭空产生,它需要一定的实践基础。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战争及建设实践出发,开拓创新,形成了丰富的统筹兼顾思想,它是我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和科学有效地工作方法。 统筹兼顾思想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重在平衡发展;邓小平的统筹兼顾发展思想:重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江泽民的统筹兼顾发展思想:重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胡锦涛统筹兼顾发展思想:重在社会和谐和民生。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007年十七大发展为“八个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核心思想)
59
二、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 1、统筹城乡发展 2、统筹区域发展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7、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8、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60
第六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1、科学含义:
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总体的、长期的部署和谋划。 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①制定战略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要考虑本国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的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原则。②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拟实现的综合的、概括的总体目标和在某些方面比较具体的目标。③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力量部署、重大的政策措施等。经济发展战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层次或较小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上一层次或较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国性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61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演变
大三步战略: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三步战略:第一步: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 年。十五大所规定的目标是:“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步: 年。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 小三步战略: ,等待提出。
62
3、战略重点: (1)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 (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不断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63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古代中国小康社会思想的孕育:
“小康”一词极富中国色彩,它来源于中国民间和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提出了“大同”和“小康”两种社会模式。“大同”是儒家的最高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社会和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指的是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反映了人们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平等生活与和谐状态的怀念和向往。“小康”则比“大同”低一个层次,是建立在小生产、小农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上的封建世袭社会,但社会生活稳定,治理有方,国泰民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儒家思想家认为,夏商周三代中禹、汤、文、武、周公做到了这一点,而夏商周之后社会混乱,失去了这种状态。
64
2、近代中国对小康社会思想的追求: 儒家的上述政治理想和社会模式,对后来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近代史上,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都把“大同”作为中国理想社会。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和《天朝田亩制度》中,引述了《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思想,提出“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并将其具体化,企望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天国式的理想社会,具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康有为历经十八年之久,“上览古昔,下考当今,近观中国,远揽全地”,写出了贯通古今中外的代表作《大同书》。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在阐述他的民族主义时,不仅反对一个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压迫,主张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同心协力,“使中国进入世界第一文明大国”,而且进一步提出世界人类各民族共“致”大同,说“我五大族种……若能扩充其自由、平等、博爱之主义于世界人类,则大同盛轨,岂难致乎?”孙中山的世界大同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统治和旧中国,由于社会制度所决定,不仅无法实现“大同”世界,甚至“小康”社会也未达到。
65
3、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对小康社会的初步实践
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这就为逐步实现“小康”社会和“大同”世界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在1949年所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共产党人则找到了这条路,这就是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消灭阶级和世界大同。 实现“小康”和大同的目标要在探索中一步一步探索。1964年,我们党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到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
66
4、改革开放以来的小康社会建设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从本世纪50年代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新论断。这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把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推迟了半个世纪,使之更加切合中国实际。邓小平还以战略家的眼光,提出和设计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页)邓小平还说,小康社会的特点就是不穷不富,日子好过。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到2000年已胜利实现“三步走”的前两步战略,总体上步入小康社会。
67
2002年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途径和手段:建设三大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开展三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家园;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建设的要求: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8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中国像康社会思想的演进历程。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经济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民主法治: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建设: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途径:坚持“五位一体”。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中国像康社会思想的演进历程。
69
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70
Thank you T h a n k y o u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