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鲁 尔 工 业 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鲁 尔 工 业 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鲁 尔 工 业 区

2 德国—欧洲的十字路口 国 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面 积:35.7万平方千米 人 口:8230万 民 族: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 首 都:柏林
国 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面 积:35.7万平方千米 人 口:8230万 民 族: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 首 都:柏林 官方语言:德语 货 币:欧元 国 庆 日:10月3日 宗 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3 1、南高北低的地势,三大地形区高原、山地、平原呈阶梯分布
北海 波罗的海 基尔运河 北部平原 中德山地 南部巴伐利亚高原

4 自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
2.气候 1.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特点与表现: 北德平原海洋性更强,冬季阴冷,夏季温凉,降水更多。 南部高原山地,纬度低,河谷地带,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 自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

5 德国河流 与邻国 丹 麦 波罗的海 北 海 易 波 北 河 兰 荷 莱 茵 河 比利时 捷 克 法 多 瑙 河 国 奥 地 利 瑞 士 卢
北 海 捷 克 奥 地 利 瑞 士 比利时 丹 麦 德国河流 与邻国 多 瑙 河

6 3. 河流 易北河 威悉河 注入北海 莱茵河 多瑙河 注入北海 黑海

7 4.农业的南北差异 现代化水平高,以畜牧业为主 北部:波德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 阴冷夏季凉爽、光照、热量不足;地势
低平,土壤较贫瘠,适合发展乳肉畜牧业。 南部:高原、山地,广布森林和草地。 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盛产葡萄 烟草、水果、啤酒花园艺业、牧场

8 5. 德国主要矿产地 德国矿产资源较丰富; 主要是:煤矿、钾盐和石油; 主要矿产分布于中部山地; 石油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 煤矿 褐煤矿
汉堡 K 柏林 埃森 莱比锡 K 科隆 K 煤矿 德国矿产资源较丰富; 主要是:煤矿、钾盐和石油; 主要矿产分布于中部山地; 石油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 法兰克福 波恩 褐煤矿 钾盐矿 斯图加特 K 慕尼黑 石油 exit next

9 6、德国心脏鲁尔区的兴衰 鲁尔区 鲁尔区 萨尔区 慕尼黑新兴工业区 慕尼黑周围地区,以前旅游业和啤酒业发达,现
埃森 科隆 波恩 法兰克福 莱比锡 柏林 汉堡 斯图加特 慕尼黑 鲁尔区 鲁尔区 萨尔区 慕尼黑周围地区,以前旅游业和啤酒业发达,现 在是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工业中心。 慕尼黑新兴工业区 exit next

10 杜伊斯堡 德国西部鲁尔区重要工业城市。在鲁尔河注入莱茵河处。人口55万。中世纪为一商业城市,现为全国最大河港,以吞吐煤、铁矿石、石油、建筑材料等为主。载重8000吨的船队可上溯莱茵河至此。重要铁路枢纽。全国主要钢铁工业中心,全国7个具有400万吨以上炼钢能力的钢铁厂中有5个在本市。其他工业有造船、炼焦、有色冶金、重型机械制造、炼油、化学、食品、纺织等部门。

11 埃森  城市是鲁尔区最大之一城市。 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之间。面积210.3平方千米。人口约62万,也是德国第六大城市。11世纪成为商业市镇 。14世纪有采煤业。16世纪发展军火工业。19世纪发展起埃森钢铁公司,迅速成为鲁尔区最大工业城市,随煤铁资源开发兴起为鲁尔区工业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德国钢铁工业先驱克虏伯家族发迹地。主要工业有采煤、钢铁、机械、军工、化工等,还发展了电子、服装、塑料等部门。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已超过了工业部门。运河河港和鲁尔区东西交通枢纽。城市大部分地区已改造和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市区,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46%。

12 【历史回顾1】 普法战争 【时间】: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 【交战双方】:法国与普鲁士王国 【结果】:普鲁士全胜。
【影响】: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停战的《法兰克福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这也导致了法国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国,他本人成为首任皇帝,德国遂告统一。为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导火线。

13 普法战争中德国胜利的原因? 主要原因…… 经济方面…… 德国大炮

14 【克虏伯大炮】 克虏伯大炮的创始是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812—1886),成立“克虏伯公司 ”,生产的大炮曾使德国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这就是著名的克虏伯大炮。 克虏伯大炮,口径280毫米。炮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可达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5.8公分的钢板,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

15

16

17

18 胡里山大炮: 位于福建厦门,德国制造。

19 鲁 尔 工 业 区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克虏伯公司 】地址? 【德国鲁尔区埃森市】
鲁尔区是德国工业的心脏,是德国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鲁 尔 工 业 区

20 【德国鲁尔区】 德国西部 【位置】 4593平方公里 【面积】 【人口】 600万 【城市】 埃森 多特蒙德 杜伊斯堡

21 一、鲁尔区的繁荣 【活动】 讨论鲁尔区的繁荣区位? 【回顾】 工业区位? 资源、能源、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

22 煤炭资源

23 鲁尔区煤炭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硬煤田。

24 思考 鲁尔区并没有 铁矿,为什么 钢铁工业发达? 法国东北部铁矿 来自国外的铁矿 离铁矿区较近

25 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26 一、鲁尔区的繁荣区位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 离铁矿区较近 ③ 充沛的水源 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

27 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 运入铁矿石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煤炭资源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丰富水源 化学工业 主导工业:煤炭工业

28 【历史回顾2】 【克虏伯公司】 发展历程 ①19世纪,克虏伯1创立公司并壮大。 ②一战结束时,公司被占领。
鲁尔区繁荣 ①19世纪,克虏伯1创立公司并壮大。 ②一战结束时,公司被占领。 ③一战后,克虏伯公司重新振兴。到1943年,克虏伯4公司雇佣的人员已达20万,为德国军队制造大炮、装甲车、坦克、潜艇和各种轻武器。 鲁尔区衰落 ④1948年,克虏伯4被捕。 ⑤1951年,克虏伯4释放,公司重新崛起。 ⑥60年代末,克虏伯4去世,公司垮台。 欧洲涌现出一大批受美国经济思想影响的新型企业

29 二、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 运入铁矿石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煤炭资源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丰富水源 化学工业 生产结构单一

30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从1950—1990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什么变化?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1 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变化 年 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 4 2 0.75 铁矿石 1.8 1.3
年 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4 2 0.75 铁矿石 1.8 1.3 新技术炼钢耗煤量也逐渐降低,鲁尔区爆发了历时十年之久的煤业危机。 科技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市场所在地和交通便利的地区出现了新建的钢铁企业,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钢铁危机

32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1958年形容鲁尔区 环境污染严重

33 阅读 污染严重的莱茵河 污染源 能源、化工、冶炼企业 污染物 工业废水 对环境的影响 水质恶化,鱼类几乎完全消失,生态环境遭破坏

34 二、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钢铁危机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④科技的发展 ⑤环境污染严重

35 【历史回顾3】 20世纪70年代,克虏伯公司垮台后重组; 20世纪90年代,克虏伯股份公司蒂森股份公司合并而成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20世纪70年代,克虏伯公司垮台后重组;  20世纪90年代,克虏伯股份公司蒂森股份公司合并而成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蒂森克虏伯集团为德国工业巨头, 雇员超过193,000人,销售额达380亿欧元。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目前的产品范围涉及钢铁、汽车技术,机器制造、工程设计及贸易等领域。 克虏伯集团再次崛起 引进新兴产业及服务业

36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措施 引进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37 工业布局变化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的数量、规模、位置变化?

38 为了实现煤炭的可持续利用,对整个鲁尔煤田进行了规划,原采矿区、现采矿区、规划中的采矿区和储备区在图中一目了然。
矿井的数目大幅度下降,而每个矿井的生产规模却大幅度提高。

39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40 思考 在煤炭、铁矿、水资源中,鲁尔区较贫乏的资源是 。 为解决该资源短缺问题,鲁尔区采取什么措施? 铁矿 ①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区的边缘地带;
在煤炭、铁矿、水资源中,鲁尔区较贫乏的资源是 。 为解决该资源短缺问题,鲁尔区采取什么措施? 铁矿 ①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区的边缘地带; ②布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

41

42 在调整工业布局中,部分企业把高炉搬到荷兰海边,目的是什么?
靠近港口,降低成本

43 铁路运输集装箱 城际高速公路

44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完善交通

45 杜伊斯堡大学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据1998年德国《镜报》提供的全德大学排名,杜伊斯堡综合大学排名第二。2001年杜伊斯堡大学又与另一著名的埃森大学合并,其规模、专业更是居全洲之首。 自60年代相继建立了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几十所各种专业的高等院校、为数众多的中等技术学校,以及一大批科研机构。各大型公司也普遍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

46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完善交通 发展科技和教育

47 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严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并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 整治前的发电厂—黑色鲁尔 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整治后的发电厂—绿色鲁尔

48 废渣堆——新地标 炼钢车间——大剧院

49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工业布局比较合理步入良性循环,经济再次繁荣 调整工业布局 完善交通
发展科技和教育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50 鲁尔工业区 繁荣 区位优势 衰落 原因 整治 措施 鲁尔给我们的启示

51 分析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  开发什么? 2、  开发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3、  如何解决才能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52 综观鲁尔区的经济由繁荣到衰落再到繁荣,其发展过程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前发展中国家大都处在传统的基础工业的建设当中,为少走弯路、减少损失,必须创建一个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完善交通网、治理污染,创造—个良好的环境。

53 辽中南工业基地 (1)区位优势 A、煤、铁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以辽河为水源; D、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
(2)面临的问题 A、东北区煤炭资源几乎枯竭; B、水资源严重不足; C、环境污染严重。 水资源数量不多,耗水工业、特大城市用水多 (3)采取的措施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 D、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E、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

54 临近洛林铁矿 鞍山、本溪铁矿 抚顺的煤,黑龙江、山西的煤 鲁尔区丰富的煤炭 便利的水陆运输 发达铁路、公路运输 德国及西欧发达的工业提供广阔市场 东北重工业区,市场广阔

55 ① ③ ⑤ 例1:中国和德国最大的工业区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好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① ③ ⑤

56 传统工业布局类型 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临海型工业区 意大利的塔兰托、日本的福山、中国的宝山等


Download ppt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鲁 尔 工 业 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