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胆囊息肉、胆囊癌 超声诊断 主讲:简燕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胆囊息肉、胆囊癌 超声诊断 主讲:简燕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胆囊息肉、胆囊癌 超声诊断 主讲:简燕进

2 学习目标 1.熟悉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胆囊炎的鉴别诊断 2.熟悉胆囊癌的超声诊断 3.了解胆囊疾病的探测要点

3 重点:胆囊息肉与胆囊癌的超声表现 难点: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胆囊癌的鉴别诊断

4 一、胆囊息肉 1.胆囊息肉可分为 胆固醇息肉:局限型胆固 胆囊息肉 醇沉着症 炎性息肉:由胆囊慢性炎 症所引起
胆囊息肉 醇沉着症 炎性息肉:由胆囊慢性炎 症所引起 2.胆囊息肉一般都较小,直径多在1cm以内,有的可带蒂,可有恶变倾向。

5 3.超声表现 (1) 胆囊大小、形态一般正常,无明显改变; (2) 囊壁可轻度增厚;
(3)胆囊内壁可见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小结节影,向腔内突起,边界清晰光整,常带蒂或底部较窄,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

6 (4)息肉体积小,一般小于10mm,常多发,以胆囊体为多见;
(5)若近期结节增大迅速,边界变得不规整,则有恶变的可能。

7 胆囊息肉声像图表现

8

9

10

11 4.鉴别诊断 主要与胆囊结石相鉴别 5.探测要点 (1)胆囊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囊壁回声。 (2)胆囊息肉的形态、大小、数目、边缘回声、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基底的宽窄、后方回声。

12 二、胆囊癌 (一)临床概述 1.胆囊癌分型: 浸润型(硬化型)和乳头状型,以浸润型多见。
2.浸润型:早期病变多局限在颈或体部,逐渐向整个胆囊壁浸润,甚至侵犯到邻近组织; 乳头状型:癌肿呈团块状向囊腔内生长,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

13 早期临床多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后期可出现黄疸并有发热、腹水,右上腹胆囊区可触及质硬包块。
3.临床表现: 早期临床多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后期可出现黄疸并有发热、腹水,右上腹胆囊区可触及质硬包块。 约70%患者同时合并胆囊结石,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14 (二)超声表现 1、厚壁型 由浸润型胆囊癌所引起。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常以颈部、体部增厚明显,胆囊腔不规则狭窄,胆囊僵硬变形。

15

16 2、蕈伞型 由乳头状型胆囊癌所引起。呈弱回声或中等回声蕈伞状肿块由胆囊壁突入囊腔内,粘膜破坏中断、不平整,常多发,呈宽基底状,边缘不规整,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单发的则以乳头状改变为主。

17 乳头型或息肉型

18

19 3、混合型 由厚壁型和蕈伞型混合,胆囊壁呈不规则增厚,同时伴有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由胆囊壁突入囊腔内,此型多见。

20

21

22 4、实块型 为胆囊癌晚期的表现。表现为胆囊腔消失,整个胆囊呈现为以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的实质性块状影,边缘不规整。若癌肿浸润到肝脏及周围组织,则可使块状影的轮廓分辨不清,若块状影内有结石声像则有助于诊断。

23

24 1 1 2 2 3 3 4 4 胆囊癌 1.蕈伞型 2.厚壁型 3.混合型 4.实块型

25 1、胆囊壁本身良性病变形成的增厚或隆起性病变:慢性胆囊炎、良性腺瘤、胆囊息肉等。
(三)鉴别诊断 1、胆囊壁本身良性病变形成的增厚或隆起性病变:慢性胆囊炎、良性腺瘤、胆囊息肉等。 2、胆囊腔内回声性病变形成的肿块伪像:如声影不明显的泥沙样结石、稠厚胆汁、脓团等。

26 3、实块型与肝脏或横结肠肿瘤鉴别: 丧失了正常胆囊形态特征的解剖学标志——肝中裂(由门脉右支根部指向胆囊颈部的高回声线)

27 (四)关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 直径<1cm的结节首先考虑胆固醇性息肉,尤其是< 5mm者可提示息肉,10--13mm趋向于腺瘤,>13mm者首先考虑癌的可能(细长条状者例外)

28 思考题 1、胆囊癌有哪几种超声表现? 2、胆囊息肉与胆囊癌的鉴别要点有哪些?

29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胆囊息肉、胆囊癌 超声诊断 主讲:简燕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