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2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考点导学 高考预测

3 1 考 点 货币的本质 【知识梳理】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 的劳动产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 的劳动产品。 2.商品能够 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的 就是商品的价值。 3.货币是从 中分离出来的。货币是固定地充当 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 。 4.货币具有的 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 的货 交换 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 一般等价物 表现和衡量 观念上

4 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 职能,叫做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 的货币。
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 职能,叫做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 的货币。 5.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 规律支配的。 6.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 7.货币的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是: 媒介 现实 货币流通 价值符号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5 【考点分析】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1.什么是商品?①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商品,首先看它是不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肯定不是商品;然后再看是否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②商品身份并非固定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和非商品可以转化。 正确区分商品、物品、劳动产品。

6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4.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7 ②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   价值尺度   ①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③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②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

9 交换包括了买与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

10   2.其他职能   ①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②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 (四)金属货币与纸币   1.货币的发展历程:金银条块—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11   2.纸币:   ①含义: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职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优点:制造成本低;防止贵金属流失;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④发行: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过少,就会引发通货紧缩。

12 比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表现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 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13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14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备注 ①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但卖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①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②通货紧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但买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

15 【误区警示】 1.凡是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点评 劳动产品如果不经过交换,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劳动产品也就没有价值。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不再是商品。 点评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能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3.纸币发行越少越好。 点评 纸币是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减少流通中的纸币量来抑制通货膨胀,遏制物价上涨。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是流通中的纸币量发行量越少越好,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数量增加,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这就需要相应增加纸币的发行量。

16 【高考题例】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09浙江卷24)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解析】货币基本职能有两个: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而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原因,是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题目中“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隐含一层信息是在没有货币的时候即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用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呢,就是用商品自身的价值来衡量。所以排除了B选项,CD两个选项本身就错误,故排除。 【答案】 A

17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变式训练】 (09广东文基1)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货币的本质,它可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答案选C。 【答案】 C

18 2 考 点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知识梳理】 1.信用卡的含义是 电子支付卡。 2.支票主要分为 和 。
2.支票主要分为 和 。 3.外汇是用 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 。 4.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 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 全部功能的 现金支票 转帐支票 外币 支付手段 比率

19 【考点分析】 (一)货币与财富   货币并不神秘,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可以买到一切商品,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依然是一般等价物,仍然是财富的象征。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是“取之有道貌岸然,用之有度”。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这样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二)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   ①含义:是指核算在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情况。   

20   ②方式:一是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货币的支付行为。二是转账结算,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货币的收付行为。
  ③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2.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信用卡   ①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化,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21   支票:   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②种类: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三)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一般来说,一国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同理。

22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   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

23   ⑤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   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24 【误区警示】 外汇就是外币。 点评 外汇不等于外币。外币是指外国的货币,包括外国的纸币,铸币;外汇通常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具体包括外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外币发球外汇的范围,但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外汇执行的主要是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

25 【高考题例】 (09全国卷Ⅱ25)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5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核算(  ) ①将扩大人民币的职能从而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②使人民币在一些国际贸易中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有利于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 ④有利于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汇率风险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解析】①观点错误, 跨境贸易人民币核算不会扩大人民币的职能从而使其成为世界货币;③是无关项, 跨境贸易人民币核算与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无关。 【答案】 D

26 【解析】由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相应地人民币会升值20%,故同样是1000美元兑换人民币,小张会损失人民币1600元。
【变式训练】 (09四川卷26)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解析】由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相应地人民币会升值20%,故同样是1000美元兑换人民币,小张会损失人民币1600元。 【答案】 A 返回课目录

27 课本涉及的考点有:商品、货币、纸币、信用工具和外汇。从高考考查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如:对货币职能不同形态的认识、外汇和人民币的兑换等;但由于这些考点涉及到不少的近几年来的长效热点问题,如“关注民生、重视产品质量”、“人民币升值”以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当前敏感话题,因此考生复习时在主观题备考方面应注意解决:为什么要重视产品质量、汇率变动的影响的把握。 返单元课目录

28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考点导学 高考预测

29 考 点 供求影响价格 1 【知识梳理】 1 .当 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 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 。 2.当 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接受较低的的价格以减少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就出现了 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 。 供不应求 卖方市场 “物以希为贵” 供过于求 “货多不值钱” 买方市场

30 3. 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 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 越小,价格越低。
3. 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 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 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 决定的,而是由 决定的。 价值 货币表现 价值 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1 【考点分析】 (一)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二)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2.卖方市场: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卖方起主导作用。买方市场: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买方起主导作用。 (三)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32   2.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别,商品价值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别,从下图把握:

33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1)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4   (2)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
  4.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在商品生产领域: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

35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在商品交换领域: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二者相互影响,使得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供求不平衡引起的。 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等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36 【思考】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①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   ②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   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③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

37   ④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注: 判断1:由于价格影响供求,所以价格会出现上涨或下跌。                                               (  ) 判断2:市场经济中,商品都由企业定价,因此,企业决定商品的价格。                   (  )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联合限价”、“恶意降价”等非法垄断行为,是否违背价值规律?

38   (3)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等价交换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并非指任何时候、任何交换场合都相等,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注:判断1:等价交换就是价格和价值相符。    (  ) 判断2: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  )

39 凡是劳动生产率都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或反比)。
【误区警示】 凡是劳动生产率都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或反比)。 点评(1)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某单位、某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某一部门、某一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决定商品价值量。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例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是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 (4)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说明这一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创造商品的数量增加,由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个别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的。

40 【高考题例】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09全国卷Ⅰ 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

41 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所以本题选 B。 【答案】 B

42 【变式训练】 (09江苏卷7)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A.2  B.4  C.8  D.16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台变为2台;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8部。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答案】 B

43 考 点 价格变动的影响 2 【知识梳理】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 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 对它的购买。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对其需求量的 ;高档耐用消费品等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 。 2.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 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 在互补两种商品中,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 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减少 增加 急剧减少 急剧增加 增加 减少

44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调节 ;提高 ;促使企业生产 的高质量产品。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调节 ;提高 ;促使企业生产 的高质量产品。 生产规模 劳动生产率 适销对路

45 【考点分析】 (一)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3.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互为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46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   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企业获得增多,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反之,则会缩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启示:生产者应当及时把握市场走向,或在涨价前增加供给量,或在降价前减少供给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寻求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势。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47 点评 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应进行全面辩证地分析。
【误区警示】 物价越低越好。 点评 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应进行全面辩证地分析。 (1)物价如果是在高通货情况下的回落,或是在经济建设健康稳定增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回落,这是好事。因为它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良好状态,也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2)如果物价持续下降,甚至负增长,就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妨碍扩大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不利于企业积累资金,增加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总之,物价过低或过高都不是理想状态,应该是在保持价格水平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价格水平内都有升有降,这才是合理的价格趋势。

48 【高考题例】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09全国卷Ⅰ 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击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49 【解析】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题中“反季节销售”“梨农增收”“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
【解析】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题中“反季节销售”“梨农增收”“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鸭梨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恒温储存,反季销售,这都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所以本题选A。 【答案】 A

50 ①供求变化只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④ 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变式训练】 (09浙江卷28)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①供求变化只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④ 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1 【解析】③④说法有误,③应该是价值决定供求④应该是价格涨跌通过供求实现的,材料里面齐国国王命令先穿丝质衣服后穿布衣,影响了人们的需求,进而影响了邻国的生产,有影响了商品的价格。所以价格的涨跌还是因为供求的影响而变化。 【答案】 A 返回课目录

52   课本有两个考点:第一,影响价格的因素。它所涉及的高考知识点有:供求和价格、价值和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第二,价格变动的影响。它所涉及的高考知识点有: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内涵。从本课知识的地位和近年来的“物价上涨”这一热点问题来看,高考考查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大,思考的方向应从人们——关注替代品、互补品的影响;企业——重视科技进步(提升竞争力);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返单元课目录

53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考点导学 高考预测

54 1 考 点 消费及其类型 【知识梳理】 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和 。
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和        。 2.收入是消费的   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票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   就越大。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     。 3.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   的收入,而且    收入预期的影响。 居民的收入 物价总体水平 基础 前提 消费量 居民收入 当前 受未来

55 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 的大小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 。
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     的大小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   。 5.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    。 6.消费按交易方式可分为    的消费、    消费、    消费。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的消费、 消费。按消费目的可分为    的消费、    消费、 消费。 7.恩格尔系数   ,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     提高,       改善。 收入差距 提高 购买能力 钱货两清 贷款消费 租赁消费 有形 劳务 生存资料 发展资料 享受资料 过大 人们生活水平 消费结构

56 【考点分析】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这里讲的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属于客观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还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这里讲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是从微观角度阐述了影响消费的因素,从宏观角度看,影响消费的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支配收入越

57 多,则消费量越大。但居民消费水平不但取决于当前收入,还受过去和未来收入的影响。因此要从动态角度认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2)当前收入、过去收入和未来收入主要影响人们的微观消费水平(居民及其家庭的消费水平),而收入差距主要影响宏观消费水平(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越小,则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高,原因是低收入者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比高收入者要高。   3.物价总体水平影响消费。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一般来说,物价上升,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

58 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而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二)消费类型   1.按消费方式分,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1)钱货两清消费   是人们最常使用的交易方式。买卖之后,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当即发生转移,但责任并未完全转移,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9   (2)贷款消费   ①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与否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贷款消费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消费观念是攒钱消费,这也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   ②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服务,因为这些消费超出消费者当前支付能力。   ③贷款消费无所谓好坏,应当因时因人而异。如在通货紧缩之下,鼓励有经济能力的人贷款消费,则是利国利民之举。   ④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

60   ⑤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是随着偿还贷款逐渐发生转移,直到付清所有贷款时完全转移。
  (3)租赁消费   租比买便宜得多,这是租赁消费发生的原因。租赁消费中,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变更,只是转移了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   2.按消费对象分,可以分为有型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3.按消费目的分,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身心愉悦。

61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消费结构的特点: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3.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消费结构的劣化则意味着人人消费水平的降低。   4.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

62 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
  (2)恩格尔系数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生活质量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63 【误区警示】 1.物价越低,生活消费水平越高。 点评 在居民收入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同样的货币收入能够购买到更多消费品,因而有利于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但物价持续下跌,必然会影响到生产投资者的积极性,影响到生产的发展,从长远看不利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必然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恩格尔系数变小说明食品支出比以前少了。 点评 恩格尔系数变小一般不能说是食品支出比以前少了。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绝对数值的变大,食品支出比例少不等于食品支出绝对数值的小。

64 【高考题例】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09江苏卷8)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随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A项正确;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65 【变式训练】 近年来,我国消费总需求增长持续下降,重要原因之一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相对不足。这说明(  )  A.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B.居民消费受消费品价格的影响  C.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D.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其中人们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答案选D。 【答案】 D

66 考 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知识梳理】 1.  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心理引发的消费——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心理主导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注意的原则: 、 、 、 3.绿色消费是保护 和 为主旨,它的核心是 。 从众 求异 求实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消费者健康 节约资源 可持续性消费

67 【考点分析】 (一)消费心理   1.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   2.对各种消费心理的分析   (1)从众心理。表现为“人有我有”。从众往往引发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商品。从众并非一概不对,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表现为“标新立异”。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否则过犹不及。

68   (3)攀比心理。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攀比心理基于夸耀性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根据需要,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注: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①区别: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的全过程自活动的总和,有求名心理、求新心理、爱美心理、从为、求异心理、安全心理等。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活动。   ②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69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意以下几点: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 注: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70   绿色消费要求,即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利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历史传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之一,应当发扬光大;   (2)现实国情: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戒奢以俭。就是将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了,也要继续保持这一作风。   (3)个人成长:只有戒奢以俭,才能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反对合理消费,而是说不浪费。

71 【误区警示】 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搞超前消费。 点评 适度消费就是与基本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的量入为出的消费。它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坚持适度消费原则,既要反对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盲目攀比,搞超前消费,一步到位消费,崇洋消费,又要反对人为抑制消费,滞后消费而导致消费不足。

72 【高考题例】 ①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②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
(09山东卷17)下表是为某市政府制定的自来水价格。该价格的制定(  ) ①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②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 ④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3 【解析】本题运用排除法,价格调控应以市场形成为主,而不是以政府定价为主,③项错误应排除。
【答案】 C

74 【变式训练】 A.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B.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C.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
(09浙江卷26)民营经济在建设浙江经济大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众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政府应该(  )  A.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B.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C.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  D.增加财政支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75 【解析】本题中,众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考查了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创新。其它选项没有针对性,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返回课目录

76   本课有“影响消费的因素与消费类型、树立正确消费观”两大考点,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结构、恩格尔系数、不同的消费心理、做理性的消费者。本课考查以选择题为主,主要围绕提高消费水平、消费类型划分、不同消费心理,但从考查能力和知识点的角度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合出探究类的开放性试题。 返单元课目录


Download ppt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