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蔡篤堅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蔡篤堅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蔡篤堅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教授
口述歷史方法與社區應用 蔡篤堅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教授

2 當前口述歷史的特性 當代學術政治的新反省 質疑主流文化的代表性 喜歡站在邊緣的立場挑戰主流 立基於對弱勢的EMPATHY
對認同的歧異有著高度的警覺 對權力不平等關係提出質疑 希望社會文化變遷朝向更公平的方向

3 口述歷史的發展歷程 原本就是集體記憶和人類社群知識的源頭 追求客觀性的學科建立之時將之遺忘 彌補檔案紀錄不足而復甦
搭配攝影成為塑造國族新價值的主要媒介 少數民族重建歷史的重要方法 由女性主義運動邁向多元認同的重建 新的價值與知識座標的基礎 地方知識與區域民主傳承的媒介

4 台灣口述歷史發展的困境 內涵意義非常歧異 沒有統一的表現形式 多侷限於工具化的思考 對於問題意識的侷限性缺乏警覺
屬於某種單一學科內部的理論運用 侷限於研究者全能的迷思 缺乏理論與方法學的反省與探討 對現存專業不滿又抱持口述歷史非學術的矛盾態度 大部分與社會實踐分離

5 我們對口述歷史的主張 結合空泛的敘事認同分析方法 與人為善的原則 尊重差異存在 發展動員參與可能的管理技術 協助自主力量的誕生
擴大連結保護自主的力量 以參與式的知識生產平台來落實差異共同體的理念

6 敘事認同取向的口述歷史 延續文化研究對知識的質疑,重塑全新的知識生產可能 人人都是哲學家 情感了解知識 同感同理同意
研究者是知識生產的催化劑 愛麗絲漫遊奇境 研究者在更高的層次創造知識 促成全新社會連結的可能

7 訪談技巧導引 (一) 1. 清楚表明來意 (導引:幫助集集的新生代採訪集集人的生活故事和集集的歷史) 2. 帶著尊重的坐姿
1.   清楚表明來意 (導引:幫助集集的新生代採訪集集人的生活故事和集集的歷史) 2.   帶著尊重的坐姿 (導引:讓肢體語言呈現一種傾聽的張力) 3.   適時點頭,將心比心 (導引:以能理解或有高度興趣的方式鼓勵受訪者持續說話) 4.   不急著打破沈默 (導引:讓受訪者有時間回憶,巧妙地將說話的壓力放到訪談者身上) 5.   要有信心,問話放慢 (導引:花時間將問題想清楚,不急著提出問題)

8 訪談技巧導引 (二) 6. 不要忌諱禮貌性迴避 (導引:用點頭等如同首肯的方式來化解眼睛直視時的尷尬。)
6.  不要忌諱禮貌性迴避 (導引:用點頭等如同首肯的方式來化解眼睛直視時的尷尬。) 7.   順著最後的話語,幫助受訪者持續話題 (導引:重複最後幾個字、詞,往往就能幫助受訪著繼續說話) 8.   順著受訪者的邏輯問問題 (導引:延續故事的邏輯) 9.   與同一個概念組相關的問題一起問 (導引:想到不同的問題可往後延,並做適當的歸類) 10.   適當的時候,不妨重述受訪者的話語,詢問是否掌握敘事邏輯(導引:以能理解或贊同的立場做確認)

9 方法的假設 (1)每個人都會根據自身獨特的生命經驗來建立一套具內在一致性的認同與道德敘事邏輯,口述歷史的工作就在於協助受訪者集合情感、意義、和事件完整地陳述這套邏輯

10 方法的假設 (2)人們有能力認知人我之間的差異,口述歷史訪談時應由認知此差異出發,盡可能地讓受訪者說話,協助受訪者呈現認同邏輯所架構生命故事的完整,而訪談者也應以差異對比的方式,一方面嘗試了解他人邏輯的獨特性,另一方面也自覺自己生命經驗的獨特性,一個成功的訪談就好像自己接受了一次心理治療,因為了解他人生命敘事獨特性的同時,也了解自身習以為常經驗的獨特性

11 方法的假設 (3)社區與社群史的建構基礎在於擴大受訪者的差異,透過同感、同理、同意等三層次的作用整理敘說,歷經由個人到不同層次團體感的比喻象徵意向連結,在有限的計劃執行時間中尋找生活背景差異最大的人們進行訪談,如此才能呈現較為全面的社區風貌

12 收集故事、從事口述歷史的方法(一) 1. 最好你變成一個會聽話,不要輕易打斷人家 說話的錄音機。
1.   最好你變成一個會聽話,不要輕易打斷人家 說話的錄音機。 (問題導引:問候語,我們要採訪集集人的生活故事和集集的歷史,請您幫忙,最近在忙什麼?做什麼工作或從什麼工作退休?)

13 收集故事、從事口述歷史的方法(一) 2. 先問人家的生活經驗
2.   先問人家的生活經驗 (問題導引:為何想到、或有機會從事這工作?藉機會回顧個人求學和工作經歷。受訪者和最重要的家人或朋友在什麼樣的家庭成長,注意求學、工作、或搬遷決定時相關的人際關係,也注意關於求學的回憶和工作的內容。)

14 收集故事、從事口述歷史的方法(一) 3. 再請他/她盡量回想,看到了集集從小時後(或搬來集集開始)到現在有什麼轉變?
3. 再請他/她盡量回想,看到了集集從小時後(或搬來集集開始)到現在有什麼轉變? (問題導引:用前面的生活經驗當作參考,請受 訪者回憶不同生命時期,集集鎮主要的樣子)

15 收集故事、從事口述歷史的方法(一) 4. 接下來問:在集集,曾經有哪些事情,對自 己、鄰居、或整個集集有影響?請對這些事情做清楚的描述。
4.   接下來問:在集集,曾經有哪些事情,對自 己、鄰居、或整個集集有影響?請對這些事情做清楚的描述。 (問題導引:用個人生活經驗作為參考,分別問集集鎮曾經發生什麼事情,對自己、家人、鄰居、親朋好友、或整個集集鎮有大的影響。)

16 收集故事、從事口述歷史的方法(二) 5. 之後,問集集有哪些地方特別值得回憶?請受訪者詳細地說說為什麼?
5.  之後,問集集有哪些地方特別值得回憶?請受訪者詳細地說說為什麼? (問題導引:由今天回想,分別問對您、對觀光客、或是對在外工作的年輕人來說,集集有哪些地方特別值得回憶?為什麼?今天在什麼地方?)

17 收集故事、從事口述歷史的方法(二) 6. 最後,請受訪者總結,集集從過去到現 在有哪些主要的變化?發生在什麼時間?
6.   最後,請受訪者總結,集集從過去到現 在有哪些主要的變化?發生在什麼時間? (問題導引:謝謝你幫我們回顧了您和集集鎮的歷史,整體說來,您能將集集由過去到現在,最重要的、或最大的改變是什麼?比較之前問題的答案,注意細節,看有沒有遺漏。)

18 研究者與受訪者的知識生產分工 受訪者的敘事認同邏輯與內涵,成為發展分析敘事的基礎
研究者必須在受訪者敘事認同所未達到的層次與面向,扮演有機知識份子般的知識生產角色 這樣的知識將有助於受訪者認同社區或社群的形塑(empowerment)

19 以口述歷史為基礎的社群認同塑造 開創全新的社區/社群參與和知識生產空間
學術生產機制的基礎,不在於西洋理論的輸入,而在於區域文化認同流變細緻的探究 研究者成為新社區與社會認同形塑的媒介

20 共同特色:凝聚外來體系力量、襄助社區成長

21 先行區分兩個概念 體系(System):著重效率、管理,維繫形式理性,由政治經濟權力的核心所掌控,衛生所和學校都是體系的一部份
社區(Community):著重整體生活經驗和價值的維繫與傳承,屬於實質理性,強調自主,由具共識的認同網絡所形成的團體

22 社區的內涵 個人記憶與生命故事發展的基礎 是認同想像的共同體 資源整合的基本單位

23 口述歷史與社區發展 由生活經驗出發,重視人的主體地位 與歷史記憶連結,擴大社區認同的體驗 做為整合專業資源的共識凝聚平台

24 發動社區力量的策略 以居民的生命敘事脈絡為基礎 社區組織工作者為促成個案與社區連結的媒介 扣連社區的動力,藉由議題的選擇,發展
參與式個案管理的策略

25 過去社區營造應用的成果 結合口述歷史和參與式的社會學科方法,提出社區營造之診斷與建議
2. 成立足以empower各地區社區健康營造點既存文化社會脈動的全國性支援網絡 3. 發展具地方特色之社區健康營造成果診斷模式

26 於範例中,發展並推動結合口述歷史與社區健康經營的策略
1. 藉由口述歷史和相關的檔案與統計資料分析各個社區健康營造地區的成效 2. 評估各研究點在地資源與人際網絡動員情形 3. 提出符合在地人際網絡與組織網絡敘事邏輯的社區介入建議 4. 擴大社區健康營造既有的成果

27 根據社區營造條例訂定的理論依據 1. 以民眾與社區為主體的健康權概念必須徹底落實,在醫療衛生領域全面推動社區賦權,保障社區居民對於社區健康相關公共事務的參與權、組織權與提案權,新時代的國家衛生統治原理應立基於地方社區居民身體自主權和參與衛生公共事務能力的提升

28 根據社區營造條例訂定的理論依據 2. 衛生醫療的基層建設必須促進社區自主的能力,強化公民意識與社區認同,社區資源整合能力,協助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健康營造模式,搭配社區公共領域與協議機制的建構,使健康社區的範疇能夠依一定程序經由居民共識所決定,促進以社區為主體的醫療衛生論述發展,以及專業與社區資源整合平台

29 根據社區營造條例訂定的理論依據 3. 以健康自主權觀照新時代的公民意識與市民社會發展,達到社區與國家資源的全面整合,這必須評估探尋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健康營造自主運作模式,協助發展具有社區主體意識和能力的領導地位,擴大社區內外的互助與連結,由下而上地推動民間與醫療衛生單位的夥伴關係,以社區為基礎建立不同層級的醫療衛生論述發起機制,配合社區總體營造與國家行政資源之整合與效率化的推展,建立符合健康城市與公民國家的政策形塑機制

30 目前社區健康營造面臨的限制 1. 民眾身體健康自主權與社區為主體的健康權概念還未廣為散佈,依賴專業與大型醫療機構維護健康的行為比比皆是,許多醫療衛生機構在推行業務時本位主義充斥,健康議題被過度專業化,社區居民對於健康相關的事務缺乏參與權、組織權與提案權,由上而下的衛生教育推廣模式仍然是許多地區推行社區健康營造的指導原則

31 目前社區健康營造面臨的限制 2. 增進社區自主能力的衛生醫療基層建設明顯不足,各地區普遍缺乏足以凝聚公民意識與社區認同的公共空間與健康促進設施,許多社區資源貧乏也缺乏整合,未能廣泛推廣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健康營造模式,沒有社區健康自主經營的操作手冊或導引,缺乏以社區為主體的醫療衛生論述發展,多數社區無法成為不同體系、專業與社區內資源整合平台

32 目前社區健康營造面臨的限制 3. 以急性醫療為主的醫療體系呈現依循商業利益競爭的形式,不僅入侵長期照護與健康促進的領域,健康醫療商品化的結果使得人人都成了無助的健康消費者,具有健康自主權的公民意識不易發展,社區與國家資源的無能整合,紛亂的、市場導向的醫療體系運作模式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

33 社區健康營造典範分類的方式 (一)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轉型成 區域支援中心模式
1. 資格 現存的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願意扶助社區發展的專業團體 醫療衛生社福等相關機構或是財團與社團法人

34 社區健康營造典範分類的方式 (一)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轉型成 區域支援中心模式
社區健康營造典範分類的方式 (一)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轉型成 區域支援中心模式 2. 評估指標 達經費自主的原則 有專業輔導其他社區進行健康營造的能力 營造策略可供編輯健康生活社區化工作選項手冊參考 3.列舉:東華社區發展協會、板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中正區忠勤里與河堤里、屏東市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35 東華社區發展協會 東華整體社區營造的成果朝向全人的健康生活發展,並不侷限於身體健康的層面,社區整體能夠達成對周圍環境的維護、社區老人問題的關心,更顯示出東華社區居民的社會健康程度以臻於成熟

36 東華社區發展協會 東華社區與鄰近石牌、北投其他社區的交流觀摩,資源分享的成長與影響模式,這交流的優點在於發展快的區域,可以提供經驗給發展較晚的區域,快速達到相同水平的社區健康營造模式

37 板橋市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由三民社區發展協會出發的板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可說是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轉型成區域支援中心模式的典範,尤其在SARS肆虐台灣的時段,成為台北縣最重要的社區防煞機制

38 板橋市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這樣的團隊有能力提供發展中的社區提出相關計畫,動員人脈,整合跨區域的資源來協助地方社區健康營造團隊的成形,這是非常可貴的,可是也出現一些後續的問題

39 板橋市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我們建議板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主要的經營團隊,在經營社區時必須放棄弱勢抗爭的主要思考邏輯,要強化本身具有某種經營管理優勢的自信,主動了解過去被認為是主流的機構或是團體,媒合多元的在地力量,建立社區營造共識後才可擬定計畫,執行的過程也必須在經費方面開誠佈公,如此才能建立在地化的社區健康營造機制,進而推動社區健康生活公約

40 中正區忠勤里與河堤里 在這次台灣的SARS疫情中,台北市中正區雖然最為危急,但也學習與成長的最多,其中忠勤里與河堤里更是成為社區防疫互助網建置之種子里,建立了全國防SARS的社區動員模式與典範

41 中正區忠勤里與河堤里 這樣的經驗創造了全新的社區認同,健康生活社區化的動力。這是個由社區防疫網絡轉型成區域支援中心模式,透過現存的社區防疫網絡,整合在地的專業團體與機構,發展出了有專業輔導其他社區進行健康營造的能力

42 中正區忠勤里與河堤里 而更為擴大的區域認同建立之後,我們發現以區的範圍總線類似健康城市營造的趨勢,而忠勤里後續發展著社區化老人照護模式,則是社區健康營造的新典範

43 屏東市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長久以來推動原住民巡迴醫療,並早在社區健康營造概念推廣之前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就期待以沒有圍牆的醫院自居,將醫院社區化,來服務屏東市與附近山地鄉的居民,甚至遠赴海外從事醫療宣教

44 屏東市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但如果能夠結合山地醫療與社區既有的動力,加上經營佤邦的經驗,與配合醫院相關經營管理法則的訂定,重新界定成本效益關係與市場,醫院即可成為不同社區力量與機構共識匯聚的平台

45 屏東市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以整合資源的方式協助自主的健康生活社區化模式,屏基有機會如過去治療小兒麻痺或是獲得醫療奉獻獎肯定的海外宣道一般,在社區健康營造方面塑造全國的典範

46 社區健康營造典範分類的方式 (二)示範社區模式 1.資格 有能力實施健康生活的自主社區或是有具體社區作夥伴的單位
社區的定義涵蓋一般社區、學校等自主經營的網絡或是機構

47 社區健康營造典範分類的方式 (二)示範社區模式
2. 評估指標 建立在地化的社區健康營造機制 推動社區健康生活公約 營造策略可供編輯健康生活社區化工作選項手冊參考

48 社區健康營造典範分類的方式 (二)示範社區模式
3.列舉:新港鄉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旗津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林口東南社區社區發展協會 台北市中正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石碑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集集、烏來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49 新港鄉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整體而言,新港已然建立完善的社區共識凝聚的機制,是個優良的示範社區模式,社區參與涵蓋一般社區、學校等自主經營的網絡與機構,這是非常寶貴的

50 新港鄉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我們可以說新港已經建立在地化的社區健康營造機制,目前可積極推動社區健康生活公約,也有實力自行出版編輯屬於自身的健康生活社區化工作選項手冊,新港已經有堅強的在地文史工作團隊與社區營造團隊,我們將以互相學習的方式促成新港往這方向發展

51 新港鄉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我們也將鼓舞新港,進而發展專業輔導其他社區進行健康營造的能力,一方面協助鄰近的鄉鎮發展類似的社區營造機制,另一方面也往邁向區域資源整合與由下上政策形塑的健康城市作模式

52 旗津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旗津社區健康營造中心雖然由外來者所承接,但是從最初籌組的過程當中,就展現了承辦者對於在地脈絡的重視,而且籌備委員邀集地方的行政首長,也邀請了許多藝文方面的人士來參與,看得出來最初營造中心有試圖去展現融合文化面向,擴大健康議題的涵蓋度的企圖心,在以醫院為主體的社區健康營造經營來說,是相當難得的視界

53 旗津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但在目前的情形下,尚只見「健康」問題的維護,不見「社區」意義的關懷,此處的健康很有在窄化為疾病、病痛的康復這樣簡單的理解

54 旗津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不過已經展現了相當高度的反省能力與深度,如何實際跳脫預設思維的陷阱,傾聽在地民眾的心聲,並進而溝通協調,是營造者還需要磨練之處

55 林口東南社區發展協會 林口東南社區是一個新興的大廈型社區,外來人口佔了大部分的居民數。因為人口結構與屬性的關係,其經營方式與其他傳統的社區有所不同

56 林口東南社區發展協會 其社區發展協會試圖去建立的社區,試圖去呼應現今高科技導向的潮流—網路化,下一代的教育問題等,都納入社區的整體發展計畫構想之中

57 林口東南社區發展協會 也因為林口東南社區一開始的經營不是開始於健康營造的思維點,其社區的健康生活社區化早以一個整體的方式在進行。但是依然存在著不知協會會往何處去的疑惑,之後長庚大學醫學系的學生,進入社區發展口述歷史與志工服務的醫學人文課程,發覺社區新的動力,形成具有在地局部優勢的認同形塑網絡,而得以循序漸進建全在地化的社區健康營造機制

58 中正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在紅十字會的領導之下,中正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已既有的行程區為架構,從事社區健康營造的經營

59 中正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事實上,社區健康營造他可以跟很多議題結合在一起,中正區自己提的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共同改善方案,就不只有老人進去,也開放時段給社區的民眾可以共同進去,達到社區健康營造的功能

60 中正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擴大民眾參與之外,營造中心也與社區其他單位營造了良好的合作模式,可以很清楚的看見營造中心確實相當有心的在扶助社區自主力量的成長

61 石牌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石牌地區的社區志工隊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經營得很成功,得到各界的肯定,促進石牌地區居民對於自我健康意識的覺醒,亦達成社區健康營造的目的

62 石牌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且藉由當地社區居民開始從事社區志工服務工作,奠定了社區志工隊發展的基礎。石牌健康營造中心亦整合鄰近團隊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陽明大學與北投社區大學的資源與老吾老基金會等,結合相關文化活動的動力帶動了新的氣象

63 石牌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而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洪德仁醫師將文建會創意新點子的計畫與石牌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結合,更擴大了社區動能的連結,在已然建立的在地化社區健康營造機制之上,新的動力更將促成社區健康生活公約的推動

64 集集 集集災後的社區健康營造,緣起於當時在災區的不同團體間,如何找出一個共同理念使得所有看似非相關的團體能相扣連來為該社區努力

65 集集 而集集以文化人的角度去思考社區健康營造的經營模式,成功的踏出了結合地方特色的社區發展,將社區健康營造做得非常的出色

66 集集 但同質性的合作團體方面,似乎聯繫與合作的機制還不是很好,且在地的主管機關視野不足,也爲營造單位帶來的困擾,如何加強地方同質性網絡的整合與合作,及與在地的主管機關的溝通,是集集社區營造所要努力的目標

67 烏來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由烏來社區的健康營造中心在推動以健康議題為導向的活動時,可以很強烈的看出文化在該社區的重要性,以及能夠發揮的功能強度,也可以看出在地的文化性社團承接社區健康總體營造的策略 請回應 烏來社區民國八十八年衛生署保健處在全國大力推展社區健康營造計畫開始應該是民國八十九年所推的部落社區健康營造

68 烏來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而原來由衛生所承辦健康營造業務的官方角色,也逐漸轉換成由人民團體與地方的文化社團或宗教團體來接手的趨勢。烏來走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社區特色的營造模式,朝著示範社區的方向邁進

69 烏來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期待未來健康營造中心能依其宗旨,了解部落的健康問題,以尊重原住民文化,互信互利為原則,有效結合部落資源,改善部落健康問題、強化部落自我健康促進能力、並提供部落居民完整性、持續性、多元化的健康文化,達成凝聚部落意識,增加健康部落的目的

70 社區健康營造典範分類的方式 (三) 健康城市/部落自治區推動模式 1. 資格 由現行縣轄市到人口接近萬人的小鎮或是行政區域
社區發展條例通過後經居民自決後新劃分的行政區域 有能力發展由下而上的健康城市/部落自治區政策

71 社區健康營造典範分類的方式 (三) 健康城市/部落自治區推動模式
2. 評估指標 建立健康城市的立法示範 設立多元的健康城市指標 發展由下而上的健康城市政策 以縣市為單位,發展跨局處的健康生活促進方案 營造策略可供編輯健康生活社區化工作選項手冊參考

72 社區健康營造典範分類的方式 (三) 健康城市/部落自治區推動模式
3.列舉:台東市原住民部落

73 台東新興社區發展協會 透過實質部落歷史的重建與頭目和幹部的雙元體系的整合,由金峰鄉衛生所與南島社區大學原住民部所引領的部落重建運動,有著藉由整體社區營造來發展社區健康生活的企圖。

74 台東新興社區發展協會 在原住民地區的社區健康營造的努力,將是一場重新藉由原住民歷史文化經驗來定義健康的反殖民主義鬥爭,也是一個「國中有國」的台灣新憲法奠基運動

75 台東新興社區發展協會 我們建議以南島社區大學與金峰鄉衛生所所建立的部落重建網絡為基礎,模仿健康城市推動計畫,與相關的縣市政府合作,以自治區的模式來推動原住民自治區的健康營造活動,而當社區發展條例通過後,經居民自決後新劃分的行政區域,進而發展由下而上的原住民自治區健康政策

76 配合empowerment策略的推動,過去計畫的特色在於將研究經費視為培育各個營造點擴大在地資源的連結,使之能以自給自足的方式擁有結合口述歷史組織運作的社區健康營造診斷能力

77 並依此能力不僅持續擴大社區健康營造的地方參與及特色,更有能力與其他社區營造點形成策略聯盟,並據此提出足以維繫、強化、進而開創在地文化認同的社區健康營造政策建議

78 促使政府不僅提出長遠的政策規劃,更使得類似的政策規劃能夠相助台灣市民社會的發展,強化政府與社會生命力共存共榮、互相提攜的夥伴關係,為台灣未來衛生福利社區化的發展奠立社會文化基礎,創造台灣迎向新世紀的社區健康文化奇蹟


Download ppt "蔡篤堅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