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二章 中药分类法与记载形式
2
一、中药分类法 我国中药品种繁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药用部位分类法 化学成分分类法 自然系统分类法 药理作用(中医功效)分类法 其他分类法
植物药(根及根茎类、皮类、花类等)、动物药、矿物药。 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分。 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中药的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 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 药理作用(中医功效)分类法 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中药;解表药、清热药等。 其他分类法
3
药用部位分类法 首先将中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中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中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便于比较同类不同中药间在外形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也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经验。
4
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甙类中药,含生物碱类中药,含挥发油类中药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中药科属来源之间的关系。
5
1. 化学成分分类法 含糖类成分的中药 2) 含苷类成分的中药 黄芪、党参、黄精、白及、枸杞子、海藻、茯苓、猪苓、昆布
2) 含苷类成分的中药 含氰苷、硫苷、酚苷和醇苷类的中药:白芍、天麻、板蓝根、大青叶 含蒽苷类及醌类中药:大黄、虎仗、紫草、丹参、何首乌、番泻叶 含黄酮类及其苷类的生药:葛根、黄芩、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 含皂苷类的中药:甘草、人参、三七、柴胡、麦冬、牛膝、川牛膝 含强心苷类的中药:香加皮、洋地黄叶、毛花洋地黄叶、黄花夹竹桃 含香豆素及其苷类的中药: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 含环烯醚萜苷类的中药:龙胆、地黄、玄参、秦皮、栀子
6
3) 含木脂素类成分的中药 含挥发油类成分的中药 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 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
3) 含木脂素类成分的中药 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 含挥发油类成分的中药 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姜、莪术、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 附、沉香、肉桂、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砂仁、枳壳、豆蔻、薄 荷、细辛、紫苏、广霍香、霍香、荆芥、海金沙 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 有机胺类(Amines):麻黄、益母草 吡啶类(Pyridine):北豆根、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 喹啉类(Quinoline):白藓皮、伸筋草 异喹啉类(Isoquinoline):黄连、防已、延胡索、黄柏 吲哚类(Indole):萝芙木、钩藤、吴茱萸、马钱子、长春花、麦角 莨菪烷类(Tropane):洋金花、颠茄草 甾体类(Steroid):川贝、浙贝 萜类(Terpenoids):川乌、附子 其他类:百部
7
8) 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成分的中药
6) 含鞣质及多元酚类成分的中药 绵马贯众、诃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 7) 含甾体成分的中药 五加皮、蟾酥、熊胆、麝香、牛黄 8) 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成分的中药 半夏、天花粉、瓜蒌、冬虫夏草、灵芝、雷丸、全蝎、僵蚕、鹿茸、羚 羊角、水蛭、龟甲、阿胶、蛤蚧、蝉 9) 含有机酸类成分的中药 升麻、关木通、金银花、山楂、马兜铃、木瓜、地龙、蜂蜜 10) 含无机化合物类成分的中药 琥珀、珍珠、牡蛎、海螵蛸、朱砂、石膏、赭石、雄黄、芒硝、炉甘石、 硫黄、滑石、信石 11) 含脂类成分的中药 巴豆、薏苡仁
8
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中药的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中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中药资源。
9
2. 自然系统分类法 藻菌类中药 2) 地衣类中药 3) 蕨类中药 藻类:海藻、昆布 菌类:麦角菌科:冬虫夏草、麦角
多孔菌科:灵芝、茯苓、猪苓 白蘑科:雷丸 2) 地衣类中药 松萝科:松萝 3) 蕨类中药 石松科:伸筋草 海金沙科:海金沙 鳞毛蕨科:绵马贯众 水龙骨科:石韦
10
4) 裸子植物 5) 被子植物 松科:松花粉 柏科:侧柏叶、柏子仁 麻黄科:麻黄、麻黄根 双子叶植物 桑科:桑白皮 桑寄生科:桑寄生、槲寄生
4) 裸子植物 松科:松花粉 柏科:侧柏叶、柏子仁 麻黄科:麻黄、麻黄根 5)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桑科:桑白皮 桑寄生科:桑寄生、槲寄生 马兜铃科:细辛、关木通、广防已、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 蓼科:何首乌、虎杖、大黄 毛莨科:川乌、附子、黄连、白芍、赤芍、牡丹皮、升麻、白头翁 …… 菊科:茵陈、青蒿、苍术、红花、旋夏花、菊花、野菊花、蒲公英
11
5)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香蒲科:蒲黄 泽泻科:泽泻 禾本科:薏苡仁 棕榈科:槟榔、大腹皮、血竭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5)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香蒲科:蒲黄 泽泻科:泽泻 禾本科:薏苡仁 棕榈科:槟榔、大腹皮、血竭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百部科:百部 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麦冬、知母、大蒜、芦荟 姜科:姜、莪术、郁金、姜黄、砂仁、白豆蔻 兰科:天麻、白及、石斛
12
6) 动物类中药 7) 矿物类中药 钜蚓科:地龙 水蛭科:水蛭 牡蛎科:牡蛎 珍珠贝科:珍珠 乌贼科:海螵哨 螳螂科:桑螵蛸
6) 动物类中药 钜蚓科:地龙 水蛭科:水蛭 牡蛎科:牡蛎 珍珠贝科:珍珠 乌贼科:海螵哨 螳螂科:桑螵蛸 钳蝎科:全蝎 蝉科:蝉蜕 芫青科:斑蝥 牛科:羚羊角、牛黄 蚕蛾科:僵蚕 蜜蜂科:蜂蜜 蟾蜍科:蟾酥 龟科:龟甲 壁虎科:蛤蚧 眼镜蛇科:金钱白花蛇 雉科:鸡内金 熊科:熊胆 鹿科:鹿茸、麝香 马科:阿胶 7) 矿物类中药 汞化合物:朱砂 铁化合物:赭石 砷化合物:信石(砒石)、雄黄 镁化合物:滑石 钙化合物:石膏 锌化合物:炉甘石 钠化合物:芒硝 硫化合物:硫磺 其它:琥珀
13
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根据中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分类,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中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中药等,或按中医疗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中药的作用与效用,有利于与临床结合,也可以与所含活性成分相结合。
14
3. 中医功效分类法 解表药 2) 清热药 辛温解表药:麻黄、白芷、防风、辛夷、荆芥 辛凉解表药:薄荷、葛根、柴胡、升麻、菊花、野菊花、蝉蜕
2)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 清热明目药:夏枯草、决明子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赤芍、紫草、白头翁、牡丹皮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秦皮、白鲜皮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忍冬藤、绵马贯众、山豆根、北豆根、板蓝根、 大青叶、连翘、穿心莲、蒲公英 清退虚热药:青蒿、地骨皮
15
3) 祛暑药 4) 祛风湿药 5) 祛寒药 6) 泻下药 7) 利水渗湿药 藿香、广霍香
3) 祛暑药 藿香、广霍香 4) 祛风湿药 虎杖、秦艽、苍术、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槲寄生、马钱子、天仙 藤、木瓜、金钱白花蛇 5) 祛寒药 川乌、附子、姜、肉桂、吴茱 、丁香、小茴香 6) 泻下药 攻下药: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 峻下逐水药:巴豆 润下药:蜂蜜 7) 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药:茯苓、防已、广防已、薏苡仁、车前子、车前草、猪苓 利尿通淋药:关木通、海金沙、滑石 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
16
8) 安神药 9) 平肝熄风药 10) 开窍药 11) 止咳化痰药 12) 理气药 重镇安神药:牡蛎、朱砂、琥珀
8) 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牡蛎、朱砂、琥珀 养心安神药:远志、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灵芝、罗布麻叶 9) 平肝熄风药 天麻、钩藤、羚羊角、地龙、僵蚕、全蝎 10) 开窍药 石菖蒲、冰片、麝香、牛黄 11) 止咳化痰药 止咳平喘药:桔梗、桑白皮、批杷叶、百部、洋金花、旋复花、苦杏仁、 马兜铃、松萝 清化热痰药:前胡、川贝、浙贝、海藻、昆布、瓜 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 12) 理气药 沉香、厚朴、陈皮、橘核、橘络、青皮、砂仁、青木香、枳壳、川楝子、 大腹皮、白豆蔻
17
13) 理血药 活血化瘀药:川芎、丹参、莪术、郁金、姜黄、牛膝、川牛膝、延胡索、 鸡血藤、红花、番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益母草、茺蔚子、水蛭 止血药:蒲黄、三七、侧柏叶、槐米、赭石、松花粉、麦角 14) 补益药 补气药:甘草、黄芪、人参、党参 助阳药:杜仲、蛇床子、菟丝子、肉苁蓉、冬虫夏草、鹿茸、鹿角、鹿 角霜、蛤蚧 养血药:白芍、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 滋阴药:麦冬、北沙参、南沙参、玄参、枸杞子、龟甲 15) 收敛药 五味子、桑螺蛸、诃子、山茱萸、麻黄根、五倍子 16) 消导药 山楂、鸡内金
18
17) 驱虫药 18) 外用药 19) 收敛药 大蒜、槟榔、雷丸 青黛、血竭、儿茶、蟾酥、熊胆、斑蝥、炉甘石、雄黄、硫磺、信石 (砒石)
17) 驱虫药 大蒜、槟榔、雷丸 18) 外用药 青黛、血竭、儿茶、蟾酥、熊胆、斑蝥、炉甘石、雄黄、硫磺、信石 (砒石) 19) 收敛药 长春花、白花蛇舌草
19
二、古代本草著作的记载大纲 历代医药学家更不断地加以总结、充实与提高,本草著作中 所记述的范围亦扩展,其具体内容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 面:
中药性能知识与用药法则 中药的性能知识主要包括性味、归经、有毒无毒、阴阳补泻、配伍禁忌、 用药禁忌(包括妊娠用药禁忌与服药禁忌)、剂量、加工方法、用药方式 等。 中药功能主治和理论研究 主治是药物有效使用的具体目标,功能则是主治和药性相结合的理论性概 括,两者既是药物效应的实验记录,又是指导对症用药的依据。 中药生产、制备的技术 这一方面包括药物的来源、分类、鉴定、栽培(饲养)、采集、贮藏、加 工炮制以及制剂等内容。
20
三、现代中药的记载形式 在中药学的教材、各论中所载各类中药是按一定次序进行 叙述的。其中对于较重要的中药叙述比较详细,对较次要的 中药叙述则比较简单。 名称name:包括中文名、拉丁中药名和英文名。 基源origin:包括生物来源和地理来源。生物来源包括原植 (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 形态morphology:叙述原植(动)物的主要外形特征及生 长习性,便于野外采集,也有助于生药性状的理解,尤其是 全草类生药。 培育incubation:了解药用植物的栽培和药用动物的饲养, 对于指导中药的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有很大的意义,这 是提供和保证临床用药的重要措施。
21
采制collection:简述中药的采收、产地加工、干燥、贮藏和 炮制的要点和注意点。对需要特殊采制的中药则作有关介绍。
产地producing area:对有特殊经济效益的中药介绍其主产区。 性状description:叙述中药的外部形态、颜色、大小、质地、 断面特征和气、味等特点。利用感观或借助扩大镜正确掌握 和熟悉生药的性状特征,这对于识别和鉴定中药材具有重要 的意义。 显微特征microscopic characters:记载中药在显微镜下能看到 的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或显微化学反应的结果。熟悉中药 的显微特征,对于鉴定外形相似及碎片或粉末的中药具有特 别重要的意义,这是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手段之一。 化学成分chemical constituents:记述已知化学成分或活性成 分的名称、类别及主要成分的结构与含量,并记述其在植物 体内的生物合成、分布、积累动态及其与中药栽培、采制、 贮藏等的关系。
22
理化鉴定identification:记载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所含 化学成分所作的定性与定量测定。现在较普遍的应用薄层 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理化鉴别是中药 材品质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al effect:记述中药及其化学成分 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有利于联系其功能、主治,有 利于理解其临床疗效的作用原理。 功效action:包括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 等。性味、归经与功能是中医对中药药性和药理作用的认 识,主治是指中药应用于何种疾病或医学上的价值。 附注remarks:记叙与该中药有关的其它内容,如类同品、 同名异物的中药、掺杂品、伪品等,或同种不同药用部位 的中药及其化学成分,或含相同化学成分的资源植物等。
23
THE END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