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单元八 种猪常见疾病(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单元八 种猪常见疾病(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单元八 种猪常见疾病(3)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篮耳病、PRRS)
概述 病 原 流 行 病 学 临 床 症 状 剖检变化 诊 断 防 制

3 一、概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等繁殖障碍,仔猪表现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

4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发展简史 美国(1987年)首次报道。随后加拿大(1987年)、日本(1989年)、德国(1990年)、荷兰、西班牙、法国、英国(1991年)、丹麦(1992年)相继爆发该病。我国于1996年郭宝清等首次在暴发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最初,人们由于不能确定其病因,故称其为“猪神秘病” 、“猪不育和呼吸道综合征” 、“猪蓝耳病” 等。1992年国际兽疫局在国际专家研讨会上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这一名称。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危害 1、免疫抑制,猪抵抗力下降 2、流产率升高,产活仔数减少 3、仔猪、小猪、母猪、种公猪死淘率升高 4、种(公、母)猪繁殖力降低 5、仔猪、生长肥育猪生长缓慢或停滞

6 1、大小与形态:病毒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核酸类型为RNA。大小为45~65纳米。
二、病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1、大小与形态:病毒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核酸类型为RNA。大小为45~65纳米。 2、抵抗力: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该病毒对热敏感,37℃48h,56℃45min即活性丧失;对低温不敏感,可利用低温保存病毒,4℃可以保存1个月,-70℃或-20℃下可以长期保存。对乙醚和氯仿敏感。 3、在猪体的分布: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和肺脏,但从死胎、弱仔的血液、腹水、肺、脾等处可分离到病毒。

7 1、易感动物:本病主要侵害种公猪、繁殖母猪及仔猪,而育肥猪发病比较温和。
三、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本病主要侵害种公猪、繁殖母猪及仔猪,而育肥猪发病比较温和。 2、传染源:病猪及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鼻、眼的分泌物、粪便和尿液等排出病毒,感染健康猪。 3、侵入门户:主要通过呼吸道或通过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群猪中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以在母子间进行垂直传播。 4、流行特点:新疫区临床症状明显,老疫区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仔猪的成活率明显降低;有的杂志报导我国猪场母猪的感染率达100%。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本病的流行。

8 四、临床症状 潜伏期4~7d,自然感染一般为14d。猪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1、母猪 (1)体温升高:为40~41℃,病表现精神沉郁,厌食,重者食欲废绝。 (2)部分病猪的腹部、耳部、四肢末端、口鼻皮肤呈青紫色,以耳尖发绀最常见,故称“蓝耳病”。 (3)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母猪流产后2~3周开始康复,但再次交配时受胎率明显降低,发情期也常推迟。

9 2、仔猪:表现严重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发热,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有的仔猪耳尖发紫和肢体末端皮肤发绀,死亡率高达80%。早产仔猪在出生后当时或几d内死亡。
3、种公猪: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和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精子数量和活力下降。 4、育肥猪:表现为食欲不振,轻度的呼吸困难和耳尖皮肤发绀,但发育迟缓。

10 五、剖检变化 剖检变化特点本病缺乏特征性的肉眼变化,病死仔猪仅见头部水肿,胸腔和腹腔积水,肺有间质性肺炎变化。
五、剖检变化 剖检变化特点本病缺乏特征性的肉眼变化,病死仔猪仅见头部水肿,胸腔和腹腔积水,肺有间质性肺炎变化。

11

12 母猪流产的死胎

13 母猪流产的死胎

14 母猪流产的死胎

15 木乃伊胎、弱仔

16 部分木乃伊胎

17 木乃伊胎

18

19 断乳仔猪消瘦、部分耳尖潮红或发紫

20 仔猪耳尖发呈紫色

21 仔猪耳尖发呈紫色

22 仔猪耳尖发呈紫色

23

24

25 严重的肺炎

26 肺炎

27 人工感染PRRS病毒引起的温和的肺炎

28 猪支原体肺炎(SEP)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

29

30 六、诊断 根据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仔猪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以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注意与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布氏杆菌病、猪瘟等的区别。但要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取有急性呼吸症状的仔猪,死胎及流产胎儿的肺、脾等,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取耐过猪的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1 临床诊断标准(1) 在14天内符合下列任何两项的猪群为PRRS感染群 流产/早产率超过8%; 出生时仔猪死亡率超过20%;
在出生第一周内仔猪死亡率超过25%。

32 临床诊断标准(2) Schukken等认为每窝平均死亡数,平均活产数及断奶前平均死亡率是三个参数,若其中两个比正常偏高2.33倍(99%可信度),则认为猪群感染PRRSV。

33 七、防 制 、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措施:卫生,消毒,温度,湿度。 (2)严格引进种猪:加强检疫﹑阴性种猪场的选择﹑引种时间的选择 。 (3)猪场建筑设计方面:保持场与场﹑栋舍与栋舍之间的合适距离。 (4)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34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目前应用的有灭活苗或弱毒苗,一般灭活苗应用于没有被本病污染的猪场;弱毒苗应用于被本病污染的猪场是进行免疫接种。常用灭活苗。 免疫程序是:后备种猪6月龄首免,3周后加强免疫1次;成年母猪每次配种前15d免疫1次,种用公猪每年免疫2次,均肌肉注射2mL。

35 2、发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送检和确诊; (2)严格隔离和消毒; (3)减少猪群的密度; (4)推迟对感染猪的配种; (5)采用人工授精取代本交; (6)配合使用抗生素(复方恩诺沙星等)进行控制,减少细菌的继发感染 ,一般使用药物时间要持续一周以上,若发热的猪只较多可在饲料中加入200ppm的安乃近或在饮水中加入100ppm的安乃近。

36 占用了您的宝贵时间 谢谢!


Download ppt "单元八 种猪常见疾病(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