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麻痹性痴呆 (General Paralysis of the insane)简称为GPI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麻痹性痴呆 (General Paralysis of the insane)简称为GPI"—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麻痹性痴呆 (General Paralysis of the insane)简称为GPI

2 梅毒的分期 第一期:在感染的局部出现症状。 第二期:为早期全身损害,在4~8周内,主要表现为不同的皮疹。
第三期:出现晚发的病变,如树胶肿、舌炎和骨骼改变。 第四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梅毒。

3 神经梅毒的类型 麻痹性痴呆 脑膜血管梅毒 脊髓痨
Brain和Walton(1969)提出每十二个神经梅毒的病人中大概5个是麻痹性痴呆,4个是脑膜血管梅毒,3个脊髓痨。

4 麻痹性痴呆的特点 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梅毒。本病具有下述特点: 对一种精神病确定了病原。
本病的临床表现,既有肯定的神经症状,又有丰富多彩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精神症状。 1927年Wagner J auregg因发现了发烧疗法对本病的治疗价值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5 发病率 本病与社会制度有密切关系。 在梅毒病人中约有2%发生麻痹性痴呆。
在精神病住院病人中,十九世纪欧美约占30%~50%,我国解放前,本病在精神病住院病人中约占10%。 上海统计:五十年代有“GPI”病房之称,六十年代计有139例,七十年代初计有12例。 近年来本院己有数例发现。

6 潜伏期 有冶游史,感染梅毒后,一般潜伏期在5~30年之间,多数为10~20年。 发病前接受不充分治疗者其潜伏期较未接受治疗者为短。
发病年龄以40~50岁较为多见(80%)。男女之比为8:1。

7 病因 1913年野口和Moore从70例病人的大脑中发现有14例存在梅毒螺旋体。为此,本病的病因和性质就确定无疑。
本病的产生还常常决定于机体的反应性和机能状态。 头颅外伤、过度疲劳、酗酒、其他传染病、精神创伤等可作为发病诱因。

8 病理解剖 肉眼观察:软脑膜变得混浊、增厚,即所谓慢性软脑膜炎,在额叶最为严重。整个大脑皮质显著萎缩,以额叶为最。脑室多扩大,颗粒性室管膜炎具有特征性意义。 显微镜观察:以炎性及变性改变为主要特征。

9 临床表现(精神症状) 1.早期阶段:隐性起病,发展缓慢。 类神经衰弱症状。 个性的改变,低级意向有所增强。 工作能力的减退,思维活动迟缓。
记忆力的减退,理解、判断能力减退。 情绪的改变。

10 临床表现(精神症状) 2.发展阶段: 个性改变明显,病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及兴趣习惯,与过去截然不同。 智能障碍越来越重。
出现各种妄想,以夸大妄想最为多见。 妄想内容既荒谬怪诞,而又愚蠢,矛盾可笑。 情绪多不稳定,极易激惹。

11 临床表现(精神症状) 3.晚期阶段: 痴呆日趋严重,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不能理解。 言语零星片断,含糊不清。
对家人不能辩认,情感淡漠,而本能活动则相对亢进,甚至出现意向倒错。

12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感觉异常:早期常诉头痛、头晕、感觉过敏等。
瞳孔变化:大小不等、边缘不整,约60%的病例可有Argyll-Robertson瞳孔,即瞳孔对光反射完全消失或迟钝,而调节反射保存。 视力显著减退,其他颅神经常表现轻度不等的麻痹。

13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续) 言语及书写障碍:构音困难、吐字不清、语调缓慢、内容单调。在书写中常有写错字、字句遗漏或字体很不整齐等。
震颤:常见于眼睑、口的周围、舌部和手指。 步态不稳及共济失调。 腱反射异常,一般以膝反射亢进为主。在卒中发作后,可有病理反射。

14 晚期躯体症状和体征 膀胱及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以致常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躯体消瘦、虚弱及衰竭现象日益加重。 由于长期卧床,形成肢体挛缩。
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卒中或痉挛性抽搐可多次发作,以后麻痹及痴呆现象更为严重,最后导致死亡。

15 化验检查 血液检查:华康氏反应均为强阳性。
脑脊液检查:压力多在正常范围内,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一般有所增加,蛋白定性多为阳性,梅毒血清试验呈阳性。胶金试验呈麻痹样曲线,如 或 等。 (目前己废弃华康氏反应等旧的试验而采用新的方法。)

16 神经梅毒的实验室检测 非特异性抗原血清试验:如VDRL、RPR等。 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FTA-ABS、TPHA、TPI等。

17 神经梅毒的实验室检测(续) 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此试验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且易发生假阳性。但脑脊液VDRL试验的特异性很高而极少假阳性,因而是诊断神经梅毒的重要依据。 快速的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这是VDRL抗原的一种改良,敏感性与特异性同VDRL。 萤光螺旋体吸收试验(FTA-ABS):此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偶尔出现假阳性;一般用作证实试验,因此是可靠的。 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也高,且操作简便,可考虑使用。 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但设备要求及操作难度也颇高,故仅供研究之用。

18 临床类型 夸大型(躁狂型):这是本病最典型的一个类型,约占20%~30%。 单纯痴呆型:这一类型最为常见,约占55%左右。 偏执型 抑郁型
非典型麻痹性痴呆: 1.脊髓痨型 限局病灶型 少年型

19 病程和预后 病程长短不一,短者仅3~6月,长者可达10余年之久。
一般发病多缓慢,并逐渐进展,如不经治疗,多在3~5年内因全身麻痹或感染导致死亡。 在疾病过程中,部分病人可自发缓解,自1~2月至数年不等。

20 诊断要点 40~50岁首发,在5~20年前曾有冶游史或梅毒感染可疑史,发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功能减退,记忆力及判断缺损等,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个性改变和智能缺陷,对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躯体包括神经系体征及化验检查;瞳孔的改变往往在早期即己出现,言语、书写障碍及震颤等,也都有其特点。 血液和脑脊液的化验检查;由于其阳性率之高,以及出现之早,应该列为确诊的重要依据。

21 鉴别诊断 神经衰弱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阿尔采默病 酒中毒、脑瘤或晚发癫痫等

22 治疗 青霉素治疗: 1.重症和住院患者:可用青霉素G水剂,1800万~2400万U/d,静滴(300万~400万U,每4小时一次),连续10~14日。继以苄星青霉素G240万U/周,肌注,共3次。 2.轻症或非住院病人: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120~240万U,肌注每日一次,同时口服丙磺舒0.5g/次,每日4次,共10~14日,继以苄星青霉素G240万U/周,肌注,共3次。 3.青霉素过敏者,可改服强力霉素100mg,每日3次,也可用红霉素0.5g,每日4次,连用30日º 4.为避免赫氏反应,在开始青霉素治疗前24小时,口服强的松,每次5mg,每天4次,连服3天。

23 治疗(续) 对症治疗: 1.为了控制兴奋或幻觉妄想,可采用安定或适当抗精神病药控制症状,以防衰竭。 2.注意营养及防止感染。
3.脑代谢活化剂:如海得琴、都可喜、脑通、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


Download ppt "麻痹性痴呆 (General Paralysis of the insane)简称为GPI"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