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3 認識國際收支帳 看看我國歷年來的國際收支 了解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方法 認識各種匯率制度 能比較固定、浮動及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認識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

4 國際收支帳 國際收支帳(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s),係指一國在一定期間內,與世界各國經濟交易的彙總紀錄。
將各項收入與各項支出相抵,所得到的餘額就是一國在一定期間的國際收支餘額(balance of payment, BP)。 若國際收支餘額為正,稱為國際收支盈餘或順差(balance-of-payments surplus)。 若國際收支餘額為負,則稱為國際收支赤字或逆差(balance-of-payments deficit)。

5 貿易帳(進出口) 勞務帳(勞務收支) 所得帳(所得收支) 經常帳 經常移轉(無償移轉收支) 資本移轉(資本贈與及移民匯出入
圖20-1 國際收支帳的分類 貿易帳(進出口) 勞務帳(勞務收支) 所得帳(所得收支) 經常移轉(無償移轉收支) 經常帳 資本移轉(資本贈與及移民匯出入 非生產、非金融性交易 資本帳 國際收支帳 直接投資 證券投資 衍生性金融商品 其他投資 金融帳 誤差與遺漏 準備資產

6 表20-1 我國國際收支表的編製(2012f) 項 目 貸 方 借 方 餘 額 A.經常帳 +49,550 1.貿易帳 出口 進口
單位:百萬美元 項 目 貸 方 借 方 餘 額 A.經常帳 +49,550 1.貿易帳  出口  進口 2.勞務帳  勞務收入  勞務支出 3.所得淨額  所得收入  所得支出 4.經常移轉淨額  經常移轉收入  經常移轉支出 +299,756 +49,046 +25,861 +5,446 269,021 42,909 10,584 8,045 +30,735 +6,137 +15,277 2,599 B.資本帳 100  資本帳收入  資本帳支出 +4 104

7 表20-1 國際收支表(續) 項 目 貸 方 借 方 餘 額 C.金融帳 -31,503 1.直接投資 來台直接投資 對外直接投資
表20-1 國際收支表(續) 單位:百萬美元 項 目 貸 方 借 方 餘 額 C.金融帳 -31,503 1.直接投資  來台直接投資  對外直接投資 2.證券投資  證券投資(資產)  證券投資(負債) 3.衍生性金融商品 衍生性金融商品(資產) 衍生性金融商品(負債) 4.其他投資  其他投資(資產)  其他投資(負債) +3,205 +2,914 +4,526 +5, ,671 13,031 45,361 4,198 -9,826 42,447 +328 +20,442 D.誤差與遺漏淨額 2,463  2,463 E.準備 -15,484

8 圖20-2 台灣國際收支的演變(1981~2012)

9 國際收支順差及逆差 經常帳+資本帳+金融帳>0,表示國際收支盈餘;經常帳+資本帳+金融帳<0,表示國際收支赤字。
有人將經常帳餘額加上長期資本,稱為「基本餘額」,用來代表國際收支的長期趨勢。若經常帳加上長期資本的餘額長期發生失衡,就稱之為基本失衡。 將「基本餘額」再加上「短期資本」,則稱為流動性餘額。

10 國際收支均衡的三個基本理論 彈性分析法:以匯率的調整,來分析其對貿易餘額之影響。
吸納分析法:運用產出與支出(吸納額)的變化,來分析貿易餘額的失衡與調整。 貨幣分析法:運用貨幣供需的變化,來分析國際收支的失衡與調整。 國際收支調整理論 著重的國際收支層面 主要調整工具 彈性分析法 貿易收支 匯率 吸納分析法 1.支出減少政策 2.支出移轉政策(如貿易管制) 貨幣分析法 資本移動 緊縮或寬鬆貨幣

11 彈性分析法 彈性分析法強調匯率變化對貿易餘額的影響,基本上,影響方向及大小視供給和需求的彈性大小而定。
彈性分析法認為透過匯率的調整,影響產品的相對價格,進而影響進出口金額,可以達到國際收支均衡。 貶值能使貿易餘額增加或改善的前題,是必須符合馬婁條件(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亦即: + * >1

12 J曲線效果 J曲線效果係指,一國貨幣貶值後,初期貿易餘額呈下降的現象,而隨著時間的經過,貿易餘額會逐漸改善。

13 吸納分析法 吸納分析法:運用產出與支出(吸納額)的變化,來分析貿易餘額的失衡與調整。 貿易餘額被認為是國內產出和支出(吸納)的差額:
從上式可知: 當Y > A,Y  A為正時,貿易帳會有順差 當Y < A,Y  A為負時,貿易帳會有逆差

14 貨幣分析法 貨幣分析法:運用貨幣供需的變化,來分析國際收支餘額的失衡與調整。 貨幣分析法認為任何國際收支的失衡,係源自於貨幣供需的失衡。
若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超額的貨幣需求必須仰賴國外資本流入來滿足,故會有資本淨流入;反之,若貨幣需求<貨幣供給,會有資本淨流出。 固定匯率制度下,經由國際準備移動,使貨幣供給調整至等於貨幣需求;浮動匯率制度下,經由匯率改變,使貨幣供給調整至等於貨幣需求。

15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 調整匯率 改變相對物價水準 調整利率 直接管制 貿易管制 外匯管制

16 匯率制度的種類 固定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17 固定匯率制度 所謂固定匯率制度,係指一國的匯率是固定或變動在極小範圍內(如上下1%內)的一種匯率制度。
此制度以釘住某一通貨或一籃通貨的匯率為「中心」,維持一固定的匯率水準或以此基準作為微幅變動的基礎。

18 固定匯率制度下,外匯需求增加的影響

19 浮動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係指,匯率是可以變動的,其高低係依市場供需自由決定的一種匯率制度。
匯率完全自由波動,政府毫不限制的匯率,稱為「純粹浮動」或「自由浮動」。 即使是純粹浮動,各國中央銀行仍可為控制貨幣供給量,而進場買賣外匯。 「純粹」或「自由」的浮動匯率制度,幾乎不存在,各國只是管理或干預程度不同而已。

20 浮動匯率制度下,外匯需求增加的影響

21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所謂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係指匯率原則上是由外匯市場的供需來決定,但一國的貨幣當局可視實際需要,對外匯加以管理或隨時參與外匯的買賣,來影響一國的匯率水準。 此制度又被稱為骯髒的匯率制度。 同樣是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但各國管理或干預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別。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下,央行會有可容忍的匯率波動範圍。

22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下,外匯需求增加的影響

23 世界各國現行匯率制度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分類,世界各國目前採行的匯率制度,可以分為8種類型,如下圖所示,越接近軸線左端者,表示該匯率制度的僵固性越高;越接近軸線右端者,表示該匯率制度的浮動程度越大。 固定 沒有單獨法償貨幣 通貨委員會 (聯繫匯率) 固定釘住 區間釘住 爬行釘住 區間爬行浮動 管理浮動 獨立浮動 浮動

24 金本位制度(1880~1914) 金幣本位制度下,所有貨幣的價值是以等值的黃金來表示,稱之為金平價。由於各國貨幣中的黃金價值維持不變,故各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匯率,也會維持不變,因此,可以形成一個固定的匯率制度。 圖20-8 金平價的匯率制度 黃金 英鎊 美元

25 金本位制度的優缺點 主要優點:1.能維持匯率的穩定。2.物價穩定。3.能使國際收支自動達成均衡。
主要缺點:一國處於經濟衰退且國際收支赤字,則黃金的減少會自動使貨幣供給緊縮,因而加深了經濟的蕭條。反之,經濟過熱且有盈餘的國家,景氣會更加膨脹。

26 布列頓森林制度(金匯兌本位制度) 此制度下,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比例固定為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而各國則將其貨幣釘住美元,藉此可計算其貨幣的黃金價值,並決定各國貨幣間的兌換比例(即匯率)。 這種以黃金為基礎,而以美元為主要國際準備的黃金──美元本位制度,稱為金匯兌本位制度或布列頓森林制度。

27 圖20-9 布列頓森林制度 黃金 美元 英鎊 新台幣

28 布列頓森林制度的匯率安排及其調整 各國必須將其貨幣對美元的匯率,維持在平價上下1%的範圍內,稱為美元平價區間(parity band) 。
此制度允許國際收支發生基本失衡的國家,可以調整其匯率。惟匯率的調整幅度大於10%,則必須事先經由IMF核准。 調整之前,IMF會給予該國貸款,並要求該國採取必要措施來消除國際收支赤字 。

29 布列頓森林制度的特質 固定(或可調整的)匯率制度 原則上,資本移動受到管制 融通或解決經常帳失衡的能力較有限 仰賴國際合作
IMF扮演重要角色 軸心國家(美國)扮演重要角色 黃金扮演重要角色。

30 浮動匯率制度的實施 1971年12月,10個主要工業化國家訂定了史密松寧協議(Smithsonian Agreement),主要內容為:
美元對黃金貶值8%。 放寬匯率的波動幅度,由原來平價的上下1%,擴大為上下2.25%。 由於美國國際收支赤字仍很嚴重,1973年2月,美國政府宣布美元對黃金再貶值10%。 1973年3月,IMF主要會員國紛紛讓匯率自由浮動,史密松寧協議致力維持的固定匯率制度終告失敗。 1976年,「牙買加協定」確立了浮動匯率制度的運作方式及其施行細節。

31 解決匯率波動問題的方法 為解決匯率波動的問題,經濟學家提出二個方法: 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協調。
設定可調整的匯率目標區,在一定範圍內允許匯率波動。

32 表20-4 二種國際貨幣制度之比較 項 目 布列頓森林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加 通貨膨脹目標機制 匯率制度 固定 浮動 資本移動 有資本管制
表20-4 二種國際貨幣制度之比較 項 目 布列頓森林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加 通貨膨脹目標機制 匯率制度 固定 浮動 資本移動 有資本管制 很少限制 貨幣政策著力點 國際(至少部分是國際) 國內 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匯率 沒有或通貨膨脹預測值 融通經常帳失衡的能力 有限的 高(因資本可自由移動,且匯率浮動) 制度設計 嚴密規劃與刻意安排 沒有規劃(採純是因為它的成功事實) 國際設計 需要 不需要 IMF的角色 重要 不重要 黃金的角色 可以忽略 軸心國家(美國)的角色 中央銀行 不獨立、權責不明 獨立、權責性高 透明化

33 歐洲經濟整合的主要進展 簽署羅馬條約 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 成立歐洲貨幣制度 單一貨幣歐元正式生效 正式發行歐元通貨 簽署馬斯垂克條約
時間 1999 1957 2002/7 1979 簽署羅馬條約 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 1958 1985 1992 成立歐洲貨幣制度 單一貨幣歐元正式生效 正式發行歐元通貨 簽署馬斯垂克條約 通過單一歐洲法案 會員國貨幣喪失法償地位 1966 EEC (EC) 關稅同盟的整合 1968 2002/1 1993 1998 成立歐洲中央銀行 歐體改為歐盟 馬斯垂克條約生效

34 歐元預期的效益與缺點 預期效益 可能的缺點 享有國際鑄幣權 貨幣自主權降低 降低交易及投資成本 國際化的歐元其匯率波動可能更大 降低匯率風險
企業及金融市場的整合效益 提高國際地位 預期效益 貨幣自主權降低 國際化的歐元其匯率波動可能更大 經濟易受到其他會員國影響 可能的缺點

35 歐元區的結構性問題(Box20.4) 馬斯垂克條約名存實亡 歐元區存在搭便車(free-rider)問題
各國經濟條件差異大不易採行統一的貨幣政策 缺乏財政聯盟 圖20-11 歐元區國家預算赤字與負債比率之遵守狀況(2011)

36 匯率目標區的意義與運作 1/2 匯率目標區(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s)的運作,首先由主要國家協商訂定彼此的匯率目標,允許匯率在目標匯率上下一定範圍(如10%)內波動,一旦匯率超過此一範圍,參與國應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促使匯率回到目標範圍內。 若參與國的經濟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時,可調整其匯率目標。

37 匯率目標區的意義與運作 2/2 圖20-12 匯率目標區

38 匯率目標區方案的優缺點 匯率目標區方案的優點,主要包括: 有助於穩定國內物價水準 匯率較為穩定 可調整的匯率目標
匯率目標區方案的缺點,主要包括: 會失去部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 若設定的目標匯率不正確,將使匯率波動發生偏差 若匯率的調整欠缺彈性,容易遭受投機性攻擊


Download ppt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