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制作人:唐建军

2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2、兴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 3、形成统一大市场,促进分工 与专业化的发展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1、统一度量衡与货币 2、兴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 3、形成统一大市场,促进分工 与专业化的发展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4 (二)国家统一有助于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治世”: 1、“文景之治” 2、“光武中兴” 3、“贞观之治” 4、“开元盛世”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国家统一有助于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治世”: 1、“文景之治” 2、“光武中兴” 3、“贞观之治” 4、“开元盛世” 5、“仁宣之治” 6、“康乾盛世”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5 (三)国家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奠定基础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三)国家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奠定基础 1、中央政府对周边地区的管理 2、民族关系的发展 3、各族人民共同反对外来侵略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6 1、中央政府对周边地区的管理 ①秦开灵渠、设闽中、桂林、南海三郡管理越族地区 ②西汉时在西南、云南、贵州等地建立郡县
(三)国家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奠定基础 1、中央政府对周边地区的管理 ①秦开灵渠、设闽中、桂林、南海三郡管理越族地区 ②西汉时在西南、云南、贵州等地建立郡县 ③元朝时,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④清朝建台湾省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7 2、民族关系的发展 ①秦朝迁50万人与越族杂居,铁器传入越族地区 ②西汉时期张骞几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三)国家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奠定基础 2、民族关系的发展 ①秦朝迁50万人与越族杂居,铁器传入越族地区 ②西汉时期张骞几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③汉唐朝时的和亲政策及互市的开通都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及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加速了与少数民族的频繁交流,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出现了胡汉交融的特点。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8 2、民族关系的发展 《汉妃尼妃》即《文成公主》 (三)国家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奠定基础

9 (三)国家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奠定基础
3、各族人民共同反对外来侵略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0 (四)国家统一才能建立强大军备,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四)国家统一才能建立强大军备,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 1、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2、维护海洋权益 3、保护国民与侨民在国外的权益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1 (五)国家统一有利于提高国际威望与影响力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五)国家统一有利于提高国际威望与影响力 1、中国历史上的“德服四海,万邦来朝” 2、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3、扩展华夏文明与中国发展模式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2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3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1、统一与非统一的时期比较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4 表12-1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王 朝 统治年数 统一年数 标志性事件 秦朝 (前221~前207) 15 12 (前221~前209)
表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王  朝 统治年数 统一年数 标志性事件 秦朝 (前221~前207) 15 12 (前221~前209) 前221年,秦统一。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西汉·新 (前202~前22) 230 127 (前110~17) 前110年,灭南越国,标志着西汉王朝的统一。新天凤四年(17年),爆发绿林大起义。 东汉 (25~220) 196 134 (50~184) 光武帝50年,匈奴单于降汉。184年爆发黄巾大起义。 西晋 (265~316) 52 21 (280~301) 280年灭吴,惠帝永宁元年(301年)爆发“八王之乱”。 隋朝 (581~618) 38 27 (589~616) 589年隋灭陈。616年,翟让、窦建德、杜伏威起义。 唐朝 (618~907) 289 188 (624~755、 817~874) 624年平定江南,755年爆发安史之乱。817年平定藩镇势力。874年爆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884年起义虽被镇压,但唐朝复陷入藩镇割据混战之中。 北宋 (960 ~ 1127) 167 147 (979 ~ 1127 ) 元朝 (1271~1368) 97 72 (1279~1351) 1279年灭宋,1351年爆发红巾军等农民起义。 明朝 (1368~1644) 277 236 (1382~1618) 1382年统一云南,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清朝前期 (1644~1840) 157 (1683~1840) 1683年统一台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合计 2061/ 2133 1121/ 1181 54% / 55%

15 2、国家统一的涵义 ①经济上相互联系 ②政治上中央能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 ③文化上认同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 (一)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16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夏、商、周三代,虽然小邦林立,史称“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周初分封,“凡一千八百国,布列于五千里内”。但所有这些小邦或封国都先后统属或臣属于继起的夏、商、周三个中央王朝之下,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大一统格局。此后,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前期,中国又先后经历了三次从大分裂走向大统一的发展历程:第一次是从春秋战国走向秦汉大统一;第二次是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走向隋唐大统一;第三次是从五代十国、宋、金、辽走向元、明、清(前期)持续三代的大统一。总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表现出鲜明而旺盛的统一趋势。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7 1、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表12-2 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
表 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 统治总年数 统一年数 统一时间比重 秦西汉新东汉 441 273 62% 隋唐 327 215 66% 元明清(前) 570(632) 465 82%(74%)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18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夏、商时的统一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西周则扩展至长江以南。秦“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汉通西域。唐朝周边进一步扩大;元代范围北至贝加尔湖,西南地区的西藏、云南皆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又在澎湖设巡检司,以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的统辖。明、清两代,基本上继承了元代的规模,尤其是清王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稳固更是做出了杰出贡献,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19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0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1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2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3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4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5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6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7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8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29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30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31 3、统一的程度越来越坚实 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封制→郡县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②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始终是其主流 3、统一的程度越来越坚实 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封制→郡县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②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③统一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32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33 1、统一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统一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先秦时期的“大一统”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②西汉的儒家思想更是主张“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34 ③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恢复中原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1、统一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恢复中原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35 2、中国人民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英勇斗争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左宗棠收复新疆 ③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中国人民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英勇斗争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左宗棠收复新疆 ③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36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1、民族复兴的内容 ①国家统一 ②经济繁荣 ③政治昌明 ④文化灿烂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7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满江红 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8 §12-2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39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内战的产物 1、国共内战 2、国民党败退台湾 §12-2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内战的产物 1、国共内战 2、国民党败退台湾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40 (二)台湾问题的实质:中国的内政问题 1、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2、中国政权变更不改变主权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41 《开罗宣言》: 日本应将所窃取于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二)台湾问题的实质:中国的内政问题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42 (二)台湾问题的实质:中国的内政问题 《波茨坦公告》: “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同年十月,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主官陈仪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43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一)中共意图在1950年解放台湾 §12-2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一)中共意图在1950年解放台湾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44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二)朝鲜战争搁置中共解放台湾的计划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45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炮击金门与解放一江山岛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46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宝岛台湾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47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一)美国对蒋的支持使得武力解放台湾变得极为困难 §12-2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一)美国对蒋的支持使得武力解放台湾变得极为困难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48 (二)1950y国际形势的缓和要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二)1950y国际形势的缓和要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49 (三)国内建设(一五计划)需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国内建设(一五计划)需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50 (四)蒋维护一中反对分治为和平解放台湾提供了可能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四)蒋维护一中反对分治为和平解放台湾提供了可能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51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一)中共意图在1950年解放台湾 1、国共内战 2、国民党败退台湾 §12-2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一)中共意图在1950年解放台湾 1、国共内战 2、国民党败退台湾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52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53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一)毛泽东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54 1、毛泽东的提法 “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 。 “爱国一家”、 “爱国不分先后”。
(一)毛泽东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1、毛泽东的提法 “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 。 “爱国一家”、 “爱国不分先后”。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55 2、周恩来的“一纲四目” 一纲: 四目: 台湾和大陆必须统一 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一)毛泽东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2、周恩来的“一纲四目” 一纲: 台湾和大陆必须统一 四目: 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56 (二)邓小平构想“一国两制” 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57 2、1981年9月“叶九条”: (二)邓小平构想“一国两制”
(1)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3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3)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4)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58 (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2、1981年9月“叶九条”: (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6)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7)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8)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9)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提供建议、共商国事。 (二)邓小平构想“一国两制”

59 3、邓小平确立“一国两制”(P212) ①1982年1月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②1983年6月的“邓六条”
(二)邓小平构想“一国两制” 3、邓小平确立“一国两制”(P212) ①1982年1月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②1983年6月的“邓六条” ③1984年明确完整地表述“一国两制”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60 (三)台湾方面的回应 1、台湾当局认为“和平统一”为统战阴谋,实施“三不政策”(绝不接触、绝不谈判、绝不妥协)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三)台湾方面的回应 1、台湾当局认为“和平统一”为统战阴谋,实施“三不政策”(绝不接触、绝不谈判、绝不妥协) 2、1987年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61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核心) 2、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62 3、和平统一 ①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和平统一 ①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③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④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63 4、台湾与港、澳高度自治,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4、台湾与港、澳高度自治,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5、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64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创造性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65 3、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3、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4、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5、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66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P215)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P215) (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殖民主义!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67 1、香港问题的由来 ①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
(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 ①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 ②1860年10月签订《中英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九龙尖沙嘴 ③1898年6月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租借”了新界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68 2、澳门问题的由来 ①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登陆,要求“通商” ②1845年,葡萄牙宣布澳门为自由港
(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澳门问题的由来 ①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登陆,要求“通商” ②1845年,葡萄牙宣布澳门为自由港 ③1887年12月,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葡萄牙对澳门的占领“合法化”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69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二)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P216) 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1982年9月~1984年9月,中英进行了22轮谈判 英方: ①三个条约有效论 ②区别对待新界与港九地区 ③以主权换治权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70 邓小平:1982年9月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指出:
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邓小平:1982年9月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指出: ①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②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③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二)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

71 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二)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

72 1984年12月20日,中英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1984年12月20日,中英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二)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

73 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 1985年5月确定谈判的重点: ①何时移交管治权 ②用什么方式移交管治权 (二)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
1986年6月~1987年3月,中葡进行了4轮谈判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74 1987年4月13日,中葡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起对澳门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 1987年4月13日,中葡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起对澳门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二)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

75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三)香港和澳门历史性回归的顺利实现 1、香港回归 通过香港特别 行政区基本法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76 1、香港回归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三)香港和澳门历史性回归的顺利实现

77 1、香港回归 中英主权交接 1997年7月1日 (三)香港和澳门历史性回归的顺利实现

78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英两国政府顺利进行了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
1、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英两国政府顺利进行了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 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三)香港和澳门历史性回归的顺利实现

79 2、澳门回归 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三)香港和澳门历史性回归的顺利实现

80 2、澳门回归 中葡主权交接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三)香港和澳门历史性回归的顺利实现

81 2、澳门回归 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三)香港和澳门历史性回归的顺利实现

82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1、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在港澳的统治,是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2、标志着“一国两制” 的巨大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3、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83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P217)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P217)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P218) 1、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2、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总方略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84 3、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3、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4、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5、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6、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85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P219) 2005年3月胡四点: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P219) 2005年3月胡四点: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3、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4、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86 (三)新世纪对台工作取得的进展 2005年4~5月连、宋访问大陆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87 (三)新世纪对台工作取得的进展 胡锦涛会见连战跨越60年的握手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88 (三)新世纪对台工作取得的进展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89 (三)新世纪对台工作取得的进展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90 (三)新世纪对台工作取得的进展 胡锦涛会见亲民党大陆访问团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91 阅读书目: 1.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阅读书目: 1.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反分裂国家法》,《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92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香港回归及其后来的发展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 2、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是什么?
Chapter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香港回归及其后来的发展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 2、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93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1995年1月《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即 “江八点”: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3)进行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1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94 (6)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5)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6)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95 (8)我们欢迎台湾当局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中国人的事情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7)两千一百万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 (8)我们欢迎台湾当局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中国人的事情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96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实现国家统一是“一国两制”的核心。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它才能够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特别行政区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政府,不是代表国家的政治实体,对外不能代表中国。 §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ownload ppt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