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物中考复习策略 育才中学 彭金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物中考复习策略 育才中学 彭金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物中考复习策略 育才中学 彭金苓

2 ——东沙河中学九年级教学工作的再思考与再行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市局领导给我校提供一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在本次调研考试中育才中学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下面我就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们在初中生物学科复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定位目标 培养能力 科学管控 ——东沙河中学九年级教学工作的再思考与再行动

3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科学周密的复习计划。
因为要面对今年的生物中考,所以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我们有序的完成了八年级下册的新授课和二轮复习课,并且让学生进行了充足的试卷训练。

4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学科教学计划表 、、 、、、 彭金苓 教研 第三章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 吕国涛
新授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周五 教研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周四 宋凯辉 新授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 周三 教研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 周二 新授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周一 3 教研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郑卫国 新授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刘成祥 新授 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研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党丽丽 新授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教研 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2 教研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新授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新授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新授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研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新授 第一节生命起源 教研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新授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命起源 1 日期 周次 负责人 教学教研内容 时 间 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学科教学计划表 、、 、、、

5 二、认真研究考点,合理整合复习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为了全面深入地掌握枣庄市中考命题的特点与规律,我们以近5年的枣庄中考试题为样本,从试卷结构形式和试题特点等方面出发,展开了深入研究.因为只有明确了考试的方向,复习才能把握重点,教师才能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有利于复习质量的提高,最大限度的取得复习效果。 下面是我们对于每个章节的数据分析:

6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4 5 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9 10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2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空气 6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4 5 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9 10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2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空气 6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8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免疫 11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两栖、人类的生殖和发育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7 生命起源进化、生物技术 生物与环境

7 从上述可以看出,近几年的中考 考试命题是重点的知识重点考。非选择 题主要分布在:
探究实验、显微镜使用、观察细胞 的实验、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生态系统、 种子植物、植物的三大作用以及应用、 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行为、生物的生 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传染病 和免疫等等重点章节。

8 三、复习方法与策略。 时间 主要任务 教学时间分配 一轮 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全息扫描、完善结构 讲:练=1:1 二轮 基本方法 、网络构建
9月初至次年4月中旬 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全息扫描、完善结构 讲:练=1:1 二轮 4月中旬至5月中旬 基本方法 、网络构建 重要题型、 综合能力 讲:练=1:2 三轮 5月中旬至6月7号 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规范答题、应试技巧 讲:练=1:3 6月8日-12日 回归教材、整合信息 看纠错本、心理调试 学生自主支配

9 第一轮复习 :立足书本,夯实基础 在本轮复习中,我们主要依据学案,并结合课本知识,分章节进行复习,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理清概念.

10 首先;依据学案、自主学习 教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之后,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自学,根据学案大致了解这节课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并通过研讨完成学案中的相关填空;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自学时间。

11 滕州育才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导案—消化和吸收(一)
一、【复习目标】: 1.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复习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可以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基础知识巩固: 2.消化方式有 和 两种. 物理消化: 、 、 以及 ,使食物由大颗粒变成小颗粒 化学消化: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将 分解成被吸收的 过程。 3.写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及消化部位。

12 其次:结合中考题目,进行深入剖析 教师结合导学案和课本,对学生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如:三大营养物质消化的部位、参与的消化液以及消化酶等容易混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通过中考典型例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加以突破。 例题1、(2013湖南)右面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丙曲线表示 的消化,乙曲线表示 的消化。 (2)乙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最终被分解为 。 (3)甲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需要经肝脏分泌的 乳化后才能被消化。 (4)食物在图中的 (填字母)处,最终都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例2.(2014安徽)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需经消化才能被吸收。 其中_______在⑥胃中开始被初步消化,在⑧______中被最终、 消化成简单小分子物质;①________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 酶,但能促进_______的消化。 (2)小肠内有胆汁、胰液和肠腺分泌的______等多种消化液, 且内表面积大,这说明小肠是______和______的主要场所。 (3)暴饮暴食易损害既是重要消化腺又是内分泌腺的⑦ 。 因此要有良好饮食习惯。

13 最后:限时训练 当堂达标 通过精选有代表性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答题,检查课堂效果。 1、( )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最后:限时训练 当堂达标 通过精选有代表性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答题,检查课堂效果。 1、( )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胆汁 D、肠液和胰液 2、( )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摄氏度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胰液 3、( )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哪些腺体分泌的?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肝脏 ④肠腺 ⑤胰腺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4、(   )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5、(   )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他的消化能力在哪个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大? 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B.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C.对脂肪的消化能D.对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 6.右下图是消化系统局部结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能初步消化淀粉 B.结构②能分泌胆汁 C.②、③分泌的消化液均流入④ D.②、③属于消化腺 7、(   ) 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8、(    )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的是?A.唾液和胃液 B.胰液和肠液 C.胆汁和胰液 D.唾液和肠液 9、(   )当人在过度劳累晕倒时,需要尽快补充的是?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维生素 10、某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  (填“有”或“无”)必要。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消化,又能进行  消化。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4 通过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和合作学习小组互帮互查等形式,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第一轮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这一轮复习时,一是要注意体现在要面向全体学生 ,特别是“后进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5 通过第一轮复习发现,学生还存在一些不足:1、对各章节知识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2、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4、图文转换能力以及语言概括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16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强化训练 由于第二轮复习时间有限,不可能搞大的专题训练。我们进行了四个专题复习:一、植物的三大作用,二、新陈代谢,三、遗传和变异,四、生态系统。 下面是我校在专题复习阶段常用的一些方法:

17 一、列表法  把教材中易混淆(相似或相关)的知识,利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进行对比,找出对比的内容、项目,逐项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区别和联系,以加深理解,并避免知识之间相互混淆。 例如,“植物的三大作用”部分的知识,

18 区别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区 别 主要器官 叶 所有器官 叶 部位 含有 叶绿体 的细胞内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主要器官 所有器官 叶 部位 含有 叶绿体 的细胞内 所有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中 气孔 条件 有光无光均可 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氧气 水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影响因素 二氧化碳浓度、 光照强度、温度等 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 温度、水等 意义 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等 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等 联 系 1.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2.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被光合作用利用,释放的能量维持所有 的生命活动(包括光合作用)。 光照强度 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 1、促进根吸水2、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3、散热

19 二、构建概念图法 把有关知识点按一定规律有顺序地串连在一起,构成一条条以结构名称为起点的知识链,进而形成形成一个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完整的知识网络。

20 “新陈代谢”概念图

21 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四-------植物的三大作用
1.(2013年广东省)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 在第二轮复习时,讲与练的时间大约在1:2左右,在设计训练题时,注意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提高复习效果的小的知识专题进行训练,避免盲目上综合性过大的专题。我校选用是市局提供的”中考风向标”中的真题。 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四 植物的三大作用 1.(2013年广东省)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③和④ 2.(2013年广东省)小球藻、硅藻等被称为微藻,其体内能产生较多的油脂等有机物,是未来人类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微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需的原料主要是(  ) A.水、无机盐 B.水、氧 C.二氧化碳、无机盐 D.水、二氧化碳 3.(2013年广东省)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提供新鲜的食料 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 4.(2012年广东省)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一)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该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5.(2012年广东省)下列措施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B.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大棚作物施农家肥,增加原料二氧化碳 6.(2012年广东省)萝卜的根地上部分绿色,地下部分白色。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  )A.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7.(2012年广东广州)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8.(2014年广东省)将手插入未晒干并堆放一段时间的谷堆,感到发热和潮湿,这主要是因为(  )A.谷物蒸腾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B.谷物光合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C.谷物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D.细菌和真菌分解谷物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9.(2012年广东省)右下图所示的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其原因是(  )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水蒸气 C.种子进行了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10.(2013年广东省)如上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的钟罩内,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 ℃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  ) A.不移动 B.向左移 C.向右移 D.先向右移,后向左移

22 一、模拟测试,查漏补缺 第二次调研考试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第三轮复习阶段。
考试是检查复习效果的最好方法,通过考试学生可自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道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着哪些缺陷,并及时进行弥补。 每一节课以正规考试形式完成一套题,小组内成员结合答案互批,找出自己的错源,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适当点拨。通过连续几次测试我们发现,学生越考越轻松,因为每个学生的错源越来越少,学生越考信心就越足。 此外,我校每周安排一次“实战演练”,便于教师随时关注每位学生的进退情况, 同时,测试时还要注意加强学生书写的规范性和语言表达的严密性训练,平时严格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丢分。 提升优秀率 。

23 二、回归教材、整合信息 在复习的后期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一是从课本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让自己吃透课本,须知“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道理,二是进一步准确把握一些核心概念,例如:绿色植物中“叶绿体”和“叶绿素”,消化与吸收中,“消化道与消化腺”以及“消化液”与”消化酶”,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中,”动脉血管和动脉血以及“静脉血管和静脉血”,神经调节中“反射”和“反射弧”,性状的遗传一节中“性状和相对性状”以及人体的免疫中“抗体”和“抗原”、“传染病”和“病原体”等一些容易混淆和遗忘的概念还需要回顾课本,准确把握。

24 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应试心理素质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出现烦燥、焦虑和厌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还要注意多与学生谈心、交流,鼓舞学生的斗志。配合教师,及时帮学生解决学习上和心理上的问题,提高教学复习的效果。 提高初中生物课的复习效率的策略,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谓“复习有法,没有定法,贵在得法。”以上这些仅是我们的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还望同行指正。


Download ppt "生物中考复习策略 育才中学 彭金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