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組員:鄭永偉971234205 , 陳宗凱971234243 江正聞971234245 , 曾沌溢971234238 謝奇良971234234 , 簡敬倫971234265 PPT: 李建輝971234203 , 林昱維971234244.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組員:鄭永偉971234205 , 陳宗凱971234243 江正聞971234245 , 曾沌溢971234238 謝奇良971234234 , 簡敬倫971234265 PPT: 李建輝971234203 , 林昱維971234244."—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組員:鄭永偉 , 陳宗凱 江正聞 , 曾沌溢 謝奇良 , 簡敬倫 PPT: 李建輝 , 林昱維

2 目錄 一、發現十三行 遺址發現始末及考古學相關概念介紹 二、搶救十三行 遺址搶救記事 三、探索十三行 八里百年來歷史與地理環境的變遷
三、探索十三行 八里百年來歷史與地理環境的變遷 四、遇見十三行 遺址出土文物的陳列與十三行人社會的介紹 五、十三行博物館建築特色

3 一、發現十三行 為什麼十三行遺址要稱為十三行呢?
民國四十四年秋天,一位空軍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觀音山上空時,驚見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發現了鐵礦,才會影響羅盤!於是少校決定協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物,由此判斷為史前遺址,並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為什麼十三行遺址要稱為十三行呢? 該遺址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台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該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訂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保留遺址面積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縣立考古博物館。

4 一、發現十三行 1963年,台北縣文獻會委託劉斌雄教授在該遺址開挖二個深坑,發現遺址有二個文化層重疊,下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即十三行文化層),上層則是近代的漢文化層。 考古學者通常將台灣北部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通稱為十三行文化。除了十三行遺址之外,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西新莊子遺址,也是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 時間大致從2,300年前開始,到漢人進入本地區之後才結束,是台灣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徵是石器減少,只剩下凹石、石槌等無刃器。從出土的鐵渣、礦石等礦物,顯示當時人已知煉鐵。除了石、鐵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紅褐色夾砂陶,特徵是手工製作,含細沙,火候高、質地堅硬。 如果以史前文化較寬的定義而言,台灣北部地區擁有赤褐色或淺褐色拍印幾何紋硬陶的史前遺址,都屬於廣義十三行文化的範疇。就此而言,十三行文化的分佈地區,在西海岸地區由淡水河沿著海岸向南一直分佈到大安溪,向東則沿著北海岸、蘭陽平原一直分佈到奇萊平原北側的三棧溪。

5 一、發現十三行 根據考古學者劉益昌的看法,根據時間、分佈區域及文化內涵,十三行文化可以再區分為早、晚兩期及七個不同的類型。其中早期為年代距今 年之間,包括十三行類型、後龍底類型、番社後類型;晚期年代距今1000年以內,包括埤島橋類型、新港類型、舊社類型與普洛灣類型。 此外, 發現到長釘形鑄鐵、玻璃手鐲、瑪瑙珠、及一些獸骨等。此次試掘發現到兩個墓葬。為側身屈肢葬,腹前隨葬陶罐,內有陶珠、玻璃珠與瑪瑙珠。在這個遺址發 現到很多鐵渣及礦石,說明這遺址文化已進入金石併用階段。

6 一、發現十三行 一 二 三 考古發掘程序三大階段: 序號 階段 工 作 內 容 考古階段
依據文獻記載和地圖,進行現地勘查,確認遺址大致範圍,擬定發掘計畫。 發掘階段 (1)工作人員在預定發掘地點進行勘測、打樁、定方格網等工作。 (2)考古學家及工作人員一層層發掘,仔細清理、紀錄遺物與出土現象。遇有重要文物及現象時,即進行拍照測量繪圖作業,以完整記錄其空間位置及週遭之關聯物。 研究階段 清洗、整理出土文物,進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該遺址的內涵,建立當時人群的生活狀況,並公開發表研究成果,廣為週知。

7 一、發現十三行 考古處理的幾種形況:

8 一、發現十三行 當初在挖掘十三行遺址文物的考古場景。

9 二、搶救十三行 1988年,考古學家臧振華和劉益昌,由於對台灣平埔族和早期漢文化之間之接觸這個研究議題感到興趣,而決定選擇十三行遺址進行考古挖掘,卻意外引爆了一場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設的衝突事件。原來,十三行遺址已被前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畫定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即將動工。 由於八里污水處理廠的興建正好選在遺址上,民國78年當消息一出,社會上以學者帶頭,由臧振華教授與劉益昌教授發起搶救十三行的行動,以當時解嚴初期的社會來看,實是具有指標意義的文化運動,可惜經過大家的努力,污水處理廠還是不動如山,只換得十分之一的保留地,珍貴的十三行文化遺址就在怪手的摧殘下毀滅。

10 二、搶救十三行 為何要搶救十三行呢? 因為十三行人很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祖先,由於現在對凱達格蘭族的資料太過稀少,使得學者對這個民族十分好奇,相對的亦十分陌生,其原因是凱達格蘭族漢化太嚴重,早在清朝治台末期就與漢人無太大差異。 日人治台後雖然有許多人類學者 (如伊能嘉矩與鳥居龍藏等)開始進行調查 但得到的成果實在有限,所以學界對凱達格蘭族的認識相當有限,而十三行人所留下的大量文化遺址正好可以補足這個缺口,這就是十三行文化的珍貴之處,希望可以透過它來瞭解早期的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文化。

11 二、搶救十三行 八里污水廠所處理的污水有兩個來源: (一)台北市污水下水道系統:範圍包括台北市16個行政區
(二)台灣省台北近郊污水下水道系統: 範圍為台北縣的泰山、五股、蘆洲、三重、新莊、板橋、中和、永和、土城、樹林、三峽、新店、深坑、汐止等14個鄉鎮市,以及基隆市之七堵、暖暖區。 簡單的說,污水來自淡水河及其支流流經的都會區,處理這些地方的污水,就等於挽救淡水河的生態。若能這樣想的話,那您對遺址上壓著6個鋼筋混凝土巨蛋(蛋形消化槽)這檔子事兒,也許會釋懷些。 蛋形消化槽

12

13

14 三、探索十三行 十三行的文化內涵 十三行遺址所反映的文化內涵,與華南地區有相當深厚的關係。這個遺址豐富的遺留,對於華南、台灣、甚至東南亞族群互動關係的瞭解,都有相當的重要性。而且,十三行遺址的下限年代(四百年前),可視為探討漢人和原住民關係的重要資料。

15 三、探索十三行 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煤等的研究,顯示該遺址主人己知煉鐵。此外,在十三行遺址也發掘出煉鐵作坊,證實煉鐵是在聚落內進行的。 出土的鐵器不算多,可能是因為氧化腐朽不易保存,以及再製造利用,以致出土器物數量較少。目前出土的鐵器皆器型不明,推斷是用來做武器。一般來說,如果具有農耕文化,應當有金屬製的農具,或是類似物。雖然目前已經證明十三行人能夠農耕,只是技術並不高明,他們同時也會畜養家畜。 除了日常用具外,十三行遺址也出土很多瑪瑙珠、玻璃手燭、玻璃耳玦、玻璃珠,以及其他質料的珠子。現址還發現金飾、鎏金青銅碗、銀管飾物、銅刀柄、銅碗、銅鈴、銅幣等罕見遺物。由於這些器物或者來自台灣其他的族群、或者來自南洋、或者來自中國,因此可能是與外界貿易交換所得來的。由此推斷,十三行在當時是台灣島內外重要交易地點,與外地的聯繫相當頻繁。

16 三、探索十三行 要了解八里,除了從歷史面向外,地理環境的演變亦不可忽視,因此為瞭解八里地區的自然環境,及遺址分佈與地質環境變遷的關係,特於五處地點鑽取連續岩蕊,希望由該地沉積物內容,探究當時期的地形及演變。 經研究,挖仔尾至十三行遺址一帶,一萬年前為陸地,一萬年至六千年間因全球海平面上昇,而為海水淹沒。一直到六千年前左右,全球海水面沒有顯著的改變,這一帶才因沉積物而成為陸地。 陸地的誕生,提供了十三行人的居住場所,一千八百年前,十三行人在此大規模定居。 台灣北部東北季風強盛,產生東北往西南方向的沿岸流及輸砂。進十年來,台北港防波突提的興建,使得淡水河口以南、防波堤以北知海岸泥沙淤積家劇;反之,台北港西南之海岸則加速侵蝕,人為的建物成為海岸線變遷的另一主因。

17 三、探索十三行 根據考古學者所作的研究指出,在十三行這片土地上,曾經先後有三群不同的人在此居住。
最早一批人是所謂的「圓山文化人」,他們大約在2,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定居於此,由於遺留下來的文物不多,可能表示居住的時間不長。 其次,大約在1,800年前,有另一群人遷入十三行,考古學者稱他們為「十三行文化人」,很可能就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他們在這裡居住的時間相當長,至少住到距今大約800年前,前後長達1,000年以上。他們除了留下豐富的遺跡與遺物外,也留下了大量的墓葬。十三行遺址上所挖到的文物,大多數是這一群人所遺留的。 最後一群人則是清代中葉之後從中國福建渡海來的漢人移民,他們在此建立了一個村莊。 但在入清朝版圖之前曾經有荷蘭人來到淡水河南岸,荷蘭文獻 「淡水番社戶口表」中列有「Prarihoon」社,其發音似「八里坌」,則在清代古籍《稗海紀遊》記載,「八里坌社」在荷蘭時代被苗栗後壟社打敗,遷徒到淡水河北岸。

18 三、探索十三行 十三行遺址所發掘出土的文化遺物中,陶器是數量最龐大的一批標本。其中,完整或可復原的陶器約126個,破碎的陶片佔最大宗,估計約超過80萬件。十三行遺址出土主流的紅褐色夾砂陶片,依據其施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素面、拍印文系統、及壓印、刻劃、刺點、劙劃、捺點等。一般而言,紋飾多施於器物腹部及延伸的底部,大部分皆通體施紋,亦見紋飾呈環帶狀分佈。 在各種出土陶器中,淡褐色陶器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有其他器物少見的粗條紋紋飾。灰黑色泥質陶器數量也不多,但是頗具特色,器型有小口大腹的罐與瓶,質地細緻,表面經常抹平磨光,肩部外表裝飾有刺點紋及圈點紋,紋樣常環繞器表一周。 在所有出土陶器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十三行博物館譽為「鎮館之寶」的「人面陶罐」。該陶罐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在陶罐腹部則有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據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19 三、探索十三行 原器破碎,經修復拼合。陶罐以手捏製分段結合,橙紅色系,質地細緻,硬度較高。在器形上,口緣呈喇叭狀,頸部收束,肩部平斜,肩折成銳角,腹部斜向底部收縮,器底為高圈足。器身原有一把手,以折失。 器表除了裝飾刺點圓圈紋,平行線紋之外,還在腹身捏出人面造型,眉、眼、耳、鼻、口都清晰可見,充分顯示史前居民精湛的製陶技術與豐沛的創造力

20 四、遇見十三行 十三行人的食衣住行 十三行人以農業為主要生業,種植稻米等農作物。除了種稻外,漁獵也相當發達,他們到淡水河邊採取貝類、捕捉魚類、海中哺乳類,並到鄰近的山區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充分利用了河海口及山林的豐富資源。吃完貝肉後,他們多會將貝殼丟棄在同一個地方,形成考古學家所稱的「貝塚」。 上山狩獵是最基本的活動 ,由於 十三行人已經懂得使用鐵器,所以應該是使用鐵製的槍頭、箭鏃、刀等武器,獵取鹿、野豬、鳥類等,毛皮剝下來可做為交易品及衣物,肉可食用,少部分骨頭可做成裝飾品及矛、鏃、魚鉤等銳利骨器 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21 四、遇見十三行 近代文化層 十三行文化層 貝塚↑

22 四、遇見十三行 除了採集獵捕之外,十三行人也具有耕種的技術。遺址中發現了碳化稻米、種子等作物,可以推斷他們也像現在的人一樣種稻吃飯。不過當時的耕種方式應該相當原始,直接在附近潮濕有水的土地灑下種子,不需插秧、施肥等等。收割後摔打稻穗收集穀粒,再用杵臼去殼,就成為可食用的米,吃飯時用石支腳架起陶罐生火烹煮即可。 紡織品容易腐壞,難以長期保存,所以留下來的遺跡不多。不過當時的紡織方式應該和早期平埔族原住民類似,以海濱的麻類植物為原料,將纖維利用木棍和石紡錘搓捲成線,再將線織成布匹,才能製成衣服。冬天則可加上獸皮禦寒。 衣著形式也應該和早期平埔族相近,穿著背心、短裙、纏頭巾,配戴珠串項鍊、手環耳環等,可能也有黥面或紋身,可惜都只能推測,沒有證據。

23 四、遇見十三行 石斧、有肩石斧 網墬 陶紡輪

24 四、遇見十三行 骨鏃 牙飾 玉飾

25 四、遇見十三行 十三行人的房子屬於「干欄式建築」,也就是以木樁架高的形式。先將木樁固定基礎,在離地80~100公分左右處架起梁木,鋪上厚木板為地板,以梯子連接屋外地面。 再往上蓋出牆壁屋頂就成了一間完整的房子,大小約二十平方公尺,全家都可住在一起。這種建築方式可以防範野獸並避免地面濕氣,相當適合當地環境。 十三行人不僅會煉鐵,用鐵製作各種生活用品,還拿來和其他族群交換物品;他們也會燒製精美而細緻的陶瓶、陶罐等,閒暇之餘,還會利用陶土製作生動而精巧的人或動物形的陶偶。 從墓葬看來,十三行人的埋葬方式多是側身屈肢葬,且頭骨多半朝向西南方,可能有某種文化或信仰上的意義,並以陶器、珠飾、金屬器等陪葬。學界對於出土人骨的研究也顯示,十三行人很可能和台灣原住民一樣,喜歡嚼食檳榔、煙草,並常蹲在地上聊天、吃飯。

26 四、遇見十三行 雖然沒有文獻記錄十三行人與外地接觸的情形,但遺跡中卻出現大量不屬於當地生產的金、銀、銅、瓷、玻璃等器物,甚至還有許多唐、宋時期的銅錢,可以證明他們與外地的交流相當頻繁, 甚至有相當優秀的航海技術。 他們可能以獸皮(如鹿皮)、肉乾、鹿角等做為交易品,而換得的器物通常用做裝飾及陪葬品,例如把銅錢穿孔後當成項鍊戴在身上。此外,工藝技術或文化也可能與其他部落甚至漢人相互影響。

27 四、遇見十三行 精美多樣的陶器:陶器是十三行出土文物最多的一批,其中多數 是破碎的陶片,約有八、九十萬片多,大多都是日常生活使用後
丟棄的,外表以紅褐色陶器最多,站出土量90%以上,主要器型 為: 罐:小口大腹 瓶:小口、束頸、高腹、圓底(或平底、凹底和圈底) 缽:口部向內圍成弧形 盆:口部向內折轉並偶而帶有穿耳 十三行人製作的陶器,比台灣同時期的其他居民所使用的陶器更 精緻美麗,裝飾紋飾多分布於陶器頸部以下,有方格紋、斜方格 紋、圓方格紋,雷目紋、魚骨紋、折線紋、條紋、梯形紋和其他 幾何型紋飾等。 陶罐上以方格紋系的拍印紋飾為多。陶缽、陶瓶和陶盆,則常見 圈點紋、刺點紋和劃紋等。

28 四、遇見十三行 拍印紋陶罐

29 四、遇見十三行 帶狀複合紋 複合紋 魚骨紋 圓角方格紋 斜井字紋 圈印紋

30 四、遇見十三行 來自台北、中與南部外來的陶器: 遺址發現少數與東部花蓮地區普洛灣、靜埔,以及中部番仔園
等遺址出土像似的灰褐色陶器,顯見十三行除了自製陶器外, 也透過貿易、交換等方式,取得台灣其他地區住民的陶器 雖然十三行製陶工藝精良,但從考古出土經常發現外來陶器作 為陪葬品的情形,可見也十分珍惜外來陶器

31 四、遇見十三行 對於逝去的亡者,他們也表現出相當的慎重態度。十三行人通常以側身半屈肢勢入土,也就是將死者肢體彎曲,呈現半蜷縮的姿勢,頭部大多朝向西南方。不用棺,直接放入墓穴,並有很多陪葬品,包括金、瑪瑙、玻璃、陶製的珠環、唐宋錢幣等飾品,以及貝殼獸骨等,可能是為往生者送行的最後一餐,可見對喪葬相當重視,或許已有特定的儀式及亡靈信仰。

32 四、遇見十三行 十三行人為屈葬(大量出土的人骨姿勢為屈肢或半屈肢),都是背向觀音山,面向台灣海峽而葬。
十三行遺址的墓葬主要分為一次單人葬、一次和臟及二次葬三種。二次葬的個岸非常少。墓葬的姿勢可分為九種型式,包括:右側半屈肢、左側半 屈肢、仰身直肢等。其中以屈肢合半屈肢為多直肢的案例很少。在這些雙人目中,有雙人同性、雙人異性、母子合葬。為什麼會有雙人葬?推測可能與當時發生流行性傳染病,造成集體死亡有關。

33 五、十三行博物館建築特色 本館建築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曾獲2002年臺灣建築獎首獎、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為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話題建築!
本館佔地約三千六百坪,全館面積約兩千坪,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34 五、十三行博物館建築特色 海向與陸向之交是八角斜塔,內部空間高達十八公尺。塔頂為透明天窗,天窗下框過了金屬與玻璃材質構成的時光空橋。
外觀是由斜向吊掛的L型砂岩所構成,砂岩的尖端切角及1/4開口是經過巧思後的排水設計。 海向:沙丘、鯨背和海浪 海向建物的弧度軸線呈放射狀指向海洋,採用了曲線造型的鋼骨結構及可塑性高的鈦鋅合金蒙皮,不但符合海的主題更具有實際耐候功能。 弧形頂端的木製平台如同當年存在的沙丘,而其外型又似鯨魚,故鯨背沙丘的名稱由此而來。

35 五、十三行博物館建築特色 陸向:傾圮、斜倒與去處
陸向建築主要為清水混凝土材質,兩道斜牆及清水模板直指觀音山。斜牆也是擋風牆,擋住了強風東北季風。 斜向的建築空間,象徵遺跡經過歲月洗禮的傾圮與破壞。

36 結論 經過這次參觀十三行博物館的經過,使我們更加了解史前文化以及當時的人們生活的情況以及習俗,也了解到考古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發現的經過以及挖掘的工程都是需要相當的運氣以及技術的,而出土的文物的保存更是相當的不容易,所幸有像十三行博物館這類的設施,使我們能夠觀賞到史前的器物以及深入探索他們的文化。


Download ppt "組員:鄭永偉971234205 , 陳宗凱971234243 江正聞971234245 , 曾沌溢971234238 謝奇良971234234 , 簡敬倫971234265 PPT: 李建輝971234203 , 林昱維971234244."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